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1994年开始,杭州坚持做了29年的事——每年推出民生实事项目,从未间断。2023年杭州的民生实事包括新增公共场所AED1000台、开通互联网+医保移动支付定点机构26家、一路畅通”等十项实事。政府的这些举措体现了( )
A.推动收入分配均等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C.扩大公民民主权利,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完全得以保障
2、2023年10月 18日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十年来,150多 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 能,为全球发展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了新平台 。这表明中国( )
①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与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②已跨入发达国家行列,开始主导世界金融秩序
③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④全面深化改革,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每一分钟的中国都在创造奇迹,如下表。中国奇迹证明了( )
•一分钟中国,创造GDP1.57亿元 •一分钟中国,“复兴号”前进583米 •一分钟中国,6万件快递被收发 •…… |
A.中国已实现民族复兴
B.中国是最优秀的国家
C.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D.中国已经是发达国家
4、分析下面图表,可以看出河南省( )
A.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B.生产总值不断提高,综合竞争力是第一
C.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D.生产总值增速加快,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5、“违反规定停放,请尽快驶离,超过10分钟未驶离的,将依法予以处罚。”近期,成都部分车主收到了来自成都交警违法通知中心的短信。相较于先前的违停直接抓拍或贴罚单,这种人性化的提醒方式获得市民点赞。(提醒:若在交通严管路段违停,发送短信的同时就要被处罚)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社会治理需要德治和法治共同发挥作用
②短时停留没有危害性,无需承担法律责任
③人性化执法有温度也有力度
④法律的规范作用没有道德教化的作用明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当今世界并不平静。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以色列空袭叙利亚,美国挑起中美摩擦,诸多问题依然困扰着世界……这说明( )
A.和平与发展已经不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B.现阶段各种矛盾相互交织,考验着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C.国家间应该要你追我赶,争做第一
D.我国应尽量避免参与复杂的国际竞争
7、2023年9月22日,全国各地喜迎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国家高皮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样做有利于( )
A.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B.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C.消除城乡差异,维护社会公平
D.增强国家实力,主导世界事务
8、在《创新无止境》课堂上,下面同学关于“科技国情”研讨正确的有( )
A.小福:“进入新时代,我国已经科技创新强国。”
B.小闽:“我国创新能力全方位走在世界前列。”
C.小陈:“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科技总体水平很高。”
D.小刘:“面对现实,我国科技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
9、下列“时政材料”与“时政解读”对应不匹配的有( )
序号 | 时政材料 | 时政解读 |
① | 《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于2023年9月1日起施行。 | 法治有利于保障人们 生活在优美的环境中 |
② | 2023年暑假期间,针对黎塘镇运河桥附近的街道脏乱差情况,城管严格执法。 | 政府依法执政 |
③ | 针对南宁市停车收费高的问题,市政府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最后修改了收费标准。 | 人民行使了决定权 |
④ | 到政府办事,从“跑断腿”“磨破嘴”到一窗受理,从证明繁琐到最多跑一次。 | 缩小了政府的行政权,弱化管理职能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某市作为四川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立足市情,制定规划、采取措施,紧盯缩小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系统化建立先富带后富、促进共同富裕的制度机制。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表明( )
①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全体人民朝着消除差异的方向稳步前进
④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已得到有效解决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1、下图是学习《共圆中国梦》这一内容的思维导图,图中的①和②依次应填的内容是( )
A.坚持党的领导、凝聚中国力量
B.全面依法治国、凝聚价值追求
C.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同等富裕
D.全面从严治党、正视发展挑战
12、2023年是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我国已经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这说明( )
A.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决定力量
B.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
C.“一带一路”标志我国进入新时代
D.中国已经成功迈入发达国家行列
13、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要求我们( )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同等富裕的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③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④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
14、在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下,中国经济发展不断鸣奏新的华彩乐章,让中国发展“美”起来。从总量之“美”到结构之“美”,民生有保障的“好生活”与精神充实愉悦的“美生活”相得益彰。这说明( )
A.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B.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着许多现实的挑战
C.我国经济实力快速提升,已经达到发达国家发展水平
D.中国已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5、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文件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A.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B.说明农村工作已成为我国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
C.有利于推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同时富裕
D.保障村民自治,坚持完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6、
港澳发展实现新飞跃 | |
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稳固,创新科技产业迅速兴起,营商环境世界一流,包括普通法在内的原有法律得到保持和发展,连续二十多次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第一位,长期位居世界竞争力排名前列。 | 澳门:“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建设扎实推进,会展、中医药、特色金融、文创等新兴产业方兴未艾,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成效初显,“小而富”“小而劲”“小而康”“小而美”成为魅力名片。 |
以上材料说明( )
①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壮大中华民族经济
②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③香港、澳门保持良好局面,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④“一国两制”是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2022年全国两会开幕,广东省深圳市组织“我向两会提建议”活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同学们热情参与提议和建议有利于( )
①完善基本自治制度②增强公民参与意识③促进科学民主决策④推进民主选举制度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8、“每有大事,必相咨访。”从社区“小院议事厅”,到居(村)民议事会, 再到“协商议事室”, 一 个个充满烟火气的民主形式,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实践。这表明,我国实行( )
A.民主协商
B.选举民主
C.协商民主
D.以德治国
19、2023年3月5—9日,新华社推出五集政论片《中国的民主》。政论片聚焦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5个方面,呈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取得的新成就、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中华大地的勃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下列能体现民主监督的有( )
①小林的爸爸作为区人大代表参加人大换届选举投票
②小静的妈妈参加某区政府机关开展的民主评议活动
③小豫的爸爸向政府相关部门反映学校周边的治安问题
④小敏的妈妈发现买到假货后,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商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确立了五年法治政府建设目标,明确到2025年,政府行为要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建设法治政府,政府要( )
①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持续提高政府公信力
②公正司法,各级政府及工作人员应提高依法治理能力
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④按照法治原则运作,各项权力都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改革开放,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小明认为:改革开放成就突出,说明改革伟业已经完成。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小明的观点进行辨析。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1年9月28日发表《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白皮书介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顽强拼搏,几代人一以贯之、接续奋斗,从“小康之家”到“小康社会”,从“总体小康”到 “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小康目标不断实现,小康梦想成为现实。
据此,有同学说:“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我国就实现了同步富裕,社会主要矛盾得到解决,不需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了。”还有同学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其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
理由:
24、材料一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月21日,俄罗斯的军队越过俄乌边界进入乌克兰境内。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累计约32.6万难民通过波乌边境进入波兰。拜登说美国不会出兵乌克兰,并对俄罗斯进行严厉制裁。乌紧张形势还在不断恶化,且有急剧升温之势。
材料二 习近平在给小卫星研制团队的同学们回信中写道:“你们在来信中表示,要让这颗小卫星发挥启明星一样的作用,不断激发自己科学探索的热情。希望你们保持对知识的渴望,保持对探索的兴趣,培育科学精神,刻苦学习,努力实践,带动更多青少年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努力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将来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
(2)结合俄乌冲突,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谈谈青少年学生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3)请你说说当今时代青少年应承担什么责任?
25、10月16日中国共产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我们应如何推动美丽中国的建设?
26、如果你遇到下列情境,请运用所学知识写出解决问题的正确做法或理由。(6分)
情境 | 正确做法 | 理由 |
一群大妈跳广场舞时,扩音器音量过大,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 | 呼吁跳舞者调低扩音器音量,在健身的同时不影响他人的休息和生活。 | (1) |
发现部分农民在露天焚烧秸秆,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 (2) | 公民享有监督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
和朋友一起去公园游玩,朋友想在园内的竹子上刻字。 | 劝阻朋友不要刻字,做文明游客。 | (3)—— |
27、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请你阅读材料并结合第四课所学,拟定一份法治宣讲二级结构提纲。
提纲图示
主题:******
一、*******
(一)*****
(二)******
(三)******
二、*******
(一)*****
(二)******
(三)******
.............
28、 为梦想,凝聚共识:为梦想。汇聚力量。2020年全国“两会”胜利闭解,亿万华夏儿女从新的起点出发,向着美丽的“中国梦”进发。
(汇聚世界目光)
“中国梦”不仅激发了中国人民对未来的关好憧憬,也成为世界各大媒体报道和街谈巷议的热词。一些外国人士认为世界各国能够从“中因梦”的实现过程中获得更多发展机遇。“中国梦”将对世界经济贸易产生积极影响。“不管是调解朝核、伊核问题,还是援手欧债危机、支持非洲国家,国际舞台上处处可以看到中国的身影。‘中国梦'的实现更将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
(1)“中国梦”引发外媒关注和外国人士的评价,让我们感到了中国自信。这种自信的根本所在是什么?
(凝聚力量实现梦想)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既把“十四五”时期的发展作为重点,同时又对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进行了展望,把我国近期、中期、远期不同发展阶段的目标协调统一起来。使“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更加紧密地有机衔接。在当前和未来复杂多变的内外大环境下,这将大大有利于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进一步明确战略指导,凝聚力量,不断朝着实现中国梦的方向迈进。
(2)要凝聚力量,实现梦想,必须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制度、方针和政策。如: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增强主人翁责任感。请依据此格式再举例。
(3)作为一名中学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你如何做一个追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