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5G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故宫博物院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变化。近年来,故宫博物院推出《故宫回声》、《古画会唱歌》、云游故宫等十多个项目,让我们可以从多角度欣赏故宫、了解故宫。这些做法说明( )
A.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B.网络决定了文化的创新
C.传播文化不应受规则的约束
D.互联网大大促进了资本的流动
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儿童的平均身高也在增长。为惠及更多儿童旅客,全国铁路对儿童优惠实行车票实名制管理,儿童票按年龄销售,不再以身高为分界。这体现了( )
①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②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积极改进规则
③为适应社会生活,规则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④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要自觉遵守规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以下名句及解读对应最合理的是( )
①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要自觉遵守规则
②不学礼,无以立——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学会换位思考,平等待人
④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要勤勉,及时行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下列刑罚当中分别属于主刑和附加刑的是( )
A.罚金;没收违法所得
B.拘留;驱逐出境
C.有期徒刑;罚款
D.管制;剥夺政治权利
5、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需要我们学会辨识。下列网络消息中可以点击或转发的是( )
①陌生网站发来的要求登记银行卡信息的链接
②有认证的官方公众号发布的北京最新中考改革政策
③央视新闻发布的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直播链接
④某论坛上发布“大米价格一周后会上涨,应该做好囤粮准备”的消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学完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内容,同学们对知识点进行梳理,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
①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保障社会规则实现。
②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分为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和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违法所得、驱逐出境)。
③国家利益是广大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与人民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④我国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力争到2035年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7、下图是15岁中学生李某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1】对于李某的上述行为,判断正确的有( )
①沉迷网络、旷课属于不良行为②辱骂同学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③小偷小摸属于严重违法行为④持刀抢劫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李某的变化轨迹警示青少年要( )
①避免使用网络,远离犯罪②远离不良行为,依法自律
③维护合法权益,善于斗争④认清犯罪危害,严于律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经济增长成就显著,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②科技创新成绩斐然,已建成科技强国
③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具有绝对的话语权 ④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政府决策更加透明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2023年4月11日,习近平主席到南部战区海军视察调研。他强调,要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全面提高部队现代化水平,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人民军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柱石
②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相对领导
③强国强军是应对国家安全变化的时代要求
④我国已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观察漫画《唐僧的紧箍咒》,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一切自由都是法律等社会规则之内的自由
②自觉遵守规则,既需要他律,也需要自律
③制定了规则,就没有人能越过自由的边界
④制定规则,就是为了限制公职人员的自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近日李佳琦,再次上了热搜,但这一次却不是因为他的销量或者口误,而是因为他在直播中对一位女消费者的嘲讽和不尊重,引发了网友的强烈反感和抵制。李佳琦受到网友的抵制,这说明( )
①尊重能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②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③没有尊重就没有良好人际关系
④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的实施( )
①有利于团结一切爱国力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②有利于采取强制性措施,将杜绝一切违法行为
③可以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④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促进社会的有序运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尊重他人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我们应该努力做这一传统美德的践行者。以下情境能体现上述要求的是( )
①正在攻克难题时有客人来访,小光认真做题不予理睬
②发现小区路灯存在故障,小乐及时将问题反映给物业
③发现朋友在朋友圈给别人起绰号,小海及时提醒朋友纠正错误
④碰到昨天刚批评过自己的老师,小岩仍主动问老师好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14、某同学在课上回答问题时引用了三句名言:“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由此可以推测,此时课堂上正在探讨的主题是( )
A.学会调控情绪
B.加强自我防范
C.实干创造未来
D.平等对待他人
15、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发生了一些高空抛物、坠物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有效预防和依法惩治高空抛物、坠物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民法典和刑法修正案(十一)都有新规定,即高空抛物、坠物入法、入刑。此举表明( )
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自律
②社会规则保障人们的自由,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③通过制定法律就能解决“头顶上的安全”,保护人民群众
④维护社会秩序,需要我们敬畏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中华民族有懂礼、习礼、守礼、重礼的传统,被称为“礼仪之邦”。下列句子能体现“礼”的是( )
A.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B.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7、哈萨克斯坦记者古丽詹·拉曼库洛娃分享了中共二十大报告中自己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她说:“中国领导人强调,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也就是说,人民的利益永远是首要的。”这说明在中国( )
①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②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辅相成
③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互不影响④国家与人民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观察漫画《其他的一概看不清楚》,其寓意是( )
①要尊重和保护个人的正当利益
②为了国家利益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③极端个人主义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④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亲社会态度是指人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乃至奉献等利他的社会态度。由亲社会态度引发出来的行为称为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②小王:将捡到的1000元钱捐献给受灾群众
③小丽:假期间疯狂刷题,以期实现弯道超车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0、图示法是我们表示概念关系常用的直观方法,下列概念之间可用下图所示方式表示的是( )
A.民事违法与行政违法
B.生产秩序与交通秩序
C.纪律与法律
D.违法与犯罪
21、 2018年以来,全国共有上万个微信公众号被依法关停,大量的造谣传谣产生了网络信息空间最大的雾霾,而网络微信谣言更是起到了煽风点火的作用,网络微信谣言是祸患,危害社会。作为网民,我们应正确对待,还网络一片洁净天空。
对此,同学们进行了讨论。
22、在学习《丰富的社会生活》这一课时,八年级(甲)班的同学们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以“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主题讨论会。有的小组成员认为:我们现在主要任务是学习,可以长大以后再养成亲社会行为。
请你对以上观点加以辨析。
23、观察下图。请你辨析。
24、(新闻热点链接)
(1)请你对主办方安排志愿者递国旗的行为进行点评。
(2)你是否认同网友对何引丽“扔国旗”的行为的评论?为什么?
(3)我们该如何正确地表达爱国情感?
25、 材料:据《中国国防报》报道:一名军事发烧友在成都某军用机场附近用手机拍下一张军机照片,发到互联网上。这一不经意的举动竟然为美国情报部门提供了一个投入巨资也没有搞到的军事机密——正在试验中的中国歼-20隐身战斗机。这“随手一拍胜过了美国一年耗资800亿美元的情报业”。
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为维护国家安全,我们应该如何做?
26、 王珏是温州市洞头区大门镇吞面村卫生室医生,化名“兰小草”,给急需帮助的孤儿寡母捐款,每年2万,已经坚持了15年,并承诺希望能捐够33年。慈善机构收到了捐款,想要寻找到这位好人,多次联络,王珏都没有现身。家人曾问王珏,为何以“兰小草”的名字行善?王珏当时说:平凡、善良的奶奶特爱画兰花,并且在村里很受尊重,取名时将“平凡小草”与“高洁兰花”结合。
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学会关爱他人?
(2)王珏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会关爱他人应注意哪些方面?
27、你怎样看待自由和规则的关系?请就如何遵守规则,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白云飘飘,一只风筝在天上飞。风筝许了一个愿,乞求天空能让自己挣脱那根线,让 自己不再被束缚。突然,一阵狂风袭来,风筝被吹得摇摇晃晃,它一心想挣脱新的约束, 昂头借风凭命挣扎。线终于断了,风筝如愿以偿,满心欢喜的它来不及拥抱蓝天,就一头 栽了下来,再也无法飞了。
阅读上述材料,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拥有自由的意义是什么?
(2)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是什么?
(3)请说出一个生活中法治与自由不可分的具体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