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诚实与隐私相矛盾的时候。下列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
A.要尊重个人的隐私,就不与他人坦诚交流
B.和网友见面纯属个人隐私,不需要告诉父母
C.为了表明自己具有诚实的品质,把所有的秘密都告诉他人
D.交友讲究诚信,但是又要注意保护朋友的个人隐私
2、2022年12月5日是第37个国际志愿者日。据统计,截至2022年9月,中国志愿者队伍超过129万支,注册志愿者已达2.2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5.9%。志愿者从“一盏灯”到“满天星”,下列对志愿者理解正确的是( )
A.他们履行的责任来自于对他人的承诺
B.他们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凸显个人利益
C.他们不抱怨不懈怠,为获得丰厚的物质回报
D.他们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3、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生活和劳动都离不开社会,人总是要生活在社会群体中,互帮互助,这说明( )
A.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B.不同的社会关系,有不同的身份
C.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个人
D.任何社会的发展都是广大劳动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4、为贯彻落实劳动教育,我市多所小学在劳动节前夕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加强劳动教育,是因为( )
①人世间美好梦想,都要通过劳动实现②国家的建设成就,都是用劳动换来的
③实干兴邦,体力劳动者更值得我们尊敬④劳动光荣,劳动比学习书本知识更重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当同一个人的几个角色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正确的做法是( )
①只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 ②考虑任务的紧迫程度
③个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④考虑责任和角色的重要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小华在学校里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在路上是遵守交规的行人,在家里是孝亲敬长的孩子。这告诉我们( )
①不同的人在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不同
②我们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③不同的社会关系决定了不同的身份
④每个人都扮演不同的角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针对外国记者协会公然邀请陈浩天播“独”,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反应强调,对于任何鼓吹“港独”的言行都不会容忍,一定会依法遏制。以下遏制“港独”原因不成立的( )
A.“港独”言行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B.“港独”言行触碰了“一国两制”的底线
C.“港独”言行损害了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D.“港独”言行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港的发展
8、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她以广袤的士地和灿烂辉煌的思想文化,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最深厚的情感。下列诗句不能体现这种情感的是( )
A.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方尽
B.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D.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9、践行文明理念,公民应该( )
①与人交往,态度谦和、用语文明②仪表整洁、举止端庄、彬彬有礼
③严惩不文明行为实施者④学礼、明礼、守礼,向文明模范学习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朋友和友谊是人生永恒的话题。下面漫画启示我们( )
A.正确处理交友中的冲突
B.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大
C.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
D.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11、“有话好好说”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修养。下列语言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 )
A.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可以与您交流吗?
B.谁让你收拾房间的?就不听!东西不见了!
C.你还是大男人吗?太小心眼了,烦死人了!
D.其他人犯错,你为什么不管?就知道管我!
12、饮食之礼是我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下符合我国饮食礼仪的有( )
①在席间说话的时候,不要用筷子指着别人
②口内有食物时应避免说话
③点菜时根据自己的口味点,客随主便
④菜肴要等年长者先动筷,其他人方可食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小秦在观看时事新闻时搜集整理了以下两则材料。
材料一 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较2022年12月增长110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较2022年12月提升0.8个百分点。
材料二 2022年,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基本建成,“一网通办”“异地可办”“跨省通办”广泛实践,“互联网+政务服务”取得显著成效,为企业和公众获取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提供可靠保障。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日益发达的互联网( )
①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 ②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③使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④能够满足人们生活所需的一切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的发展( )
①有利于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②能够避免腐败现象的发生
③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 ④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4、网络暴力是指发布侮辱谩骂、造谣诽谤、侵犯隐私等不友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互联网的放大传播,成为“伤人利器”。网络暴力者( )
①仅仅可能会承担民事责任 ②随意宣泄情绪,中伤他人
③是在捍卫自己的言论自由 ④缺乏尊重与换位思考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5、罗勇是湾东水电站的水工,负责管理大坝闸门。2022年9月5日,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地震,他沿着陡峭的滑坡体连续两次尝试,冲上10层楼高的大坝坝肩拉闸泄洪,使下游村庄避免了被淹的灾难,而他在被困75小时后终于得救。罗勇的事迹表明他( )
①生于平凡,用贡献闪耀生命伟大
②勇于担责,不言代价与回报
③平等待人,用行动赢得他人尊重
④敬畏生命,善待和关怀他人生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2023年11月6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一十六条、第一百六十一条的规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云南监管局对永安财产保险昆明中心支公司作出警告并处罚款14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这体现了( )
A.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B.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C.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唯一规则
D.法律是处罚违法行为的非强制性手段
17、下列情境,不符合基本交往礼仪的是( )
A.与人交谈时:态度谦和,认真聆听
B.接电话时:不随意挂断对方的电话
C.家中来客时:漫不经心,不予理睬
D.与少数民族同学交往时:尊重其礼仪习俗
18、在广西与现场作业的码头工人亲切握手,勉励他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在北京看望正在工作的“快递小哥”,称赞他们“像勤劳的小蜜蜂,是最辛勤的劳动者”;在陕西榆林寄语企业职工“你们是承担着历史任务的一批人”……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告诉我们( )
①劳动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分工不同
②体力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脑力劳动
③劳动创造价值,平凡也能创造伟大
④党和国家尊重每—位普通的劳动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某校计划设立“诚信考场”,即在考试中采取无人监考的模式。同学们对此展开讨论,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其中,你认为合理的有( )
甲:“既然无人监考,那弄虚作假也没什么关系。” 乙:“诚信是安身立命之本,考试中要自觉规范个人行为。” 丙:“现在竞争太激烈,考试这种小事不用讲诚信。” 丁:“这种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知耻之心。” |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丁
D.丙和丁
20、以下是八年级(1)班9月时事播报小组根据学习主题搜集的两则新闻:
※杭州亚运会推出体育赛事一体化数字办赛平台“亚运钉”和一站式数字观赛平台“智能亚运一站通”。 ※“争气机”华为Mate 60系列正式登场。华为利用5G技术实现智能化升级,为互联网发展带来机遇和潜力,改变人们未来的生活。 |
由此可见,他们的学习主题最有可能是( )
A.创造经济新业态,引领高质量发展
B.网络与政治融合,保障公民参与权
C.数字引领新科技,赋能智能新生活
D.网络之弊需警惕,理性利用最可靠
21、2022年1月1日,《民法典》实施一周年纪念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推出的五集纪录片《民法典进行时》。通过《价值引领》《生命尊严》《创新发展》《顺应时代》《以人为本》五个层次,展现民法典实施一年来,民事权利保护进入了“法典”时代,通过一个个真实案例,展现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显著变化,呈现法律条款在基层实践中的落地生根,揭示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的新高度。从“摇篮”到“坟墓”,从人格尊严到生活幸福,从财产安全到交易便利,民法典为百姓各项民事权利保驾护航,是一部真正的“保障民事权利的宣言书”。
据此有同学认为:“只要国家不断加强立法,就能尊重和保障人权。”请你对上述观点进行辨析。
22、周末小天全家围绕网络进行了交流,以下是奶奶和爸爸发表的观点。
| 孩子们回家后不是玩手机就是看电脑,网络让人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疏远了。 |
| 通过网络,我们可以订餐购物、学习新知、寻医问药,能够极大提高时间利用率。 |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谈谈你对网络的认识。
23、【生活在线】下面情景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请你对情景中人物的行为做出简要点评。
小夏发现网上狠抓眼球的信息时,就毫不犹豫地进行转发,当别人提醒她“别是谣言吧?”她却不在乎的说,“网络是自由的,我的地盘我做主。”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作为国家的主人,是通过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实现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
(1)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什么?
(2)我们应该如何履行法定义务?
25、 材料一:李延年先后参加解放战争、湘西剿匪、抗美援朝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等战役战斗20多次,为建立新中国、保卫新中国做出重大贡献。离休后,他弘扬革命优良传统,充分展现了一名老革命军人老战斗英雄的光辉形象。李延年说:“当初当兵我就做好了准备,命就交给了国家。”
(1)通过李延年的事例我们可以得出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
(2)我们应如何向楷模学习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材料二:4月15日是第四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安全的论述: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夯实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
(3)“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自己的贡献?
26、材料一:周恩来总理每天日理万机,但他总是很礼貌地对待他身边的每一个工作人员。服务员端茶,他总是放下手里的工作,站起来双手接过去或微笑地点点头表示感谢。
材料二:公交车上,一位姑娘为了给一位长者让座,不小心踩了旁边小伙子的脚。姑娘神色紧张,连忙道歉:“对不起,我踩了你。”小伙子风趣地回答:“不,是我的脚放错了地方。”
这两则材料体现了礼貌待人方面的哪些良好的品质?请简要分析说明。
27、 材料 2021年3月8日栗战书委员长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常委会认真履行推动宪法实施、加强宪法监督的法定职责,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
结合材料,请你谈谈如何加强宪法监督,确保宪法实施。
28、(16分)材料一:据报道,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日前庆祝五个少数民族乡镇成立二十周年。汝城近年来围绕建设湘粤赣边际中心县城,积极发展保护特色民俗等文化旅游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材料二:中国证券网报道:“十一五”期间,国家财政共投资1674.5亿元,支持云南、内蒙古、广西、贵州、新疆、宁夏、青海、西藏8个少数民族聚居省区的公路水路交通建设,是“十五”期的2.2倍,投资增长幅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请列举两个少数民族的节日。(4分)
(2)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方针和政策是什么?(6分)
(3)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我们青少年学生应怎样履行这一义务?(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