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在2 L密闭容器内,800 ℃时反应:2NO(g)+O2(g) 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 | 0 | 1 | 2 | 3 | 4 | 5 |
n(NO)(mol) | 0.020 | 0.01 | 0.008 | 0.007 | 0.007 | 0.007 |
(1)800 ℃,反应达到平衡时,NO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
(2)如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用N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_______。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 v(NO2)=2v(O2) b. 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 2v逆(NO)=v正(O2) d. 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4)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的是________。
a. 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b. 适当升高温度
c. 增大O2的浓度 d. 选择高效催化剂
3、乙烯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它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请回答:
(1)乙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2)下列可以鉴别甲烷和乙烯的试剂为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稀硫酸 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C.水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下列物质中,不能通过乙烯加成反应得到的是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CH3CH3 B.CH3CHCl2 C.CH3CH2OH D.CH3CH2Br
(4)以乙烯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B能发生银镜反应。合成线路如图所示: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反应③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反应(填有机反应基本反应类型)。
4、(1)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___________。
A.pH=7的溶液 B.c(H+)=10-7 mol·L-1的溶液
C.c(H+)/c(OH-)=10-14的溶液 D.氨水和氯化铵的混合液中c(H+)=c(OH-)
(2)已知T ℃时,Kw=1×10-13,则T ℃___________25 ℃(填“>”“<”或“=”)。在T ℃时将pH=12的NaOH溶液a L与pH=1的硫酸b L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11,则a∶b=___________。
(3)25 ℃时,有pH=x的盐酸和pH=y的氢氧化钠溶液(x≤6,y≥8),取a L该盐酸与b L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恰好完全中和,则两溶液的pH的关系式x+y为___________(用a、b表示)。
5、物质中的化学能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电能。
(1)将锌片、铜片按照图所示装置连接,能证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验现象是:铜片上有气泡产生、________。
(2)稀硫酸在图所示装置中的作用是:传导离子、_________。将锌片放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3)下列反应通过原电池装置,可实现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
②
③
6、(1)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①正丁烷与异丁烷、②红磷与白磷、③乙醇(CH3CH2OH)与二甲醚(CH3OCH3)、④金刚石和石墨、⑤冰与水、⑥16O与18O、⑦干冰与二氧化碳,用数字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①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_;
②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
③属于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
④属于同一种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
(2)乙醇(CH3CH2OH)在铜作催化剂时与氧气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
(3)铁处于Ⅰ、Ⅱ、Ⅲ三种不同的环境中,如图所示,则铁被腐蚀的速率由慢到快的顺序是___________(填序号)。
7、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1)N2_____;(2)CO2_____;(3)Na2O2_____。
8、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Na2O2与CO2反应:___。
(2)将氯气与通入冷的消石灰中反应制漂白粉:___。
(3)将铜粉溶解在浓FeCl3溶液中:___。
(4)向FeCl3溶液中滴加氨水:___。
9、一定温度下,在2L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由图中数据分析,反应物是____,t2时,N的浓度是_______________;若t2=1 min,从反应开始到t2 ,M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在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______(填“相等”或“不变”)且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相等,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10、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反应,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对反应2FeCl3+2KI═2FeCl2+2KCl+I2作分析,并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该反应中,__是还原剂,___是还原产物,被还原的物质是___。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NH3+3CuO3Cu+N2+3H2O能顺利进行,对此反应的分析合理的是__(填序号)。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反应中NH3被氧化为N2
C.在反应中体现了金属铜的还原性
D.在反应中每生成1molH2O转移1mol电子
(3)在反应H2SO3+2H2S=3H2O+3S↓中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
11、氢氧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发电装置。下图为电池示意图,该电池电极表面镀一层细小的铂粉,铂吸附气体的能力强,性质稳定,请回答:
(1)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主要形式是______,在导线中电子流动方向为___________(用a、b 表示)。
(2)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
(3)电极表面镀铂粉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电池工作时,H2和O2连续由外部供给,电池可连续不断提供电能。因此,大量安全储氢是关键技术之一。金属锂是一种重要的储氢材料,吸氢和放氢原理如下:
Ⅰ.2Li+H22LIH
Ⅱ.LiH+H2O==LiOH+H2↑
①反应Ⅰ中的还原剂是_____,反应Ⅱ中的氧化剂是_____。
②已知LiH固体密度为0.82g/cm3。用锂吸收224L(标准状况)H2,生成的LiH体积与被吸收的H2体积比为________。
③由②生成的LiH与H2O作用,放出的H2用作电池燃料,若能量转化率为80%,则导线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
12、为探究的性质,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完成下列填空:
(1)装置A中盛放浓碱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具有________(填代码);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
具有________(填代码)。
a.氧化性 b.还原性 c.漂白性 d.酸性
(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尾气可采用________溶液吸收。
13、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经5min后,测得D浓度为0.5mol•L﹣1,此时A、B的浓度之比为c(A):c(B)=1:3,已知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L•min)﹣1,求:
(1)5分钟后A的浓度为____;反应开始前放入容器B的物质的量为____。
(2)5min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
(3)x的值为____。
14、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表中所列出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 IA | IIA | IIIA | IVA | VA | VIA | VIIA |
2 |
|
|
| a | b | c | d |
3 | e | f | g | h |
| i | j |
(1)f和d形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
(2)ac2分子的电子式为___。
(3)g单质溶于NaOH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4)e单质在氧气中点燃得到淡黄色固体
①淡黄色固体的电子式为___,
②该物质存在的化学键的类型有___。
(5)为了比较该部分周素表中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_。
a.可以利用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较这些元素的非金属性
b.已知j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比i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强,则非金属j>i
c.向i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中加j单质,发现溶液变浑浊,则i的非金属性弱于j
15、利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含NO、NO2)反应,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a(NO2)2,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上述工艺中采用气液逆流接触吸收(尾气从吸收塔底部进入,石灰乳从吸收塔顶部喷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滤渣可循环利用,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该工艺需控制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接近1∶1。
若排放的尾气中NO含量升高,则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______;若产品Ca(NO2)2中Ca(NO3)3含量升高,则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填写序号)
①=1∶1 ②>1∶1 ③<1∶1 ④无法判断
(3)生产中溶液需保持弱碱性,在酸性溶液中Ca(NO2)2会发生分解,产物之一是NO,据此信息,某同学所写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NO2-+2H+=NO2+NO↑+H2O,你同意吗?_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如不同意,请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