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2025届初二语文上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依次对《朝花夕拾》《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四孝图》重点描写了鲁迅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可怜的悲惨处境。作品也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B.《西游记》中,玉帝欲遣兵捉拿悟空,太白金星建议,把孙悟空召入上界,做弼马温。当猴王得知弼马温只是个管马的小官后,便打出天门,返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美猴王连败托塔天王、哪吒二将。

C.为了供应城市木材,要在三个月内修一条铁路。保尔和共青团员被调去修铁路。筑路队的工作条件非常艰苦,武装土匪的骚扰和疾病、饥饿也都威胁着保尔和同志们。保尔忘我地工作,连靴子都烂了。

D.《水浒传》中,鲁智深把两个领头泼皮踢到粪坑后,泼皮们买些酒菜向他赔礼。大家正吃得高兴,门外大树上的乌鸦叫个不停,鲁智深脱掉外衣,用左手向下搂住树干,右手把住树的上半截,腰往上一挺,那棵树竟然被连根拔起。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诗词大会》触动丁无数观众的文化情结,成为家喻户晓的精品节目。

B. 调查显示,人类对微信的依赖与日俱增,刷朋友圈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C. 阿炳创作的《二泉映月》委婉动人,如泣如诉,其艺术成就真可谓登峰造极

D. 秋日的柳江风景如画,不少游人掏出相机浮光掠影地拍照留影。

3、依据语境与节气特点,用节气名称补全下面对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昨夜大寒,茅屋如

下联:今朝惊蛰,春分时雨到

A.①霜降  ②清明 ③小雪 B.①小雪  ②霜降 ③清明

C.①霜降  ②小雪 ③清明 D.①清明  ②小雪 ③霜降

4、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yì) 塌(tān) 渎(xiè)  强不舍(guō)

B. (hài)  师(chán)  积(zǎn)  自吹自(lěi)

C. 取(jí) 下(huī) 宽(yǒu)  自惭形(huì)

D. 见(biē)  广(mào) 旁(wù) 相得益(zhāng)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欧阳修谪滁州,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乎?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节选自《诗人玉屑》)

【注释】①三代:指夏、商、周三代。②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③逃名:逃避名声,不求名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之者谁____________(2)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__________

(3)为五一尔__________ (4)吾知名之不可逃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醒能述文者  集录三代来金石遗文一千卷

B.得之心而寓酒也  吾固知名不可逃

C.是岂不六一乎  茅屋秋风所破

D.既老衰且病  中峨冠多髯者为东坡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4】【甲】【乙】两文都写到欧阳修的“乐”,二者有什么区别?请分别说明。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两题。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唐朝)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注释)①作者在淮水边重逢阔别十年的梁州老朋友。②江汉:汉江,流经梁州。③萧疏:稀疏。④斑:头发花白。

1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诗歌分析有什么表达效果?

2结合全诗,试分析颈联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7、综合实践。

海滨中学九(2)班举行以“关注热点 探究原因”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该班李浩同学在网络上收集了以下两则材料,现在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任务。

(材料一)

近两年“博物馆热”持续发酵,迎来了客流大爆发。上海市数据显示,全市126家博物馆于7月1日、2日观众人数呈“井喷式”增长,两天共接待224591人次,其中青少年观众153139人次,创下了历年来最高的参观记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为一个馆,赴一座城”。博物馆不再是冷冰冰的文物陈列室,渐渐成为现代科技与文化积淀共存的网红地标。

(材料二)  

2019年全国主要博物馆游客接待量按月统计图

(数据来源于网络)

(1)分别用一句话向他的同学介绍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2)请你和李浩结合“材料一”的内容,探究“材料二”中呈现此现象的原因。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8、名言名句默写。

(1)古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两句古诗词中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不在高,____________。水不在深,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 15分)

9、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奥密克戎来袭

①2021年11月9日,南非从病例样本中检测到一种新冠病毒B。1.1.529变异株。短短2周时间,增长迅猛。11月26日,WHO将其定义奥密克戎变异株。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南非首先发现和报道,但不代表这个病毒是在南非演变形成的,变异株的发现地不一定是起源地。

②奥密克戎变异株具有让我们谈“奥”色变的强大能力,原因之一是它的突变位点数量多。根据新冠病毒数据库目前共享的信息显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突变位点数量明显多于近2年流行的所有新冠病毒变异株,尤其在病毒刺突蛋白突变较多。据此推测奥密克戎出现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一、免疫缺陷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在体内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进化,累积了大量突变,通过偶然机会传播;二、某种动物群体感染新冠病毒,病毒在动物群体传播过程中发生适应性进化,突变速率高于人类,随后传染到人类;三、监测落后的国家或地区由于监测能力不足,其进化的中间代次病毒未能被及时发现。

③那么,奥密克戎变异株对我国现在使用的核酸检测试剂是否有影响?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基因组分析显示,其突变位点不影响我国主流核酸检测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奥密克戎变异株突变的位点主要集中在S蛋白基因的高变异区,并不位于我国第八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公布的核酸检测试剂引物和探针靶标区域。但南非多个实验室的数据提示,对于检测靶标为S基因的核酸检测试剂可能无法有效检出奥密克戎变异株的S基因。

④鉴于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南非的快速流行趋势,包括美国、英国、欧盟、俄罗斯、以色列、我国台湾和香港等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纷纷限制来自非洲南部的旅客入境。我国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仍然有效。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已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建立了特异性核酸检测方法,并持续针对可能的输入病例开展病毒基因组监测。上述措施将有利于及时发现可能输入我国的奥密克戎变异株。

⑤面对新出现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公众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需要注意哪些呢?戴口罩仍然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有效方式,对于奥密克戎变异株同样适用。即使已经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和接种加强针的情况下,也同样需要在室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场所佩戴口罩。此外,还要勤洗手和做好室内通风。另外要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在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例如发热、咳嗽、呼吸短促等症状出现时,及时监测体温,主动就诊。也要减少非必要出入境。短短数天时间,多个国家和地区陆续报告奥密克戎变异株输入,我国也面临该变异株输入的风险,并且目前全球对该变异株的认识仍有限,因此,应尽量减少前往高风险地区,并加强旅行途中的个人防护,降低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机会。

【1】选文第②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选文第③段加点词“可能”不能去掉的原因是什么?

【3】下列对于选文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     

A.因为变异株的发现地不一定是起源地,所以奥密克戎变异株虽然在南非首先被发现和报道,但一定不是在南非演变形成。

B.选文第②段主要写的是奥密克戎变异株危害大的原因以及奥密克戎出现的原因。

C.选文第④段加点的词语“上述措施”,具体指的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

D.选文第④⑤段说明了面对奥密克戎变异株采取的措施,运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公众个人”的空间顺序进行说明。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拿什么抵御“伪阅读”

吴晞

①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开头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觉得对于我们今天的阅读来说也是这样,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②好时代体现在大家都意识到文化和书籍的重要性,全国上上下下都在倡导全民阅读,读书风气初步养成。

③坏时代表现在由于数字阅读的冲击,相当数量的人不读书或者极少读书,只在电子终端进行碎片化阅读。而很多以读书治学为主的知识分子,本来应该是真真正正的读书人,是读书的主体,但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急功近利、浅尝辄止,热衷于制造没有学术价值的垃圾,所以有专家提出了“伪阅读”概念。

④什么是伪阅读?现在很多人不是在真正读书,而是在假读书,读假书。尤其对大部头的书、古文书、外文书不愿意下工夫,只想走捷径,浅尝辄止,或者只看零星的二手资料。比如属于明朝《三十六计》的“走为上”,却常常被认为是《孙子兵法》中的。貌似知道、貌似读过,实际上没有读过,就是我们所说的伪阅读的概念。

⑤更深刻的危机还来自各种新技术的涌现及其在阅读领域的应用,读者阅读习惯在改变,社会信息渠道多样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困惑,这也是我们面临的共同问题。

⑥如何面对阅读最好的时代和最坏的时代呢?用什么来抗衡伪阅读呢?

⑦首先,要大力提倡读原典、读原著,要读经典名作,这是我们阅读要遵循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读书一定要读原著,要了解佛教就要读几本佛经,要了解基督教就要读《圣经》,要想知道共产主义是怎么回事就要读《共产党宣言》。这些道理多数人明白,但是肯下工夫做的很少。很多年轻人以为看看电影《大话西游》就知道《西游记》了,提起鲁迅都能说两句,但是认真读过鲁迅原著的实际很少。我总说读原著是最简单、最容易的事情,鲁迅的小说不过就3本——《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16本,你把它都读完了能花多长时间?可研究鲁迅的著作能放半个书房,你读一辈子都读不玩,其实里面大多数读了收益很少。

⑧其次,要把各学科的精华变为广大读者可以接受的知识,做好学术的普及工作。比如我所学的图书馆学,本来是为了给读书人带来利益,可是它的专业性让行外的人很难理解,何况有的著作还故作高深和深奥,把本来明白的话说糊涂了。

⑨我翻译过一本西方图书馆史,似乎评价不错。这几年我又写了3本书,希望用最通俗易懂、活泼生动的方式,让普通大众了解图书馆,乐于、善于利用图书馆。很多学科都有类似的情况,需要高手捅破这层窗户纸,让普通大众能够了解学术的内容,从中得到好处。

⑩最后,要编制一流书目。中国目录学有很深的传统,有深厚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内涵,利用书目给阅读提供指导也是传统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古人讲:目录之学读书文化之学也。

(11)目录学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展现全部文献的目录,像国家书目、年度书目、图书馆基藏目录。这种目录以全为特征,展示我们全部文献的面貌。可现在几乎没有一部完整地反映国家出版物的书。

(12)根据2014年《中国出版年鉴》我们国家的出版物一年有44万种——反映的是2013年的数字。这44万种都是什么?它具体的数目都有哪些?或者再缩小一点,比如文学,我们出版了哪些书?作者是谁?我没有找到具体的书单信息。

(13)综合性的、全面的推荐书目好的极少。所以我呼吁图书馆界和出版界,应该下大力量,编出一本经得起历史考验,能够为民众所接受的,并且能体现我们整个学术水平、我们出版界水平以及我们图书馆界推荐阅读水平的书目。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1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过程。

2以作者的观点,怎样才能抗衡“伪阅读”?

3第⑦段主要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11、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

①母语通常是指一个人所属民族的群体语言,是一个民族最为鲜明的符号标志,它能把一些人凝聚为一个共同体。母语自信则是对母语品质和母语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母语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尊重。

②每个民族对自己的母语都有一种天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视其为最美的语言。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徽章。汉语拥有最为丰富的书面文献和自公元前841年以来不曾中断的历史记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因其承载的文化的先进性而对世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让我们自豪,也增强了我们对汉语的自信。然而,在近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加之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冲击,我们对汉语的自信产生了动摇,这给汉语带来了危机,造成了伤害。“五四”期间,汉语严重欧化,有学者甚至主张用拼音来代替汉字:上世纪80年代,汉语的计算机输入成为难题,汉字又蒙受了“笔画复杂、输入困难”的责难;即使是现在,国人对外语的重视程度依然远远超过汉语……因此,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是每个中国人必须正视的问题。

③对母语的不自信,究其本质,是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在当今形势下,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文化是我国生存和发展的软实力,是中华民族的命脉和灵魂。而汉语既是这种文化的产物,也是这种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就不能再对汉语采取那种“自贬、自侮、自戕”的态度,而应重新拾回对汉语的自信。

④事实上,从语言学角度看,汉语也的确有值得我们自信的理由。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在世界语言中,汉语具有独一无二的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特征,精通多国语言的季羡林先生称誉汉语是世界语言里最简练的一个语种,同样表达一个意思,如果英语要60秒,汉语5秒就够了。汉语在表达的自由度和创造性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美国语言学家范诺洛萨说,汉语充满动感,不像西方语言那样被语法、词类规则套死。汉语有声调,音韵铿锵,和谐美丽,瑞典语言学家高本汉认为,在这方面,汉语比西方语言略胜一筹。

⑤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汉语在全球快速传播,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不断升温的“汉语热”不仅强化了人们对汉语的认同,旺盛的需求也为汉语“走出去”增添了信心。据英国语言学家格雷多尔研究预测,到2050年,汉语将上升到国际语言分类金字塔的最高一层。因此,我们更应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做一个根基牢固的中国人。

(有删改)

【1】从全文看,作者认为应该“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的原因有哪些?请逐条概况。

【2】请简要分析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3】下面这则材料可以用作本文哪一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国学大师钱穆说过,汉语之美在于“精”。“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仅10个字,不仅使我心与天地大生命融凝合一,又兼及自然科学。着语不多,会心自在深微处。

七、作文(共1题,共 5分)

12、请以《平凡》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⑵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⑶书写工整规范。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