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信阳2025届一年级政治上册三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进入初中后,小红同学遇到了以下问题。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我不喜欢爸爸妈妈干涉我的事情,可是有时候却渴望他们在我身边。”说明小红出现了青春期闭锁心理

B.小红和同桌小峰互相帮助,关系很好,经常一起进出教室,于是有同学议论他俩早恋。早恋有坏处也有好处,不应提倡也不必反对

C.小红最近打扮爱追求个性,她的穿着总和妈妈有分歧。小红想,她这是有独立思维的表现,思维独立就是要追求独特,追求个性

D.小红要帮妈妈洗碗,妈妈笑着说:“你先去做作业吧,碗我来洗。”妈妈乐于我来帮忙,但更看重我未来的发展

2、青春期的少年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还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成长,在思想和精神方面中学生应特别注重(   

①发展独立思维②培养批判精神③追求与众不同④开发创造潜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这表明(       

①学习能激发我们前进的动力

②只要努力学习,就会拥有一切

③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④学习就是永远在学校进行学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下列对青春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青春只有欢乐,没有烦恼

B.青春只有烦恼,没有欢乐

C.青春是短暂的,要珍惜青春年华

D.青春是美好的,要尽情挥霍时光

5、类似于飞行员这类在传统观念中由男性从事的职业,现在有了越来越多的女性从业者。这种变化不断挑战着人们的认知经验。这告诉我们(       

A.男生女生拥有各自的性别优势

B.男女生的性别特征是与生俱来的

C.应平和地接受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D.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6、“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钱,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我们对成长充满着渴望。成长的渴望体现在(       

①渴望拥有健美的身躯②渴望拥有充实的大脑

③渴望自由④渴望飞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性别角色是指特定社会中被认为典型的男性和女性的行为模式,这些模式表现出最基本的男性和女性的差异。正确认识性别角色(     

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与异性的不同点②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如何塑造自我形象

③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如何与异性相处④可以帮助我们看透人的本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兰州好人”苏晓勇13岁时母亲病逝,22岁时父亲瘫痪在床。他既要照顾父亲,又要照顾年迈的祖母,用行动诠释着“百善孝为先”的人间大爱。苏晓勇的事迹告诉我们 

①孝敬父母主要是物质上要赡养父母

②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道德义务   

③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④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我们中学生来说,自强(  )

①能让青春的步伐永不停息             ②可以让我们更加自信

③能保证事业一定成功                    ④需要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持久的坚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男生逻辑思维敏捷,数理化功课好;而女生在英语、语文等功课上占上风。这启示我们(     

①欣赏对方的优势,不断完善自己     ②欣赏自己的优势,塑造自我形象

③认识各自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     ④认识性别的特征,不受性别刻板印象影响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1、伴随着生活经验的不断扩展,我们的情感体验愈加丰富。这些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以下属于我们获得美好情感的行为是

A.喜欢读经典名著

B.热衷于网上交友

C.喜欢穿奇装异服

D.痴迷追娱乐明星

12、青春让每个人都开一次花,但不担保每个人都结一次果,能不能结果往往取决于当你还是一朵花的时候。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A.要珍惜青春年华,努力充实自己

B.走过青春期,我们都会成为有才华的人

C.要尽情享受青春,因为青春短暂

D.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青春

13、我们有自己的节奏,不同的集体有不同的节奏,当自己的节秦与集体节奏不一致时,应该(   

A.坚持自己的节奏

B.置集体节奏于不顾

C.调整自己的节奏

D.打乱集体的节奏

14、无论我们对所在的集体是否满意,心中都充满对美好集体的向往,都希望自己的班级积极向上充满活力。这是我们的(       

A.集体愿景

B.精神支柱

C.伟大理想

D.个人追求

15、老师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正确的认识是

A.表扬是鼓励,批评是鞭策

B.表扬是肯定,批评是歧视

C.表扬是爱护,批评是放弃

D.表扬是喜爱,批评是讨厌

16、下列关于孝敬父母的认识正确的是(       

A.孝敬父母就要事事听从父母的安排

B.尽孝在当下,要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C.减少与父母沟通能够避免发生亲子矛盾

D.帮助父母做家务比赞美父母更能体现孝敬之心

17、一位哲人说过,人是能思想的苇草。青春期思维的独立是指(       

A.一味追求独特,不人云亦云

B.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接纳他人的意见

C.以自我为中心,坚持自己的观点

D.对问题见解独到,对未知的事情充满好奇

18、守护生命,不仅要爱护身体,而且要养护精神。下面属于养护精神的正确做法有(   

①学习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②参观黄金实景博览苑

③感受“京剧”、“评书”等艺术   

④全盘吸收外来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一个学生,他肩负着学习的使命;作为父母的儿子,他承担着孝敬长辈的义务;作为哥哥,他承担着爱护妹妹或弟弟的责任。这样不可避免地就在时间和空间上产生了矛盾。面对角色冲突,我们要(        )

①分清主次轻重                    

②服从整体利益

③突出个人的需要                 

④调整自己的节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这句话告诉我们(   )

A.奉献使人快乐,使人充实,使人高尚

B.要有自强精神。要有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持久的坚持

C.成功需要自信

D.要增强好奇心,培养广泛而有益的兴趣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21、集体建设有赖于每个成员的自觉愿望和________,需要我们自主建设,自我管理。

22、基础知识填空

①每次考试前小强都很紧张,他总是在进入考场前先听一会儿音乐,缓解自己紧张的情绪,这种调节

情绪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②2019年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这体现出的法律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是人们对男性或女性角色特征的固有印象,表明人们对性别角色的期望和看法。

④我国为保护未成年人制定了两部专门法律:__________________

⑤“学贵有疑”,在学习中,我们需要_________的精神和勇气。

23、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情感世界。关注自己的情感状态,不断创造,积累美好的情感体验,向他人传递情感正能量,会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

下面根据所处情境写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在横线上填出对应字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________________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教师相互交流。

25、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14亿中国人民投入到抗疫行动之中。同学们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居家学习。七年级学生小王遇到了下列情境:

情境一:网课期间,月月同学表现积极,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小王心中萌发了一些对月月同学朦胧的情感。

(1)这是小王成长中_______(正常或不正常)的现象。

小王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二:长期的居家学习,小王渴望早日回到学校,见到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2)这说明在社会生活中,______________是人最基本的的精神需求。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______________、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美好情感。

情境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全体居民居家隔离。小王想依仗“熟人”,自由出入。

(3)小王的这种认识是______________(正确或错误)的。

理由是______________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26、把下列内容与对应的法律连接起来。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27、青春期存在心理矛盾是不正常的。______

五、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8、   在集体生活中,每个人有各自不同的想法,有不同的诉求,有些诉求与集体规则发生冲突。针对这种现象两名同学发表了各自看法:

请你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辨析

29、   保护未成年人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如何才能真正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该不该承担法律责任成为热议的话题。据报道,三位未成年中学生集体殴打一位同班同学致残,被起诉到人民法院。法院依法判决,三位未成年人不到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责令家长监管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以及承担被侵害学生的医疗等赔偿费用。

有人说法院的这种判决是对未成年人违法行为的纵容,不利于未成年人的成长,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30、   独立就是不光提出自己的观点,还要倾听、理解别人的观点。

判断:( ) 理由:_______

六、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    回望成长历程,我们更加懂得珍惜当下,下面是七年级小红的初中生活片断:

片段一:我悄悄喜欢上了和我一起工作的男生小磊,导致我上课常常走神,成绩一落千丈,幸亏班主任老师及时对我进行帮助……

片段二:在学校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歌咏比赛中,我是评委,班上的同学悄悄和我说,要给我们班的参赛选手打高分,我想了想,最后还是按评分标准公平给分。

(1)如果你是片断一中的班主任老师,你会怎么帮助小红?

(2)片断二中,如果你是小红,你会对叫你打高分的同学说些什么?

3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小丽成绩优异,就是比较内向,在班级中经常一个人独来独往。数学老师让她当数学课代表后,小丽把数学作业本及时上交、对交不上的同学及时督促、上课前到办公室联系老师……渐渐地,小丽以一个活泼开朗、主动交往、认真负责的面貌出现在同学面前了。

结合《集体生活成就我》的相关知识,说明从小丽的变化中,你觉得集体生活对个人的成长有什么作用?

33、《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六大核心素养中的文化基础——科学精神中包含了批判质疑的素养,重点是: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等。

(1)批判质疑表现在哪些方面?

(2)培养批判质疑的核心素养,其意义和要求是什么?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距、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他说:我国是一个有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国情复杂。我们党在这样一个大国执政,要保证国家统一、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要秉持法律这根准绳、用好法治这个方式。

材料二:“增强全面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要求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内容。依法治国“从娃娃抓起”,就要创新学校法治教育课程设置,创新法治教育方式和模式,完善学校治理,优化校园生活,让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法治精神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从一开始就植根于每个孩子的头脑深处。

(1)材料一说明我国坚持的治国方略是什么?其总目标是什么?

(2)如果让全校学生了解更多关于义务教育和自我保护方面的法律规定,你会重点推荐哪几部法律?

(3)要让法治深深地“植根于每个孩子的头脑深处”,你认为广大中学生应该付出哪些实际行动?

35、    材料一 在奥运赛场上,体育健儿们之所以获得金牌,除了自身的天赋和刻苦训练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那些甘当“人梯”的陪综们。

材料二 某班同学在一次拔河比赛中,因为未参加比赛的同学没有组织好啦啦队喊口号,导致参加比赛的同学步调不一致,最终输掉比赛。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陪练们奉献自己,甘当“人梯"体现了怎样的情感?它有什么作用?

(2)请思考在集体生活中如何涵养我们的品格?

(3)为了把我们的集体建设成为美好集体,你准备如何为集体建设出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