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的“补课”和“起点”的含义分别是
A.彻底地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明确反帝、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
C.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
D.大力宣传民主科学、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2、下列我国古代巨著与作者中,搭配错误的是
A. 《天工开物》——宋应星 B. 《农政全书》——徐光启
C. 《红楼梦》——施耐庵 D. 《本草纲目》——李时珍
3、元祐二年(1087年),北宋政府在泉州设立福建市舶司。市舶司的职责是
A.提供住宿
B.管理造船业
C.印刷纸币
D.管理海外贸易
4、《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书中记录了帝王将相的历史活动,肯定了他们的功绩,也揭露了他们的腐朽和罪恶,还为许多下层人物写下了传记,以下不会出现在《史记》记述中的是( )
A.楚汉之争
B.盘庚迁都
C.“光武中兴”
D.大泽乡起义
5、当文明之光照耀中华大地,我国历史开始了辉煌的篇章,我国第一个双隶制王朝是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
6、在历史短剧《商鞅舌战守旧群臣》中,商鞅有下列几句台词。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农户,免除徭役
C.旧贵族的特权继续保留,还可以世袭
D.新的县令由国君任命
7、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所到之处,得到广大人民的热烈欢迎和拥护。其根本原因是
A. 明末土地兼并严重,赋税沉重
B. 农民觉悟高,拥护起义军
C. 陕西北部一带连年自然灾害
D. “均田免赋”口号的提出
8、明朝中后期时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 )
A. 宦官专权严重 B. 政治日益腐败 C. 皇帝疏于政事 D. 大臣结党营私
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
A. 公元前221年
B. 公元220年
C. 公元前220年
D. 公元221年
10、考古人员在北京周口店遗址再次发现了灰烬、火烧等可能为古人类控制用火及洞穴生活的遗物、遗迹,为“北京人”的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有
①烧烤食物 ②照明 ③防寒 ④驱赶野兽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③①②
D. ①②③④
11、“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李太守”的主要贡献是
A.治理黄河
B.修筑都江堰
C.奖励耕战
D.发明水排
12、《梦梁录》中记载南宋的都城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小巷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这些现象反映了宋代( )
A.大都市商业繁荣的景象
B.热闹繁华的都市生活
C.宋代社会习俗发生了改变
D.临安是人口众多的大都市
13、有人说,凡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足迹,晋商的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远到外蒙古、俄国和日本。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晋商形成于明清时期
B.晋商经营的物品齐全
C.晋商精神是开拓创业
D.晋商经商的范围广泛
14、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家国情怀,我校近期将开展讲历史故事大赛。七年级1班的同学准备了以下材料:“①收复建康②取得郾城大捷③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④撼山易,憾岳家军难。”他们要讲述的是( )
A.岳飞
B.耶律阿保机
C.文天祥
D.忽必烈
15、某著名作家曾经在其作品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负责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
A.大禹
B.李冰
C.商鞅
D.诸葛氏
16、历史的发展是普遍联系的。下列历史事件与影响之间的因果联系对应正确的是( )
A.黄巾起义——直接推翻了东汉王朝的统治
B.郡县制创立——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
C.张骞通西域——加强了西汉与西域各族的联系
D.秦统一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17、战国七雄中,位于当今河北省境内的是( )
A.秦
B.鲁
C.楚
D.赵
18、西汉和东汉初期,在政治政策上的不同之处是
A.下令释放奴婢
B.减轻农民负担
C.注意整顿吏治
D.注意提倡节俭
19、商朝以前,常用“钟鸣鼎食”来形容贵族之家的奢华生活。后来周王朝规定,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材料中反映鼎在周朝的用途为
A.食器
B.装饰品
C.盛水器皿
D.礼器
20、热播电视剧《巡回检査组》塑造了一批人民检察官的形象。秦朝官僚机构中,哪一官职具有对内外官员的监察职责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刺史
D.太尉
21、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 ______ 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22、根据信息,写出人物。
(1)“神品”——
(2)《牡丹亭》——
(3)画圣——
(4)《本草纲目》——
23、1771年,西迁的土尔扈特部因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控制和压迫,在______的领导 下,战胜重重困难,返回新疆,得到______的妥善安置。
24、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______”;秦朝时,______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5、230年,(_______)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_______),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26、夏启继承了禹的位置,标志着____________。夏朝建立了_________制定了______,设置_____,还制定了_______,称为________。
27、战国后期秦国在岷江上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是_____
28、唐朝时,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与吐蕃关系友好,其中先后嫁入吐蕃的两个唐朝公主是______,_______。
29、下图中福建泉州出土的______代海船表明了我国当时的造船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30、 和 先后在西突厥地区设立 和 ,对今新疆地区进行管辖。
31、将下列人物与他们对应的成就用线连起来。
32、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根据下列描述请写出相关的史实。
(1)世界上出土遗迹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2)中国商周时期写在兽骨上,已经具备汉字基本结构的文字——
(3)一场历时四年的战争,刘邦注重收揽人心、善用人才,最终取得胜利——
(4)东汉中后期,轮流把持朝政、任用亲信,导致政治腐朽不堪,东汉走向衰亡——
(5)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历时十几年,西晋从此衰落——
(6)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顺应天时,裁量地力,根据规律办事,那么用力少而成功却多,如果放纵情欲违背大道,就会白白劳动而没有收获。)
材料二
(1)材料一出自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它的作者是谁?材料一反映了这位农学家什么样的思想?
(2)某同学为图一人物做了一张名片(图三),请将其补充完整。
(3)图二书法作品是哪一位书法家的代表作?由于他在书法上杰出的艺术成就,被后人誉为什么?
(4)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画家是谁?试举一例他流传下来的作品。
(5)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统治者为了宣扬佛教,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