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临夏州2025届高三化学下册二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1题,共 5分)

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A

B

C

D

a

Na

Al

Fe

Cu

b

NaOH

Al2O3

FeCl3

CuO

c

NaCl

Al(OH)3

FeCl2

CuCl2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如图所示是 Zn Cu 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上的记录如下,则卡片上的描述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

实验后的记录:

Cu 为负极,Zn 为正极

Cu 极上有气泡产生,发生还原反应

SOCu 极移动

④若有 0.5mol 电子流经导线,则可产生 0.25mol 气体

⑤电子的流向是:Cu→Zn  

正极反应式:Cu-2e- =Cu2+,发生氧化反应

(2)为了验证 Fe3+ Cu2+氧化性强弱,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填序号)

(3)图为青铜器在潮湿环境中因发生电化学反应而被腐蚀的原理示意图。

①腐蚀过程中,负极是____(填图中字母“a”“b”“c”)

②环境中的 Cl- 扩散到孔口,并与正极反应产物和负极反应产物作用生成多孔粉状锈 Cu2(OH)3Cl,其离子方程式为 ____

3、下图是四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2)上述物质中,___________(填名称)是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有毒液体,且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向其中加入溴水,振荡静置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写出丙与液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写出乙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在一定条件下,乙发生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与甲互为同系物的物质均符合通式CnH2n+2,当n=6时,该有机物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碳链最短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煤的气化、液化是综合利用煤炭的重要途径之一。

1)已知:①C(s)+O2(g)=CO2(g)  ΔH1=-393.5kJ·mol-1

②CO(g)+1/2O2(g)=CO2(g)  ΔH2=-283.0kJ·mol-1

③H2(g)+ 1/2O2(g)=H2O(g)  ΔH3=-241.8kJ·mol-1

焦炭与水蒸气反应是:C(s)+H2O(g)=CO(g)+H2(g)△H=___ kJ·mol-1

2)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的发电装置,其工作原理是2H2+O2=2H2O

①若选用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则正极通入的气体是___,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

若选用硫酸作电解质溶液,则负极的电极方程式为___

3)电解氯化钠溶液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

5、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简单模拟从海水中提取溴单质的部分流程如图所示。

操作①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____。操作②的名称为__________

(2)空气质量监测中,下列不需要监测的指标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   b.浓度    c.浓度     d.浓度

(3)在汽车的尾气处理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能使汽车尾气中含有的CONO在金属Pt的催化作用下,转化为两种无毒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下列措施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____填字母代号

a.推广使用无铅汽油

b.提倡家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c.推广废旧电池单独回收

d.提倡家庭购买大排量汽车

(5)处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需在废水中加入溶液,将转变为,同时加入熟石灰,将转变为难溶物_____(填化学式),最后加入明矾沉降除去。

6、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中提到:在相对封闭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新冠病毒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可起到防护作用,含有病毒的飞沫会被口罩中间层熔喷无纺布(主要材质是聚丙烯)吸附。消毒也是控制病毒传播的有效措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预防性消毒指引》建议:表面消毒可选择含氯消毒剂、__%酒精,食饮具需要煮沸消毒15分钟以上。

(1)气溶胶中粒子的大小为_______

a< lnm     b> 100nm       c1nm~100nm

(2)丙烯在催化剂条件下制备聚丙烯,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 75%酒精的有效成分是乙醇,乙醇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4)食饮具可通过煮沸消毒,病毒蛋白质在加热条件下发生了______

(5)环氧乙烷是一种低温灭菌剂, 经典的生产方法是氯代乙醇法,包括两步反应:

iCH2=CH2+Cl2+H2O ClCH2CH2OH+HCl

iiClCH2CH2OH+ HCl+Ca(OH)2 + CaCl2 +2H2O

现代石油化工采用低温催化法: 2CH2=CH2+O2

与氯代乙醇法相比,低温催化法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 ( 答两点)

7、在一定温度下,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NO2N2O4之间发生反应,2NO2(g)(红棕色)N2O4(g)(无色),如图所示。

(1)曲线____(“X”“Y”)表示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2)若降低温度,则v()____v()____.(加快"减慢"不变”)

(3)在03min中内X的反应速率为____

(4)达到反应限度时X的转化率为____,注:物质的转化率= ×100%

8、有四种短周期元素,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相关信息

A

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

B

焰色反应为黄色

C

-2价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Ar原子相同

D

单质是黄绿色气体,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

1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

2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3BC所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

4)能说明元素D的非金属性强于元素C的实验事实是___(填字母)

a.常温下,两种单质的熔点不同

b.D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C

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于C

d.C的原子半径大于D

9、钢是虎,钒是翼,钢含钒犹如虎添翼,钒是现代工业的味精。钒对稀酸是稳定的,但室温下能溶解于浓硝酸中生成VO2+V2O5是两性氧化物,与强碱反应生成钒酸盐(阴离子为VO43-),溶于强酸生成含钒氧离子(VO2+)的盐。请写出V2O5分别与烧碱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10、乙烯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 通过以下流程可以合成具有芳香气味的酯F。已知B是最简单的芳香烃, 其摩尔质量为78 g•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A→E 的有机反应类型为 __________

(2)D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3)写出DE反应生成 F 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有机物 DEF 可以通过饱和Na2CO3 溶液区分

BE 物质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CC物质可通过硝化反应得到

DCH2=CH2 通过加聚反应得到的聚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

11、下表列出了①~⑩10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

 

 

周期

A

A

A

A

A

A

A

0

2

 

 

 

 

 

3

 

 

 

4

 

 

 

 

 

 

 

 

1)上述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填元素符号,下同)________,③④⑤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2)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元素⑥的氢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该氢化物与元素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比较⑥和⑦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12、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已知酸性KMnO4溶液可以吸收SO2,试用如图所示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

(1)浓硫酸与木炭粉反应的方程式为___,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是(填装置的编号):___

(2)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__,B瓶溶液的作用是__,C瓶溶液的作用是__

(3)装置②中所加的固体药品是__,可确证的产物是__,确定装置②在整套装置中位置的理由是__

(4)确认产物中有CO2的现象是___

四、计算题(共1题,共 5分)

13、将气体AB置于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2Cg)+2Dg),反应进行到10 s末,测得A的物质的量为1.8 mol B的物质的量为0.6 molC的物质的量为0.8 mol,则:

1)用C表示10 s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

2)反应前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

310 s末,生成物D的浓度为________

4)若改变下列条件,生成D的速率如何变化(用增大”“减小不变填空)。

编号

改变的条件

生成D的速率

降低温度

_______

增大A的浓度

_______

使用催化剂

_______

恒容下充入Ne(不参与体系反应)

_______

 

 

五、解答题(共2题,共 10分)

14、I.恒温恒容下,将2molA气体和4molB气体通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xC(g)+2D(s)2min达平衡,测得平衡时A1.2molC的浓度为0.8mol·L-1

(1)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生成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

(2)x______

(3)A的转化率为____

(4)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______

①增加C的量 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II.实验:探究温度和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原理及方案: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钾(KIO3)和亚硫酸钠可发生反应生成碘,反应原理是2+5+2H+=I2+5+H2O,生成的碘可用淀粉溶液检验,根据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来衡量该反应的速率。

实验序号

0.01mol·L-1KIO3酸性溶液(含淀粉)的体积/mL

0.01mol·L-1Na2SO3溶液的体积/mL

水的体积/mL

实验温度/℃

出现蓝色的时间/s

5

5

V1

0

 

5

5

40

25

 

5

V2

35

25

 

 

V1________mLV2________mL

15、某温度时,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 反应开始至2 min,以气体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3)XYZ均为气体,2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   反应达平衡时:

此时体系的压强是开始时的_______倍;

达平衡时,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起始投料时_________(增大”“减小相等)。

(4)可以判断上述反应己经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

A.v(A)v(B)v(C)等于化学计量系数之比

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E.n(A) n(B) n(C)等于化学计量系数之比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