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这句话说明( )
①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②个人的身份要通过社会关系来确定
③个人离不开社会,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④个人可以离开社会生存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有一种深情表白,叫作“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份深沉的爱,是戍边战士寸土不让的守护,是医务人员逆行出征的勇毅,是科研人员披星戴月的攻关,是农民兄弟风雨无阻的劳作,也是扶贫干部日复一日的坚守。山河无恙,岁月静好,只因千千万万奋斗者负重前行,担当尽责。对此,同学们纷纷发表感言,其中恰当的是( )
①小宇: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
②小秦: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我们才能共享更加美好的生活
③小东:我们要在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丽篇章
④小华:不是自愿选择的责任,会感到压力,应当推诿给他人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下图内容提示我们( )
违法行为分类 | 对社会的危害 | 受到的处罚 |
民事违法行为 | 相对轻微 | 承担民事责任 |
行政违法行为 | 相对轻微 | 受到行政制裁 |
刑事违法行为 | 严重 | 受到刑罚处罚 |
A.不犯罪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B.违法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C.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行为规范
D.一般违法行为是最严重的违法行为
4、某中学利用校园空地,规划出“青春菜园”作为劳动实践基地,分班开展农事活动。从此瓜果飘香,虫鸣鸟叫,菜园成为同学们劳动教育的乐园。对此,同学们众说纷纭,你支持的观点是( )
①小敏说:“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劳动最光荣最幸福。”
②小云说:“学习书本知识更重要,学习更多的知识,才能作出更大的贡献。”
③小睿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就是要从小事做起,发扬实干精神。”
④小峰说:“劳动是财富和幸福的源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十分快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当同一个人的几个角色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正确的做法是( )
①只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 ②考虑任务的紧迫程度
③个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④考虑责任和角色的重要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期末复习,明明结合教材梳理各单元的关键词,形成知识细目表(如下所示),你认为他梳理的单元题目与单元关键词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
序号 | 单元题目 | 单元关键词 |
① | 走进社会生活 | 个人与社会关系、养成亲社会行为、网络是把双刃剑 |
② | 遵守社会规则 | 尊重他人、以礼待人、法不可违、关爱他人 |
③ | 勇担社会责任 | 角色与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关心国家发展 |
④ | 维护国家利益 | 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实干创造未来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7、ChatGPT能够通过学习人类的语言来完成文字撰写、语言翻译等任务,但在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学术造假、隐私和安全泄露等问题。我们应( )
①关注现实,远离人工智能②遵守法律,维护网络安全
③听之任之,推动网络进步④理性认识,提高媒介素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如图警示青少年要( )
A.坚决抵制直播,主动远离网络
B.理性对待直播,学会辨析信息
C.健全法律法规,依法规范行业发展
D.学习带货技巧,加大货物审核力度
9、下列对改革开放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是强国之路
B.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C.是党的奋斗目标
D.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0、2023年4月15日是第8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夯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社会基础”。以下行为属于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有( )
①中学生刘某发现某网站上展示的中国地图上,标注的中国领土不完整,他当即拨打电话12339
②中学生刘某发现有外国旅客在军用港口附近拍照,他立马制止
③中学生刘某是名战斗机爱好者,经常在各大论坛展示我国最新的战斗机图片
④中学生刘某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应征入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22年11月22日,正在柬埔寨出席第9届东盟防长扩大会议的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应约与美国国防部部长举行会谈时指出,中方重视发展两国两军关系,但美方必须尊重中方的核心利益。我国国防部部长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下列与我国国防部部长强调的核心利益一致的是( )
①国家主权、国家安全
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③领土完整、国家统一
④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2、图示法是揭示概念间关系的常用方法。下列图示反映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13、学习小组的四个成员围绕(下图)展开讨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小佳:国家利益是个人利益的集中体现
②肖国: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③子谊: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④晓丽: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就要时刻放弃个人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意指行事进退,一切皆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岂能为了个人的安危福祸而算计。这强调了( )
A.个人利益、人民利益、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B.只要国家利益,不要个人利益
C.国家利益至上,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D.符合国家利益的,定符合个人利益
15、下列关于“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承担责任没有回报,只有付出
B.年满18周岁的公民才应该承担责任
C.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
D.不同的角色意味着承担同一种责任
16、2023年9月7日晚,深圳发生了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暴雨。为了守护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彻夜奋战,迎着狂风洪水攻坚排险、奔跑守护。他们没有撑伞,却果断地为遇到危险的我们撑起了"保护伞"!他们的行为( )
A.展现奉献社会的姿态
B.落实遵守规则的要求
C.体现换位思考的品质
D.履行关爱他人的义务
17、八年级学生小李在父母离异后随奶奶生活,后来父母分别再婚,原来每月支付给他的生活费也无故停付了,他的生活陷入困境。为解决困境,小李恰当的做法是( )
①辍学打工,自食其力 ②找父母协商,要求支付生活费
③去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④告诉老师,一起寻求法律援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要融入社会就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对于社会实践的看法,你认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同学甲:“参加社会实践是中学生服务社会的唯一途径。”
B.同学乙:“我们现在学习任务重,没有必要参加社会实践来影响学习。”
C.同学丙:“中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参加社会实践会有危险。”
D.同学丁:“社会实践活动应因材施教,可以开展一些对中学生有益的活动。”
19、观察漫画《镜头下的贫困生》,从中你会感悟到( )
①尊重能消除隔阂,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②尊重他人,需要我们考虑他人的感受,学会换位思考
③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
④将贫困生置于媒体的聚光灯下,是对其最大的尊重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20、新修订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新规程打破了“以身高论票价”的旧规定,开启儿童票“身高+年龄双规制”销售标准。这一规定折射出( )
①规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②规则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
③维护规则要从自身做起④规则要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1、树立义务观念。
小周自幼爱好文学,擅长写作,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进入大学后,他创作的小说出版了,还获得了5600元稿酬。当出版社要为他代缴个人所得税时,他说:“支配稿酬是我的权利,我不想缴税。”
依据所学知识,从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角度对小周的观点加以评析。
22、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规则划定自由的边界,保障人们的自由。
学习了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之后,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请你参与进来。
23、 关于自由,有同学认为“自由就是想干嘛就干嘛,谁也管不着,只要不犯法就行。”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辨析以上观点。
24、 2019年2月18日,《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揭晓。他们是:“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把生命献给高原的植物学家钟扬,守岛卫国32年的民兵夫妇王继才、王仕花,生活节俭却捐赠千万的退休老人马旭,不畏牺牲的排雷战士杜富国,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吕保民,危急时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机长刘传健,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坚守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张渠伟,担起未来的“80后”乡村教师张玉滚。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感动中国》组委会还向40年来的改革先锋表达了特别致敬。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些“感动中国”人物身上都体现了哪些亲社会行为?
(2)争做合格的社会成员为什么必须培育和弘扬亲社会行为?
25、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生活,养成亲社会行为。
那么,你认为青少年应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26、 ☆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为了不辜负党和国家的希望,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该如何做?
27、为了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依法治国,今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宪法进行了修改。某校八年级举办了“关心国家大事,维护宪法权威”的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其中,解决以下问题。
话题一:2018年1月8日至19日,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对完法修改做出重要部署。宪法修改,是国家法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事关国家全局的重大立法活动。
(1)为什么说“宪法修改是国家政治生活的大事,事关国家全局”?
话题二:治国思想家卢梭说过,真正的宪法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2)为让宪法刻在每个公民内心里,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28、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材料一 小明周末去世博会游玩,发现个别游客破坏公共设施,私家车乱停乱放及小商小贩随意摆摊等问题。为此,小明想上前制止并向有关部门反映,妈妈却说:“这些事和你无关,不要多事。”
材料二 在安徽合肥,一位农妇热心搭载一位老太太坐“顺风车”,却不幸发生车祸导致老人罹难,愧疚的农妇和家人数次为老太太的子女送去赔偿费,一次次被拒绝。老太太的子女始终坚持一个“死理儿”:不能让好人做好事却没有好报。
(1)你认为小明会运用哪些知识去劝说开导妈妈?
(2)请你对材料中农妇的行为进行点评。
材料三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加大国家安全宣传力度,增强在校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及时发现、预防、控制和打击暴力恐怖犯罪,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治安环境,2018年10月25日下午,磴口县关工委、教育局组织民警、消防战士到我校开展国安普法宣传和反暴恐演练活动。
(3)假如你是该校的一名学生,通过本次宣传活动,你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有了怎样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