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机化学主要研究有机物所发生的反应,下列化合物中不是有机化合物的是( )
A.HCHO
B.C2H6
C.CO2
D.CH3OH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
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干燥H2、CO等还原性气体
C.H2O2作为还原剂时,产物中一般有O2生成
D.无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下列实验的现象及相应的结论都正确的是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向0.2mol/LNa2SiO3溶液中滴加盐酸 | 产生白色胶状沉淀 | 非金属性Cl>Si |
B | 在氢氧化铁胶体中插入惰性电极通直流电 | 阴极周围颜色加深 | 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 |
C | 擦干煤油的钾迅速投入到热坩埚中 | 剧烈燃烧并产生紫色火焰 | 钾与氧气反应只生成氧化钾 |
D | 把打磨过且相同大小的一块铝和镁分别投入足量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 | 镁溶解有气泡放出,而铝没有明显现象 | 金属性Mg>Al |
A.A
B.B
C.C
D.D
4、下列烷烃能生成一种一氯代物,则该烷烃的分子式不可能的是
A.CH4
B.C2H6
C.C4H10
D.C5H12
5、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 陈述Ⅰ | 陈述Ⅱ |
A | SO2有漂白性 | SO2可使溴水褪色 |
B | SiO2有导电性 | 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
C | 浓硫酸有氧化性 | 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 |
D | Fe3+有氧化性 | Fe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 |
A. A B. B C. C D. D
6、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 滴入甲基橙试液显红色的溶液中:Mg2+、Al3+、Br-、SO42-
B. 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H+)=1×10-13 mol·L-1的溶液中:Na+、Ba2+、Cl—、CH3COO—
C. 0.1 mol·L-1 (NH4)2CO3溶液中:K+、Na+、NO3-、OH-
D. c(SO32-)=0.1 mol·L-1的溶液中:Ca2+、MnO4-、SO42-、H+
7、现有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 1s22s22p63s23p4; 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5。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第一电离能:③>②>① B. 原子半径:③>②>①
C. 电负性:③>②>① D. 最高正化合价:③>②>①
8、如图三条曲线表示 C、Si 和 P 元素的前四级电离能变化趋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电负性:c>b>a
B.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c>a>b
C.最简单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a>b>c
D.第五电离能 I5:a>c>b
9、下列各对物质含有不同官能团的是
A.CH3CH2CH2CH3和CH3CH(CH3)2
B.CH3CH2CH2COOH和HOOCCH2CH2CH2CH3
C.CH3CH2OH和CH3OCH3
D.CH2=C(CH3)2和CH3CH=CHCH3
10、下列有关烷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烷烃分子中,所有的化学键都是碳碳单键
B. 烷烃中除甲烷外,很多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的紫色褪去
C. 分子通式为CnH2n+2的烃不一定是烷烃
D. 所有的烷烃在光照条件下都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11、某溶液中含有大量H+、Ba2+、Cl—,下列离子还能大量存在的是
A.Ag+ B.OH— C.SO42— D.NO3—
12、在无色透明的碱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K+,Cu2+,Cl-, B.Na+,Mg2+,
,
C.Na+,,Ba2+,Cl- D.K+,
,
,Cl-
13、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指的是靛蓝,是人类使用历史悠久的染料之一,下列为传统制备靛蓝的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吲哚酚的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
B.靛蓝的分子式为C16H10N2O2
C.1 mol吲哚酮与H2加成时可消耗4 mol H2
D.浸泡发酵过程发生的反应为取代反应
14、一种新型漂白剂结构如图所示,其中W、Y、Z为不同周期不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W、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X的最外层电子数,W、X对应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性:X>W>Y
B.Y的最高价氧化为对应的水化物为三元酸
C.可利用W与X形成的化合物制备耐高温材料
D.该漂白剂中仅有X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15、下面的排序不正确的是
A.晶体熔点由低到高:CF4﹤CCl4﹤CBr4﹤CI4 B.硬度由大到小: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C.酸性:HClO4>H2SO4>H3PO4>H2SiO3 D.晶格能由大到小: NaI>NaBr> NaCl>NaF
16、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用Na2S去除废水中的Hg2+:Hg2++S2-=HgS↓
B.用醋酸溶解水垢中的碳酸钙: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
C.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制氯气:MnO2+4H++2Cl-Mn2++Cl2↑+2H2O
D.向明矾[KAl(SO4)2·12H2O]溶液滴加Ba(OH)2溶液至SO刚好沉淀完全:Al3++SO
+Ba2++3OH-=Al(OH)3↓+BaSO4↓
17、根据科学人员探测,在海洋深处的沉积物中含有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有关其组成的两种分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之间以氢键结合在一起
B.它们的成键电子的原子轨道都是sp3—sσ键
C.它们都是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D.它们的立体结构都相同
18、合成导电高分子材料PPV的反应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质谱法测定PPV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
B.PPV与聚苯乙烯的链节相同
C.合成PPV的反应为加聚反应
D.PPV易溶于水
19、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0g乙烷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8NA
B.1mol甲基含10 NA个电子
C.2.8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2NA
D.标况下,22.4L己烷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生成气态物质分子数为6NA
20、某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利用沉淀滴定法测定“Ag++Fe2+Fe3++Ag↓”的平衡常数K。一定温度下,先将0.0100mol·L-1Ag2SO4溶液与0.0400mol·L-1FeSO4溶液(pH=1)等体积混合,待反应达到平衡时,过滤,取vmL滤液用c1mol·L-1KSCN标准溶液滴定Ag+,至出现稳定的浅红色时消耗KSCN标准溶液v1mL。
已知:Ag++SCN-AgSCN↓(白色) K1
Fe3++SCN- FeSCN2+(红色) K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g2SO4溶液和FeSO4溶液(pH=1)可替换为AgNO3溶液和Fe(NO3)2溶液(pH=1)
B.K1>>K2,Fe3+是滴定终点的指示剂
C.若不过滤,直接用浊液做滴定实验测定c(Ag+),则所测K值偏大
D.若改为测定滤液中c(Fe3+),选择合适的滴定方法直接滴定滤液,也能达到目的
21、工业上可由乙苯生产苯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乙苯和苯乙烯
B.苯乙烯能使溴水褪色,是因为两者发生了加成反应
C.乙苯和苯乙烯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均为3种
D.乙苯和苯乙烯分子内共平面的碳原子数最多均为7个
22、下列能量转换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A. 白炽灯工作时,电能转化成光能
B. 酒精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 风力发电机工作时,风能转化为电能
D. 干电池工作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3、下列物质鉴别或除杂(括号内是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可以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允许加热)鉴别乙醛、乙酸、乙醇、甲酸
B.可以用溴水来鉴别己烷、己烯和甲苯
C.1,2- 二溴乙烷(溴):NaHSO3溶液,分液
D.乙烷(乙炔):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洗气
24、三个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各自充入1 mol CO和一定量的H2,分别在T1、T2、T3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CO(g)+2H2(g)CH3OH(g)△H<0。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CO的转化率与投料比[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的平衡转化率:a>b>c
B.上述三种温度之间大小关系为T1>T2>T3
C.a点状态下再通入0.5 mol CO和0.5 mol CH3OH,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D.c点状态下再通入1 mol CO和4 mol H2,新平衡中CH3OH的体积分数增大
25、回答下列问题:
(1)在25℃、101kPa时,1.00g C6H6(l)燃烧生成CO2和H2O(l)时,放出41.8kJ的热量,表示C6H6(l)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
(2)1.00L 1.00mol/LH2SO4溶液与2.00L 1.00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表示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
(3)已知反应CH3-CH3→CH2=CH2(g)+H2(g),有关化学键的键能如下:
化学键 | C-H | C=C | C-C | H-H |
键能E/kJ/mol | 414.4 | 615.3 | 347.4 | 435.3 |
通过计算得出该反应的反应热为_______________。
(4)已知2.0g燃料肼(N2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N2和H2O(g)时,放出33.4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6、运用盐类水解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FeCl3溶液可用作净水剂,原理为(用必要的化学用语和相关文字说明)______。
(2)由FeCl3·6H2O晶体得到纯的无水FeCl3的合理方法是______。实验室配制0.01 mol·L-1 FeCl3溶液时,为了抑制FeCl3水解使溶液中不产生沉淀,可加入少量盐酸至溶液pH不大于______。 [Fe(OH)3的]
(3)泡沫灭火器灭火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4)25℃时,pH=11的KOH溶液和pH=11的K2C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的比值为______。
27、请将合成下列高分子材料所用的单体、反应类型填入相应空格内。
(1)聚氯乙烯单体为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
(2)单体为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
(3)锦纶单体为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
28、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如图A、B、C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B中Fe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3)C中溶解的金属是___________,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比较A、B、C中铁反应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___________(填序号)。
(4)Mg、Al设计成如图所示原电池装置:若电解液为盐酸,正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若电解液为氢氧化钠溶液,负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
29、对于Fe+2HCl=FeCl2+H2↑,改变下列条件对生成氢气的速率有何影响?(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①降低温度:________; ②增大盐酸浓度:________;
③加入NaCl固体:________。 ④滴入几滴CuSO4溶液:________。
30、(1)下列物质在固态时,属于分子晶体的有_________,属于原子晶体的________,属于离子晶体的有__________(以上均填序号)
①金刚石 ②氩 ③水晶 ④水银 ⑤氟化钙 ⑥P4 ⑦苯
(2)某常见固体能导电,质软,它可能属于__________
A.分子晶体 B.原子晶体 C.离子晶体 D.金属晶体 E.混合晶体
(3)在氯化钠晶体(见图1)中,每个钠离子与__________个最近且等距离的氯离子以________ 键相结合,与每个氯离子最近的且等距离的氯离子有 _______ 个。由于晶体中离子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必然造就了一颗完美晶体特定的几何外形,其中氯化钠单晶的宏观外形为_______ 。
31、现有下列各化合物:
A.CH3CH2CH2CHO与
B. 与
C. 与
D.CH3CH≡CH与CH2=CH—CH=CH2
E. 与
F.戊烯与环戊烷
(1)上述各组化合物中属于同系物的是________,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上述A中两化合物的含氧官能团是__________和 __________(写名称)。
(3)根据官能团的特点可将C中两种化合物划分为________类和________类。
32、(1)用50 mL 0.50 mol·L-1的盐酸与50mL 0.55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并计算每生成1 mol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
完成下列问题:
①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②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生成1 mol液态水时放出热量的数值会__________。
(2)现有反应PCl5(g)⇌PCl3(g)+Cl2(g),523K时,将10mol PCl5注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平衡时压强为原来的1.5倍。
①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__________
②PCl5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
33、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NH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4 NH4++6HCHO===3H++6H2O+(CH2)6N4H+ [滴定时,1 mol(CH2)6N4H+与 l mol H+相当],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I 称取样品1.500g。
步骤II 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 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
步骤III 移取25.00mL样品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0mL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 min后,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
(1)根据步骤III填空: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______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____________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④滴定达到终点时,酚酞指示剂由_______色,且_____________。
(2)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若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10mol·L-1则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3)实验室现有3种酸碱指示剂,其pH变色范围如下:
甲基橙:3.1~4.4 石蕊:5.0~8.0 酚酞:8.2~10.0
用0.1000mol/L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
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4)在25 ℃下,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________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已知25 ℃时Ksp[Mg(OH)2]=1.8×10—11,Ksp[Cu(OH)2]=2.2×10—20。
(5)在25 ℃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4+)=c(Cl—),则溶液显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_______。
34、标准状况下15 g CO与CO2的混合气体,体积为11.2 L。则:
(1)混合气体的密度是_________。
(2)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_________。
(3)CO2和CO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__。
35、钢(In)是制造低熔点合金、轴承合金、半导体、电光源等的重要原料,从铅、锌的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高铟烟灰(主要含有ZnO、PbO、Fe2O3、In2O3、In2S3)中提取铟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萃取”时,发生的反应为In3+ +3H2A2(有机液)→ In( HA2)3(有机液)+ 3H+、Fe3+ + 3H2A2(有机液)一→Fe(HA2)3(有机液)+3H+;
②“反萃取”时,发生的反应为In(HA2)3(有机液)+4HCl→3H2A2(有机液)+HInCl4;
③滤液中铟以In3+ 的形式存在,In3+与Al3+相似,易水解。
回答下列问题:
(1)H2SO4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酸浸”时______ (填“ 能”或“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硫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若前面回答“能”,则此空不用填)。
(3)“氧化酸浸”过程中硫元素最终均以硫酸根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浸出液中,写出In2S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下列关于“萃取”和“反萃取”的说法错误的是_ (填字母)。
A.这两个操作均利用了溶质在水中和有机液中的溶解性不同
B.若在实验室里完成这两个操作,均需用到分液漏斗、烧杯和玻璃棒
C.“萃取”时,可向“净化”后的液体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以提高萃取率.
D.“反萃取”时,适当增大盐酸的浓度可提高铟的反萃取率
(5)“置换”后所得浊液,需要经过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得到粗铟,在洗涤操作中,检验粗铟已洗涤干净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电解精炼铟时,阳极材料应选用_____, 随着电解的不断进行,电解液中c(In3+ )会逐渐__________(填“减小”或“不变”)。
36、镍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催化剂。
(1)基态镍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镍和苯基硼酸共催化剂实现了丙烯醇(CH2=CH—CH2OH)的绿色高效合成,丙烯醇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醛(CH3CH2CHO)与丙烯醇(CH2=CH—CH2OH)分子量相等,但丙醛比丙烯醇的沸点低的多,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羰基镍[Ni(CO)4]用于制备高纯度镍粉。羰基镍[Ni(CO)4]中Ni、C、O 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4)Ni2+ 能形成多种配离子,如[Ni(NH3)6]2+、[Ni(SCN)3]- 等。NH3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
(5)“NiO”晶胞如图:
①氧化镍晶胞中原子坐标参数A为(0,0,0),B为(1,1,0),则C原子坐标参数为_____________;
②已知氧化镍晶胞密度dg/cm3,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Ni2+ 半径为________nm(用代数式表示)。(Ni的相对于原子质量是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