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州2025届初一历史上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的上流社会在正式场合流行穿西洋礼服。饮食上也将牛肉作为高级料理的代表。下列选项能解释说明这一变化的是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

D.开始实行征兵制,建立效忠天皇的军队

2、对如图(“三角贸易”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A.使资本主义制度扩展到其它地区

B.使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繁荣起来

C.增进了亚非拉各国的友好关系

D.加强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3、图1和图2是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和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两组相似度很高的文物。它们可用于佐证: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B.远古传说真实可信

C.中国文字发展成熟

D.皇帝制度已经确立

4、“英国也发明了耕作的机器,使用了更好的耕作方法,但是看来也够奇怪的,这些也同样使许多穷苦的人民更加穷苦,并把成千上万的家庭从英国较小的农场中赶了出来。”这一材料表明英国工业革命( )

①推动农业生产的革命性变化 ②加速了农民与土地的分离

③加剧了农村的贫富分化 ④加快了农村人口的流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在15世纪,法国斯特拉斯堡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到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与宗教相关的书刊下降为总数的27%。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潮流是(       

A.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

C.理想主义

D.自由主义

6、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下列属于古代印度文明的是( )

①佛教 ②楔形文字 ③太阳历 ④阿拉伯数字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7、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体现在

①各地纷纷开展了垦殖运动,垦殖者成为新开发地区的主人

②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

③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出现租地农场

④形成集中的手工工场,雇工分工合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实现好、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下列标志着我党已实现彻底消灭封建土地制度,真正解放农民这一目标的事件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9、某同学在整理读书笔记时列出如下知识点,他研究的可能是(     

A.古代亚非文明

B.雅典民主政治

C.西罗马帝国的发展

D.封建时代的欧洲

10、罗马帝国是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关于罗马帝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屋大维创立“元首制”,建立了罗马帝国

B.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C.罗马帝国的“内湖”是地中海

D.罗马帝国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11、如图是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画面人物的神态恬静端庄,她“神秘的微笑”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该作品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妇女解放

B.改革创新

C.禁绝欲望

D.人文主义

12、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成立联合国最初是在雅尔塔会议上正式提出的

B.《联合国家宣言》是成立联合国的依据

C.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及安全

D.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

13、“博物馆”的外墙保留了历史的原貌,满目疮痰,墙面脱落,还留有弹孔……然而,这里陈列的却是该地点燃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索的物件。”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萨拉热窝事件

B.十月革命

C.来克星顿枪声

D.凡尔登战役

14、一百六十余年过去了,《共产党宣言》从其发表之日起,以其开创性的理论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这里的“新时代”指 (  )

A. 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   B. 资产阶级革命

C. 资产阶级改革   D. 国际工人运动

 

15、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   兴起

A. 运输业

B. 冶金业

C. 棉纺织业

D. 采矿业

16、古代罗马给人类留下来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史实体现古罗马共和精神的是

A.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元老院

B.斯巴达克起义的发生

C.屋大维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

D.罗马征服东地中海地区

17、下列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A.等级十分严格,世代相袭不可逾越 B.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

C.贵贱分明,固化了社会不平等状态 D.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们之间不得通婚

18、在下图该文明古王国后期,此建筑越修越小。对此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A.统治者开始重视民生

B.统治者思想趋于理性

C.统治者权力逐渐衰落

D.统治者喜好别的建筑

19、把宣扬对人类的博爱作为教义核心的世界性宗教是( )

A. 佛教   B. 基督教   C. 伊斯兰教   D. 道教

20、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仍然屹立在茫茫沙漠的边缘,见证人间世态的变迁。下列对金字塔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该建筑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   B. 该建筑是古代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C. 该建筑是古代埃及的军事防御工程   D. 该建筑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______签署了《______》,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成立。

22、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___________

23、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奴隶制共和国雅典达到了全盛时期,此时执政者是__________

24、公元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帝国东部的________设立新都。后来,该城改称为君士坦丁堡。

25、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朝实行______(制度);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_____”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

26、 控诉了法西斯屠杀无辜居民的血腥暴行

27、【打破包围社会主义】1917年,俄国爆发的____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了现实。

28、汉谟拉比统治时期的概况:国家实行________制度;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_____。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__________的时期。

29、1920年1月,世界上第一个全球性的普遍性国际组织_____成立;1945年10月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宗旨的_____诞生。

30、文明因交流而精彩,因互鉴而丰富。

(1)________的东征,客观上把希腊文化对外传播开来,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2)7世纪中期日本模仿中国隋唐制度而进行的改革是________

(3)把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从东方传人西方的是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革命或改革往往是由于某种旧制度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的,它是落后国家通向现代化的“桥梁”。

请回答:

(1)请举出19世纪60年代,为使“落后国家通向现代化”而进行的革命和改革。

(2)美国和俄国在19世纪60年代废除的“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旧制度”分别指的是什么?

(3)美国为了废除当时的旧制度颁布了什么文件?

(4)俄国为了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在18世纪初还进行了一次什么改革?

(5)请你谈一谈以上材料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32、某班以“古今中外的国家统一问题”为主题举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回答问题。

(走进古代历史)

(1)秦朝的建立者是谁?

(2)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的皇帝是谁?

(走进伟人构想)

(3)为促进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什么科学构想?

(4)在这一构想指导下,1997年我国成功收回了哪一地区的主权?

(美国史)

(5)北美人民向殖民者挑战发起的战争是什么?

(6)领导美国摆脱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的总统是谁?他实行的新政“新”在何处?

(学习党史)

(7)标志着“共产党诞生”是哪次重要会议?

(8)长征途中对中国共产党最具转折意义的会议是什么?

(9)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什么?

33、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丰富多彩,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遗产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文学成就】

(1)希腊神话的特点是什么?请你写出希腊神话的代表作一部。

【雕塑成就】

(2)请你写出希腊雕塑中的杰作一例。

【建筑成就】

(3)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什么上?请你写出希腊罗马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各一例。

【哲学成就】

(4)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的哲学家是谁?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谁?他创立了哪一新学科?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传道者宣传说,□□就是“教世主”。□□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救世主”在希腊语中称作“基督”,这种信仰□□基督的宗教后来被称为“基督教”。

材料二:

材料三: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1)材料一中三处“口口”均应填入的内容是什么?

(2)联系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是谁?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法兰克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哪三个国家的雏形?

(3)概括材料三中的当时西欧封君与封臣存在的义务有哪些特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