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上许多大事件发生时往往有其标志性事件,以下搭配不正确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英国议会重新召开
B.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
C.法国大革命---1789年法国召开三级会议
D.拿破仑帝国建立—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
2、九年级一班张超同学在学完一章节历史课后,根据所学知识整理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如下图)。根据卡片可知,张超同学这一章节历史课的专题应是( )
A. 资本主义的发展 B.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C. 西欧走出中古时代 D. 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3、下图,反映了世界各国面临的挑战是
A.生态环境
B.人口增长
C.科技发展
D.国际合作
4、瓦特的发明“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此打开了新时代的大门。这一“新时代”指的是( )
A.水力时代 B.蒸汽时代
C.原子时代 D.信息时代
5、《人权宣言》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反封建专制的旗帜,是引导法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指针。下列选项中,出自这部文献的是
A.“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B.“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C.“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D.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6、董史少同学准备举办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成果图片展览,他从网上下载了下列四幅图片。请你指出哪一幅不应该选入?( )
A. B.
C. D.
7、有一次,英国女王向英国财政部申请取暖补助。英国财政部长这样回复说:“很抱歉,女王陛下,你并无权利享受这个待遇!”据此判断,女王
A. 是国家的象征
B. 在英国人民心中仍有较高的威望
C. 仍享有统治国家的绝对权力
D. 权力受到制约
8、网络游戏《罗马帝国》再现了公元前27年到公元300年罗马帝国的崛起和全盛。罗马帝国的缔造者是
A.伯利克里
B.罗慕路斯
C.屋大维
D.凯撒
9、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说:“现在人们对希腊这一黑暗时代(指古代希腊遭受蛮族入侵)的了解要比印度遭受蛮族入侵时期的了解详尽得多,这主要归功于希腊人自己留下的宝贵遗产。”他在这里说的“宝贵遗产”主要是指 ( )
A.《荷马史诗》
B.《天方夜谭》
C.儒略历
D.《十二铜表法》
10、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冷战局面,一些新独立的国家为维护国家独立、摆脱美苏的控制,于1961年采取的行动是( )
A.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发起不结盟运动
C.成立联合国
D.成立七十七国集团
11、以下对封建时代欧洲庄园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庄园主按规定只能拥有一个庄园
B.庄园的土地分两部分,一部分是领主的“直领地”,一部分是佃户的“份地”
C.庄园内的佃户要想取得一块“份地”是有一定条件的
D.在庄园内从事劳作的农奴是缺少自由的
12、依据“1941年12月7日”“美国某海军基地”“参战国增多”“达到最大规模”,可以推断发生的事件是( )
A.莫斯科保卫战
B.日本偷袭珍珠港
C.诺曼底登陆
D.斯大林格勒战役
13、下表反映了1500~1800年间,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可以得出的相关结论是
国家 | 数量(艘) | ||
1500—1599年 | 1600—1700年 | 1701—1800年 | |
葡萄牙 | 705 | 371 | 196 |
荷兰 | 65 | 1770 | 2950 |
英格兰 | — | 811 | 1865 |
欧洲合计 | 770 | 3161 | 6661 |
——安格森·麦迪生:《世界经济千年史》
A.16世纪以来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最多,被称为“海上的马车夫”
B.17到18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率高于英格兰
C.18世纪葡萄牙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减少,转而致力于开辟新航路
D.18世纪英格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迅速,有成为海上霸主之势
14、周恩来在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建成一个基本完整的工业体系,需要三个五年计划或者再多一点时间;毛泽东则认为“要保证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不要在他们头上泼冷水”。这一分歧最有可能发生在
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15、有学者认为,“它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使真正的世界性联系成为可能。世界走向一体,正是从这时开始的。”它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奥斯曼土耳其的崛起
C.《马可波罗行纪》的广泛传播
D.天主教的传播
16、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等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在文学、艺术、思想、科学等许多方面硕果累累。由此可见
A.主要在艺术领域成果突出 B.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C.让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D.推动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17、“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材料反映是社会思潮是( )
A.理性主义
B.浪漫主义
C.禁欲主义
D.人文主义
18、历史剧《北平无战事》曾在央视热播。该剧讲述了1948年中共地下党员为和平解放北平,做出艰难抉择的故事。该剧最有可能以哪一事件为背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9、17—18世纪,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
A.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B.殖民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
C.“君权神授”学说同议会矛盾的激化
D.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20、现在有许多西方节日传入我国,如“圣诞节”、“复活节”等。这些节日与下列哪一宗教有关( )
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21、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是__________;美国的“开国元勋”中,领导北美人民赢得独立的是________。
22、文学艺术是人类文化圣殿的主体,是人类文明的体现。
(1)贝多芬创作的《 》热情颂扬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英雄业绩。
(2)法国狄盖特谱曲的《 》唱遍世界,成为一首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
(3)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 ”。
23、某初三学生开展了一次追寻近代英法美政治建设的探究活动,请完成下表。
名称 | 领导人物 | 宪法或纲领性文件 | 政体形式 | 影响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克伦威尔 | ③ | ⑤ | 确立了西方近代政体形式,推动了民主法制进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美国独立战争 | ① | 《独立宣言》、 ④ | 总统制共和制、联邦制 | |
法国大革命 | ② | 《人权宣言》 | 共和制 |
24、被誉为“拉丁美洲解放者”称号的是 。
25、法国大革命是世界历史上一次________的资产阶级革命,有力地推动了欧洲范围内的________斗争和________的民族独立运动,对________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6、《________》是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
《________》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27、_______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此次航行证实了__________。
28、宣言是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1)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 》,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颁布了《 》,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
(3)二战期间,为共同对付法西斯国家的侵略,美苏英中等26国签署了《 》。
29、根据下列文字描述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它被认为是欧洲近代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2)它把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并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3)它改变了世界面貌,把人类带进来“蒸汽时代”:
30、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著作《________》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1913年,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使用________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31、14-16世纪期间,世界进入由古代到近代的转型期。欧美地区率先进入了新时代的黎明,给世界历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6世纪,手工工场在西欧各国流行。哪个国家的手工工场最兴盛?与此同时,西欧各国在农村地区出现的新的经营方式是什么?
(2)“14世纪上半叶,意大利的一些人文主义者觉得,文化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僵化时期后开始复苏”。这场“复苏”运动的实质是什么?列举这场“复苏”运动先驱者的代表作品一部。
(3)指出图一所示历史事件发生后,美国建立的政体名称。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的历史作用?
32、下图是新航路开辟示意图,请填出A.B.C.D航线的航海家及贡献
A
B
C
D
说出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33、一战后世界形成了什么体系?这一体系是通过哪两次会议确立的?
34、英国人“制造”了现代世界,以一个小小的岛国震撼了整个世界。(10分)
材料一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卓越的代表、举世闻名的大戏剧家。他一生留下37部优秀作品。在他的代表作《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内心的蜕变被作家赋予了重大意义,从主人公艰难而意义重大的转变中,人们看到的是一个人的,或者说是一种新的人类成长过程,这是人的真正的史诗——人的壮大和自觉,是这部戏剧的真正主题。
——选自《欧洲文艺复兴史》
材料二 新航路的开辟促使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先是里斯本、塞维尔,后来是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再后来是伦敦等城市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
——选自《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 17世纪时,伦敦处在了商业领导地位,商品的供应更加丰富,香料、咖啡、茶叶、糖、染料、热带果品、上等织品、挂毯和宝石这些人们熟知的东西,以前所未有的数量涌入。金融业也随着商业而发展。17世纪时,半国有化的英格兰银行成立。这种规模的银行能够调动大量资金和贷款,不仅足以开展和控制大规模的商业活动,而且还能对政府产生影响。在这个时期的手工业,特则是采矿、印刷、武器装备和纺织业都在发展。随着家庭生产或“来料加工”制度的发展,商人或企业主可以购买原材料,提供给匠人,由他们在作坊中生产。
——选自《西方文明史》
材料四 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领先世界进入工业时代。继英国之后,法国和德国成为最早接受工业革命的欧洲国家。法国首先引进英国先进技术,到19世纪下半叶,法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同一时期,德国的化学工业跃居世界第一,鲁尔区被称为“欧洲工业的心脏”。其他欧洲国家继法、德之后也相继开始工业革命,奥地利和意大利因和法、德接壤,成为这些国家的学习者;比利时、瑞士等国因邻近英、法,也以煤炭、冶金、钟表闻名于世。
——选自《一本书读懂欧洲历史》
材料五 19世纪上半叶,英国是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们……把自己的要求以《人民宪章》的形式发表,以向议会递交请愿书的方式进行。1839年,已有125万人在国民请愿书上签名。请愿书重50千克,工人用一个由彩旗装饰起来的担架把它抬进议会。但议会以235票对46票将其否决。1842年,工人第二次向议会递交请愿书,英国当时的总人口为1900万,在第二次请愿书上签名的就达330万人,赢得了全国一半成年男子的支持。请愿书铺开有6英里长,蔚为壮观,但再遭议会拒绝。在宪章运动中,工人独立地提出了选举权要求,……对英国社会政治制度的民主改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选自《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仔细阅读上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回答,莎士比亚的作品主要体现了什么中心思想?
(2)根据材料二回答,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贸易中心转移到了哪里?
(3)材料三反映了英国哪些行业的发展?(写出两点即可)
(4)从材料四中,能得到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两点即可)
(5)材料五中的宪章运动其历史背景是什么(用不超过30字概括回答)?根据材料五概括宪章运动的特点(写出一点即可)。广大工人的要求被议会拒绝,说明了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