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B.
C.
D.
2、某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气体组成,将气体通过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甲中溶液变浑浊,反应前后,丙中固体质量减少ag,丁中固体质量增加bg。关于此气体成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已知:浓硫酸和硫酸铜都具有吸水性,所有试剂均足量,各步均完全反应
A.若丁中固体变蓝,则待测气体中一定含有H2
B.若a=b,则待测气体中含CO
C.乙和戊装置中都应放入浓硫酸
D.待测气体中一定含有CO2
3、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各20g,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7:4
B.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的值为31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4、“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诗中露为霜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种类的变化
B.分子体积的变化
C.分子间隔的变化
D.分子质量的变化
5、额温枪的红外温度传感器所用材料含有钽酸锂(LiTaOx)。钽酸锂中锂元素(Li)和钽元素(Ta)的化合价分别为+1、+5价,则x为
A.1
B.2
C.3
D.4
6、银元素的符号是
A.Ag
B.AG
C.In
D.Y
7、下面是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的原理来灭火的是
A.用水浇灭夏季露营的篝火
B.旋转燃气炉开关熄灭炉火
C.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D.移除炉灶内木柴熄灭灶火
8、全硼富勒烯团簇(B40)的分子结构图像中国红灯笼(如图)。B40属于
A.稀有气体
B.氧化物
C.混合物
D.单质
9、下列厨房中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果榨汁
B.菜刀生锈
C.冰块融化
D.研磨姜粉
10、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航母“山东舰”在建造时用到了大量钛合金,工业制钛的反应为:,则X 的化学式为
A.SO2
B.SO3
C.H2SO3
D.H2O
11、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石墨烯、C60四种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的质地较软,常用来作润滑剂
B.这四种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式都是C
C.这四种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金刚石和石墨由于构成的碳原子的种类不同,因此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12、“绿色能源”是指使用时不产生有害排放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对于空气不造成污染或污染很少的能源。下列能源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A.煤
B.汽油
C.柴油
D.太阳能
13、下列仪器对应的名称不正确的是
A.烧杯
B.药匙
C.分液漏斗
D.烧瓶
14、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表示反应前的质量,“
”表示反应后的质量)
A.X=19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丁一定是化合物
15、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少量液体
B.过滤
C.测溶液pH
D.稀释浓硫酸
16、下图为氟气(F2)与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是F2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D.生成丙和丁的质量之比为5:8
17、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天气里,由空气中过饱和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雾凇形成的微观过程为
A.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B.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水分子的数目变多
D.水分子的形状改变
18、2023年12月9日“湖科大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卫星发射常用液氢作燃料,液氢的化学式是
A.H
B.2H
C.2H2
D.H2
19、《本草纲目》记载:“三七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三七中止血的活性成分主要是田七氨酸(C5H8N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田七氨酸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田七氨酸中含N2O5分子
C.田七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田七氨酸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8:2:5
20、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CO2排放过多会引起酸雨
B.空气质量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C.氮气约占空气质量的78%
D.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电光源
21、下列对化学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A.能量观: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常伴随着能量变化
B.微粒观: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C.守恒观:4g氢气和32g氧气反应,可生成36g水
D.分类观:根据组成元素的不同,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22、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下列有关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具有可燃性
B.易挥发
C.有特殊气味
D.易溶于水
23、学校采购了一批红磷。为确保安全,你建议在存放红磷的试剂柜张贴的标志
A.易燃气体
B.易燃固体
C.爆炸性物质
D.毒性物质
24、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证明蜡烛中含有氢、氧元素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验证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5、宏微结合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思想。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水可以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也可以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B.氧气能被压缩贮存于钢瓶中——分子之间有间隔
C.气体受热体积变大——分子体积变大
D.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2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操作方法 |
A | CO2(CO) | 通入氧气点燃 |
B | CuSO4溶液(FeSO4) | 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C | CuCl2溶液(HCl) | 加入过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D | 铁粉(锌粉) | 加过量Fe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
A.A
B.B
C.C
D.D
27、化学不仅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还是人类进步的关键。
(1)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
A氯化钠 B碳酸钙 C稀盐酸 D氢氧化钙
①常用作补钙剂的是______。
②存在于胃液中帮助消化的是______。
③常用作厨房调味剂的是______。
④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
(2)能源和资源的短缺及其在使用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______。我国部分省已开始使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而得到的一种燃料,车用乙醇汽油属于______物(填“纯净”或“混合”)。使用乙醇汽油的好处是______。(至少答一条)
28、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或名称或物质的符号
名称 | 氮气 | 碘 | 铝 | 铁 | 锌 |
符号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第一个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
①碳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
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
③镁条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
④实验室由某无色液体制取氧气_______。
29、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
(1)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_____;
(2)5 个铵根离子_____;
(3)3 个亚铁离子_____;
(4)标出“MgO”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
30、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
(2)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31、(4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分析表中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表中 8号元素的一个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 个电子;
(2)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符号是 ;
(3)写出12号与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4)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中具有放射性的原子主要是碘-131,请根据下图推断碘在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
32、结合图,用化学用语填空。
(1)写出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钙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木炭和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氧化物是
①液氧 ②高锰酸钾 ③水 ④二氧化锰 ⑤铜 ⑥碳
34、用相应的化学符号填空。
(1)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______,释放_____。
(2)有毒的气体是____,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3)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_________;
(4)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_____
35、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2个电子,形成的离子的符号是_____,镁元素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6、物质MnO2、Mn2O3、MnCl2、K2MnO4中锰元素化合价为+2的是______;物质ROm中元素R的质量分数为40%,已知元素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则m的值为______。
37、根据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若选用装置AE制取氧气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能用装置C收集该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向该集气瓶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震荡后,观察到溶液变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种多功能瓶如图乙所示,为了检验一氧化碳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____(填“a”或“b”)端导管口通入,相关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8、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甲的名称是________。
(2)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在装置A的试管口_______。
(3)若实验室用装置B、D组合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用装置E收集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装置E的_______处。(选填“a”或“b”)
(4)装置B、C均可用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两者相比装置C的优点是_______。
39、对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
实验一: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
如图:分别将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放置于室温下和90℃的水中,发现90℃环境的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室温下没有明显现象,该实验说明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因素是_____。
实验二: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反应。
如图是小鹏同学设计的对比实验,用于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能否反应,小燕同学认为该实验设计不符合对比实验的基本原则,她的理由是_______。
实验三: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小意同学做了如图所示A试管和B试管的对比实验,发现B中固体可溶,A中几乎不可溶,该对比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_______。
40、某化学兴趣小组实验测出,人在呼吸中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如下图所示
气体 | 吸入气体 | 呼出气体 |
X | 78% | 75% |
Y | 21% | 15% |
二氧化碳 | 0.03% | 3.68% |
水蒸气 | 0.06% | 5.44% |
其他 | 0.91% | 0.88% |
(1)请你判断:X是_______(填名称)。
(2)请你回答:因参与人体新陈代谢而消耗的气体是_______(填化学式)。
(3)请你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一种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气体,它是_______(填名称),检验这种气体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操作方法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