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花莲2025届高一历史下册二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则材料主要说明了

A. 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 周王室地位衰落

C. 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   D. 天子依附于诸侯

 

2、化水害为水利,是都江堰和三峡工程的共同特点。都江堰工程位于

A.岷江流域

B.嘉陵江中游

C.长江中游

D.珠江上游

3、《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105年)奏上之,帝善岂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这则史料能够说明

A.蔡侯纸是世界上最早的纸

B.蔡侯纸原料易找,易于推广

C.蔡侯纸分量很重、价格昂贵

D.世界各国造纸术大都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

4、“汉唐丝绸之路的开拓——西域都护府研讨会” 于2017年12月8日至10日,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举办。新疆“轮台”在西汉时的名称是

A. 楼兰   B. 锡兰   C. 乌垒城   D. 葱岭

5、影响下表人才出身变化和示意图人才地域变化的原因分别是(     

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北宋

比例

26%

15%

4%

17.2%

24.5%

46.1%

曹魏至北宋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A.民族融合加快商品经济发展

B.选官制度变革经济重心南移

C.中央集权加强科举制度完善

D.政治中心变迁封建经济发展

6、《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美食的关注。距今(2019年)五六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食物种类已大大丰常,有主食,还有副食。他们的主食是

A. 水稻

B. 小麦

C.

D. 玉米

7、不少国家把中国称为China,这反映了

A.中国瓷器在世界的地位 B.秦汉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C.隋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D.中国四大发明在世界的地位

8、体会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辩证思想,你认为运用哪位思想家的观点解释最为恰当( )。

A.孔子 B.孙子 C.老子 D.庄子

9、他被称为是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他是中国古代第一王朝的建立者,“他”是指

A.尧

B.舜

C.禹

D.黄帝

10、下列著作中属于郦道元著作的是

A.《齐民要术》 B.《水经注》 C.《论衡》 D.《女史箴图》

11、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这里的“大散关”是哪两个政权分界线的一端(       

A.金与南宋

B.辽与北宋

C.元朝与南宋

D.北宋与西夏

12、隋炀帝继位后年年出巡,还在长安、洛阳间频繁往还,而且每次出游都大造离宫,他的暴政导致隋朝迅速灭亡。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

A.成由俭败由奢

B.改革是强国之本

C.天下分久必合

D.玉不琢不成器

13、民族的迁徙是各民族追求安定生活的一种方式,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多次的民族迁徙,其中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高潮出现在

A.三国

B.西汉

C.秦朝

D.西晋

14、“1644年”是明朝历史上的重要一年。以下事件发生在这一年的有(     

①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②明朝灭亡③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④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北宋初期的统治者采取措施消除了唐朝后期以来的藩镇割据现象

B.造成北宋中期财政困难的原因之一是官僚机构的膨胀

C.王安石变法的许多措施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D.司马光出任宰相,使变法内容大部分保留下来

16、古人认为节俭是修身、持家、治国的法宝。西汉时期有一位皇帝以节俭著称,他是谁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武帝

D.汉灵帝

17、曲辕犁耕作方式从间歇运动到持续运动、从浅耕到深耕,使耕作速度加快、耕植深度加深、耕作质量提升、耕作区域扩展。这表明曲辕犁(       

A.提高了人们改造自然能力

B.提高了粮食的亩产量

C.减轻了牛拉犁耙的牵引力

D.增加了犁壁碎土能力

18、飘若浮云,娇若惊龙是对哪一人物书法的赞美

A.王羲之 B.钟繇 C.颜真卿 D.柳公权

19、《逸周书》记载:“神农(炎帝)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种之;作陶冶斤斧”。以下能够直接印证记载中“作陶”的是(     

A.在陕西宝鸡等地流传的神话传说

B.在河南仰韶等遗址出土大量彩陶

C.在《史记》等文献中的相关记载

D.在《神农》等文学作品中的描述

20、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

A.开创“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B.开辟丝绸之路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_________东迁洛邑后,周王室势力大减,虽然在名义上仍是______________,但已无力控制诸侯。

22、图五中的建筑是___________原始居民的建筑样式,他们生活在距今约___________年。

23、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期称台湾为——

 

24、北京人距今时间是_________

25、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势力较强,史称“_________”。

26、把图填充完整。

27、唐朝到那烂陀寺游学的是______,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习俗。

28、春秋后期,面对社会大动荡,在政治上, ________主张“无为而治” ,________主张 “仁”和“礼” ,他们通过学术争鸣,阐述个人思想。

29、填空题

(1)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请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内容。

会不会________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元谋人和北京人都使用________石器;半坡人和河姆渡人都使用________石器。

(2)远古时代,英雄辈出。请在横线上填上对应内容传说________部落和________部落联合在逐鹿打败部落,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黄帝,名轩辕,相传,黄帝有许多发明:如________________等;与此同期,________创造了文字,________制作音律;皇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________

 

30、战国末期,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是________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

遵义会议

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八七会议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三湾改编

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秋收起义

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古田会议

提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请你列举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

(1)1967年6月——

(2)1970年4月——

(3)1973年——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中国古代制度不断革新。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一中①②处对应填写的制度和人物分别是什么?

(2)图二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图二中A、B代表的等级身份分别是什么?A给予B什么权利?

(3)结合所学,谈谈图二实行这种制度起到的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