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州2025届初二化学上册二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如图所示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A.

B.

C.

D.

2、科学的方案设计是达到实验目的的前提。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

探究MnO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实验设计

选项

A

B

C

D

A.A

B.B

C.C

D.D

3、宏微结合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思想。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性质不同——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

B.钠元素和氯元素化学性质不同——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4、规范实验是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闻气体气味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过滤

D.   加热液体

5、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

B.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失火立即用湿布覆盖

C.实验药液溅进眼睛立即用纸巾擦拭

D.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

6、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将酒精与水混合,比较混合前后溶液的总质量

B

除去氯酸钾中的少量高锰酸钾

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C

除去 CO2中混有的少量 CO

通入过量氧气,点燃

D

区分黄铜和纯铜

相互刻划,通过划痕区分

A.A

B.B

C.C

D.D

7、下列物质的用途仅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用二氧化碳灭火

B.火箭以液氢做燃料

C.金刚石切割玻璃

D.用焦炭冶炼金属

8、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A.制备:实验室用铜、稀硫酸制备氢气

B.鉴别:在实验室通过尝味道鉴别糖和食盐

C.除杂:在氧气流中充分灼烧除去氧化铜中的木炭粉

D.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将铜和黄铜相互刻画,黄铜表面有刻痕

B.将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有银白色固体析出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分别向碘和高锰酸钾固体中加入汽油,仅碘溶解

10、已知CaS、KHSO3、CaSO4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n%,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n%

B.1-2.25n%

C.2.25n%

D.无法确定

1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A.取少量碳酸钠

B.倒少量稀盐酸

C.点燃酒精灯

D.给液体加热

12、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B.B图中的x一定为6

C.A单质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78%

D.B与C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

13、古代搭建戏台时,常把埋入地下的一部分木头表面稍稍烤焦成木炭以减缓木材腐烂,所利用碳的化学性质是

A.具有可燃性

B.具有氧化性

C.具有还原性

D.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14、下列离子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Ba2+、Cl-

B.K+、Na+、OH-

C.Cu2+、Na+

D.Zn2+、Fe3+

15、在密闭容器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反应后,只有丙的质量增加

C.丙、丁两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9:10

D.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16、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香醋

B.硬铝

C.空气

D.液氮

17、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做新衣服

B.剪窗花

C.放烟花

D.写春联

18、化学实验的设计能力是化学学习的关键能力之一。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不可行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或操作)

A

除去氯化钾粉末中少量的氯酸钾

加适量二氧化锰后,充分加热

B

鉴别空气、O2、CO2三瓶无色气体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观察燃烧情况

C

除去铜粉中少量的氧化铜粉末

通入足量的CO,加热

D

区分硬水和软水

取样,分别滴加肥皂水

A.A

B.B

C.C

D.D

19、下列对主题知识的归纳有错误的是

A.化学与安全

B.化学与资源

①煤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查找泄漏点

②在室内放一盆水能能防止煤气中毒

①我们应该有计划、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石能源

②淡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中应该节约用水

C.化学与环境

D.化学与生活

①城市的公共交通改用压缩天然气(CNG)或液化石油气(LPG)作燃料,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②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碳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浮尘

①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②用铅笔芯粉末能使铁锁开启灵活

A.A

B.B

C.C

D.D

20、《本草纲目》记载,穿心莲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的功效。穿心莲内酯()是一种天然抗生素。下列关于穿心莲内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穿心莲内酯由55个原子直接构成

B.穿心莲内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穿心莲内酯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D.穿心莲内酯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4:1

21、下列实验操作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B.用剩的药品一定要放回原瓶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点燃甲烷前,要先验纯

22、2023 年 2 月 3 日晚,一列运载有毒化学品氯乙烯的列车在美国俄亥俄州东部脱轨,引发大火。当地应急部门6日对车载有毒气体进行"受控释放"操作,导致方圆数公里内居民因面临致命气体威胁而紧急疏散。氯乙烯(化学式为 C2H3Cl)是高分子化工的重要原料,下列关于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氯乙烯具有可燃性

B.氯乙烯属于化合物

C.氯乙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1个氯乙烯分子由2个碳原子、3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构成

2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闻气体气味

B.点燃酒精灯

C.加热液体

D.取用固体药品

24、关于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氧气具有可燃性

B.氧气能提供动植物呼吸

C.氧气能支持燃烧

D.过度吸氧不利于健康

25、某试验田的玉米叶色淡黄,有倒伏现象,你认为应施用的化肥是

A.CO(NH22

B.KCl

C.KNO3

D.Ca(H2PO42

26、春夏季蚊虫较多,蚊虫叮咬时分泌的蚁酸(HCOOH)会使人体皮肤肿痛。关于蚁酸(HC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蚁酸由四种元素组成

B.蚁酸分子由5个原子构成

C.蚁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蚁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6∶1∶16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水和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我们必须加以认识和爱护。

(1)清澈透明的泉水是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用______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水通直流电可得到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水是由______两种元素组成的。请举一例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____

(2)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SO2、NO2等气体会形成_______腐蚀建筑物;“低碳生活”是指以减少CO2排放量为目的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少用一次性用品,例如纸杯、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

B.大力建设火力发电站,加快经济建设

C.提倡骑自行车出行

28、水由______构成,铁由______构成,氯化钠由______构成,其中构成氯化钠的微粒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明矾在净水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悬浮杂质,使杂质沉降下去;利用活性炭净水时,能除去色素和异味,是因为它的结构__________,具有吸附性;K2FeO4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29、请用化学符号表示:

(1)氢元素____________

(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

(3)两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

(4)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___

30、2018 59日我国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它是世界首颗实现对大气和陆地综合观测的全谱段高光谱卫星,可通过对大气污染气体、温室气体等物理要素的监测,动态反映我国空气质量状况。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其中氮气约占_____,稀有气体约占_____

2)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

A 臭氧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氮    D PM10

3)下列行为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_____

A 治理工地扬尘           B 露天焚烧垃圾

C 使用公共自行车         D 禁止焚烧秸杆

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关于空气中成分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氧气可用于炼钢、气焊、航空航天等领域    B 氮气可用于磁悬浮列车

C 二氧化碳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            D 氦气可以填充气球和飞艇

31、葡萄糖可迅速补充人体所需的能量,其化学式为C6H12O6。葡萄糖由______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共有______个原子。

32、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实验误差   C.防止试管破裂   D.防止液体溅出

(1)实验中取多的药品,不放回原瓶:______

(2)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视:______

(3)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______

33、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1)膨化食品袋内通常充入______作保护气,延长保质期。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传播“低碳”理念,所谓“低碳”就是指较低的______排放。

(3)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冰箱里取出后不久,包装袋鼓起,从微观角度分析是因为______

(4)生活中可以用______检验水的硬度,若水有臭味或色素,可加______除去。

34、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回答下列问题:

⑴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

⑵下列仪器中:②的名称是________③的名称是________;组装氧气发生装置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⑶研究显示: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36%时就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氧气验满时采用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方法________(填可靠不可靠)。为了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最好采用________集气法。

 

3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镁条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2)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3)高锰酸钾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4)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_______________;(5)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在加热时反应,生成氯化钠、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6、图中A是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B、C分别为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D为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

(1)图A中“75”表示的是铼元素的_________

(2)B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若C表示离子,则x=_________

(4)图D中乙代表的元素属于_________(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F和Cl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某研究性小组在一定温度下,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还原纯净的氧化铁的实验。

(1)如图实验装置(已检查气密性)中加好药品、连接好仪器后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______

(2)实验开始后,图中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从环保角度看,实验装置该如何改进?

38、Ⅰ.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分解可以制得O

(1)装置A中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若在装置C中装满水,收集O时,应从装置C的______(选填“m”或“n”)口处通入O

(3)搭建如图2所示装置时,需要调整铁夹高度,可松开______(选填“K”、“K”或“K”)处的螺丝,待调整到所需高度后再拧紧。

(4)收集一瓶O并进行性质检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硫燃烧时,______(填字母),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a.产生大量白烟

b.发出淡蓝色火焰

c.发出蓝紫色火焰

O具有氧化性

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

Ⅱ.我国新型战略核潜艇具备相当强的水下续航和高速航行能力,为了探究潜艇用制氧器。

(5)小亮以爆炸盐(溶于水会产生为原料设计了如图所示简易装置加料后,在反应中起______作用。右舱中水的作用是______(答出一个即可)。小亮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出气口,观察到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谈一谈在实验室设计制取气体实验方案的一般思路。

 

40、为持续做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生态环境部印发实施《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

(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用序号填空)。

A.CO2、CO

B.NO、O2

C.CO、SO2

D.N2、CO2

(2)钢铁行业是本次治理的重点之一。焦炭是工业上炼铁的原料之一,焦炭的主要组成元素是________;钢和生铁都是铁的合金,两者在性能上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3)实施散煤治理是防止大气污染的重要措施。煤和、_______、天然气是常见的三大化石燃料,居民取暖实施“煤改气”可有效减少大气污染,燃煤取暖或燃气取暖均需注意通风换气,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

(4)柴油货车也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柴油是石油分馏得到的产品,石油分馏属于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