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池州2025届初一生物下册二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面有关生命的健康与安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现有人煤气中毒,应立即打开门窗,将其移到通风处,并及时拨打120

B.发现有人因溺水而突然停止呼吸,进行人工呼吸急救时应每分钟吹气 16—18 次

C.大静脉出血时,可用指压法压迫伤口的近心端

D.非处方药可以由患者自我诊断后购买和使用

2、如图为植物种子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胚包括①②③④⑤

B.乙表示单子叶植物的种子

C.豆浆的营养主要来自⑨

D.②和⑦将发育为茎和叶

3、在一个鱼塘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A.鱼

B.浮游动物

C.螺蛳

D.水草

4、产生卵细胞、形成受精卵以及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  )

A.卵巢、阴道、子宫

B.卵巢、子宫、阴道

C.卵巢、输卵管、子宫

D.卵巢、子宫、输卵管

5、下表为探究有关黄粉虫幼虫的实验方案。该实验研究目的应为(  )

放置黄粉虫幼虫的位置

黄粉虫幼虫数量

光照

温度

湿度

纸盒左半侧

20只

明亮

28℃

适宜

纸盒右半侧

20只

阴暗

28℃

适宜

A.探究黄粉虫幼虫数量对其分布的影响

B.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分布的影响

C.探究温度对黄粉虫幼虫分布的影响

D.探究湿度对黄粉虫幼虫分布的影响

6、既是气体的通道也是食物的通道的是(  )

A.口腔

B.咽

C.喉

D.食道

7、农业谚语“稀植多草,密植多稻”体现了进行合理密植的重要性。合理密植有利于农作物(     

A.吸收水分

B.吸收无机盐

C.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D.增强蒸腾作用

8、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细胞分裂范围的是(  )

A.细胞质平均的分成两份

B.细胞核平均的分成两份

C.液泡渐渐长大,几个液泡并成为一个液泡

D.细胞内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9、被虫蛀过的种子,一般都不能萌发成幼苗,其原因往往是(  )

A.种子感染了病毒,失去了萌发能力

B.萌发时外界条件不适宜

C.种子的胚被虫蛀坏,失去了生命力

D.种皮被破坏,失去了保护作用

10、植物生活需要量最大的三种无机盐是(       

A.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B.含钙、铁、钾的无机盐

C.含氮、镁、锌的无机盐

D.含钙、磷、硼的无机盐

11、人体呼吸道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  )

①温暖   ②湿润   ③清洁   ④干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安全输血,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可输而且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       

A.A型血

B.B型血

C.AB型血

D.O型血

13、下图表示食物中某种有机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据此推断该有机物是( )

   

A.淀粉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14、含羞草的叶片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种现象反映生物能

A.进行呼吸

B.生长和繁殖

C.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15、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藻类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形成了煤炭

B.水杉、卷柏、银杏都属于裸子植物

C.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点是都不产生种子

D.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没有输导组织

16、某人患有地方性甲状腺肿,请分析他日常食物中最可能缺乏的是(       

A.含钾的无机盐

B.含钙的无机盐

C.含铁的无机盐

D.含碘的无机盐

17、合理膳食要求:食物多样、谷类为主。谷类中含量最多的营养物质是

A.糖类

B.蛋白质

C.维生素

D.脂肪

18、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A.大猩猩

B.森林古猿

C.猕猴

D.黑猩猩

19、下列关于胎儿获得营养物质和氧的途径,正确的是(       

A.母体→脐带→胎盘→胎儿

B.脐带→母体→胎盘→胎儿

C.胎盘→母体→脐带→胎儿

D.母体→胎盘→脐带→胎儿

20、兴趣小组同学利用黑豆进行了种子萌发条件的探究实验,所得数据绘制如下图。本实验可以说明

A.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B.温度对种子萌发没有任何影响

C.黑豆是研究种子萌发最好的材料

D.种子在 25℃时比 18℃更容易萌发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正常人的心律为60—100次/分钟,测一下你自己的心律为多少?________ ,如果相同体重的人体每分钟的需氧量一定,请你分析,在正常范围内65次/分钟的心脏和95次/分钟心脏那个的功能更强大?说明理由。

22、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____,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易与氧 ____。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23、图中⑥是     ⑦是

 

 

24、某同学探究了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其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如下:

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

实验现象:试管内的溶液不变蓝。

实验结论:馒头变甜与牙齿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分泌有关。

1实验在设计和操作上有几处错误,请你指出并纠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描述的实验现象是否与他所做实验的实验现象相符?___________。如果不符,请你重新描述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的实验结论是否可靠?___________________。

 

25、对生物资源的保护和科学管理,首先要制定有关     ,加强教育宣传、法制管理,严惩   者。要禁止对森林和草原植被的破坏,保护生物生存环境的    性和__   _性。要防治污染,消除有毒物质对生物的   

 

26、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_____造成的: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

27、心室肌肉发达,可像抽水用的泵一样将血液泵至全身各处,心脏左右两个精密结合,协同工作,保证了血液循环的顺利进行。下图为心脏某工作状态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心脏的[ ]________收缩,将血液泵向肺,此过程中,[ ]________关闭,防止血液倒流。

2在将血液泵向肺时,心脏的[ ]________处于舒张状态,以便容纳从肺流回心脏的血液;[ ]________也处于舒张状态,以便回收来自全身各处的血液供不断继续泵向肺。

3在一个将血液泵向肺时,心脏的另外一个是处于收缩还是舒张状态?________。请推测,心脏的两个每次泵出的血液量是否基本相同?__________。

 

28、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______,它能分泌_______,促进脂肪被消化。

29、数千年前,黄河中上游的黄土高原曾经森林茂密,鸟兽繁多,生态优越。但是,近百年来人们的掠夺式开发,使植被破坏,现已成为荒山秃岭。每到雨季来临,大量泥沙冲进黄河,使之成为罕见的悬河”。

请分析回答:

(1)原来生态优越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对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在此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都保持________状态。

(2)根据上述实例,说明森林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保护________________,我国陆续建立了数百个自然保护区。

 

30、下图为反射弧示意图,请写出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将下列器官与其功能连起来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加抗凝剂的血液不会发生凝固,但可以看到明显的分层现象,上层淡黄色的半透明的液体是血清。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中国营养学会推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提出了一个营养上比较理想的膳食模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平衡膳食宝塔”第一层的食物,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__,该物质在消化系统中最终消化成可以被人体吸收的___________

2)在消化系统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__________

3[ ]____分泌的胆汁虽不含消化酶,但能对脂肪物质进行消化,此消化属于_____性消化;

4)青少年处于长身体的的关键阶段,在保证摄入足够的第一、第二层食物的同时,应多吃些处于第三层和第四层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可以提供丰富的________

5)小红最近在刷牙时经常牙龈出血,你建议她应该多吃_____层的食物。

34、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箭头代表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叩击膝盖下的韧带时,[①]_______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并沿着[②]传到脊髓里特定的[③]________,由其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④]________传到[⑤]________,引起大腿上相应的肌肉收缩,使小腿突然弹起。

(2)形成痛觉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这说明脊髓不仅有反射功能,而且有_______功能。

(3)“谈梅止渴”“谈虎色变”等反射是与______有关的反射,这是人类所特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