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马鞍山2025届初一生物下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小明同学测量不同植被环境下的空气湿度,记录数据如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时间

裸地

草坪

灌木丛

早晨

57.5

72.5

90.6

中午

40.0

61.1

73.1

晚上

46.1

67.4

85.3

A.表中数据表明,中午时的裸地空气湿度最小

B.测量灌木丛的空气湿度时,干湿计应放在地上

C.表中数据表明,草坪也有提高空气湿度的作用

D.表中数据表明,早、中、晚不同时间段,早晨的空气湿度最大

2、下列有关人体构成正确的是(       

A.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B.细胞→器官→组织→人体

C.细胞→组织→系统→人体

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3、植物根尖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伸长最快的部位和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分别是()

A.伸长区、成熟区

B.分生区、根冠

C.伸长区、分生区

D.根冠、成熟区

4、医生看完病人的尿检报告后,将病人诊断为肾小球病变,请问,这是因为尿检中哪种成分超标

A.蛋白质

B.葡萄糖

C.无机盐

D.尿素

5、如图为缩手反射反射弧的模式图,若④处损伤,其他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将表现为(  )

   

A.有感觉,且能缩手

B.有感觉,但不能缩手

C.无感觉,但能缩手

D.无感觉,且不能缩手

6、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到体外的正确途径是(       

A.输尿管→尿道→膀胱→体外

B.尿道→膀胱→输尿管→体外

C.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D.膀胱→输尿管→尿道→体外

7、农业谚语“稀植多草,密植多稻”体现了进行合理密植的重要性。合理密植有利于农作物(     

A.吸收水分

B.吸收无机盐

C.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D.增强蒸腾作用

8、如图为植物种子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胚包括①②③④⑤

B.乙表示单子叶植物的种子

C.豆浆的营养主要来自⑨

D.②和⑦将发育为茎和叶

9、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藻类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形成了煤炭

B.水杉、卷柏、银杏都属于裸子植物

C.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点是都不产生种子

D.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没有输导组织

10、有关人体神经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

C.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脑干

D.“谈虎色变”是人特有的条件反射活动

11、用热水将番茄烫一下,很容易就能撕下一层表皮,这层表皮属于

A.保护组织

B.分生组织

C.输导组织

D.营养组织

12、自然界中生物的形态和特征多种多样,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逐年增粗、长高的小树

B.漫天飞舞的雪花

C.恐龙化石

D.溶洞中长高的石笋

1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一山不容二虎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螳螂捕食,黄雀在后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4、下列有关细胞的分裂、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不断分裂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B.一粒大豆种子长成一棵成熟的植株与细胞的分裂、生长和细胞的分化有关

C.细胞分裂后,新细胞的遗传物质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

D.细胞的分化是指随着细胞的生长其形态出现差异的过程

15、我们每天要呼吸两万多次,呼吸时吸入的氧的最终去向是(  )

A.构成组织细胞

B.到组织细胞处交换二氧化碳

C.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D.在组织细胞内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16、关于如图细胞分裂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②内的染色体在分裂前进行了复制

B.如图表示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C.新细胞与母细胞一样都有细胞壁

D.图丙中,③和④内的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17、小滨用如图所示的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观察到的物像放大倍数是(  )

A.10倍

B.40倍

C.50倍

D.400倍

18、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是                                                                      

A.呼吸运动

B.气体扩散作用

C.血液运输

D.其他方法

19、进入青春期后,人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显著变化。如何健康度过青春期,下列晓阳在课堂上提出的观点,你不赞同的是(  )

A.积极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

B.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澡,常换内衣

C.要有个性,遇到问题拒绝与长辈沟通

D.学会明辨是非,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20、一次实验测得的数据往往存在误差,因此需要设置(       

A.实验组

B.重复组

C.对照组

D.无关变量组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可以构成细胞 ,但不能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

 

22、胸廓由脊柱、________________及肋间肌组成,底部由______封闭。

 

23、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受到柱头分泌的粘液刺激开始萌发,长出_____,其通过花柱伸入子房,一直到达_____。最后,__________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将来发育成_____

24、对淀粉初步消化的器官是______,对蛋白质初步消化的器官是______,对全部营养都能充分消化的器官是______

25、人为什么会“触目”而“惊心”呢?这是因为眼睛把外界危险或恐怖的信号传人大脑后,大脑皮层就会特别兴奋,因而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________ (激素名称)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可见,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_________系统调节,也受到________ 调节的影响.

26、营养物质中,在口腔内开始消化的是___________,最终要被消化分解成__________才能被吸收;在胃内开始消化得的是__________,最终要被消化分解成__________才能被吸收;全部在小肠内消化的的是__________,最终要被消化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被吸收。

27、剧烈运动后,我们除了会感觉呼吸频率加快之外,此时我们的心跳也会加快,脉搏也会加快,这说明我们人体内的组织器官消耗的________增多,促进了________的进行。

 

28、人体的血管分为__________以及_____三种.

29、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______量高的煤而形成的。

分析:酸雨对环境的危害已经是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也是中考的重要考题之一。

 

30、人体尿液形成的两个重要环节是肾小球的_____作用和肾小管的_____作用。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连线题:请将下列血液各成分与其具有的功能用线连接起来。

A、血浆                      ①携带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B、红细胞                  ②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C、白细胞                  ③促进止血,加速血液凝固

D、血小板                  ④吞噬病菌,起防御和保护作用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判断题

1)资源和环境问题都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   (______

2)动脉血管里流动的是动脉血,静脉血管里流动的是静脉血。     (______

3)人体内多余的水分都是随尿液排出体外的。     (______

4)激素调节既受神经调节的控制,也能对神经调节产生影响。   (______

5)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会使用工具。   (______

6)如果早餐吃得较少,可以通过多吃午餐来弥补。   (______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守道路畅通,保一方平安”是交通警察的职责所在,根据下列图示分析交警执勤的行为,回答相关问题:

(1)刘警官看到一辆行驶不稳的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图甲中(__________的曲度可以调节,在_____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层的______形成视觉。

(2)司机看到“靠边停车”的交通手势后,将车停下,这属于_______反射。

(3)“请出示你的驾驶证,行驶证”,随着刘警官声音的响起,司机图乙中(__________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_______形成听觉。

(4)刘警官要求司机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以检测是否酒驾或醉驾,此时司机的膈肌处于_______状态,胸廓上下径缩小,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_______

(5)迸一步检查车辆时,刘警官不慎被车后备箱内尖锐物品刺到手指,他立即缩手,请用图丙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_______

34、下图是常见的几种微生物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__(填图中标号)属于真核生物,图中A是一种微小生物,必需使用__才能观察到。

(2)A与D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是A没有__

(3)在外界环境适宜的情况下,B、E两种生物的繁殖方式分别是__

(4)图D是酵母菌结构,D与E生物一样细胞结构中没有___,所以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5)B分布广泛,一是与它生殖方式有关,二是与其利用___度过不良环境有关。

(6)若用放大镜观察C、E,可以发现它们是由多细胞的___构成的,通过__来繁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