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焦作2025届一年级政治上册二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老师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正确的认识是

A.表扬是鼓励,批评是鞭策

B.表扬是肯定,批评是歧视

C.表扬是爱护,批评是放弃

D.表扬是喜爱,批评是讨厌

2、青春期的少年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还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成长,在思想和精神方面中学生应特别注重(   

①发展独立思维②培养批判精神③追求与众不同④开发创造潜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伴随着生活经验的不断扩展,我们的情感体验愈加丰富。这些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以下属于我们获得美好情感的行为是

A.喜欢读经典名著

B.热衷于网上交友

C.喜欢穿奇装异服

D.痴迷追娱乐明星

4、下列对青春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青春只有欢乐,没有烦恼

B.青春只有烦恼,没有欢乐

C.青春是短暂的,要珍惜青春年华

D.青春是美好的,要尽情挥霍时光

5、类似于飞行员这类在传统观念中由男性从事的职业,现在有了越来越多的女性从业者。这种变化不断挑战着人们的认知经验。这告诉我们(       

A.男生女生拥有各自的性别优势

B.男女生的性别特征是与生俱来的

C.应平和地接受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D.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6、“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我们中学生来说,自强(  )

①能让青春的步伐永不停息             ②可以让我们更加自信

③能保证事业一定成功                    ④需要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持久的坚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青春让每个人都开一次花,但不担保每个人都结一次果,能不能结果往往取决于当你还是一朵花的时候。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A.要珍惜青春年华,努力充实自己

B.走过青春期,我们都会成为有才华的人

C.要尽情享受青春,因为青春短暂

D.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青春

8、“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这句话告诉我们(   )

A.奉献使人快乐,使人充实,使人高尚

B.要有自强精神。要有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持久的坚持

C.成功需要自信

D.要增强好奇心,培养广泛而有益的兴趣

9、无论我们对所在的集体是否满意,心中都充满对美好集体的向往,都希望自己的班级积极向上充满活力。这是我们的(       

A.集体愿景

B.精神支柱

C.伟大理想

D.个人追求

10、“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钱,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我们对成长充满着渴望。成长的渴望体现在(       

①渴望拥有健美的身躯②渴望拥有充实的大脑

③渴望自由④渴望飞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这表明(       

①学习能激发我们前进的动力

②只要努力学习,就会拥有一切

③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④学习就是永远在学校进行学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下列关于孝敬父母的认识正确的是(       

A.孝敬父母就要事事听从父母的安排

B.尽孝在当下,要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C.减少与父母沟通能够避免发生亲子矛盾

D.帮助父母做家务比赞美父母更能体现孝敬之心

13、守护生命,不仅要爱护身体,而且要养护精神。下面属于养护精神的正确做法有(   

①学习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②参观黄金实景博览苑

③感受“京剧”、“评书”等艺术   

④全盘吸收外来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一位哲人说过,人是能思想的苇草。青春期思维的独立是指(       

A.一味追求独特,不人云亦云

B.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接纳他人的意见

C.以自我为中心,坚持自己的观点

D.对问题见解独到,对未知的事情充满好奇

15、青年宣言片《后浪》在各大网站刷屏,其不乏激励人心的句子:“因为你们,这个世界会更喜欢中国,因为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因为你们,心里有火,眼里有光。奔涌吧,后浪!”作为后浪的我们(       

①要尽情享乐青春的美好,不要留下遗憾

②对问题要有独到的见解,发展独立思维

③对事情要有自己的思考,培养批判精神

④要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     

A.敬重和爱戴父母

B.有好吃的先给父母吃

C.多帮助父母做家务

D.在经济上多支援父母

17、荣荣进入青春期后,一听到妈妈“唠叨”,她总爱“顶牛”,事后又觉得后悔。针对荣荣的情况,你给他的合理建议是

①及时调适,否则会影响亲子关系          

②换位思考,与父母良好沟通

③这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顺其自然     

④尊重父母意愿,什么都不与父母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男生逻辑思维敏捷,数理化功课好;而女生在英语、语文等功课上占上风。这启示我们(     

①欣赏对方的优势,不断完善自己     ②欣赏自己的优势,塑造自我形象

③认识各自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     ④认识性别的特征,不受性别刻板印象影响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9、性别角色是指特定社会中被认为典型的男性和女性的行为模式,这些模式表现出最基本的男性和女性的差异。正确认识性别角色(     

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与异性的不同点②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如何塑造自我形象

③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如何与异性相处④可以帮助我们看透人的本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兰州好人”苏晓勇13岁时母亲病逝,22岁时父亲瘫痪在床。他既要照顾父亲,又要照顾年迈的祖母,用行动诠释着“百善孝为先”的人间大爱。苏晓勇的事迹告诉我们 

①孝敬父母主要是物质上要赡养父母

②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道德义务   

③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④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21、你的学科基础知识如何呢?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2)进入青春期,个子高了、嗓音变了、长青春痘了,这属于 ______ 。

(3)步人青春期,我们的 ______ 不断发展,对问题开始有更多的见解。

(4)“学贵有疑”,在学习中,我们需要 ______ 的精神和勇气。

(5)当人们说“她是假小子”或“他不像个男孩子”是用 ______ 来评价某个女孩或男孩。

(6)______ 要求学生见贤思齐,向榜样学习。

(7)小刘写有关“逆境”主题的作文时,百度出下列诗句与成语:

①自古男儿当自强负荆请罪②梅花香自苦寒来百折不挠

③志当存高远水滴石穿④不为五斗米折腰苏武牧羊

请你帮忙选出适合做本文论据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青春期男生女生在生理方面的差异会更加明显。下列对于性别特征认识正确的是(   

①男生女生的生理性别特征是与生俱来的

②男生女生拥有各自的性别优势,我们要学会孤芳自赏

③对性别角色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与异性的不同,更好塑造自我

④女生先天不及男生,但后天绝对比男生努力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3、(1)之所以说“法安天下,德润民心”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法律的权威来自于国家强制力。你的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八大之后,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加大反腐力度,一批贪腐高官相继受到法律惩处。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也与法律密切相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在递情感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感受,使我们的生命更有力量,周围的世界也因为我们的积极情感多一份美好。

(1)看到中国女排在世界大赛中获得冠军,看到五星红旗伴随着国歌冉冉升起时,你的情感体验是①_________

(2)轻柔的音乐给人放松,渲染浪漫美好的情调,让我们体味美好的情感。美好的情感能够促进②________

(3)我们可以通过③________________、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

(4)生活中某些负面的情感体验尽管不那么美好,但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它可以④________

25、基础知识填空。

(1)新中国成立伊始,我国就开启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航程。___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___年宪法,是我国的现行宪法。

(2)____年底,我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2014 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____

(4)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____

(5)法律的本质是____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26、【法律对对碰】请把下列内容与对应的法律连接起来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27、美好情感能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   ________

五、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8、当前,生活中存在着信关系不信法、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努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良好氛国。围绕着遵守法律这个话题,同学们展开了讨论,请对下列观点进行辨析。

29、有人认为:喜怒哀乐虽然是个人的事情,但还是应该考虑周围人的感受,请你辨析这一观点。

30、    2019年9月6日,《北京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施行。《规定》指出,对各类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保持“零容忍”态势,着力构建校园安全防范体系,对涉及校园的有关案件和报警,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立案、第一时间出警、第一时间侦办,坚持露头就打,依法严惩。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事关人类的未来,如何才能保护其健康成长呢?

甲:涉校案件危害大,出台规定就可以杜绝。

乙:未成年人需保护,学校护航是基础。

六、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重惩处教师性侵害犯罪督促健全校园安全机制》

汪某某系某小学班主任兼语文老师,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其以检查作业、辅导功课为由,在教室、教师宿舍多次对班内多名女生(均为7至8岁)实施猥亵、强奸行为。案发后,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检察院及时介入,引导、配合公安机关收集完善证据,以强奸罪、猥亵儿童罪对汪某某提起公诉,并提出从重处罚和“从业禁止”的量刑建议。法院采纳检察机关建议,判处汪某某无期徒刑,并处“从业禁止”五年。同时,检察机关针对办案中发现的问题,采用公开送达的形式向成都市教育部门发出检察建议,教育部门依据相关规定吊销了汪某某的教师资格证,禁止其终身从事与教育有关的职业,并建立健全学生安全常识教育、学校安全管理责任、师德师风动态考核等机制。

材料二 “校园暴力”成为2017年两会绕不开的话题。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曹建明在报告中指出去年依法惩治校园暴力犯罪,起诉4604人,对1560名受伤害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法律援助。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校园暴力”被再次提出,会同教育部等出台防治中小学生校园欺凌指导意见,……积极开展以案说法等活动,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切实维护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1)国家为什么要这样做?

(2)面对给予的特殊保护,我们未成人应怎样做?

32、   某中学的七年级四班连续三次没有获得学校的先进班级流动红旗,班上同学针对这个问题互相埋怨,推卸责任,班主任老师说:“遇到问题时我们要想一想,自己是否负起了责任。”

(1)班主任老师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问题?

(2)面对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做?

33、融入情境,回答问题。

情境:今天轮到小杨所在的小组打扫卫生,因为想着马上要去参加足球比赛,他草草地扫了地,把垃圾堆在一边就走了。

(1)小杨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2)小杨应该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34、人们对同样的情景会有不同的情绪反映,请写出下列情况下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1)在公共汽车上被人踩了一脚。

积极情绪:

消极情绪:

(2)在一次考试中,自己成绩进步明显但有同学认为这个成绩不真实。

积极情绪:

消极情绪:

35、   材料一:清晨,小明来到学校,见门口多了一位警察。班主任告诉小明,为了保护学生上下学的安全,我县开展社区民警进校园活动。同时,学校也更新了校园监控设备。

材料二:据统计,我国学生伤害事故的比例约为5.5%,近年来,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

(1)材料一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哪两方面的保护?

(2)根据材料二谈谈国家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

(3)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部法律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