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肇庆2025届初一生物下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含羞草的叶片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种现象反映生物能

A.进行呼吸

B.生长和繁殖

C.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2、下图表示食物中某种有机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据此推断该有机物是( )

   

A.淀粉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3、“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外星球”这一生命起源的推测得到了部分人的认可,理由是(        

A.米勒的实验为该推测提供了证据

B.原始地球条件下不可能形成有机物

C.陨石和星际空间发现了有机物

D.在其它星球上已经发现了原始生命

4、下列关于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是神经元的细胞体

B.图中②③④是突起,他们共同组成神经纤维

C.图中④结构若是传出神经的部分,则可感受外界刺激

D.该神经元接受刺激后只能产生兴奋

5、以下属于人体基本组织的是(  )

A.保护组织

B.输导组织

C.结缔组织

D.营养组织

6、被虫蛀过的种子,一般都不能萌发成幼苗,其原因往往是(  )

A.种子感染了病毒,失去了萌发能力

B.萌发时外界条件不适宜

C.种子的胚被虫蛀坏,失去了生命力

D.种皮被破坏,失去了保护作用

7、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一个人的生命开始于(  )

A.受精卵

B.婴儿的出生

C.卵子和精子

D.胚胎

8、自然界中生物的形态和特征多种多样,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逐年增粗、长高的小树

B.漫天飞舞的雪花

C.恐龙化石

D.溶洞中长高的石笋

9、下列有关人体构成正确的是(       

A.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B.细胞→器官→组织→人体

C.细胞→组织→系统→人体

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10、在一个小烧杯中倒入10mL植物油,加入配制好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并放置在37℃的温水中保温,1小时后小烧杯内的植物油不见了,则所配制的消化液最可能是

A.胰液、唾液、肠液

B.胆汁、唾液、胃液

C.唾液、胃液、肠液

D.胆汁、肠液、胰液

11、人体心脏存在瓣膜,保证血液在心脏的流动方向是(  )

A.动脉→心房→心室→静脉

B.动脉→心室→心房→静脉

C.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D.静脉→心室→心房→动脉

12、某人患有地方性甲状腺肿,请分析他日常食物中最可能缺乏的是(       

A.含钾的无机盐

B.含钙的无机盐

C.含铁的无机盐

D.含碘的无机盐

13、下面有关生命的健康与安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现有人煤气中毒,应立即打开门窗,将其移到通风处,并及时拨打120

B.发现有人因溺水而突然停止呼吸,进行人工呼吸急救时应每分钟吹气 16—18 次

C.大静脉出血时,可用指压法压迫伤口的近心端

D.非处方药可以由患者自我诊断后购买和使用

14、肝炎患者厌食油腻的食物,这是因为肝炎影响了(  

A.肝脏分泌消化脂肪的酶

B.小肠绒毛对脂肪的吸收

C.患者的食欲

D.肝脏分泌胆汁,从而影响脂肪的消化

15、如图一是一株烟草植物示意图,图二是①结构中一个细胞的放大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一中的①、③、④所示结构是构成植物体的器官,②是贯穿植物全身的输导组织,它具有输导功能

B.吸烟有害健康,原因是烟草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尼古丁),这种物质主要存在图二示细胞中的C

C.组成④所示结构的细胞中,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D.图二中A所示结构为细胞核,它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

16、下列有关青春期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男女出现各自的外形特征

B.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C.身高迅速增长

D.身体已经完全发育成熟

17、下列例子中,最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绿色的蜥蜴生活在灰色的岩石上

B.皮毛厚实的动物生活在沙漠中

C.一种沙漠植物有发达的根

D.叶片薄而脆的植物生长在气候寒冷的环境

18、人体内二氧化碳扩散的方向是(  )

A.静脉血→组织细胞→肺泡

B.组织细胞→静脉血→肺泡

C.肺泡→静脉血→组织细胞

D.肺泡→组织细胞→静脉血

19、鼻腔不具有的功能是(       

A.清洁进入鼻腔的空气

B.气体交换的场所

C.温暖,湿润进入鼻腔的空气

D.气体进出的通道

20、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气体中总是氧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其根本原因在于(  )

A.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B.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C.气体在呼吸过程中的扩散

D.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从外形上看,人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部分。

22、新知探究

 

 

23、人体内呈液态的结缔组织是___________,其中属于细胞间质的是___________

24、生物圈保护的中心目标,在于保持________的健康,维持人类和各种生物的________可持续发展,改善人类的________

 

25、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 __________

26、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了

 

27、我们日常所吃的食物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六类营养物质

28、一日三餐的生理依据是:一般我们吃进去的混合食物在_____里停留4-5小时。

29、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_____提供.贮存在人体内的_____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30、________是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不能完成或很难完成呼吸,请将以下现象与呼吸中的相应过程进行连接。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1)胆汁、胰液都注入小肠。____

2)胃呈囊状,可贮存食物。____

3)动脉里流动的一定是动脉血。____

4)人类对流感病毒的免疫力可维持终身。____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图甲是眼球结构示意图,图乙是膝跳反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周末,小华乘公交前往郑州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小华坐在候车亭的长凳上尝试进行膝跳反射实验,他敲击图乙中的[_____](填字母序号)处,之后观察到了小腿向上弹起的现象这是因为[d]______发出的神经冲动指令大腿股四头肌收缩进而引起小腿向上弹起,股四头肌是该反射的______(选填“感受器”或“效应器”)。

(2)小华坐在公交车上,透过车窗,远处的树木和近处的行人都能看清楚,这是由于人的眼球能够通过调节图甲中[_____] ______的曲度,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形成的物像都能清晰地落在[⑧]_______上。如果长期用眼过度,看远处的树木会模糊,这是因为物像落在了[⑧]的_______方。

(3)“奥体中心到了”,听到语音报站小华立刻起身准备下车,这种与_______有关的反射是人类所特有的。

34、蚕在结茧时不吃也不动,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的“薄 头茧”,影响了蚕茧的出丝率。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为了寻找“薄头茧”的原因,5 月份进行了一次探究实验,9 月份又进行了重复实验。两次实验均选择五龄期老熟蚕,将它们放入 6 片方格簇(每片方格簇有 312 格,即每片最多结茧 312 粒),7 天后统计“薄头茧”的发生率。实验分为 3 组,三组的光线处理不同,实验结果见表:不同光照条件下平均结茧情况统计表(单位:%)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光线

明亮而不均匀

明亮而均匀

暗而均匀

实验Ⅰ(5月份)

15.48

7.50

4.92

实验Ⅱ(9月份)

17.17

8.85

4.50

总平均发生率

16.33

8.18

4.71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

(1)蚕茧是蚕蛾在发育过程中的____阶段出现的。

(2)该小组设计并实施这一实验的实验假设是:____

(3)在这一实验中,除要控制蚕的年龄和大小、实验时间相同外,还要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请你举出其中的一个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