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屏东2025届初二政治下册三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举办了第十九届亚运会。亚运会作为世界最重要的大型体育赛事之一,是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的重要窗口。“有礼”一直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基因,“礼迎亚运”深入人心,这说明(     

A.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B.文明有礼要学会关注他人

C.文明有礼能给对方亲切感

D.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2、2023年4月6日,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董志民虐待、非法拘禁案,认定董志民犯虐待罪、非法拘禁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九年。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判决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②犯罪行为都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应该受到刑罚处罚

③人民法院是审判机关,不是司法机关

④有期徒刑和拘役既是主刑,又属于附加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李某在某建筑公司上班,工作中由于不慎,导致右臂受伤,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李某请求赔偿,公司负责人以公司无过错为由拒绝赔偿,多次协商未果。下列维权建议合理的是(     

①向律师事务所请求法律帮助②聚集好友在工地围堵闹事

③向公安机关进行举报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央视播放了部分地铁乘客逃票的监控录像,引起了同学们的热议。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逃票行为违反了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

②逃票行为反映出整个社会缺乏诚信意识

③应在全社会倡导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央视播放监控录像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隐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3年12月1日,人民网启动了2024年度“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社会各界可借助网络客户端,聚焦国计民生,积极建言献策。这体现了(     

A.网络给政府工作带来负担

B.网络加速了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

C.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D.网络打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6、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下面名言警句中体现尊重的有(     

①不学礼,无以立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尺有所短,寸有所长④敬人者,人恒敬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教育部正探索建设涵盖学业、学术、经济、就业等内容的学生诚信档案,作为教育测评的重要依据。这是因为(     

①违背诚信的行为要负刑事责任       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③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标识       ④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国兴我荣,国衰我耻。”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应尽的基本义务。这告诉我们(     

A.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体现

B.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C.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完全放弃个人利益

D.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与普通公民无关

9、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反间谍法、网络安全法、核安全法、密码法等一系列国家安全领域法律法规,基本形成了立足我国国情、体现时代特点、运行有效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律体系。这(     

A.表明我国在国家安全方面已不存在隐患

B.对依法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C.说明我国已全面建成国家安全维护体系

D.充分彰显我国已建立起完备的法律体系

10、暑假期间,同学们或研学旅行,或劳动体验,或参观博物馆,或开展社会调查……与社会真正有了“亲密接触”。参加这些活动使同学们(     

①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②对社会生活感受越来越丰富

③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④耽误学习,不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下图是15岁中学生李某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1】对于李某的上述行为,判断正确的有(     

①沉迷网络、旷课属于不良行为②辱骂同学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③小偷小摸属于严重违法行为④持刀抢劫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李某的变化轨迹警示青少年要(     

①避免使用网络,远离犯罪②远离不良行为,依法自律

③维护合法权益,善于斗争④认清犯罪危害,严于律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要坚持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知识运用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积极践行这一理念(     

①会消耗大量的学习时间,不利于提高成绩

②有助于体验多彩的生活,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③有利于增强社会责任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④让所有同学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下列对责任来源解读正确的是(     

A.班长李翔每天早上第一个来教室,督促值日生打扫卫生,并协助老师检查同学们的作业——这份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

B.公交车上,张欣看到有老人上车后,把自己的座位礼让给老人——这份责任来自法律规定

C.个体商户马大姐按照经营额度上缴税款——这份责任来自道德规范

D.出租车司机赵大哥,安全快捷地把客人载到目的地——这份责任来自职业要求

14、学习小组的四个成员围绕(下图)展开讨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小佳:国家利益是个人利益的集中体现

②肖国: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③子谊: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④晓丽: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就要时刻放弃个人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5、以下法律责任的具体内容与其类型匹配正确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6、为促进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的深度融合,扬州不少学校带领学生进行运河研学,将课堂搬到了大自然、博物馆等更有趣味性的地方。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①去参观春江花月夜艺术馆②沉迷手机游戏,茶饭不思

③到江都乡镇体验农田耕作④尝试抖音直播,争当网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国”字原作“或”,字形像以“戈”守卫“口”,表示以兵戈来保卫这片土地。后来在“或”的周围加方框表示疆域,构成“國”字,如下图所示。从国家利益的视角看,“国”的字形演变启示我们(     

A.要增强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使命感

B.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体现

C.每个公民都要服兵役保卫国家

D.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18、欣赏下边的漫画《宅童》,你最想对“宅童”说的是(     

   

①封闭自己,脱离现实世界,会使自己陷入孤立

②这种把自己“宅”起来的做法,会使自己的人际关系萎缩

③应该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接触更多的人,让友谊之树枝繁叶茂

④在虚拟世界中获得成就感也能形成良好的性格,人生才更精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当清晨的第一缕曙光洒向无边的大地时,农民播下春天里第一粒希望的种子,护士给病人换上洁白崭新的床单,老师给同学讲授第一节新课……这就是责任,这就是我们的责任!材料告诉我们(     

①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②每个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③随着时代发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

④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我们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八年级学生小田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

参加这些活动有利于青少年(     

①更加关注社区治理       ②塑造健康的人格       ③规则意识不断增强       ④价值观念日渐养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已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在新增的“网络保护”内容中,第七十条规定:学校应当合理使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某校八年级学生志鹏迷上了网络游戏,近日他将手机带进了教室。班主任老师发现后,要将小明的手机收起来集中管理,小明说:“现在是网络时代,中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无可厚非”。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对小明同学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2、(权利义务)

论坛的开放、博客的普及、微博、微信的运用,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使世界进入到“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有人用这个“麦克风”为国家、城市建设出谋划策、参与公益、传播正能量,也有人用这个“麦克风”散布谣言、为泄私愤歪曲陷害他人、甚至攻击政府网站等,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如近年来一些网络大V在网络上造谣生事,严重影响老百姓生活安定和社会治安。可见,有了“麦克风”绝不等于可以“乱放风”。

请运用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有关知识,评析“有了‘麦克风’不等于可以‘乱放风’”这一观点。

23、   小学生不会剥煮熟的鸡蛋、不会拿扫帚扫地,大学生不知道啥样情况是水烧开了,让家长定期到校洗衣服、请家政公司来宿舍搞卫生等等,在部分学生和家长眼里,劳动无足轻重。当前“崇尚分数、崇尚快乐”的青少年不少缺乏劳动概念,不仅不热爱劳动,甚至鄙視劳动,更缺乏自我劳动的习惯和意识,为此,某校将学生劳动能力给予打分并纳入期末综合素质评定,引发学生广泛热议。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   201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黄文秀,生前在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她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为了脱贫工作,她遭遇山洪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黄文秀被追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脱贫攻坚模范”、“时代楷模”等称号。

(1)黄文秀的行为是亲社会行为,养成亲社会行为有什么意义?

(2)青少年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奶奶,这么长时间里我最牵挂的就是您,孙子这些年一直想好好让您享福,可是我却一直不在家……爸妈,儿子不孝,可能没法给你们养老送终了。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还给你们当儿子,好好报答你们。”

——摘自“戍边英雄”王焯冉的家书

(1)向王焯冉学习,我们应如何处理“家”与“国”之间的利益关系?

(2)国家利益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我们应怎样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

26、作为中学生,我们在与异性交往时,应该做到哪几点?6分

 

27、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简称军运会),于2019年10月18日至27日在中国武汉举行,来自100多个国家的近万名现役军人同台竟技。在军运村里,活跃着800名大学生志愿者,他们分布在4个区域的20多个岗位,可以这么说,军运村的正常有序运行离不开他们的辛勤付出。

(1)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属于亲社会行为吗?

 

 

(2)联系你参与的社会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28、关爱他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长期付出努力和共同行动。如何关爱他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