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被北回归线横穿的四个省级单位中位于最东端的是( )
A.云南省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广东省 D.台湾省
2、导致撒哈拉以南非洲形成这种经济特点的主要原因
A. 自然资源丰富 B. 人口众多 C. 长期殖民统治 D. 科技落后
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主要原因是淮南、淮北
A. 种植技术差异大 B. 地形差异大
C. 风俗习惯差异大 D. 气候差异大
4、下列描述不是我国南方地区居民生活特点的是( )
A.风味食品有粽子、汤圆、米线米粉
B.房屋高、房顶坡度大、墙体较薄
C.居民喜面食,面食种类多
D.夏季习惯睡竹床、凉席
5、分布在黄土高原上黄河的两大支流是:( )
A. 汾河
B. 渭河
C. 海河
D. 辽河
6、下列四个国家中,属于下图所示I类国家的是
A.尼日利亚 B.澳大利亚 C.日本 D.德国
7、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淮南、淮北地形不同
B.淮南、淮北栽培技术不同
C.淮南、淮北气候不同
D.淮南、淮北耕作制度不同
8、八年级一班有来自祖国各地的同学,下列四个同学在讨论各自家乡的特色,其中错误的是( )
A. 小华同学说:“我来自新疆乌鲁木齐,长绒棉、啤酒花、番茄、葡萄、哈密瓜都是我家乡的特产,我的家乡所在的省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区”
B. 小伟同学说:“我来自海南三沙市,1940年,我的祖爷爷移居到了这个祖国最南端的城市”
C. 小丽同学说:“我来自辽宁连云港,我的家乡是陇海铁路的起点”
D. 小红同学说:“我来自西藏那曲,我的家乡的优良畜种是耗牛,我的家乡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
9、我国北方地区的冬季均温在多少度以下( )
A. 0度 B. 5度 C. 10度 D. 15度
10、近年来,香港的制衣工厂纷纷迁移到祖国内地,其主要原因是( )
A. 祖国内地拥有众多廉价劳动力
B. 祖国内地拥有大量技术工人
C. 祖国内地可以提供充足的日常生活消费品
D. 祖国内地可以提供充足的淡水
11、冬季沈阳气温比广州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因素 D. 人为因素
12、下列关于香港地理位置和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香港濒临东海和南海 B. 香港北面与广东省深圳市相邻
C. 香港位于珠江口西侧 D. 香港包括香港岛、大屿山、九龙三部分
13、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生产容易遭受的自然灾害是
A.泥石流 B.滑坡
C.台风 D.春旱
14、关于七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欧洲是全球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南极洲几乎全部位于南极圈以内,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C.亚洲濒临三大洋,既跨东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
D.大洋洲、南美洲和北美洲,均为濒临三大洋的大洲
15、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
A.温暖 B.炎热
C.干旱 D.高寒
16、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东南、西南、西北 B.东北、东南、西南
C.西南、西北、东北 D.东北、西北、东南
17、传统的欧洲民居房顶很多修成尖锥形,主要是因为 ( )
A.避开风力 B.气候常年湿润 C.美观大方 D.避雷
18、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特色产业是( )
A.旅游业、金融贸易
B.钢铁、汽车工业
C.食品、服装等加工工业
D.软件、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
19、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农业类型——东耕西牧
B. 人口和城市——东密西疏
C. 传统民居——南平北尖
D. 传统交通工具——南船北马
20、关于我国地势所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阻碍了海上湿润气流向陆地深入
②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③大河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
④阶梯内部形成丰富的水能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1、首都北京的气候类型是 。
22、我国省级行政区中,共有______个直辖市;与北京市相邻的直辖市是________。
23、我国地理差异显著,而___________往往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分界线。
24、西双版纳与哪些国家接壤
25、位于珠江三角洲的两个经济特区是________ 、________ .
26、杭州是长江三角洲区域北翼的中心城市。__
27、我国陆地领土面积_____多万平方千米,仅次于_____和_____,居世界第三位,与_____洲的面积差不多。陆上国界线长达_____万多千米,与14个国家相邻。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_____亿,约占世界人口的_____,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8、黄河水灌溉的平原是_____和_____。
29、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________, ________是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 它具有________ 的特点。
30、在我国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农业中的________ 业地位重要,那里有我国四大牧区.东部地区是种植业、林业、渔业主要分布区,其中,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以________ 业为主.
31、我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开展了多项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读“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回答问题。
(1)线路a、b调配的是_______资源,是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_______工程,该资源的调配主要输送方式是_______。
(2)该项工程的一期a线是把A_______(省级行政区)_______(地形区)资源,向东输送到我国B_______(工业基地),该工程的二期工程b是引进中亚地区的资源,最南输送到我国C_______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南临_______海;此项工程意义重大,对于输出区A的意义是_______;对于输入地区B的意义是_______
(3)工程a、b线的西段经过了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地区,该地区气候_______(特点),生态脆弱,若破坏地表植被,易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所以,所以该项工程采取施工严格规定沿线28米宽的施工区域,尽量不破坏地表植被,废弃物全部回收处理,土石方全部回填等措施,力争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4)该资源输入地B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该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_______,该城市对周边地区乃至全国都有_______作用。B区域的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请简要分析B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_______(至少3点)。
(5)线路c、d调配的是_______资源,这分别是我国的_______工程的东线和中线。c、d线均把资源调往我国D_______(地形区),请从自然和社会经济角度简要分析D区域该项资源短缺的原因_______。
(6)东线工程c的起点在江苏_______(城市),利用_______向北输送该资源。
32、读图比较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差异,完成下表。
33、读“亚洲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的大陆部分与_______洲的大陆部分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2)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据图估算亚洲南北所跨的纬度大约是_______度。
(3)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下面是对“世界第一大洲”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 )
A.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B.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C.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D.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4)亚洲与“”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_______山脉-土耳其海峡。
(5)读图判断,亚洲以_______ (热、温、寒)带为主。
34、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
①_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2)①、②、③、④四地中,适合开展攀岩活动的是______地,适合漂流的是______地。
(3)A地在B地的______方向,两地的相对高度约为_______米。
(4)乙河干流流向大致是从_______向______流。
35、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位于广东省伶仃洋区域内,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南环段。全长约55千米,中间段是6.7千米长的海底道,2018年10月24日9时正式通车。通车后,极大缩短了珠海、香港、澳门三地之间的时空距离。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图、珠江三角洲地区图和港珠澳大桥简图。
(1)港珠澳大桥联系了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分别是港、澳、______(填简称),夏秋季节大桥建设时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是______。
(2)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铁路:A______;城市:C______。
(3)改革开放以来,有人把我国沿江对外开放的格局形象地比喻为“射向太平洋的箭”。我国东部海岸线似“弓”,长江似“箭”。请分析作为“箭”的长江,为“箭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哪些优越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
(4)港珠澳大桥中间段采用海底隧道的修建形式,其主要目的是______。
(5)修建港珠澳大桥的意义包括______。
①加强港澳与珠三角地区的联系
②澳门将成为继香港之后新的国际航运中心
③促进港珠澳地区重工业的发展
④促进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长期繁荣与稳定
⑤促进港珠澳地区经济协同发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6)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经济类型为________型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