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5届初二政治下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23年12月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正式发布甲辰龙年春晚的主题和主标识。 2024年春晚主标识以“矗”(dá)字为主视觉符号,以“龙行藏矗,欣欣家国”为主题,创新“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与全球华人相约除夕,共享一台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这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②有利于固守中华文化内容

③增强了人民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④让生僻字这一文化更好地延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我向总理说句话”是听取网民对政府工作建议窗口。开设此栏目,理解正确的是(     

①推进了政府工作,维护了公民的立法权②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③有利于公民积极行使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④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奋进新时代,迈向新征程。以下内容与图对应正确的是(     

A.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③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今年国庆假期,陕西历史博物馆一票难求,到博物馆“充电”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是因为,参观博物馆(     

①可以欣赏精美的文物,聆听历史的回声 ②可以养护精神,充盈生命,追求真、善、美

③应该严格遵守场馆规定,保护文物安全 ④能够感受古人的智慧和灿烂的中华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口问题,从2013年实施“单独两孩”到2016年的“全面两孩”政策,发展到2021年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子女政策。人口政策的调整(     

A.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质量

B.有利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C.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D.表明我国已不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6、近年来,“国货崛起”成为趋势。从智能手机到白色家电,从洗护产品到穿戴品牌,从高铁“名片”到移动支付……一张张中国名片、一个个中国品牌越来越让世界刮目相看。中国品牌崛起的意义在于(     

①促进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②展现中国力量

③弘扬创新精神④遏制其他国家品牌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从下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经济数据图表可以看出我国(     

①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②经济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③人均收入实现新飞跃,已经实现了共同富裕

④人均收入实现新飞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8、“中国网事•感动2023"一季度网络感动人物张雪峰一一他毕业后,选择从大城市回深山当村医。这一守就是21年,骑坏7辆摩托车,行程80多万公里,年均穿破6双鞋。张雪峰用坚守诠释出的高尚品质是(     

A.扬善抑恶

B.舍生忘死

C.敬业奉献

D.公正廉洁

9、针对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2023年5月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提出要“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这是因为(     

A.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

B.老龄化程度加深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C.人口质量的高低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能否加速发展的关键变量

D.高质量人口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10、中学生小涪喜欢写时政日记,下列是他在2023年11月的日记引用的时政材料。请你猜测这篇日记的主题可能是(     

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11月8日至10日,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中国乌镇举办。

11月23日至27日,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浙江杭州举办。

①全球协作是当今时代主题②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互利共赢已成为全球共识④我国的对外水平不断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以“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第54个世界地球日,于2023年4月22日在福建福州举行主场活动。下列做法符合主题的是(     

①讲究卫生,多用一次性餐具用品   ②理性消费,物尽其用减少浪费

③绿色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④勤俭节约,爱惜粮食节约水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的具体体现,实行民主监督(     

①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②能够杜绝官僚主义打击违法犯罪

③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④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20237月,教育部、中国科协联合印发《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实施方案》。该方案强调,大力开展科学家精神宣讲教育。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该方案的实施(     

①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②充分表明发展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③有利于我国迅速建成世界科技强国④有利于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有利于青少年(     

①走进科学家、了解科学家精神②都立志成为科学家,为国奉献

③增强科学探索的好奇心④真正崇尚科学、热爱科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下列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有(     

①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生活条件艰苦,城乡发展不平衡

②京津冀雾霾严重,城镇化进程与生态环境发展不平衡

③中东等地区局势动荡,世界局势整体稳定与局部动荡不平衡

④中国10%最富有的群体占有全国64%的财富,收入水平不平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2023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围绕方便居民就医、优化服务提供、简化就医水平流程等方面,提出10条具体措施,包括预约号源向基层下沉、推进中高级职称医师值守门诊等。此举(     

①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②能够迅速提升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水平

③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④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上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这说明(     

①共同富裕的本质是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②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③我国全体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已实现富裕

④实现共同富裕要根除区域、城乡不平衡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下面为某班黑板报中的一段文字,该期黑板报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A.增强法治观念

B.弘扬传统美德

C.共筑生命家园

D.关心国家发展

18、下图中①和②对应的方框内依次应填入的内容是(     

A.依法执政规范政府行政权

B.依法行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C.依法行政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D.依法执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9、在2977名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42名,占代表总数的14.85%,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各自的代表;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97名,占代表总数的16.69%,这足以说明,全过程人民民主是(       

A.最真实的民主

B.最广泛的民主

C.最公平的民主

D.最管用的民主

20、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完善了我国青少年体育法律制度体系的框架,把青少年和学校体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对于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具有深远意义。此法(     

A.是一部良法,能确保依法治国方略稳步推进

B.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C.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D.填补了我国青少年体育法律制度体系的空白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利用AP自动定位,监测附近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发病点;通过小程序输入自己和家人乘坐的车次、航班等信息,即可查询是否曾与新冠肺炎感染患者同行……

疫情发生以来,大数据、健康码、无人机、机器人、测温仪等众多科技创新成果已纷纷登场,助力疫情防控,提高了抗击疫情的精准化水平。发展创新科技离不开创新型技能人才。有的同学认为,从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看,足以说明我国已经是世界科技强国。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属不必,请你对他的观点进行辨析。

22、小明在“双十一”后收到了5个快递,这些快递的包装袋、包装箱的体积是所买东西的两三倍。“胶带缠得多,泡沫塑料放得多,东西没有磕碰,这得给好评!”“快递盒子留着太占地方,大部分都当垃圾扔了。”小明说,小区里大家基本都这么干。

判断:

理由:

23、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小型微型企业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小型微型企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财税金融扶持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

有同学说,我国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表明非公有制经济越来越重要,将取代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辨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基础再现

(1)社会主义本质是什么?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3)当前我国的社会的主要矛盾?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5、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提出:“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1)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什么?

(2)建设法治政府需要政府做到依法行政,政府应怎样做到依法行政?

26、完成以下两项实践活动。

(活动一)

某班板报组计划引用宪法条文开展“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的宪法宣传活动。以下是他们汇总的条文内容:

《宪法》条文摘选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第五条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第三十三条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第四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一位同学提出:“宣传主题是‘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选取的条文应该体现宪法对公民权利的规定。第五条中对国家机关的规定与这个主题无关,不应选用。”

(1)你同意这位同学的观点吗?请简述理由。

(活动二)

打开中国政府网,我们会看到互动栏目中的一个内容“我向总理说句话”,点击进入,会看到以下信息:

“欢迎你的到来。这里是中国政府网为大家开通的信息渠道,是进一步听取你对政府工作意见建议的网络窗口。你的每一条建议,都将被认真对待。我们会将大家的意见建议汇总整理,并进行专门研究。一些好的意见建议将被直接送到总理的办公桌上。请你珍惜并认真行使这一权利。你看到的,是政府应当看见的;你听到的,是政府需要倾听的;你思考的,是政府希望了解的;你期盼的,是政府为之奋斗的。”

(2)上述信息中提到的权利指的是什么?

(3)公民珍惜并认真行使这一权利有何意义?

(4)国家为公民积极参与民主生活提供了制度保障,请列举其中两项。

2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

大型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让我们不仅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我们了解到文化自信是源于其深厚的根基和底蕴的。

1)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儿女前进的不竭精神动力。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去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增强文化自信,我们在行动!

3)如何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28、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始进行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在爱国主义精神下培育起来的这支英雄的军队,在武器装备极为落后、战场环境极为艰难的条件下,牢记党和人民重托、肩负民族的希望,前仆后继、舍生忘死,顽强地同敌人血战到底,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70年来,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直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中华儿女不畏牺牲,砥砺奋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振奋人心的乐章。

(1)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2)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创造了哪些人间奇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