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氮气用于磁悬浮列车
B.制糖工业中利用活性炭来脱色制白糖
C.肥皂水用于检验硬水和软水
D.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2、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将等质量的A、B、C配成饱和溶液,需要的水质量:C>B>A
B.P点表示.t1℃时B、C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相等,该温度下B、C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同
C.t1℃时,给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有晶体析出的是C物质
D.从A、B的混合物中提取A应采用降温结晶
3、物质的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金刚石硬度大——作装饰品
B.铜具有导热性——作铜火锅
C.氧气有助燃性——作燃料
D.CO2参与光合作用——用于人工降雨
4、“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因此不必食用富含纤维素的蔬菜
B.奶茶具有良好的口感,可以代替饮用水长期饮用
C.吸烟有害健康,但吸电子烟对健康无害
D.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会破坏蛋白质结构,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
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
B.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
、
等
C.洁净的空气是一种纯净物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6、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B.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稀有气体含量较少,但用途广泛
D.按质量分数计,空气中含氧气约21%,含氮气约78%
7、神州十三号执行的下列任务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太空行走
B.燃料加注
C.展示国旗
D.点火发射
8、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2”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带两个单位的电荷
B.NO2:“2”表示两个氧原子
C.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D.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
9、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A.为了改善食品的口感,可以适量加入食品添加剂
B.用甲醛来浸泡海产品
C.为了节约粮食,霉变大米经过淘洗后可以食用
D.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来做调味品
10、下列物质的名称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
A.氧气O
B.二氧化碳CO
C.过氧化氢H2O2
D.食盐ClNa
11、在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10 | 10 | 10 | 2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2 | 21 | 2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
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C.b物质可能是单质
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
12、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B.带电的粒子都称为离子
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原子是实心球体,是最小的粒子,不能再分
13、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使用了星载氢原子钟。氢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所示内容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是非金属元素
B.1个氢原子的质量是1.008g
C.元素符号是H
D.氢原子的质子数是1
14、食用苹果有益健康。某苹果里的主要营养成分(每 100 g)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营养成分 | 糖类 | 蛋白质 | 维生素 A | 维生素 C | 钙 | 铁 |
含量 | 16.21 g | 0.26 g | 3 mg | 4 mg | 0.12 g | 0.6 g |
A.表中的钙、铁指的是元素
B.食用一个苹果可摄取 16.21 g 糖类物质
C.多吃苹果可以预防贫血
D.该苹果中蛋白质的含量高于维生素 C
15、厨房里常用加碘盐作为烹饪调料。加碘盐里的“碘”指的是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16、下列现象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星火燎原
B.死灰复燃
C.披荆斩棘
D.百炼成钢
17、实验课中同学们设计了如图四个实验,经分析推理可知,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A.探究稀硫酸呈酸性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探究溶解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D.验证鸡蛋壳中含有碳元素
18、形成化学观念是化学学习的基本任务之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 则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应综合利用
C.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D.溶液中的各种粒子都静止不动, 所以溶液有稳定性
19、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锰元素:MN
B.60个碳原子:C60
C.3个三氧化硫分子:3SO3
D.氧化铁:FeO
20、对下列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A.一滴水里有 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体积小
B.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
C.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水银柱升高,说明原子之间间隔增大
D.H2O2与H2O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种类不同
21、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22、利用氧化镁分解氯化铵制氨气,其物质转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制得的氨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该方案便于NH3和HCl的分离
C.理论上每生成1.7gNH3,需补充4gMgO
D.理论上分解5.35gNH4C1,可获得7.3gHCl
23、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钙离子:Ca+2
B.两个氢原子:H2
C.碳酸钙:Ca(OH)2
D.高锰酸钾:KMnO4
24、干燥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25、西安市最近频发家庭火灾,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木柴架空燃烧,是为了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
C.煤炉生火时,利用木材引燃煤炭,是为了降低煤炭的着火点
D.室内起火时,应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26、载人航天器中利用如图所示的“氧再生系统”处理宇航员排出的H2O和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航天器中气体成分为混合物
B.反应器1中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2
C.反应器2中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4:1
D.航天器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水
27、注意安全很重要。
(1)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2)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
D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3)下列有毒的气体是___________。
A二氧化碳B氮气C一氧化碳 D氢气
(4)在森林中设防火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A隔绝空气 B隔离可燃物C降低温度 D便于运水
(5)下列可作为食品保质的填充气体的是__________。
AO2BCO CN2DSO2
28、多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了解物质世界。如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1)从分类角度看,物质B属于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从微观的角度看,物质A是由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物质A和物质B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该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是_______;
(3)从定量角度看,参加反应的A和B的微粒个数比为_______,质量比为_______。
(4)从符号表征角度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
(5)从能量的角度看,该变化是把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29、用化学符号表示:
(1)4个水分子_______;
(2)2个铁原子_______;
(3)氯化亚铁_______;
(4)3个氧离子_______;
(5)正二价的钙元素_______;
(6)氦气_______。
30、如图是消炎药诺氟沙星胶囊的说明书。请阅读说明书回答以下问题:
(1)诺氟沙星由 种元素组成(写数值);
(2)诺氟沙星分子中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
(3)诺氟沙星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写最简比)。
(4)159.5g诺氟沙星中碳元素的质量是 。
31、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铜原子________; (2)钠离子________;(3)氯酸钾_______
3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缺______元素能导致佝偻病或骨质疏松。
(2)打开可乐瓶盖后,有大量气泡冒出,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_有关。
(3)某品牌加碘盐中添加的是碘酸钾(KIO3),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
(4)为防止铁锅、菜刀等铁质厨具生锈,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是______(答一条)。
(5)铝合金材料常用来作汽车的轮毂,铝合金材料的主要优点是______(答一条)。
(6)煤燃烧时放出的二氧化氮、______(填化学式)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33、初中化学教材常用下列词语描述物质的性质,
a、氧化性b、还原性c、可燃性d、毒性e、吸水性f、酸碱性g、腐蚀性
请选择合适的代号(a~g)填写下列空格(每空只填写一个代号)
(1)浓硫酸通常用作干燥剂,是因为它有 ;
(2)氢气可作高能燃料,是因为它有 ;
(3)氧气在燃烧反应中,一般表现出 ;
(4)用一氧化碳冶炼铁,是利用它的 ;
(5)石蕊和酚酞可用来检验溶液的 ;
(6)硫酸和氢氧化钠对人体的皮肤有 .
34、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下图所示回答:
(1)该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和
与反应后生成的
各粒子间的个数比为 ______ 。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______ 。
(3)该反应中的生成物 ______ (填“可能”或“不可能”)属于氧化物。
35、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回答下列问题:
2 个氢气分子______
4 个钙原子______
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______
造成酸雨的气体是_____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
大理石主要成分是_____
可用于填空探空气球或飞艇的气囊的气体_____ 。
36、化学基础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关键,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1)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 氖元素__________ ;
② 两个氢分子_________ ;
③ 三个铜原子___________ ;
④ 钙离子__________ ;
(2)①氯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__________;
②符号“3H2O”中数字的含义: “3”表示:_______________。
37、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1)写出图中任意二种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___,该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____,此反应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作用。这种方法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
(3)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装置中预先盛满水,将水排出,气体从________进入;用水将瓶中贮存的气体排出使用,水从________端进入。
(5)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制取甲烷。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_装置,收集装置应选________装置(填字母序号)。
38、请根据下图提供的实验装置(部分铁架台、铁夹省略),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a__________;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发生和收集装置____________ (填图中代号,下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检验 B 装置气密性时,可以采用 ___________的方法替代用手紧握试管;若用装置 C 收集氧气,当________________说明装置B中试管内空气已排尽。若用装置 D 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
(3)CO2 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实验室常温下用石灰石固体和稀盐酸制取 CO2。则实验室制取 CO2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 ,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 。
(4)利用如图 F、G 装置可以组装一套测量氧气体积的装置,该装置导管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 。
39、写出化学方程式。
(1)用稀硫酸去除铁锈的反应。
(2)将纯碱转化为烧碱的反应。
40、现有氧气、二氧化碳二种无色气体,请你写出它们的检验方法和验满方法。
氧气: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碳: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