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七台河2025届初二化学上册三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验证反应放热

B.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之一:与氧气接触

2、“曹州牡丹甲天下”,牡丹花开时花香四溢除观赏性外,还有药用价值。其根制成的名贵中药“丹皮”中含有的牡丹酚(C9H10O3)具有镇痛、抗炎等作用。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牡丹酚(C9H10O3)分子由9个C原子、10个H原子、3个O原子构成

B.牡丹酚是一种氧化物

C.花香四溢是分子不断运动形成的

D.C9H10O3相对分子质量为166

3、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稀硫酸

B.石灰水

C.蔗糖溶液

D.碘的酒精溶液

4、下列物质,氧气(O2),水(H2O)二氧化碳(CO2).硫酸(H2SO4)中都含有(  )

A.氧元素

B.氧分子

C.氧离子

D.氧气

5、据报道,科学家已通过人工光合固碳装置在一定条件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HCOOH)。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数目都不变

B.该反应中两种生成物的质量比为23:8或8:23

C.该反应前后共涉及三种氧化物

D.该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6、东汉《周易参同契》中记载:“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该反应过程的主要原理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中PbO发生了氧化反应

B.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7、如图所示,当胶头滴管内的液体滴入到锥形瓶中时,会引起气球膨胀的是

选项

A

B

C

D

胶头滴管内液体

稀硫酸(H2SO4)

锥形瓶内固体

蔗糖

氢氧化钠

锌粒

硝酸铵(NH4NO3)

A.A

B.B

C.C

D.D

8、《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下列诗句反映的物质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D.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

9、做实验时,一定要观察实验现象。下列有关现象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0、铜锈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Cu2(OH)aCO3],有关铜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铜原子的中子数为29

B.碱式碳酸铜[Cu2(OH)aCO3]中a为1

C.乙图中x的值为1

D.铜的生锈条件与铁完全相同

11、实验室配制试剂用水要求既不含不溶性杂质,也不含可溶性杂质,为此需对自来水进行的净化操作是

A.吸附

B.过滤

C.蒸馏

D.沉淀

12、下列除杂和鉴别操作正确的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伸入气体

B

除去 CO 中的少量 CO2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

除去 CO2中少量 CO

点燃

D

鉴别氧化钙和碳酸钙

加水

A.A

B.B

C.C

D.D

13、宏观的物质都是由微观的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中既含有分子,又含有离子的是

A.医用酒精

B.硫酸铜溶液

C.冰水共存物

D.黄金

1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滴加液体

D.过滤

15、某绿色能源X,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X+3O22CO2+3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化学式为

A.H2

B.CH4

C.CH3OH

D.C2H5OH

1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会变得越低,越易燃烧

C.用明矾净水—明矾可用来软化水

D.液态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体积膨胀—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17、如图是我国古代使用的火折子,竹筒帽盖上时,草纸保留火星。使用时,只需打开竹筒帽,对着火星轻轻一吹,草纸就燃烧起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在竹筒内的可燃物仍在缓慢燃烧

B.竹筒帽有一定的透气性

C.竹筒要盖上帽是为了减少与氧气接触

D.打开竹筒帽,吹一吹,使草纸的着火点改变而燃烧起来

18、如图为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A.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硅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14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g

D.图中n的数值为14

19、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甲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乙实验:只能验证甲烷中含有氢元素

C.丙实验:验证铁钉生锈需要与水接触

D.丁实验:探究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

20、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A.人体缺钙易导致贫血

B.洗洁精能溶解餐盘上的油渍

C.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D.弥猴桃富含人体所需的维生素

21、密闭容器中有物质甲、乙、丙、丁,其有关反应数据如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8

1

36

10

反应后质量(g)

x

20

0

31

A.表中x=0

B.该反应不可能是分解反应

C.甲可能是催化剂

D.参加反应或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比为乙:丁=20:31

22、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是亮氨酸,化学式为C6H13NO2,下列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亮氨酸是由6个碳原子,13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

B.亮氨酸中C、H、N、O各元素的质量比为6:13:1:2

C.亮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亮氨酸属于化合物

23、金属钠能够与乙醇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钠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保持乙醇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乙醇分子

D.X 的化学式为 H2O

2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相关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匹配的是

A.干冰升华吸热——人工降雨

B.CO具有可燃性——作燃料

C.氮气难溶于水——作保护气

D.不锈钢耐腐蚀——作医疗器械

25、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同种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在花园里可嗅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

D.一切化学变化都符合质量守恒---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26、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冰和水的共存物属于混合物

D.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有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5 mL酒精与15 mL水混合后的体积___(大于”“小于等于”)30 mL,这是因为 __________,该变化_______(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6 g碳在18 g氧气中燃烧,完全反应后得到的二氧化碳质量_______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24 g,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能够发展科学思维。请回答:

(1)化学实验中常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颜色改变、生成沉淀、产生气泡等。下列化学实验,若按实验现象分类,可将下列实验A与_____(填字母)分为一类,分类依据是_______

(2)上述A、B、D实验中发生的反应均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_____生成时,此类反应才可以发生。已知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该反应_______(“属于”或“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2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加热氧化汞:_____

2)木炭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_____

3)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_____

上述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填序号)。

30、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现有以下常见的物质:

A 明矾         B 活性炭         C 天然气         D C60          E 稀有气体         F 干冰

请选择上述物质按要求填空(填上述相应物质的字母,不重复使用):

1)目前正广泛使用的清洁燃料是_____

2)常用于冰箱除臭的是_____

3)可作灯泡填充气的是_____

4)用于冷藏保存食品的是_____

5)可用于乡村或野外净水的是_____

6)应用于超导体的是_____

31、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约占空气总体积的气体是_____,其主要用途有___________

32、1806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中得到一种新的金属,他对新金属做如下试验:取一小块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水中,他浮于水面,并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它在水面上急速转动,发出咝咝声,立刻熔化成闪亮的银白色小球,并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阅读后,归纳出这种金属的物理性质.

(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

 

33、在①浓硫酸、②氢氧化钠、③稀盐酸、④氢氧化钙这四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

(1)常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的干燥剂是  

(2)实验室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酸是      

(3)实验室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碱是      

(4)俗名为烧碱的物质是      

 

34、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开展工业污水处理并回收金属的实验,在取样的工业污水中(主要含有AgNO3MgNO32CuNO32)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一个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过滤后得到的滤液成分有哪些_____?说出你的理由_____

35、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汞是由汞______构成的,水银温度计能测体温的原理是______

(2)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都能燃烧,说明______

(3)乒乓球压瘪了,放在热水中能鼓起来,说明______

(4)被动吸烟也有害健康是由于______

36、(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

(2)两个镁离子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如图所示,回答下列关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问题: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容积的,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有哪些?(答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

3)做此实验,对反应物有何要求?对生成物有何要求?_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38、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①、②两种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组合是_____(填序号),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_____,木条熄灭,则满。

(4)C装置相对于B装置的优点是_____

(5)若用A装置来做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装置A需做的改动是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过滤后水仍呈现浑浊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1个即可)

40、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

1)剩余的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g,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3)实验表明硫酸铜溶液在该反应中也能起到二氧化锰的作用。若用5.6g无水硫酸铜代替二氧化锰进行本实验,计算剩余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硫酸铜全部溶于水,计算时保留到0.1%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