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鞍山2025届初二化学上册三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漩涡纹尖底瓶》是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代表作,距今5100-4700年,甘肃省陇西县吕家坪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下列有关彩陶的制作工艺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工序是

A.泥土加工

B.陶坯成型

C.上色装饰

D.入窑烧制

2、“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佳节,在农历三月三当天会举行各种习俗活动。下列习俗活动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对唱山歌

B.蒸五色糯米饭

C.跳竹竿舞

D.抛绣球

3、氢分子医学是一项新兴学科。富氢水是含有少量氢分子的水,饮用后氢分子与人体中坏活性氧融合转变为水,从人体最基础的细胞层面修复系统功能,全面改善健康功能。下列关于富氢水正确的是

A.富氢水说明氢气易溶于水

B.富氢水中不含有水分子

C.富氢水不能溶解氧气

D.富氢水进入人体后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4、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 Y”代表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5、钒主要用于制造高速切削钢及其他合金钢和催化剂。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钒原子核内有23个质子

C.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0.94

D.钒原子的中子数为23

6、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全部正确的是

A.物质构成

B.实验操作

①空气、液氧、过氧化氢中都含有氧分子

②原子都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结束后,先停止通一氧化碳,再熄灭酒精灯

②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先检验其纯度

C.化学史

D.鉴别方法

①道尔顿发现了分子学说

②拉瓦锡测定了水的组成

①鉴别O2和CO2用燃着的小木条

②鉴别水和双氧水用硫酸铜溶液

A.A

B.B

C.C

D.D

7、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设计

实验

目的

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检查装置气密性

A.A

B.B

C.C

D.D

8、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混合物:空气,冰水共存物

B.氧化物:氧气、五氧化二磷

C.化石燃料:煤、石油

D.金属材料:氧化铁、不锈钢

9、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A.实验室中要知道某溶液是否显酸性可以用品尝的方法

B.溶解食盐时用玻璃棒搅拌以增大氯化钠的溶解性

C.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酸雨的酸碱度

D.蒸发操作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10、关于溶液,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B.溶液都具有均一、稳定的性质

C.升高温度,饱和溶液都能变不饱和溶液

D.增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

11、洁厕灵(含有盐酸)和 84 消毒液(含有次氯酸钠)切忌混合使用。因为二者混合会产生有毒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 X 化学式为

A.CO

B.Cl2

C.HClO

D.SO2

12、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

A.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反应

B.哪些物质参加反应

C.生成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

D.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13、下列物质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A.花生油

B.淀粉

C.二氧化锰

D.氯化钠

14、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试剂或方法

A

水和石灰水

二氧化碳

B

氢气和天然气

点燃

C

铜和黄铜

相互刻划

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石蕊溶液

A.A

B.B

C.C

D.D

15、土壤的酸碱度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某地区土壤显微酸性。参照以下提示,从土壤的酸碱性考虑,在该地区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A.茶:最适宜的pH范围4.5-5.5

B.油菜:最适宜的pH范围5.8-6.7

C.西瓜:最适宜的pH范围6.0-7.0

D.甘草:最适宜的pH范围7.2-8.5

16、科学家采用“组分转化”技术,将CO2和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是

A.C2H2O4

B.C2H4

C.H2CO3

D.CH4

17、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用途主要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酒精用做燃料

B.铜丝做导线

C.液氮用于医疗麻醉

D.稀有气体作霓虹灯

18、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与其所依据的性质不相符的是

A.氧气用于燃料燃烧—氧气具有可燃性

B.活性炭用于冰箱除臭—活性炭有吸附性

C.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一金刚石硬度大

D.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19、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若甲和丙物质类别相同,则乙可为H2

B.若反应均是化合反应,则甲可为O2

C.若反应均是分解反应,则甲可为H2O

D.若甲、乙、丙均含氧元素,则丙可为H2O

20、下列与金属材料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铝合金比铝的硬度小

B.钢的性能优良,是纯净物

C.沙漠地区的铁制品锈蚀较快

D.镁铝合金具有质轻、强度大等优点,可做航空材料

21、符号表征是学科知识的外在表达形式,没有符号就无法产生和理解学科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镁离子的符号为 Mg2+

B.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碳酸钠的化学式为 NaCO3

D.铝的元素符号为AL

22、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O2中的CO

将混合气体点燃

B

除去氮气中的少量氧气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木炭

C

持续增加大棚内CO2的量

将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

D

证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在其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A.A

B.B

C.C

D.D

24、下列物质的俗称或主要成分,不属同一种物质的是

A.消石灰 熟石灰

B.冰       干冰

C.烧碱 苛性钠

D.乙醇     酒精

25、金银花是多种中药配方中的重要成分。绿原酸是金银花的提取物之一,其化学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绿原酸属于氧化物

B.绿原酸中氧元素质量是氢元素质量的8倍

C.绿原酸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9个氧原子构成

D.绿原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26、物质分类是一种化学观念。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蒸馏水

B.雨后的空气

C.生铁

D.煤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发生下列情况时,应采用什么方法灭火?说明理由:

(1)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________

(2)由于吸烟,不慎引燃被褥________

(3)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________

(4)烧菜时油锅着火________

(5)图书馆内图书起火________

28、食盐水中含有杂质CaCl2和Na2SO4,依次加入过量BaC12和Na2CO3溶液后过滤,分离出沉淀,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

(1)过滤时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需要哪些玻璃仪器:________

(2)写出加入BaCl2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加入适量盐酸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

29、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P点的意义是___________

(2)t2℃时,向30g甲物质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保留到0.1%)将其升高到t3℃时,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质量比为___________

(3)t4℃时,把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4)将t4℃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写选项序号)。

A.丙>甲=乙

B.甲=乙>丙

C.甲>乙>丙

D.乙>丙>甲

(5)要配制100g的5%的甲溶液,需要20%的甲溶液___________g;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

30、反应与现象____________

硫在氧气中点燃   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的白烟

镁在空气中点燃   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红磷在空气中点燃   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细铁丝在氧气中点燃   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放出热量,有无色刺激性气体生成

3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预防是目前最重要的任务。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佩戴口罩能有效隔离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其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什么操作?___________

(2)做好居家环境卫生,必要时使用消毒液对室内进行消毒。84消毒液是常用的消毒液,消毒液喷洒后、室内充满刺激性气味,这说明什么?___________

32、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补钙产品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中钙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

2)某补铁产品的主要成分是 FeSO4,其化学名称是_____

3)碘盐中的,是指碘_________.(选填分子原子元素单质

33、含碳的物质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相差大的原因________

2)把煤球做成蜂窝煤,说明燃料充分须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

34、下列各项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用“>”、“<”、“=”号填在各题的空格内。

(1)地壳中元素含量:铁______铝;

(2)核外电子总数:氖原子______铵根离子。

(3)含铁元素质量分数:四氧化三铁______氧化铁:

(4)通常状况下氧气含量:呼出的气体______吸入的空气。

35、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符号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___

(2)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_____

(3)酒精灯内的燃料___

(4)硝酸根离子____

36、在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水蒸气④氮气⑤氖气等五种气体中,选择适当序号填写在下面空格中:

(1)可用于炼钢、气焊以及化工生产等的是_____

(2)可用于制硝酸和化肥的是_____

(3)在电光源中可产生红光可制霓虹灯的是_____

(4)大量释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

(5)松脆的饼干遇到会变软的是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1是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

1)装置BC的集气瓶里都预先加入少量水,其目的各不相同。其中可以用细沙来代替水的是装置_____(填“B”或“C)

2)若装置C实验失败,可能的原因是_____(填序号).

①未打磨生锈的铁丝

②铁丝在集气瓶中自上而下缓慢伸入

③铁丝绕在火柴上,火柴快燃尽时才伸入

④实验前集气瓶敞口放置了一段时间

3)写出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4)图2是初中化学常见的装置,有着较多用途。

①将此装置倒置后,气体从b端进入收集气体,则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_____

②若在该装置中加入少量水,用于病人输氧,则连接病人的一端是_____(选填“a”或“b),该装置在病人输氧时可发挥的作用有_____(填字母).

a.验证输出气体是否为氧气 b.便于观察是否有氧气 c.便于观察输氧的快慢。

38、浓氨水有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装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面问题:

1)实验中,E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由此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写两条)①_____,②__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住在五楼的小明夏天里家开着门窗,坐在屋里的小明闻到了楼下饭店美味菜肴的香味,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______

40、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烧柴火时把柴火架空的目的是_______

(2)盛夏,当天气又闷又热时,鱼池中常常出现鱼儿“浮头”现象,其原因是什么?_____

(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不能用碳酸钠代替大理石的原因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