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贵阳2025届初二政治下册二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教育部正探索建设学业、学术、经济、就业等内容的学生诚信档案,作为教育测评的重要依据,这是因为(     

A.诚信的核心是善

B.对诚信的理解应与情景结合起来

C.诚信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D.诚信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

2、在边疆的雷场上,“时代楷模”杜富国用身体捍卫国士的安宁;在边防的巡逻路上,杜富强用双脚丈量祖国的土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身为医生的杜富佳和杜富民用生命守护生命……不一样的战场,一样的奉献,杜家四兄妹,个个都是好样的!他们向我们诠释了(  )

①责任仅仅来自于职业要求和道德原则

②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③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理应放弃个人利益

④人生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体现和提升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中学生小睿在放学时,看到离校门口不远的巷子里有人在抢劫过路的中学生,他默默记下了这些人的体貌特征并报警,在警察到来之前,他悄悄站在校门口隐蔽处提醒同学们不要走那条巷子。最终在小睿的指引下,警察成功抓捕几名嫌疑人。小睿的行为启示我们(     

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②遇到违法犯罪,必须勇敢斗争,不计代价

③在面对违法犯罪时,要有勇有谋,保障自身安全

④要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力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关爱他人,要尽已所能,也要讲究策略。下列中学生的做法符合要求的是(     

①帮助清洁工打扫卫生②见到有人落水,舍身施救

③义务为残疾人提供帮助④为获得老师的表扬向社会福利院捐款5000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5、2022年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进行太空授课。某中学组织八年级学生一起观看了现场直播。这表明(     

A.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又多彩

B.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有不同身份

C.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D.我们可以通过关注时政热点来了解社会

6、从法律的角度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两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必需依法制裁违法犯罪

B.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必然走向犯罪的深渊

C.犯罪往往是从一般违法开始的,我们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D.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7、下列刑罚当中分别属于主刑和附加刑的是(     

A.罚金;没收违法所得

B.拘留;驱逐出境

C.有期徒刑;罚款

D.管制;剥夺政治权利

8、广东省海丰县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李某、张某等九人聚众扰乱社会秩序,非法集会、游行、示威,聚众扰乱交通秩序案,法院分别判处李某、张某等9名被告人两年有期徒刑至十年有期徒刑不等刑罚。基于此案,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正常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③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④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近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稳步增长,高铁等“大国重器”走出国门,让中国自豪,让世界惊叹。这表明我国(     

A.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富有的国家

B.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已经不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科技实力远远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

10、2023年1月17日,2022年中国经济数据发布——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20万亿元,同比增长3%。就业基本盘总体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内需规模继续扩大,经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这份成绩单(     

①让每一个中华儿女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②说明我国经济增长成就显著,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而来的

④说明国家发展是国家领导人的事情,跟我们初中生无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的有力武器是(     

A.刑罚

B.刑法

C.民法典

D.宪法

12、豆瓣评分高达9. 5,由吴京导演并主演的电影《长津湖》讲述的是在抗美援朝的历史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极寒的残酷环境中,凭着钢铁般的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奋勇杀敌,打出了军威国威的故事。这电影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①正确认识到个人与国家利益的关系,珍惜我们的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回来的国家安全

②认识国家安全的维护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③知道维护国家安全只是军人们的天职

④从现在开始,培养吃苦耐劳的本领,将来为国家安全和建设出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北京街道保洁员王洪和捡到一个装有20万元现金和贵重物品的背包,他立即交给巡逻民警。最后在民警帮助下找到了失主,物归原主。王洪和体现出的美德是(     

A.尊重他人

B.以礼待人

C.诚实守信

D.勤奋乐观

14、《论语》有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下列选项与这一观点的要求一致的是(     

A.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B.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C.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D.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15、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如果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他的责任心”所谓责任就是(     

A.自己不做要求别人做的事

B.心里想做但力不从心的事

C.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和不应该做的事

D.必须做但却不去做的事

16、亲社会态度是指人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乃至奉献等利他的社会态度。由亲社会态度引发出来的行为称为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①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②小王:将捡到的1000元钱捐献给受灾群众

③小丽:假期间疯狂刷题,以期实现弯道超车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7、顾方舟,我国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生产的拓荒者,他借鉴中医制作丸剂的方法,把液体疫苗融入糖丸,创造出糖丸疫苗,使上百万的孩子免于残疾。在消灭脊髓灰质炎这条不平凡之路上,他勇于担责,艰辛跋涉了44年。这启示我们(     

A.承担责任必将获得他人的认可与尊重

B.承担责任一定能为自己赢得信任,拥有更多发展机会

C.承担责任是为了获取荣誉

D.承担责任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落实于具体的事情里

18、请根据以下图示推断小林的违法行为最有可能是(     

(违法行为)

治安管理处罚法

(触犯法律)

被拘留10天

(后果)

A.私自离校,旷课逃学

B.散播谣言,扰乱秩序

C.捡到手机,拒绝归还

D.敲诈勒索,数额巨大

19、青少年在社会中成长,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下面融入社会,在社会中实践的方式正确的有(     

①积极参加学校发起的“走进敬老院,关爱老年人”活动

②将捡到的100元钱捐献给受灾群众

③为争创“文明城市”建言献策

④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在学习“做守法的公民”的相关知识时,同学们进行了探讨。请你根据他们的表述选出对应的违法行为(     

它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都属于这种违法行为。

A.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有人认为:“未成年人处于身心尚未成熟的时期,因此即使有侵权行为也可以不用负责。”你认同这个观点吗?

22、   材料 2019年7月14日,3名乘客在明知所乘高铁已停止检票的情况下,强行冲闸闯入站台。其中一女性乘客拍打列车玻璃,吼叫工作人员开门不顾阻拦,强行将腿伸入列车和站台之间的空隙阻止列车开动,造成列车晚点7分钟。而她的理由是要赶回去上班。广州铁路警方依法对其处以行政拘留9日的处罚。

对这名女性乘客的行为,甲同学说:“急于上班绊火车,给予拘留太苛责。”乙同学说:“法治社会重规则,岂能任性悖公德?”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23、参观博物馆常常会见到对参观者的一些规定,如“请勿在展厅内进食、睡觉”、“请保持展厅安静,不要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他人参观”、“请爱护环境,讲究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或乱丢杂物”等。2019年8月,某省博物馆一张观众留言本的图片引起热议。起因是一位家长在博物馆留言本上写下满满一页的质疑话语,称博物馆工作人员“管的好多啊”、“不给吃东西”,声称“碰恐龙怎么了”、“不让孩子释放天性吗”用了近20个感叹号表达愤怒。

请从规则与自由的角度评析该家长的观点。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材料:2017年4月1日下午,合肥市五十中学新校真爱志愿者服务站启动仪式在天鹅湖校区报告厅顺利进行。启动仪式前期,五十中新校团委充分利用三月“学雷锋月”这一良好契机,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多样,形式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如义务植树造林、安全用电宣传、防空防灾宣传、文明交通引导、环境卫生清扫等,并在全校范围内发起倡议,积极招募志愿者,为五十中新校志愿服务工作搭建了一个新平台,有助于志愿服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1)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属于亲社会行为吗?中学生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2)联系你参与的社会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25、2018年12月4日,在纪念第五个国家宪法日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做出重要指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全社会要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普及宪法知识,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营造良好氛围。

(1)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2)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该怎样增强宪法意识?

26、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我们应该自觉遵守规则,坚定维护规则,积极改进规则与规则同行,创建美好生活,某中学八(1)班的同学为召开“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主题班会收集到以下两则信息,请你阅读信息解答相应问题

信息一 某学校傍晚放学的时候,门口混乱不堪,开着私家车,骑着电动车和步行前来接孩子的家长,都希望能迅速找到自己的孩子,但拥挤的车辆人群将学校大门堵得水泄不通。

信息二 列车即将发车,两位乘客却堵住车门,不让列车启动,原来他们的同伴还未赶到,面对乘务人员的劝阻和其他乘客的谴责,两人不以为然,态度蛮横导致发车延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的相关规定,公安机关对两人予以行政拘留10天的处罚。

(1)信息一反映的这种混乱状况会带来哪些影响?

(2)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3)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是怎样的?

27、回答问题。

小琪的爸爸在一家国有企业上班,每个月工资收入1万多元,年底还有2万元奖金。妈妈是一家私营企业的技术骨干,年收入15万元左右。舅舅因先天重度残疾,每个月享受政府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700元。

(1)小琪爸爸工作单位属于公有制经济中的哪种经济成分?这种经济成分的地位是什么?

(2)小琪妈妈的收入是按哪种分配方式获得的?材料体现了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3)材料中小琪的舅舅享有了哪项基本权利?

28、【增强宪法观念 坚定法治信仰】 

【理解宪法】

我国宪法序言明确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1)我们为什么要维护宪法的权威?

(2)我们怎样增强宪法意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