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辽阳2025届初三政治下册二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的我明白了,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这段话告诉我们(     

A.别人先尊重自己,自己才能尊重别人

B.不尊重他人,也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

C.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D.有了自尊,就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2、某中学组织八年级学生到东江纵队纪念馆开展研学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认真完成研学任务,对东江纵队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参观这样的活动对中学生而言能够(     

A.学会文化鉴赏技能

B.养成高尚品德行为

C.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D.从中获得精神滋养

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     

①面对多重责任,学会抉择承担

②首先对家庭负责,让父母开心

③增强劳动观念,提升综合素养

④关心国家发展,发扬实干精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3年9月,某地开展“文明礼仪我先行”青少年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号召青少年以自己的行动传递文明、践行文明、弘扬文明。该地举办这一活动是基于(     

①文明有礼能够解决所有社会矛盾②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③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④文明有礼能够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2023年10月8日,小德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第19届亚运会闭幕式,为中国代表团获得383枚奖牌的好成绩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小德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是(     

A.观看电视

B.实地考察

C.上网浏览

D.社会实践

6、看病:排队挂号,耐心候诊;过马路:行人、自行车、机动车服从交通灯指挥;看电影:禁止喧哗,保持安静……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秩序,这是因为(     

①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的状态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③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④社会秩序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A.②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④

7、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建设诚信校园需要你我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八年级课外活动小组准备以“传承美德,践行诚信”为主题,撰写演讲提纲。以下最适合入选的是(     

A.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恪守诚信的要求即可

B.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到,不用说明理由

C.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因此无论在哪里、无论干什么都要先讲诚信

D.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8、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如:

探望别人说“拜访”;起身作别说“告辞”:中途先走说“失陪”;

请人别送说“留步”;请人批评说“指教”;请人指点说“赐教”;

请人帮助说“劳驾”;托人办事说“拜托”;麻烦别人说“打扰”。

由此可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在言语上做到文明有礼,能够(     

①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使自己在人格上高人一等

②体现对他人的尊重,是个人素质和能力的外在表现

③在国际交往中展现国家形象,做“礼仪之邦”的传承人

④做到换位思考,时刻为他人着想,从不考虑自身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下列图中,对知识间相互关系示意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

C.③

D.②③

10、2022年3月,新冠疫情突袭我唐山,然而这座英雄的城市怎会任由小小新冠病毒肆虐。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医护工作者火速迎战,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火速到岗,人们有序居家学习、工作……英雄的唐山人民舍去一己私利,共护家乡平安,使得新冠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从法律角度,上述材料折射出(     

A.医护人员勇担神圣而光荣的职业使命

B.志愿者不顾个人安危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品质

C.人们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思想

D.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11、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之间的矛盾。(     

A.民主选举与民主监督

B.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C.高速增长和高质量发展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12、在班级开展的“我眼中的祖国发展”展示活动中,有的小组收集了我国发展的成就,有的小组收集了我国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还有的小组收集了国家为应对困难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下列说法最能体现此次展示活动意义的是(     

A.展示发展成就,树立民族自信

B.激发爱国热情,提振民族士气

C.成就增强自信,问题增添责任

D.正视发展问题,倍感发展压力

13、在机场、车站,旅客所携带的行李必须经过安全检查。这一要求维护了(     

①社会管理秩序②公共场所秩序③交通管理秩序④生产管理秩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4、《论语》有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下列选项与这一观点的要求一致的是(     

A.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B.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C.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D.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15、谎报险情属于(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不违法

16、下列案例与违法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驾驶机动车遇行人通过人行横道未停车让行,处以200元罚款,记3分——刑事违法行为

B.房地产商未按合同要求在规定时间向购房者交付新房——民事违法行为

C.在家无聊拨打110谎报消息,被公安机关拘留五日——刑事违法行为

D.张某在网上散布谣言,损害他人名誉,被要求赔礼道歉——行政违法行为

17、在医院的走廊里,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个大大的“静”字,这个字提醒我们在医院里要遵守的秩序是(     

A.生产秩序

B.社会管理秩序

C.公共场所秩序

D.交通秩序

18、我市爱心餐馆为困难人士提供免费午餐,为了尊重他们,店里规定:只要困难人士告诉店员点“套餐A”,吃完就可以直接走。该餐馆的做法体现了(     

①关爱他人需要心怀善意,为他人着想②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③要在保护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关爱他人④关爱他人要毫无保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彬彬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好友将旅游途中拍到的我国运送尖端武器的照片晒了出来。彬彬此时的正确做法是(     

A.给朋友点赞

B.劝朋友删除

C.转发朋友圈

D.装作没看见

20、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在_____和_____中养成(     

A.关注社会;帮助他人

B.人际交往;社会实践

C.社会实践;服务社会

D.人际交往;服务社会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关于规则与自由,甲、乙两位同学有不同的认识。请你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辨析。

甲:社会规则保障自由。   乙:社会规则约束自由。

22、   2018年9月10日,《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和阅读实践报告(2017-2018)》在北京发布。该报告指出,未成年人“拥有自己手机”的比例达到73.1%,小学生“拥有自己手机”的比例达64.2%,初中生为71.3%,高中生为86.9%。值得关注的是,未成年人获取新闻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正在全面更新,微信超过电视成为未成年人第一新闻获取渠道。据此.请你就以下观点进行辨别与

23、2021年2月19日10时29分、10时46分,犯罪嫌疑人仇某明在新浪微博上使用其个人注册账号“辣笔小球”,因先后发布两条信息,贬低、嘲讽卫国戍边的英雄烈士,被公安机关以涉嫌寻滋事罪提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18分女儿要上大学了,临行前母亲问:我想给你买件衣服,可不知你喜欢什么样的。女儿回答:您只要把服装店里您瞧着最不顺眼的衣服买回来就行了。

1母女间的价值观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这种差异还可能表现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

2这种差异会对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对待这种差异是任之发展还是设法解决?

3如果你与父母的价值观不一致,你会怎么做?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青春给予我们思考,我们要理智面对;青春给予我们勇气,我们要无畏挑战……让我们透过王梅的两则日记,共同释疑。

日记一:

9月15日   多云

在父母的抚育、同学的帮助和老师的教诲以及社会的关爱下,我逐渐认识了社会这个大课堂,在这个课堂里我收获很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1)你觉得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王梅的收获会有哪些?

日记二:

3月28日  多云

今天,学校邀请了心理学老师为我们做了一场“亲社会行为”的报告会。老师展示的一幅幅图片和一个个故事,让我对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有了更多认识。

(2)请你帮助王梅分析“更多认识”有哪些。

26、材料2022年3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报告中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原则和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都要受到监督和制约。

(1)请写出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是什么?

(2)请说说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如何行使国家权力?

27、英雄是时代的赞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0年6月,中印加勒万河谷对峙事件中,5名戍边英雄用鲜血乃至生命誓死捍卫国土。“面对人数远远多于我方的外军,我们不但没有任何一个人退缩,还顶着石头攻击,将他们赶了出去”;“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大好河山,寸土不让,他们的战地誓言让人泪目。

(1)材料一中戍边英雄的行为履行了哪一公民的基本义务?

材料二 当众人致敬英雄之际,仇某某却在微博上使用其社交账号发布贬低、嘲讽卫国戍边英雄烈士的信息,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根据《中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南京警方及时对仇某某进行刑事拘留。对此,网友纷纷点赞称好。

注:2020年12月《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侮辱、诽谤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名誉、荣誉……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网友评论)“他难道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吗?为什么要对他进行处罚?”

(2)请从自由和法治关系的角度驳斥网友评论。

28、【权责法定,民主监督】

某市为规范“小微权力”,推行“阳光政务”。搭建“阳光政务”微权监督服务平台,平台依托数据资源体系建设,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探索建立以科技为手段、群众举报为基础、党内监督为根本的“互联网+阳光政务”工作模式,促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1)权力必须在阳光下运行,请你就如何规范权力的运行,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2)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你认为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