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衢州2025届初一化学上册一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共20题,共 100分)

1、氧化性:Br2 > Fe3+> I2,向含 a mol FeI2 a mol BaCl2 的混合溶液中缓慢通入 b mol Br2,并不断搅拌,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随 Br2加入的变化如图所示(不考虑盐类水解、水的电离及溶液体积变化)。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离子的还原性 I-> Fe2+> Br-

B.四条线与溶液中离子的对应关系是: X-Fe2+Y-I-Z-Br-W-Cl-

C.4a =3b时,反应后的离子浓度比:c(Fe2+):c(Fe3+):c(Br-) = 1:2:8

D.3a≤2b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2Fe2++ 4I-+ 3Br2=2Fe3++ 2I2+6Br-

2、(CN)2、(OCN)2、(SCN)2等化合物的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称为“类卤素”。已知卤素单质和“类卤素”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F2、(OCN)2、Cl2、Br2、(CN)2、(SCN)2、I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I22SCN-2I-(SCN)2能自发进行

B.反应Cl22CN-2Cl-(CN)2不能自发进行

C.还原性:F-OCN-Br-SCN-

D.“类卤素”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发生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

3、下列有关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氯化钾溶于水时离子键未被破坏

B.金属晶体中金属键越强,熔点越高

C.冰融化时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

D.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4、下列关于外围电子层排布为3s23p4的粒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它的元素符号为O

B.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

C.它可与H2生成液态化合物

D.其轨道表示式为

5、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中蕴藏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毛笔中狼毫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B.宣纸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C.丝绸的主要成分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古代汉服的主要制作材料为涤纶

6、aAm+bB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aAm+bBn-

B.原子半径A<B

C.A的原子序数比B的原子序数大(m+n)

D.b=a-n-m

7、下列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

A.丙烯酸和油酸 B.

C.乙二醇和丙三醇 D.环丁烷和乙烯

8、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能达到目的是

A.向混有乙烯的乙烷中通入氢气以除去乙烯

B.向某待测液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以鉴别该待测液是甲苯或乙苯

C. 2 mL 10% CuSO4 溶液中滴入 46 2%NaOH 溶液,再加入 0.5 mL 乙醛溶液,加热,可以观察到有红色沉淀生成

D. 2%的稀氨水逐滴加入 2% AgNO3 溶液中至沉淀恰好溶解,可制得银氨溶液

9、下列有关铝的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氢氧化铝能中和胃酸,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 工业上利用电解熔融氯化铝冶炼铝

C. 氧化铝坩埚可用于熔融NaOH实验

D. 明矾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

10、抗癌药物“6Azulenol”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3H18O3

B.能发生酯化反应、取代反应、还原反应、中和反应、消去反应

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1 mol该物质最多可以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11、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

A. CO2 B. KCl

C. NaOH D. CH4

12、氢氰酸(HCN)的下列性质中,不能说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A.1 mol·L1氢氰酸溶液的pH约为3

B.同浓度的盐酸比HCN溶液导电性强

C.同浓度同体积的HCN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溶液呈碱性

D.10 mL 1 mol·L1HCN恰好与10 mL 1 mol·L1 NaOH溶液完全反应

13、某混合气体由两种气态烃组成,取标况下 该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到二氧化碳气体已折算为标准状况10.8g水,则这两种气体可能是

A. B. C. D.

14、下列物质中,在不同条件下可以发生氧化、消去、酯化反应的为

A. 乙醇 B. 乙醛 C. 苯酚 D. 乙酸

15、对于反应2MnO4-+5H2C2O4+6H+=10CO2+2Mn2++8H2O,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该反应氧化剂是H2C2O4 B. 反应中1molMnO4-得到5NAe-

C. 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Mn2+ D. MnSO4可以作该反应的催化剂

16、碳酸氢钠()属于

A. B. C. D.氧化物

17、下列有机物中,符合特定性质或结构特点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不考虑立体异构最少的是(   )

选项

A

B

C

D

分子式

性质或结构特点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

不与NaHCO3溶液反应但能与NaOH反应

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A.A B.B C.C D.D

18、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推论不相符的是

选项

操作及现象

推论

A

用pH试纸测得0.1 mol/L CH3COOH溶液pH约为3

CH3COOH是弱电解质

B

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再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浑浊

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或HCO3-

C

用pH计测定相同浓度的CH3COONa溶液和NaClO溶液的pH,前者的pH小于后者的

HClO的酸性弱于CH3COOH

D

向2 mL 1 mol/L NaOH溶液中加入1 mL 0.1 mol/L 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1 mL 0.1 mol/L FeCl3溶液,沉淀变为红褐色

Mg(OH)2沉淀转化为Fe(OH)3沉淀

 

 

A. A B. B C. C D. D

19、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的是吸热反应 B.图乙表示的是放热反应

C.图甲中ΔH0 D.图乙中ΔH0

20、将铁粉和活性炭的混合物用NaCl溶液湿润后,置于如图所示装置中,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铁被氧化的电极反应式为Fe−3e=Fe3+ B.铁腐蚀过程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C.右侧导管中液面会上升 D.以水代替NaCl溶液,铁不能发生吸氧腐蚀

二、多选题(共4题,共 20分)

2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久置的Na2SO3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部分沉淀溶解

部分Na2SO3被氧化

B

室温下,向浓度均为0.1mol•L1BaCl2CaCl2混合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KspBaSO4)<KspCaSO4

C

室温下,向FeCl3溶液中滴加少量KI溶液,再滴加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Fe3+的氧化性比I2的强

D

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

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A.A B.B C.C D.D

22、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气体和1mol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经2s后达到平衡,测得C气体的浓度为0.6mol·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物质A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2mol·L-1·s-1

B.用物质B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mol·L-1·s-1

C.平衡时物质A与B的转化率相等

D.平衡时物质B的浓度为0.2mol·L-1

2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醋酸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满足:cH+=cOH-+cCH3COO-

B.常温下,等体积等浓度NaOH溶液与甲酸溶液混合后:cHCOO-)>cNa+)>cH+)>cOH-

C.已知0.1mol•L-1的二元酸H2A溶液pH=4,则NaHA溶液中:cNa+=cHA-+cH2A+2cA2-

D.常温下,将V1mLpH=12的某强碱溶液与V2mLpH=2的某二元酸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V1V2的关系V1≥V2

24、298 K时,甲酸(HCOOH)和甲酸钠的混合溶液中HCOOHHCOO的浓度存在关系式c(HCOO)+c(HCOOH)=0.100 mol·L−1,而含碳元素的粒子的浓度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98 K时,HCOOH的电离常数Ka=1.0×10−3.75

B.0.1 mol·L−1 HCOONa溶液中有c(HCOO)+ c(HCOOH)=c(Na+)

C.298 K时,加蒸馏水稀释P点溶液,溶液中n(H+)·n(OH)保持不变

D.0.1 mol·L−1 HCOONa溶液和0.1 mol·L−1 H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的pH=3.75(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三、填空题(共8题,共 40分)

25、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1)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电解池中X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___

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___

(2)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

①X电极的材料是___,电极反应式为___

②Y电极的材料是___,电极反应式为___

溶液中的c(Cu2+)与电解前相比___(变大变小不变”)

26、25°C时,三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化学式

HCOOH

CH3COOH

NH3·H2O

电离平衡常数

1.77×10-4

1.75×10-5

1.76×10-5

 

 

(1)下列方法中,可以使0.l0mol•L-1CH3COOH溶液中CH3COOH电离程度增大的是_________   

a.通入少量HCl气体    b.加入少量冰醋酸  c.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    d.加入少量水

(2)常温下,0.lmol•L-1NH3·H2O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下列表达式的数据一定变小的是________

a.c(OH-) b. c. c(H+c(OH-) d.

(3)同浓度的①HCOONaCH3COONaCH3COONH4NH4Cl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4)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等体积pH均为3HCOOHCH3COOH溶液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1V2,则V1________V2(”)

27、材料的发展水平始终是时代进步和人类文明的标志。当前含铁的磁性材料在国防、电子信息等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基态铁原子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_______种, 其处在最高能层的电子的电子云形状为_______

(2)一种新研发出的铁磁性材料M的分子结构如图1所示。

①M分子中C、N、O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②M分子中的Fe2+与上下两个五元碳环通过配位键相连且Fe2+共提供了6个杂化轨道,则铁原子最可能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填序号)。

A. sp2 B. sp3 C. dsp2 D.d2sp3

③分子中的大π键可用符号π 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π), 则M分子中由碳、氧组成的五元环中的大π键应表示为_______

(3)铁氮化合物因其特殊的组成和结构而具有优异的铁磁性能,某铁氮化合物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

①若以氮原子为晶胞顶点,则铁原子在晶胞中的位置为_______

②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若晶胞中距离最近的铁原子和氮原子的距离为a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该晶胞的密度为_______g·cm-3 (列出计算式即可)。

28、某一元弱酸A和二元强酸Bc(H)相等,若将两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其溶液的c(H)A_____B(大于等于小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在标准状况下,11.2L 乙炔跟溴起加成反应,理论上有多少克溴参加反应____

30、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CO的燃烧热为-283kJ/mol,请写出CO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

2)工业上利用COH2合成清洁能源CH3OH,其反应为:CO(g)+2H2(g)CH3OH(g)△H=-116kJ/mol。如图表示CO的平衡转化率(α)随温度和压强变化的示意图。其中条件X表示的是___

(3)合成甲醇的反应原理为:CO2(g)+3H2(g)CH3OH(g)+H2O(g),在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3molH2,在500℃下发生反应,测得CO2(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反应进行到4min时,v(正)___ v(逆)(填“>”“<”或“=”)。04min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 mol/(L·min)。

②该温度下平衡常数为___。(保留一位小数)

③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

A.v(CH3OH)=3v(H2)

B.CO2H2CH3OHH2O浓度之比为1311

C.恒温恒压下,气体的体积不再变化

D.恒温恒容下,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31、分子式为C3H6O2的有机物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现有其中的四种X、Y、Z、W,它们的分子中均含甲基,将它们分别进行下列实验以鉴别,其实验记录如下:

 

NaOH溶液

银氨溶液

新制Cu(OH)2

金属钠

X

中和反应

无现象

溶解

产生氢气

Y

无现象

有银镜

加热后有砖红色沉淀

产生氢气

Z

水解反应

有银镜

加热后有砖红色沉淀

无现象

W

水解反应

无现象

无现象

无现象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X的结构简式________, W的系统命名是________.

(2)①Y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子内的脱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Z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碳、氢元素可形成种类繁多的烃类物质。

1)如图表示某些烃分子的模型:

①写出a分子的空间构型:_____

c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苯基取代后的物质共直线的原子最多有____个。

③取等质量的上述三种烃充分燃烧,耗氧量最大的是___(填名称)

25℃和101kPa时,取abc组成的混合烃32 mL,与过量氧气混合并完全燃烧,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总体积缩小了56 mL,原混合烃中c的体积分数为____

2)某烯烃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①用系统命名法对该烃与H2的加成产物命名:____,该加成产物的十氯取代物有______种。

②该烯烃可以加聚生成高分子,写出该高聚物的结构简式____。该烯烃还能与乙烯以11比例反应形成一种环状化合物,请写出该环状化合物的键线式_____

四、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3、乙酸丁酯的物理性质如表。

 

乙酸

1-丁醇

乙酸丁酯

熔点()

16.6

89.5

73.5

沸点()

117.9

117

126.3

密度(g/cm3)

1.05

0.81

0.88

水溶性

互溶

可溶(9g/100g)

微溶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乙酸丁酯。

(1)仪器A的名称___

(2)写出制取乙酸丁酯的化学方程式:__

(3)该实验中生成物除了主产物乙酸丁酯外,还可能生成的有机副产物有__(写出一种结构简式)

(4)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为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写出两条)。

(5)从制备乙酸丁酯所得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乙酸丁酯时,需要经过多步操作,下列图示的操作中,需要的是__(填答案编号)

(6)用60g乙酸与37g1-丁醇反应,实验中得到乙酸丁酯的质量为40.6g,则乙酸丁酯的产率为___

五、计算题(共1题,共 5分)

34、2020年东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的火炬样式将采用樱花形状。奥运会火炬常用的燃料为丙烷、丁烷等。已知:丙烷的燃烧热H1= - 2220 kJ/mol,正丁烷的燃烧热H2= -2878 kJ/ mol;异丁烷的燃烧热H3= -2869.6 kJ/mol

1)写出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填标号)。

A 奥运火炬燃烧时的能量转化形式主要是由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

B 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

C 正丁烷比异丁烷稳定

3)已知1 mol H2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是285. 8 kJ,现有6 mol由氢气和丙烷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3649 kJ,则该混合气体中氢气和丙烷的体积比为____

六、解答题(共2题,共 10分)

35、工业上常以闪锌矿(主要成分ZnS,含FeCuCd等元素的杂质)为原料,通过火法或湿法炼锌,两种方法都是先将闪锌矿焙烧得到以ZnO为主要成分的焙砂,再分别制得锌。具体流程如下:

已知:

 

Fe3+

Zn2+

Cu2+

Fe2+

Cd2+

开始沉淀的pH

1.1

5.9

4.7

7.6

6.9

沉淀完全的pH

3.2

8.1

6.7

9.6

9.7

 

(1)火法炼锌涉及的主要反应:

2C(s) + O2(g) = 2CO(g)   H=220 kJ· mol-1

2ZnS(s) + 3O2(g) = 2ZnO(s) + 2SO2(g)  H=930 kJ· mol-1

ZnO(s) + CO(g) = Zn(g) + CO2(g)   H= +198 kJ· mol-1

ZnS(s) + 2O2(g) + C(s) = Zn(g) +CO2(g) + SO2(g) H=_______________

(2)湿法炼锌工艺中加入双氧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调节pH的范围是________,滤渣1的成分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滤渣2的成分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含锌废液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①已知氢氧化锌和氢氧化铝性质相似。向电解后废液中加入稍过量的KOH溶液(假设其他物质不与碱反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②一种生产锌的新技术碱浸—电解法的原理是:将ZnO溶于KOH溶液得到四羟基合锌酸钾[K2Zn(OH)4]溶液,再电解该溶液即获得金属锌。用石墨电极电解时阴极的反应式是___________

36、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已知断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需要的能量分别是436kJ391kJ946kJ,则N2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