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威海2025届初二语文下册二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各项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yínɡ)   震sóng)   目不(kuī)

B.(yān) (zhì)   义愤填(yīnɡ)

C.(ɡé)   (hè)淋漓(kǎi)

D.(sù) (suì)皆知(rú)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网上购物、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等创新大大丰饶了人们的生活,人们交口称赞。

B.回想起这几年走过的路,无论于公于私,他都当之无愧

C.最新一期美国《环球》周刊报道,有“铁娘子”之称的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里,近来由于锋芒毕露而树敌无数。

D.神州十一号像一支离弦的箭,气冲斗牛,直上云霄。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凝视着左边那条空出的路,我切身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温暖和 的文明。

(2)秦岭的山林以及河流、湖泊不仅为关中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还 了关中环境,使得关中气候清爽,山水相间,风景如画。

(3)这天午后,乌兰巴大草原上空的太阳突然 低低的云层里。

A.隐藏   改变   隐入

B.隐藏   改善   沉入

C.蕴藏   改善   隐入

D.蕴藏   改变   沉入

4、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红/头/流水潺 目光炯/乎不同

B./缠 赘/果实累 波壮阔/五彩斑

C./扰/絮絮叨 忍俊不/若寒蝉

D.古/残/竹难书 千难逢/入史册

5、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每个有抱负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祖国现代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B. 通过阅读活动,人们能更好地了解生活,认识生活,并得到生活的审美享受。

C. 北海海滨水温净,浪轻柔,是天然的一个海水浴场。

D.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充分作用。

6、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病菌虽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对人的危害却是非常严重的。

B.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C.妈妈经常批评他不讲卫生,可他总是不以为然

D.雾霾肆虐,扑朔迷离的足球场让我们不得不终止了足球赛。

7、《骆驼祥子》中,钱被孙侦探抢走前后,祥子发生了许多事。下列事件中发生在钱被抢之前的是哪一项(     

A.祥子牵回三匹骆驼

B.祥子和虎妞结婚

C.小福子上吊自杀

D.祥子买了二强子的车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晩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于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

(节选自《傅永列传》)

(注释)①寻:不久。②让:责备,③露布:公开的文告。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隔断一处)

永 乃 发 愤 读 书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权吕蒙曰

②即刮目相待

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傅修期耳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②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4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9、请根据要求填写作家作品或古诗文名句。

(1)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3)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作者______《己亥杂诗》)

(4)__________,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__________》)

(5)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6)《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7)《陋室铭》中描写陋室景色幽静淡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一株海棠开

①爷爷的院子里有一株海棠。粗粗的树干微微倾斜,斑驳的树皮掩映在层层叠叠的叶子里,就像一位沉默寡言的老人。

②爷爷年轻时是四里八乡编竹篾的一把好手。那一辈的竹篾匠很风光,村中小到家用的簸箕筷筒,大到新婚嫁娶的家具,都离不开竹篾匠的一双巧手。爷爷那时常常是东家做完了西家请,很少有闲下来的时候、

③那株海棠是爷爷的师父种下的。老人家不曾娶妻生子,几乎做了一辈子的手艺。他教了爷爷半辈子,最后给爷爷留下了这间老房子和庭院里的这株老海棠。

每年的料峭春风里,海棠树白色的骨朵会悄悄缀满枝头,花儿们挨挨挤挤,密密层层的,在微风中散发出幽幽的香气。

⑤但爷爷却再也找不到一个可以继承这门手艺的人。村里前两年修起了通往外边的马路,灰扑扑的水泥路的尽头是一个不一样的世界。闲下来的时候,爷爷就拄着拐杖坐在海棠树下望着远方。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大山的老人并不知道山的另一边有什么,只是知道村里的年轻人一个接一个地出去打拼,鲜少有人愿意留下来了。

⑥村里还保留着用竹制品习惯的人越来越少了。当年新婚燕尔的小夫妻转眼已经到了不惑之年,那些面容慈祥的叔叔伯伯都已经是头发花白的耄耋老人。上门来找爷爷的人越来越少,从以前的一上午好几个,到一天一个,最后到几天都不来一个。

⑦手头没有活儿干的时候,爷爷常常一个人坐在海棠树下慢悠悠地编竹篾,编了又拆,拆了又编,总也没有个定型儿。更多的时候他都是一个人看着那株海棠发呆。屋里堆的竹制品越来越多,却总也没有人上门来买。

⑧后来就有人带来消息,说爷爷唯一的那个师兄也去了。爷爷师兄的家离这里很远,要翻过两座山还要跨过一条河。爷爷赶去吊唁的时候,想着把师兄的徒弟接过来继续教,也好做个帮衬。可爷爷最终还是一个人回来了。“师兄在村里守了一辈子,可是再也没有一个能够替他继续守下去的人了。”“我只想让这门手艺留得再久一点,至少不要在我手里断了根。难道就连这个愿望都实现不了了吗?”爷爷对着海棠树一站就是大半天,自言自语的,也不知道是在说给谁听。风儿悄悄地吹过枝头,海棠花瓣儿簌簌地飘落下来,仿佛在回应着他。在那一片纷纷的洁白中,我发现一向站得笔挺的爷爷,身形竟变得有些佝偻了。

⑨年底的时候我父母回了乡下,说是要把我带回城里去上学。他们希望把爷爷也接回城里去享清福,但是爷爷拒绝了,

⑩爸爸有些错愕:“乡下有什么好?现在反正也没人找你做那些东西了,到哪儿不是闲着?你到了城里,有什么事我们也方便照应,再说孩子这一走,你不连个说话的伴儿也没有了?”

爷爷摇摇头说:“我在这儿多守一天,这门手艺就多留一天。我已经老了,也找不到什么徒弟了,只能尽我所能守着这门手艺,只要我活着一天,至少它就一天不会断根。手艺人一辈子最该做的就是守好自己的这门手艺。没有这门手艺:就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是了。”

我同父母一起离开的那一天,连续阴了好几日的天竟放晴了。我在乡间的小路上频频回首,每次都能看见爷爷站在那株海棠树下笑着朝我挥手。

他的身后,花开成雪。

(选自《课堂内外》文章有删改)

【1】通读全文,说说题目“一株海棠开”的含义

【2】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1)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

每年的料峭春风里,海棠树白色的骨朵会悄悄缀满枝头,花儿们挨挨挤挤,密密层层的,在微风中散发出幽幽的香气。

(2)结合语境,赏析第⑧段中加点的词语。

爷爷对着海棠树一站就是大半天,自言自语的,也不知道是在说给谁听。

【3】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结尾句“他的身后,花开成雪”的理解。

【4】文章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枫叶礼赞

叶 孟

我爱枫叶,因为它红得深浓,红得艳丽。

多少年来,一想到秋,我首先就会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就会想到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就会引发许多联想和感慨。在萧瑟的秋天,枫叶红得那么动人,不能不使我心驰神往。

在北京,重阳节过后到香山看枫叶,正是很好的时节。过去的文人骚客,在这样的时候,往往骑一头小毛驴儿,慢慢地出了西直门,一步一颠直往西边走去。到了碧云寺一带,就渐入佳境,像喝了一杯花雕酒一样,陶醉于枫叶那鲜艳的色彩,流连忘返。有时,他们还会即景遣兴,吟诗作赋。我虽没有这样闲散的雅兴,但我也爱枫叶。没有别的,爽直一点儿说,就是因为她红!

秋冬之交,正是吃萝卜的时候。夜晚的街头,常常传来“萝卜赛梨”的清脆叫卖声,引诱你不得不去买一个尝尝。萝卜有“红到心”的别称,可是它的内心是不是红的,还得等到剖开之后才见分晓。这哪里赶得上枫叶。

枫叶是那么直接、那么毫不遮掩地展现自己的色彩。枫叶敢于红,红得有气魄。

枫叶之可爱,还在于当别的叶儿经秋枯落时,她偏偏红得艳丽。她耐得住风霜交加,经得起秋之摧残,战西风而不怯,披严霜而愈丽,显露出无畏无惧的神采。单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赞美。

有人说,枫叶虽红,可毕竟是到了肃杀的秋天。《董西厢》中有一警句:“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以枫叶吟离别,把枫叶比做血,这是随人的心情而生发的。但在我看来,说肃杀也好,比做血也好,都还是在于秋,而不是在于枫叶;把枫叶之红比做血,这是因为她抗得住肃杀之气啊!

枫叶也并不因为红而孤独。你看,去香山看红叶的人那么多;而且,东篱黄菊,山涧青松,挺拔的竹,清香的梅,或跟她同时,或相继绽放,都与枫叶相伴,在耐寒抗冷中各显风采。

一想到秋,我就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往往使我又联想到那些在各个岗位上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展示自我的劳动者。他们抗严寒,战酷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他们不畏艰难,勇于奉献,弘扬了时代的精神。他们尽管很普通,却是我们时代的英雄。我觉得,用枫叶来比喻这样的英雄人物是再恰当不过了。

我礼赞枫叶,我爱她斗西风血点儿红!

1从文章看,枫叶有哪些特征?

2作者写秋冬之交的萝卜,并引用《董西厢》中的警句,各有什么用意?

3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谈谈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作者笔下的枫叶有什么象征意义?

五、作文(共1题,共 5分)

12、按要求作文

假如你是那面跟随2020珠峰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的五星红旗。

请你以第一人称,结合勇攀世界屋脊,测量珠峰高度的经历,写一篇想象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要求:(1)一定在答题纸上填涂选择结果。(2)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3)不限文体(诗歌除外),字数在600-800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的真实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