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A.大猩猩
B.森林古猿
C.猕猴
D.黑猩猩
2、调查校园的植物种类时,做法错误的是( )
A.需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B.需要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C.调查过程只记录自己喜欢的生物
D.要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3、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肺适于气体交换的主要结构特点的是( )
A.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个,与气管相通
B.肺泡总面积约有100平方米
C.肺泡外表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肺泡壁很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
4、下图表示食物中某种有机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据此推断该有机物是( )
A.淀粉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5、我们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应该是
A.要与他们亲密接触,共同生活
B.他们得的是传染病,应该让他们与世隔离
C.不能与艾滋病患者握手和说话,要远离他们
D.要对他们宽容、理解、同情,并给予适当的帮助
6、从生物学的角度看,随地吐痰的危害主要是( )
A.痰中有黏液
B.痰中有尘土
C.这种行为不文明
D.痰中往往有病原微生物
7、关于如图细胞分裂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②内的染色体在分裂前进行了复制
B.如图表示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C.新细胞与母细胞一样都有细胞壁
D.图丙中,③和④内的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8、手指被扎,痛觉形成的部位是:
A.指尖
B.效应器
C.感受器
D.大脑皮层
9、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动,一滴汤水会招来许多的蚂蚁,这些现象说明生物具有哪一特征( )
A.生长
B.应激性
C.反射性
D.新陈代谢
10、如图为植物种子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的胚包括①②③④⑤
B.乙表示单子叶植物的种子
C.豆浆的营养主要来自⑨
D.②和⑦将发育为茎和叶
11、在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中,不存在瓣膜结构的是( )
A.心室和心房间
B.心室和动脉间
C.动脉内
D.静脉内
12、产生卵细胞、形成受精卵以及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 )
A.卵巢、阴道、子宫
B.卵巢、子宫、阴道
C.卵巢、输卵管、子宫
D.卵巢、子宫、输卵管
13、如图是同一实验条件下不同的动物所需要的“尝试与错误”次数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B.学习行为是脊椎动物特有的,无脊椎动物不具备学习行为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D.学习行为的获得借助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有利于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14、有关植物生殖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被子植物的生殖要经过开花、传粉、受精才能结出果实
B.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场所是在花柱内
C.花最重要的结构是花蕊
D.受精后,受精卵发育成种子中的胚
15、“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外星球”这一生命起源的推测得到了部分人的认可,理由是( )
A.米勒的实验为该推测提供了证据
B.原始地球条件下不可能形成有机物
C.陨石和星际空间发现了有机物
D.在其它星球上已经发现了原始生命
16、被虫蛀过的种子,一般都不能萌发成幼苗,其原因往往是( )
A.种子感染了病毒,失去了萌发能力
B.萌发时外界条件不适宜
C.种子的胚被虫蛀坏,失去了生命力
D.种皮被破坏,失去了保护作用
17、小滨用如图所示的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观察到的物像放大倍数是( )
A.10倍
B.40倍
C.50倍
D.400倍
18、下列有关人体构成正确的是( )
A.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B.细胞→器官→组织→人体
C.细胞→组织→系统→人体
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19、蕨类植物的植株一般苔藓植物高大的主要原因是( )
A.蕨类植物依靠孢子繁殖
B.根茎叶中都有输导组织
C.大多生活在潮湿环境中
D.对有害气体反应不敏感
2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落花转化为春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
A.植物根部的吸收作用
B.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
C.花瓣本身的呼吸作用
D.细菌、真菌的合成作用
21、体循环途径:_______→主动脉→_______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________→上、下腔静脉→______。
22、人体内废物排出的方式有_______和_______。
23、近视通常是由于眼球的_________的凸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导致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要配戴_________镜矫正。
24、呼吸道不仅保证气体_______进出肺,还能对吸入气体进行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作用。
25、实验探究:将三支试管A.B.C.各装入2毫升淀粉糊,再将三支试管分别加入2毫升胃液、2毫升唾液、2毫升清水,搅拌后使其反应充分,据此回答。
试管 实验步骤 | A | B | C |
加入的物质 | 2毫升淀粉糊+2毫升胃液 | 2毫升淀粉糊+2毫升唾液 | 2毫升淀粉糊+2毫升清水 |
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保温 | 37℃水浴10分钟 | 37℃水浴10分钟 | 37℃水浴10分钟 |
加入碘液 | 2滴 | 2滴 | 2滴 |
(1)鉴定淀粉所特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
(2)淀粉糊不变蓝的是________试管。
(3)A试管的变色情况是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C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我们通常说的血压指的是_____________。
27、如图表示模拟肺部呼吸运动的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B模拟的是人体的_________________。
(2)用手向下拉D,C内的容积会扩大,B就会变____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这个过程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写“吸”或“呼”)气过程。
(3)在人体内,此过程进行时,橡皮膜代表的结构D会_________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其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扩大,使得胸腔容积变大,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降低,于是气体就被_________________(填“吸入”或“排出”)。
(4)人体通过吸气和呼气实现了肺与_________________的气体交换。
28、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石灰水变________,可以证明_________.
29、血液不仅具有运输作用,而且还具有_________和________作用
30、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不同食物含有不同的能量,他们准备了花生仁和核桃仁。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注: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187 J的能量)
(1)A装置中的花生仁为2克,燃烧前,锥形瓶中的水温为10℃,燃烧后,锥形瓶中的水温为70℃(数据为实验重复3次的平均值),则锥形瓶中的水共吸收了热量________J。
(2)B装置中的核桃仁为2克,燃烧前,锥形瓶中的水温为10℃,燃烧后,锥形瓶中的水温为75℃(数据为实验重复3次的平均值),则锥形瓶中的水共吸收了热量________J。
(3)如果A、B操作过程科学规范,依据(1)和(2)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4)此实验常假设上述热量为食物所含能量,实际上食物全部燃烧产生的能量比上述热量________。
31、请将下列病症或现象与其原因联系起来:
32、节食保持苗条是青春期的健康生活习惯。(_____)
33、传染病是人类健康的天敌,人类与传染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请根据你所学知识回答。
(1)19世纪,巴斯德、科赫等科学家陆续发现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是引起传染病的“罪魁祸首”,它们统称为_______,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就开始了预防接种工作,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
(2)艾滋病传播途径复杂,而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与艾滋病患者接触,如握手、拥抱、以及共用学习用具、餐具等是_______(填“会”或“不会”)被传染的。
(3)引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原体是_______。从免疫的角度看,注射的新冠病毒疫苗属于_______,注射后身体内会产生针对新冠病毒的_______,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
34、下图是缩手反射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其结构基础是______。
(2)写出图中数字所标示的结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3)当手受到针的刺激,会发生缩手反射,该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路径是________(用图中的数字表示)。从反射的类型看,缩手反射属于_________反射。
(4)当手受到针的刺激后,会感到疼痛,痛感形成于___,以后见到针会有意识地躲避,此反射的类型属于________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