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延边州2025届初一生物下册二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关于人体呼吸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痰是在气管中形成的

B.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

C.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使进入鼻腔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清洁

D.吞咽时,会厌软骨可以盖住喉口,避免食物进入气管

2、在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中,不存在瓣膜结构的是(  )

A.心室和心房间

B.心室和动脉间

C.动脉内

D.静脉内

3、植物根尖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伸长最快的部位和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分别是()

A.伸长区、成熟区

B.分生区、根冠

C.伸长区、分生区

D.根冠、成熟区

4、下列例子中,最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绿色的蜥蜴生活在灰色的岩石上

B.皮毛厚实的动物生活在沙漠中

C.一种沙漠植物有发达的根

D.叶片薄而脆的植物生长在气候寒冷的环境

5、下列关于孔雀和孔雀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它们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它们都有细胞膜用于控制物质的进出

C.它们的生长都离不开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D.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

6、下列哺乳动物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  )

A.猕猴

B.长臂猿

C.恒河猴

D.大叶猴

7、如果箭头表示正常的血流方向,则图中较粗的血管能正确表示静脉的是(  )

A.

B.

C.

D.

8、肝炎患者厌食油腻的食物,这是因为肝炎影响了(  

A.肝脏分泌消化脂肪的酶

B.小肠绒毛对脂肪的吸收

C.患者的食欲

D.肝脏分泌胆汁,从而影响脂肪的消化

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落花转化为春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A.植物根部的吸收作用

B.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

C.花瓣本身的呼吸作用

D.细菌、真菌的合成作用

10、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藻类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形成了煤炭

B.水杉、卷柏、银杏都属于裸子植物

C.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点是都不产生种子

D.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没有输导组织

11、植物生活需要量最大的三种无机盐是(       

A.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B.含钙、铁、钾的无机盐

C.含氮、镁、锌的无机盐

D.含钙、磷、硼的无机盐

12、人体心脏存在瓣膜,保证血液在心脏的流动方向是(  )

A.动脉→心房→心室→静脉

B.动脉→心室→心房→静脉

C.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D.静脉→心室→心房→动脉

13、美国科学家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射到小老鼠的受精卵中,培育出来超级鼠,所利用的生物技术(  )

A.克隆技术

B.发酵技术

C.杂交技术

D.转基因技术

14、细胞内不同的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下列结构与功能连接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叶绿体——使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C.线粒体——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细胞核——保护细胞内部

15、用热水将番茄烫一下,很容易就能撕下一层表皮,这层表皮属于

A.保护组织

B.分生组织

C.输导组织

D.营养组织

16、如图为泌尿系统的示意图,其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如图为人体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处较b 处的二氧化碳气体明显多

B.甲处血液鲜红,乙处血液暗红

C.乙处血液首先进入心脏的部位是右心房

D.毛细血管内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18、图甲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油菜(如图乙)三个部位的切片的一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取自于图乙中的A

B.观察切片③时,想在视野中同时观察到更多的细胞,接着的操作应是换用高倍镜

C.观察切片②时,如果视野中的细胞不太清晰,接着的操作应是调节一下粗准焦螺旋

D.图甲中切片①和②中所有细胞内都有叶绿体,而③中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19、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发生在(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心脏

20、用显微镜观察时,所要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其原因是(     

A.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

B.能让光线透过

C.不易污染目镜

D.易于染色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三种血细胞比较

种类

形态结构

功能

红细胞

呈两面凹的   状, 细胞核

运输   和部分 .

白细胞

比红细胞 ,   细胞核

吞噬

血小板

个体最小,形状 ,   细胞核

止血和

 

22、食物在各种消化液的作用下,最终淀粉分解成______,脂肪分解为______

23、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 __________

24、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

25、达尔文是19世纪著名的________ 者。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___

 

26、中华鲟是具有江海洄游特性、在洄游时必经过荆江(荆州市境内的长江)的珍稀鱼类,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中华鲟的体内,当血液流经 时,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27、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细胞在_____________结合完成受精过程;胎儿生活在羊水中,通过________、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

28、____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其结构和功能单位是____,由____、肾小囊和___构成。排尿的意义①_____________

29、血液循环系统由__________组成,血液循环途径可以分为__________

30、下面是甲、乙、丙三人尿液检验值

1属于正常尿液成分的是   ,理由是  

2肾小球有 的作用: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被过滤到   中,形成 。而大分子物质和   未被过滤体积太大,表格中检测的三个人肾小球有病变的是   ,理由是

3肾小管有 的作用:原尿中有用成分如:大部分    、全部    、部分   被重吸收,而无用成分少量水、部分无机盐、全部   经肾小管后形成   ,表格中可能是为肾小管有炎症的患者是   ,理由是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请将下列疾病与病因对应连线

A.坏血病             a.缺乏维生素C

B.佝偻病             b.缺乏含钙的无机盐

C.侏儒症             c.缺碘引起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

D.地方性甲状腺肿       d.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人体内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 )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实验表明,酶的活性受到溶液酸碱度(pH值)的影响。下面的实验就是为了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而进行的:准备5支含有等量酶溶液但pH值各不相同的试管,每支试管放一块1cm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块,试管均置于250C室温条件下,将各试管内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记录于下表。

酶溶液的pH值

1

2

3

4

5

蛋白块消失的时间(分钟)

13

9

11

45

>65

 

(1)酶活性最强时的pH值是__________

(2)蛋白块消失的时间与酶活性强弱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两种方法改进实验,使实验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

_________

(4)在人的消化道,能分泌本实验中的酶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

(5)在确认蛋白块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时,还应对实验进行怎样的设计?_________

34、观察人体部分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一是肺泡结构示意图。肺泡中的氧气通过结构①和②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中的_____结合,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由图可知,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需要通过____________层细胞。

(2)图二是小肠内表面结构示意图。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环形皱襞表面有许多结构④,该结构是______________,因而小肠具有巨大的表面积来吸收营养物质。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到⑤__________内,随血液循环运送到各处组织细胞。

(3)氧气和营养物质最终要通过血液循环进入组织细胞,通过组织细胞的_______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组织细胞产生的废物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相应的器官排出体外,比如,尿素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排出。

(4)图三是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血液经过⑥__________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与原尿相比,尿液中不含_________________

(5)比较上述结构,你会发现它们的面积大、壁薄,有利于物质通过,这体现了生物体的结构与_______其相适应的。比如,毛细血管的功能是有利于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