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某温度时,在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三种气体X、Y、Z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 2 min,气体 Z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说法能表示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________________。
A.单位时间内生成 0.03 mol Z 的同时生成 0.02 mol 的 Y
B.X 的消耗速率和Z 的消耗速率相等
C.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3、分别按如图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两个烧杯里的溶液为同浓度的稀硫酸,乙中A为电流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填字母)(双项选择)。
A.甲中锌片是负极,乙中铜片是正极
B.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有气泡产生
C.两烧杯中溶液pH均增大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中比乙中慢
E.乙的外电路中电流方向Zn→Cu
F.乙溶液中向铜片方向移动
(2)变化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甲为_______ ;乙为______ 。
(3)在乙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不仅在铜片上有气泡产生,而且在锌片上也产生了气体,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
(4)在乙实验中,如果把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请写出铜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及总反应离子方程式:铜电极:________,总反应:_________。当电路中转移0.2mol电子时,消耗负极材料的质量为______g(Z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
4、在1.01×105Pa时,16g S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放出148.5KJ的热量,则S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电化学原理在防止金属腐蚀、能量转换等方面应用广泛。
(1)①钢铁在海水中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正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
②图中,为减缓钢闸门的腐蚀,材料B可以选择__________(填“Zn”或“Cu”)。
(2)如图为钢铁防护模拟实验装置,则铁做__________极,检测钢铁保护效果的方法是:取少量铁电极附近的溶液于试管中,_________,则说明保护效果好。
(3)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化学电源,其构造如图所示:
a、b为多孔石墨电极,通入的气体由孔隙中逸出,并在电极表面放电。
①a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
②若电池共产生3.6g水,则电路中通过了_______mol的电子。
6、元素周期律是元素的性质随相对原子质量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______)
A.正确 B.错误
7、工业上通过氮气和氢气反应合成氨,氨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硝酸。反应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NH3与O2制取NO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3)工业制硝酸时尾气中含有NO、NO2,可用以下方法吸收:
①水吸收法。结合化学方程式说明用水吸收NO2的缺陷___________。
② NaOH溶液吸收法。发生的反应有:
2NaOH + NO + NO2 = 2NaNO2+ H2O
NaOH + NO2 → ___________ + NaNO2 + H2O(填化学式,不需要配平方程式)
③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吸收NO2含量不同的尾气,关系如下图:
(α 表示尾气NO、NO2中NO2的含量)
根据上图可知___________(填字母)。
a. NaOH溶液浓度越大,氮氧化物的吸收率越大
b.NO2含量越大,氮氧化物的吸收率越大
(4)NOx含量的测定:
将VL气样通入适量酸化的H2O2溶液中,使NOx完全被氧化为NO,加水稀释至100 mL。量取25mL该溶液,加入V1mL c1 mol·L−1 FeSO4溶液(过量),充分反应后,用c2 mol·L−1 K2Cr2O7溶液和剩余的Fe2+恰好反应,消耗V2mL。测定过程中发生下列反应:3Fe2++NO
+4H+=NO↑+3Fe3++2H2O、Cr2O
+ 6Fe2+ +14H+ =2Cr3+ +6Fe3++7H2O。
①写出NO被H2O2氧化为NO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②气样中NOx折合成NO的含量为___________mg·L−1。
8、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I.下列物质组别中①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填组别选项,下同);②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③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④属于同一物质的是_________;⑤属于同系物的是_______。
A.冰与水 B.H2、D2、T2 C.O2与 O3 D.与
E.CH2CH2CH2CH3 与
F.
与
G.甲烷和庚烷
II.(1)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反应类型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反应类型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2)用苯制备溴苯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该反应的类型____。
9、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2)从开始至2min,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
(3)下列叙述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标号)__。
A.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3
B.相同时间内消耗3molA,同时生成3molC
C.相同时间内消耗3nmolA,同时消耗nmol的B
D.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E.B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4)在某一时刻采取下列措施能使该反应速率减小的是___。
A.加催化剂
B.降低温度
C.体积不变,充入A
D.体积不变,从容器中分离出A
(5)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5分钟后又建立了新平衡,发现C占平衡混合气的体积分数为,则反应物A的分解率为___。
10、根据元素周期表回答下列问题:(填写元素符号或化学式)
(1)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在反应中易____(填“得”或“失”)电子;
(2)第3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是__,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
(3)ⅤA族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_____,其气态氢化物为_____。
(4)C、Si、S三种元素中,适合做半导体材料的是_____。
1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表中给出的10种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ⅥA | 0 | |
2 |
|
|
| ① | ② | ③ | ④ |
|
3 | ⑤ | ⑥ | ⑦ |
|
| ⑧ | ⑨ | ⑩ |
(1)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回答,下同)
(2)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单质是__________;
(3)④、⑤、⑥、⑦中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是__________;
(4)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其对应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
(5)H2S和HCl中,热稳定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
(6)NaOH、Mg(OH)2、Al(OH)3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属于两性氢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
12、Fe(OH)2在空气中容易变质。某同学欲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能较长时间存在的Fe(OH)2,其中实验所用溶液现配现用且蒸馏水先加热煮沸。请回答下列问题:
(1)X可以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稀硫酸 B.浓硫酸
C.稀硝酸 D.稀盐酸
(2)实验开始时,向烧瓶中加入X前,应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先关闭止水夹a、b B.先打开止水夹a、b
C.先关闭止水夹b、打开a D.先关闭止水夹a、打开b.
(3)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一会后,在b导管口收集检验氢气纯净后,关闭______(填“a”或“b”),一段时间后,可在烧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结束后,为确保Fe(OH)2可较长时间存在,则应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和止水夹________(填“a”或“b”)。
13、某有机物6g完全燃烧,生成和
(标准状况下),0.5mol此有机物的质量为30g。
(1)通过计算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_________(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2)该有机物有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一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14、氨的合成为氮肥的生产工业奠定了基础,其原理为:N2(g)+3H2(g) ⇋ 2NH3(g)
(1)下表列出了相关化学键的键能,已知H2(g)和N2(g)完全反应生成1mol NH3(g)时放出46kJ的热量,则表中a的数值为___________;
化学键 | H—H | N—H | N≡N |
键能kJ/mol | a | 391 | 946 |
(2)在合成氨反应中,一段时间后,NH3的浓度增加了0.9mol/L。用N2表示其反应速率为0.15 mol·L-1·s-1,则所经过的时间为________;
(3)在一个绝热、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此可逆反应。下列各项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
A.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容器内温度不再变化
C.断裂1mol N≡N键的同时,断裂6 mol N—H键
D.反应消耗N2、H2与产生NH3的速率之比1︰3︰2
(4)在一个起始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内充入1molN2和3molH2进行该反应,保持恒温、恒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为40 %。则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的容积为_______L。
(5)以N2和H2为反应物、溶有A的稀盐酸为电解质溶液,可制成能固氮的新型燃料电池,原理如下图所示。b电极为______极,A溶液中所含溶质为_____,a极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15、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NaI溶液中通入少量Cl2得到含碘废液,再利用含碘废液获取NaI固体,实验流程如图:
已知反应②:2I-+2Cu2++SO+H2O=2CuI↓+SO
+2H+
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实验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普通漏斗、烧杯、_______,所缺玻璃仪器的作用是_______。
(2)反应③中CuI被氧化,还原产物只有N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化合物B中含两种元素,铁元素原子与另一种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8,则化合物B的化学式为_______。
(4)反应⑤中生成黑色固体和无色气体,黑色固体的俗称为磁性氧化铁,则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将足量的Cl2通入含12g NaI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把溶液蒸干、灼烧,得到的固体是_______,其质量为_______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