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网民将亲身经历的跟团游遇到的各种问题与乱象,向上级部门直接反映,相关涉事单位和个人依法受到了处罚。上述材料说明了( )
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②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③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④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面漫画中作业的转变( )
①是基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②是因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幸福的源泉
③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④能够劳逸结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积极分析身边的对案例。以下案例的分析合理的是( )
A.因某通信公司管理不善。八年级学生小辉上学途中被一根垂落半空的光纤绊倒。右手严重骨折——该公司构成一般违法,小辉可以到法律服务机构去控告、举报该公司
B.某商场擅自使用芳芳的照片用作广告宣传,相关部门调解后,该商场仍拒不撤除——芳芳的合法权益被侵犯,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起刑事诉讼,请求赔偿
C.某女士因所购汽车存在质量问题与4S店发生争执。爬上汽车引擎盖哭诉维权——该女士的维权方式合情合理,无可厚非
D.村民蒋某与村委会签订承包鱼塘的合同,为期十年,因鱼塘效益好,村委会强行终止合同,蒋某不服一一村民蒋某可以到公安机关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4、某官员犯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非法持有枪支罪一案在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审理,该官员当庭表示认罪悔罪。该案例警示我们( )
A.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B.法不可违,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C.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法院给予相应的处罚
D.我国法律专门严惩政府高级官员
5、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青少年都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为自豪。下列标识属于这一组织的是( )
A.
B.
C.
D.
6、“有一种安全叫祖国接你回家。”2023年4月29日,343名自苏丹撤离的中国公民平安回到祖国怀抱。脱险的激动、回家的温暖,以及身为中国人的自豪,都浓缩成一句“强大的祖国是我们坚强的后盾”。这让我们感受到( )
①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②中国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③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完全一致④国家强大是人民利益的重要保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责任是一种能力,又远胜于能力,责任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品格……“责任”是什么?千百种人有千百种答案。关于责任,你的认识是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
②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③责任都是由法律规定
④责任都是由道德规定的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8、下列关于刑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对犯罪分子进行处罚的法律
②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③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
④它规定对犯罪处以什么样的刑罚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2019年6月5日是第48个世界环境日。2019年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为此,广州市某校组织中学生主动为附近社区打扫卫生,受到致好评。中学生参加此项活动
①对社会负责,是亲社会行为
②是体现社会责任感的行为
③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的表现
④有利于弘扬乐于助人的中华传统美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届亚运会在我国杭州举行。小红在电视里观看了开幕式表演,对祖国的发展感到非常自豪。这说明( )
A.个人是社会的一个“结点”
B.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C.社会生活和我们无关
D.我们要关心国家的发展,并为祖国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11、近日,杭州市某校一年级小孙同学将捡到的价值2万多元的黄金手链交给玉泉派出所,还给了失主。我们应该学习小孙同学( )
A.尊重他人
B.平等待人
C.诚实守信
D.善用法律
12、2023年7月,成都大运会成立10个骨干志愿者培训基地,志愿者们向世界展现出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成为一名优秀的志愿者应该( )
①文明有礼,以礼待人,遵守规则与秩序②热情接待外国运动员,全程围观合影留念
③有压力,时刻想得到赞许,听不得责备④有责任心和奉献意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有国才有家,国家好,大家才能好”。下列事件最能体现该观点的是( )
A.土耳其连续地震,中国民间公益救援队及时救援
B.美国“拱火”俄乌冲突,使欧洲经济遭受沉重打击
C.苏丹局势突变后,我国强势撤离在苏丹的中国公民
D.为庆祝儿童节,“中非携手暖童心”活动在非洲多国举行
14、2021年11月17日,大连女幼师宋某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表示自己最希望的就是大连的疫情不要停止,希望能增加越多越好。此不正当言论而引起了轩然大波。目前,警方已经对她做出了拘留处罚,她工作的幼儿园也把她开除了。这警示我们,参与网络生活时( )
A.要对他人的网络言论负责
B.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C.要学会“信息节食”
D.不要相信网络上任何信息
15、八年级(2)班的同学们在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课上。就“诚信的智慧”交换了自己的理解。下列关于“诚信的智慧”的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好朋友因为打游戏而未完成作业时,作为课代表的你帮他遮掩,维护你们的友谊
B.小丽发现好朋友带了学校禁止带的危险品来上学后,陪好朋友一起将危险品交给了老师
C.无论如何,医生都要遵守职业道德,如实向病人说出真实病情
D.“善意的谎言”是出于维护个人私利,本身违背诚实守信的道德要求
16、以下是社会生活剪影,他们的行为引导我们( )
“静音车厢”让旅途更美好 戴好头盔再出发 排队出行让文明延续
A.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
B.自觉遵守规则,坚定维护秩序
C.弘扬法治精神,善用法律维权
D.改进社会规则,适应社会发展
17、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下列选项与之主旨一致的是( )
①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
②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④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实干”是一个始终不变的主题,从“实干兴邦”到“埋头苦干”,体现了总书记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撸起袖子加油干这句直白响亮的号召,更是饱含了党中央希望我们领悟“坚决干”“抓紧干”“同心干”的深意。这要求我们( )
①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②为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
③努力学习、勇于探索、积极实践④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9、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对社会秩序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B.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C.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D.有了社会秩序,就能防止一切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20、对如图漫画《伤自尊》理解正确的有( )
①尊重他人需要我们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学会换位思考
②漫画中的贫困生会更自尊
③将贫困生置于媒体聚光灯下,有利于他们获得更多帮助
④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④
21、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版)》,将多种劳动技能纳入课程。请结合下列漫画进进行辨别与分析。
22、网络谣言终究会不攻自破,清者自清,最好不要干涉,让其自生自灭。( )
23、辨析下列观点正误,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并阐述理由。
(1)规则在制定之后就不会再发生改变。( )
理由:
(2)在网络上,我们是自由的,不用遵守规则。( )
理由:
(3)讲诚信,就应该在任何时候都要说真话,不能骗人。( )
理由:
(4)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发展中没有面临任何问题。( )
理由:
24、【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中国有13亿多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中国立足基本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将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既努力通过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民的发展权,又努力通过保障人民的发展权,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开创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人权保障的新道路。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
(2)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3)为实现到2020年让农村贫困人口全部摆脱贫困的宏伟目标,中国正在全面实施 、 基本方略。中国的减贫行动的意义是什么?
25、 材料 2019年8月3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中学生是网民数量最多的人群,占比为25%左右,占比排名第一。下表是某校政教处与班主任老师联合对八年级学生上网情况组织的一次调查结果:
(1)你从上述调查结果中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2)请你根据自己上网的经历,说说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做法。(至少两方面,2分)
26、早晨6∶30,小芳吃完早饭,安慰了生病的妈妈,背起书包上学去。过十字路口时,虽然红灯亮着,但一看没人马上穿过。到了学校,老师告诉她,她写的两篇小说在《微型小说》杂志上发表了,她听了很高兴。
中午,小芳在学校食堂吃过饭,随手把剩下的饭菜倒在过道上。在回教室的路上,看到几个同学在欺负畲族同学,立即上前制止,并对几个男生批评教育。
放学回家,小芳路过菜市场,看到市场管理人员在维持市场秩序时态度粗暴,回到家马上写信给工商局,建议工作人员要文明执法。
(1)小芳享受了那些权利?履行了那些义务?
(2)在她一天的活动中,你认为那些行为是不正确的?请从履行义务的角度,给她提些建议。
27、在某校的百度贴吧里,一个学生的一条帖子引起了同学们热议,同学们踊跃跟帖,内容如下:快乐达人:哈哈哈,同桌同学在坐下时,我故意把椅子抽调了,摔他个屁股开花,还磕破了脑袋,真好玩。
简单公主:你不是刚跟班主任保证过要遵守校规校纪,不欺负同学的吗?
快乐达人:我高兴,这是我的自由。
兮兮lic:…
(1)请你以“兮兮lic"的昵称发帖,结合权利和义务关系的相关知识,指出快乐达人言行的错误。(4分)(2)从学会承诺的角度,说说快乐达人的言行对我们有何启示?(2分)
28、江某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退役后,他尽心照料父母;同时,自筹资金,经营饮食业。由于认真守法,积极纳税,多次被税务部门评为纳税先进分子,他还被选举为区人大代表。
结合上述材料,请运用所学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江某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基本权利?
(2)江某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些义务?
(3)公民应当怎样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