台湾高雄2025届高一历史下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定;“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应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平等,共同协商处理政事,所有喝伦以下的首脑及办事人员以至活佛,皆是隶属关系,无论大小都得服从驻藏大臣。”这段材料表明

A.驻藏大臣服从达赖和班禅

B.驻藏大臣的地位高于达赖和班禅

C.驻藏大臣与达赖和班禅平等

D.驻藏大臣独自处理藏内事务

2、唐朝画家阎立本的作品《步辇图》背后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王昭君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

B.鉴真法师东渡日本

C.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D.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3、近代的中国落伍于世界,原因诸多,下图漫画反映的是 (   )

A. 对外闭关锁国

B. 专制统治加强

C. 频遭列强入侵

D. 政治腐败

4、秦王嬴政为了巩固国家的统治,在中央朝廷设立三公,分别是(     

A.左丞相、右丞相、尚书

B.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C.丞相、副丞相、太尉

D.宰相、太尉、御史大夫

5、《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有一官职,“凡兵民、钱谷、户口、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戒决,其与地方知州通签书施行”。该官职是

A.通判

B.节度使

C.转运使

D.刺史

6、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它正式创立于 (   )

A.隋文帝时期   B.隋炀帝时期

C.唐太宗时期 D.唐玄宗时期

 

7、下面是炎帝、黄布与蚩尤三个部落的发展演变历程,正确的一项是

A.阪泉之战黄帝战胜蚩尤

B.阪泉之战黄帝战胜炎帝

C.涿鹿之战炎帝战胜黄帝

D.涿鹿之战黄帝战胜蚩尤

8、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工具之一。巨幅壁画《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已入围“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它描绘的是哪一时间发生的故事(  )

A.①

B.②

C.③

D.④

9、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谨”的闻名世界的灌溉工程是()

A. 都江堰   B. 灵渠   C. 白渠   D. 京杭大运河

10、“伐无道,诛暴秦”,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最后率兵攻取咸阳,推翻秦朝的是(   )

A.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 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 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 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11、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网络搜集到下面这样一组图片,进行探究性学习,你认为他们的探究主题是(     

A.秦汉时期灿烂的科技成就

B.影响世界的中华文明

C.古代中日两国的频繁交流

D.宋元时期的科技发展

12、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他们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 )

A.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

B.元谋人、山顶洞人、北京人

C.山顶洞人、北京人、元谋人

D.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13、“始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墓万人动,徭役兵役极繁重,死刑车裂十多种。”材料描述的是

A.秦的统一

B.秦的巩固措施

C.秦的暴政

D.秦的灭亡

14、俗话说“农业稳,天下稳”。农业是国之根本,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有(     

①农作物种植②家畜饲养的出现③磨制石器和聚落的发展④城市的出现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5、下列关于半坡原始居民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过着定居生活

②使用磨制石器

③会纺织

④会制作乐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6、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把春秋战国称为“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是因为当时出现

A. 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 诸侯争霸局面

C. 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 商业繁荣局面

17、甲午中日战争中,率致远舰冲向日舰,最后壮烈牺牲的中国将领是( )

A.丁汝昌

B.邓世昌

C.左宝贵

D.徐邦道

18、下表是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总结的史实摘要,据此推测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唐朝的统治

B.唐朝对边疆的管辖

C.元朝的统治

D.元朝对边疆的管辖

19、现在,我们的年轻人喜欢西方人的节日和习惯,在唐朝时唐文化影响深远,至今在周边国家还能看到唐文化影响痕迹的有(     

①日本的京都街道     ②过端午节     ③过重阳节     ④过圣诞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甲骨文使用多种造字方法,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图片反映的造字方法是(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假借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地点:______龙骨山顶部的洞穴。

22、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__________;秦朝时期将__________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23、我国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朝代是:________

24、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 ______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黄帝部落打败蚩尤部落后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 ______

25、填空题。

(1)我国最早的人类是________人。

(2)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是________

(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________朝。

(4)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的使用。

 

26、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____的诗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唱,深受大众欢迎;元朝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____,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流传至今的有10多种,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27、(1)观察下图,将下列地理事物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秦国都城:咸阳   B.秦国最后灭亡的诸侯国:齐国

(2)据图指出,秦灭六国的攻击策略有什么特点?

28、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

29、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他被尊称为____

30、措施:汉武帝采纳________的建议,实施“________”。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孔子 道家   仁者爱人

老子 儒家   无为而治

墨子 法家   兼爱非攻

韩非 墨家   以法治国

孙武 兵家   知彼知己者  百战不殆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根据要求填写出下列著名战役名称

(1)以少胜多,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________

 

(2)中国古代著名的以少胜多以“草木皆兵”形容的战役是________

 

(3)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商朝建西周的著名战役是________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材料一 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他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材料二 他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分别指的是谁?他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时代?

(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

(3)两位治水专家有哪些宝贵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