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2025届初一历史上册二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地中海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公元2世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把地中海变成为它的内湖的帝国是(     

A.阿拉伯帝国

B.罗马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拜占廷帝国

2、2012年夏,奥运会的圣火在伦敦传递,作为圣火采集地的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下列关于古代希腊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爱琴文明是希腊历史的开始

B.斯巴达和迈锡尼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奴隶制城邦

C.公元前5世纪,希腊进入了全面繁荣时期,斯巴达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

D.雅典的民主政治使全体居民拥有了民主权利

3、有学者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收复新疆

C.黄海海战

D.公车上书

4、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公车之人散而归乡里者,亦渐知天下之大局,各省蒙昧启辟,实起点于斯举。”据此可知此举(     

A.拉开了改革变法的序幕

B.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C.推动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5、下列古代国家中不是地跨三洲的大帝国的是 ( )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埃及军事帝国 D阿拉伯帝国

 

6、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是

A.明治维新 B.1861年改革 C.南北战争 D.独立战争

7、公元前6世纪,印度和中国均出现了对本国乃至世界文明具有深远影响的杰出人物,在中国是儒宗学派创始人孔子,在印度则是佛教的创始人

A.亚历山大

B.德谟克利特

C.乔达摩•悉达多

D.图特摩斯三世

8、秦始皇为政令顺利推行,利于文化交流发展,统一后的文字(见下图)是(       

A.甲骨文

B.铭文

C.隶书

D.小篆

9、唐太宗曾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的土地和时间,促进了社会发展,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唐太宗的执政措施体现了

A.儒家的“仁政德治”

B.道家的“自然无为”

C.墨家的“兼爱非攻”

D.法家的“以法治国”

10、下图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上下级之间是一种封君与封臣的隶属关系。这种制度最先形成于哪个国家

A.意大利

B.英格兰

C.法兰西

D.法兰克王国

11、执政官伯里克利在公民大会上问全体公民:自己的花钱计划是否浪费了,他们回答“太浪费了”。直到伯里克利给出满意的答复后,公民大会才准许他可以动用公库的财产。这是因为雅典城邦(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B.居民的政治权利一律平等

C.执政官可以独断专行

D.具有小国寡民的特点

12、既操纵了巴黎和会又操纵了华盛顿会议的国家是

A. 美国

B. 美国、英国

C. 美国、英国、法国

D. 美国、英国、法国、日本

13、历史示意图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历史,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对下列示意图所反映的历史史实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都确立了神权至上的原则

B.都是出现于亚洲的等级制度

C.都属于中世纪的文明成果

D.都有利于维护统治者的统治

14、下边的这幅漫画生动地反映了20世纪初德国人、日本人参加了哪次会议后的心情。

A. 华盛顿会议

B. 慕尼黑会议

C. 巴黎和会

D. 雅尔塔会议

15、维系西欧封君与封臣关系的纽带是

A.土地

B.奴隶

C.黄金

D.粮食

16、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制,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下列不属于封君对封臣义务是

A.无偿地服兵役、提供金钱

B.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C.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

D.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17、在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美国》中的一段解说词:“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他们分别领导美国参加的战争是(   )

A.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B.独立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C.南北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

D.独立战争、美国内战

18、这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打开了近代中国变革封建专制政治的大门。材料评论的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19、《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圣典。伊斯兰教相信《古兰经》是由天使启示“先知”才传至世间的。“先知”将神的“教海”逐节逐章地口传给门徒,从而创立了伊斯兰教。这里的“先知”指的是(       

A.耶稣

B.释迦牟尼

C.穆罕默德

D.克伦威尔

20、529年,以皇帝名字命名的新法典问世。这部法典对此后欧洲各国的法学和法律产生深远影响。这部法典是

A.5世纪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

B.5世纪颁布的《查士丁尼法典》

C.6世纪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

D.6世纪颁布的《查士丁尼法典》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冷战的发生

★含义

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________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____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几百个军事基地,并建立起以____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和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____体系,称霸的欲望十分强烈;美国认为它的制度和观念是最优越的,全世界都应该实行和它一样的制度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西部边界大大地向西推移。苏联还在____建立起与苏联类似的社会主义制度;苏联认为战争是资本主义垄断和竞争的产物

(3)   美、苏两国的国家战略的对立和____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表现

政治

1947年3月,____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经济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____”,即马歇尔计划,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22、在下图方框中填出:(填字母代号)

A.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的地点   B.麦哲伦海峡

23、18世纪英国棉纺织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发明。1733年,______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1765年,______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4、拉美爆发独立战争的原因之一在于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25、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是

26、世界近代史上,英、法、美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与法令,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补全空白处的相关内容。

(1)为限制国王的权力,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______》,使资产阶级统治开始在英国确立起来。

(2)1776年7月4日,北美大陆会议发表《_____》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3)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________

(4)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颁布了《_______》,宣称人 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5)1799年,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_______》, 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等原则。

27、____年5月,北美13个植民地代表在费城召开了第第二届大陆会汉、委任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1804 年,经过公民投票,法国改为帝国。史称“_____ ”,拿破仑加冕称帝。

28、200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

29、清真寺是阿拉伯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很多著名的清真寺,如_____、伊斯坦布尔蓝色清真寺和科尔多瓦清真寺等都被誉为世界建筑史的奇迹。

30、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________________,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国共两党在历史上分分合合,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合作】

(1)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这次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果?请写出一例。

【分裂】

(2)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蒋介石建立了哪一反动政权?从这次革命的失败中,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出了哪些经验教训?

【再合作】

(3)国共再携手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哪一统一战线?这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再分裂】

(4)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战火再燃。国民党点燃内战战火的标志是什么?

(5)从近代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中,你有何认识?

32、1929年—1933年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美国、德国和日本为了解决经济危机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如何?

美国:措施:_____________

结果: _____________

德日:措施: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

33、两次工业革命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其中,在交通运输领域发生了巨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了哪两种交通工具?发明者是谁?

(2)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了哪两种交通工具?发明者是谁?

(3)两次工业革命的交通工具分别以什么机器为动力?

(4)新型交通工具的发明有什么重要意义?

(5)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请你说出新型交通工具的发明有哪些消极影响?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是一位身残志坚的智者……他以“新政”为竞选口号,赢得了人民的广泛支持。1933年3月,就任总统后,他推出了全方位的改革措施,把美国从危机的深渊中解救出来。

——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鉴于当时大危机的严峻形势,最高法院并没有立即反对该法案,但当危机有所缓解,1935年,最高法院宣布《全国工业复兴法》无效。最高法院创立以来,宣布废止的法律不过60种,但一口气就把新法取消了11种。

——崔建伟《关于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的若干思考》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他的“新政”在资本主义社会开启了一种什么新模式?在世界上最先建立起了什么制度?

(2)“他”对世界历史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

(4)依据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感知“他”具有怎样的品格?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