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出现如下表所示,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朝代 | 魏 | 西晋 | 东晋 | 隋 | 唐 | 北宋 |
比例 | 6% | 15% | 4% | 17.2% | 24.5% | 46.1% |
A.社会主流思想的变更
B.制度的变革与创新
C.国家统一的实现
D.社会经济的发展
2、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这反映出北京人( )
A.能够烧制彩陶
B.开始饲养家畜
C.会使用火并保存火种
D.会种植水稻
3、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史 实 | 推 论 |
A | 唐玄宗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 | 唐朝人鼎盛时期 |
B | “澶渊之盟” | 宋辽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
C | 雅克萨之战后,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 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 |
D |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 台湾正式纳入清朝的版图 |
A.A
B.B
C.C
D.D
4、对下图解读不正确的是
A.此图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 B.都江鱼嘴起到了分流的作用
C.都江鱼嘴、离堆和宝瓶口是主体工程 D.该工程是一个综合性的水利枢纽
5、《三国志·吴书·鲁肃传》中写道,肃对曰:“……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鲁肃劝其称帝的人物是( )
A.刘备
B.曹操
C.孙权
D.袁绍
6、你知道抗金名将岳飞率军在哪次战役中大败金军主力吗( )
A.澶州之战
B.官渡之战
C.郾城之战
D.赤壁之战
7、建立隋朝的是
A.杨坚
B.杨广
C.杨勇
D.杨国忠
8、盘点中国古代繁荣强盛的时代,唐朝当位列之首。唐朝之盛始于贞观年间,开元时达极盛。下列关于“开元盛世”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姚崇、宋璟、魏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办事效率高
B.全国各地兴修水利,耕地面积扩大
C.改革税制、发展经济、民众生活安定
D.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9、有人说:遣唐使“把中国搬到日本” ,表明遣唐使来华的目的是
A.增进中日之间的友谊
B.征服中国,称霸世界
C.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D.传播日本的先进文化
10、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历史上元朝时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 )
A. 女真族 B. 契丹族 C. 藏族 D. 回族
11、下表是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变化简表。与这一比例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A.世袭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12、假如你给战国时期的蜀守李冰画像,你可以选择的历史场景是
A.上书秦孝公请求变法 B.主持开凿灵渠 C.主持修建都堰 D.主持修筑长城
13、下列成语故事能够反映春秋战国历史的有( )
①卧薪尝胆 ②三顾茅庐 ③纸上谈兵 ④围魏救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北通涿郡(北京)之渔商,南运江都(扬州)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句话评价的古代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赵州桥
C.大运河
D.筒车
15、下列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
A.马陵之战
B.桂陵之战
C.牧野之战
D.长平之战
16、他任命管仲为相,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是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
A. 晋文公 B. 齐桓公
C. 楚庄王 D. 越王勾践
17、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包,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这主要说明唐朝时期
A.开放的社会风气
B.民族交往与交融
C.繁荣的社会经济
D.多彩的文学艺术
18、宋朝时,流传至今的一些节日就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是苏轼在1076年写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词句,描写的是( )
A.春节
B.元宵节
C.中秋节
D.清明节
19、2018年10月,袁降平科研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品种“湘两优900”,再创亩产记录。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
A.河姆渡人 B.半坡居民 C.北京人 D.大汶口原始居民
20、知道并学会使用公元纪年法是新课标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之一。下面对夏朝建立的时间用公元纪年换算正确的是
A. 公元21世纪70年代
B. 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
C. 公元20世纪70年代
D. 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
21、(1)繁重的____________(大规模征调民力修建骊山陵、阿房宫、长城等)
(2)沉重的____(迫使农民将 2/3(泰半之赋)的收获物上交国家)
(3)严酷的_______
22、______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1644年4月,百万大军在______的统一指挥下,对北京城发起猛烈进攻,不到两天就攻进了城内,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23、列举唐玄宗册封的三个少数民族、以及这三个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号
少数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册封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______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
25、西汉国势最为强盛是_______统治时期;东汉初期的盛世局面是______________。
26、背景: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学术思想领域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_________”。
27、约公元前2070年,部落联盟首领_______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_________。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政权。
(1)220年,曹丕建立的政权——
(2)结束三国分裂局面,重新统一——
(3)灭亡东晋,定都健康——
(4)5世纪结束十六国分裂局面——
29、汤建立商朝,都城在_____;后来商王_____迁都到殷。
30、中国传统科学通常在农业、医学、天文、算数等方面有比较突出的成就。
①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的《______》,发展了中医理论和治疗方法,另一位名医______,不仅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
②三国时期的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了具有“极限”思维的______的正确计算方法;
③北朝时期的贾思勰非常重视农业知识,撰写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______》;
④南北朝杰出的科学家祖冲之创制了当时最先进的历法《______》。
31、请将下列人物与他们的成就进行搭配。
李冰 | 发明麻沸散 |
张骞 | 修筑都江堰 |
华佗 | 通西域加强汉朝与西域的沟通 |
祖冲之 | 改进造纸术 |
蔡伦 | 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
32、在中国古代史上,发生过许多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1)200年,曹操在 中大败袁绍,为以后统有北方打下基础。
(2) 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莫定了基础。
(3) 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状态。
33、材料一 秦的农民每年将收获 交给国家,常年在外服役300万,死刑种类多,还有连坐、族诛,老百姓动不动就要受到刑法处置。
材料二 汉文帝非常注意节俭,并以身作则,穿的衣服也粗糙,有一次他想建一座露台,计算要花十户百姓家产,下令停止。
(1)请根据材料一反映秦的什么社会现象?
(2)材料二看出汉朝实行什么政策?它源自哪家什么思想政治主张?
(3)吸取秦之教训,汉初采取哪些措施,以恢复生产。
(4)文景废除一些残损肢体的肉刑,并把田租减少30税一,这是体现哪家学派的什么政治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