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7年是丁酉鸡年,2018年是戊戌狗年,2019年是己亥猪年。
B. 清明节,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因“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而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C. 老张对刚料理完父亲丧事的老王说:“家父刚过世,你要节哀啊。”
D. 处暑之后,天气慢慢转凉,正是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
2、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萦(yíng)绕 亘(gèn)古 锲(qì)而不舍 镐(gāo)头
B.伛(yǔ)弯 殷(yīn)红 污秽(suì) 矜(jīn)持
C.挚(zhì)痛 ##dot## 谰(lán)语 愧怍(zuò) 斟酌(zhuó)
D.凹凼(dàng) 校(xiào)补 震悚(sǒng)气冲斗(dòu)牛
3、下列语文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是书房中常备的四种文具。
B.“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清明时节人们有祭祖和踏青等习俗。
C.这位音乐家在27岁时就成为了世界钢琴界的领军人物之一,那年他刚过而立之年。
D.生肖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种动物。
4、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丰腴(yú) 伫立(chù) 蜷伏(quǎn) 秾纤合度(qiān)
B.褴褛(lǚ) 蹒跚( pán) 瞵视(líng) 人迹罕至(hǎn)
C.欹斜(qī) 吝啬(lìn) 莅临(lì) 拈轻怕重(niān)
D.倜傥(dǎng) 怂恿(sǒng) 迷惘(wǎng) 骇人听闻(hài)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呕心沥血、再接再厉、登堂入室、如坐春风、卓尔不群,从感情色彩来说,以上词语都是属于褒义词。
B. 《山海经》是中国最早的旅游地理文学作品,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哪吒闹海、八仙过海等神话故事均出自《山海经》。
C.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如春节、元宵节、寒食节、上巳节、青年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腊八节等都是传统节日。
D. 在古代,“垂髫”是指三四岁至七八岁的儿童,“及笄”指女子十五岁,“束发”指男子二十岁,“耳顺”指六十岁。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青年人应该有悲天悯人的胸襟,并以正义为前提。
B.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然。
C.江口青鳙是平昌县的特产,以其耐人寻味的独特口感吸引八方食客。
D.“五一”小长假期间,到青凤看芍药的人络绎不绝。
7、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臧克家是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
B.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其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C.《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作者光未然是诗人、文学评论家。
D.《木兰诗》是北宋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讲述了一个女子代父从军的故事。
8、画蛇添足
楚有桐者,赐其合人卮酒,合人相谓曰:“数人恢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日:“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日:“蛇固无足,手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引酒且饮之。且:(2)终亡其酒。终:
【2】把文中的画线名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译文:
【3】这个故事有什么寓意?说说你的理解。
9、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2)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雄兔脚扑朔,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5)在学习中,我们常常会被各种难题阻挡,但陆游用诗句告诉我们:只要坚持,就会有奇迹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游山西村》中的诗句填写)
(6)《陋室铭》一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小说,完成下列小题。
祥子立起来,脑筋跳起多高,攥上了拳头。
“动手没你的,我先告诉你,外边还有一大帮人呢!快着,拿钱!我看面子,你别不知好歹!”A 的眼神非常的难看了。
“我招谁惹谁了?!”祥子带着哭音,说完又坐在床沿上。“你谁也没招;就是碰在点儿上了!人就是得胎里富,咱们都是底儿上的。什么也甭再说了!”A 摇了摇头,似有无限的感慨。“得了,自当是我委屈了你,别再磨烦了!”
祥子又想了会儿,没办法。他的手哆嗦着,把闷葫芦罐儿从被子里掏了出来。“我看看!”A 笑了,一把将瓦罐接过来,往墙上一碰。
祥子看着那些钱洒在地上,心要裂开。
“就是这点?”
祥子没出声,只剩了哆嗦。
“算了吧!我不赶尽杀绝,朋友是朋友。你可也得知道,这些钱儿买一条命,便宜事儿!”祥子还没出声,哆嗦着要往起裹被褥。
“那也别动!”
“这么冷的……”祥子的眼瞪得发了火。“我告诉你别动,就别动!滚!”
祥子咽了口气,咬了咬嘴唇,推门走出来。
【1】以上选段出自小说《 》作者是 。
【2】小说中祥子最大的梦想是什么?他的性格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选文中的 A 是谁?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他在祥子的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1、10岁那年,我第一次交到了朋友
李峥嵘
①十岁以前,我是那个最乖也最受欺负的小孩。上学第一天就被吓跑了。我年龄最小,个子却最高,被安排坐在最后一排。课间,一个女生冲着我轰炸了一轮车轱辘话,声音又高又尖又细。我听不懂,但是本能地知道是脏话,我被如此直白的脏话吓傻了。在第二节课上课铃敲响之前,我贴着墙根逃走了。很快我学会了普通话和方言,学习又好,所以我的主要任务是挨着最调皮的男生坐。
②南方经常下雨,父母认为带雨伞会让我夹手,所以我是班上唯一一个戴大斗笠上学的。下课时男生把我的斗笠当成杂耍的玩具,扔来扔去,大声地唱:“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做值日,搭配给我的当然也是最调皮的男生。我一个人扫地,他们把垃圾当足球踢。我只能等他们玩够了,闹够了,再重新扫一遍,从垃圾桶里捡起我的斗笠。
③有一天,我对最受欢迎的文体委员和她的朋友怯怯地说:“可不可以跟你们一起回家?”文体委员说:“看你够不够胆子了。”她们带我走了一条小路,几块木板摇摇晃晃地架在一条小河上。她们笑嘻嘻一路狂奔过去。我望着震动的木板,一阵头晕,但还是鼓起勇气踏了上去。每走一步,脚下都在摇晃。我闭着眼睛,手脚并用,一步一步挪到了对岸。我松了一口气,说:“现在可以了吗?”文体委员笑得快要跌倒:“你是爬过来的,你是狗啊!”她们一路笑着跑掉了,陪伴我的只有颤抖的双腿。
④三年级后,可能长大一些,平衡能力好一些了,摔破脑袋和膝盖的事情倒是没有了,但我遇到了更无法启齿的痛苦。每天我要把不交作业和迟到的名单汇报给老师,所以有些同学非常讨厌我,在背后编谣言,说我喜欢某某男生。这种说法在当时是一种巨大的羞辱,我一个人上学放学的路上,有人在我身后唱“喜欢某某某”,我猛一回头,唱歌的人一哄而散,只有一阵狂笑。
⑤让我绝地反击的是一件突发事件。有一天,我在弟弟的铅笔盒里发现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你再告我的状,你弟弟的小命难保。当时好像心口猛地被敲了一铁锤。我第一次鼓起勇气,站在班主任面前。交字条的时候,我的手一直在发抖。放学前,老师让我站起来念了这张字条,老师用嘲讽的语气说:“还不敢留名字,能干啊,还学黑社会威胁人呢!”我注意到下面一个男生抖得像个电动筛子。我突然觉得他很可怜,就在那一瞬间,我意识到原来欺负人的人才是最可怜、最胆怯的。受欺负不是我的错,而且我还可以保护比我弱小的人,我才不是胆小鬼。
⑥在我不想去讨好那些女生后,意外地交到了朋友。燕子比我大两岁,体育成绩特别好,但考试背书总是倒数。老师要我帮助她,我会花一上午陪她背书,她不能一次背下全文,我就让她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背。周末她特意绕到我家来,我帮她背书、辅导作业。她不喜欢看书,我就给她念故事听,她会带我去运动。期末八百米测试,燕子对我说:“你看着我的后背,跟着我跑。”她原本可以跑第一的,但特意放慢了脚步,就在我几步远的地方。我盯着她的后背竭尽全力地跑。那一次她没有得第一,我也不是最后一名。我十岁,交到了人生第一个朋友。
(选自《意林[原创版]》,有删改)
【1】阅读本文,将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时 间 | 事 件 |
上学第一天 | ① |
下课时 | ② |
三年级后 | ③ |
有一天 | 老师严惩了威胁“我”的人 |
不想讨好女生之后 | ④ |
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在第二节课上课铃敲响之前,我贴着墙根逃走了。
(2)我注意到下面一个男生抖得像个电动筛子。________
【3】“让我绝地反击的是一件突发事件”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________
【4】文章的标题是“10岁那年,我第一次交到了朋友”,而文中却写了很多十岁之前的事。如果你是作者,也会这样安排吗?说说看。________
12、作文
《一禅小和尚》中有一个故事,一次一禅问师傅:“什么才是真正的长大?”师傅说:“有的人长大只要一瞬间,有的人却一辈子都长不大。”师傅看着跌倒在泥坑里的一禅,就接着说:长大的第一步,就是跌倒了自己爬起来;长大的第二步,就是自己为跌倒负责。
快要步入初二的你觉得自己长大了吗?你又是如何定义“长大”的?有没有曾有过那么一个瞬间你发现自己长大了,或是还未长大。请以“长大”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