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圳2025届六年级语文下册三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如果给海伦三天光明,她第二天早晨想看到的是(  

A.花朵 B.露水 C.黑夜变为白昼 D.小草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祷告 允诺 放延无礼 敛声屏气

B.隆重 松弛 抓耳挠腮 一声不吭

C.寂寞 驼戎 绞尽脑汁 废寝忘食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篆是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

B.“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

C.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D.楷书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是通行至今的字体。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组课文描写了一个个呼之欲出的人物,我知道小嘎子是儿童小说《 》的主人公,严监生是我国古典小说《 》中的一个人物,凤辣子是我古典文学名著《   》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这部名著的作者是(   )。

读了课文,小嘎子给我留下了( )的印象;我还知道严监生是个( )的人;王熙凤是个( )的人,除了课内结识了不少人物之外,我还从中外名著中了解到不少人物,又从外国名著《 》中结识了( )等人物。

(2)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 );身量苗条体格( );粉面含春( ),丹唇未启( )这是《   》中对( )的( )描写。

(3)刷子李干活还有一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 ),抽一袋烟,( )一碗茶,再(   )下一面墙。

(4)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 ),里面还有(   )还有(   ),还有(   ),就像你往池塘里抛了一块砖那个样子。

(5)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任你怎么(   ),硬是( )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 )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 )住了,趁势往旁侧里一( ),咕咚一声,小嘎子( )了个仰面朝天。

 

5、按原文填空。

我们的船渐渐___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___,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___。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___到地上,___泥土里。一部分树枝___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___水面上一般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地望着   (______地猜测   (______地问

(2)______顺序    (______胳膊    (______绳子

(3)_____的水手   (______的孩子 _____的田忌

7、查字典填表。

汉字

音序

音节

部首

第四笔

 

 

 

 

 

 

 

 

 

 

 

 

 

 

 

 

 

 

8、要求逐句说明绝句的四句诗的思路发展顺序。

《送元二使安西》

(1)“渭城朝雨浥轻尘”,第一句“起头”:_________

(2)“客舍青青柳色新”第二句“承接”:_________

(3)“劝君更尽一杯酒”,第三句“转意”:_________

(4)“西出阳关无故人”,第四句“合拢”: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班级开展了有关“古文字”的综合性研究活动,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让古文字“活”起来

曹怡晴

①“甲骨文方向毕业是种什么体验?”不久前,一名研究学习甲骨文的95后女生,因为在短视频平台上介绍自己的专业引发关注。视频中,她以风趣的独白,向观众科普甲骨文的源头、学习甲骨文的用途。很多网友在线催更,希望通过学习甲骨文了解文字背后的故事。

②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多部门多学科协同开展甲骨文研究和应用,培养了一批跨学科人才,经过几代人辛勤努力,甲骨文研究取得显著成就。

③据统计,目前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共4000余个,取得学界共识的破译字约占1/3。经过一代代学者的研究,已被释读的甲骨文内容十分丰富,全方位展示了商代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对中国早期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④学习研究甲骨文虽是冷门专业,但也有办法引起公众兴趣。让看似远离生活的“冷门”变为引发共鸣的“热门”,需要将复杂深奥的专业知识轻量化、前沿的学科热点大众化。科普视频通俗展现商王武丁写给妇好的“甲骨文情书”,让普通网友感受数千年前流淌于文字间的丰沛(pèi)情感,也更直观地理解象形字“斗(門)”的文字演变史;计算机专家则在利用技术手段,破译那些还没有被认出来的甲骨文……得益于知识分享与数字技术的化学反应,研究者能够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汉字知识,为甲骨文的活化利用打开了广阔空间,也让更多人领略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⑤但也要看到,甲骨文乃至古文字学研究,都不是简单轻松地“讲故事”。每一个甲骨文被破译的背后,都是研究人员“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勤勉与付出。通过技术赋能,加强顶层规划,重视文理结合,构建中国古文字的大数据应用生态体系,是时代的机遇,也是时代的呼唤。注重包括甲骨文与甲骨学在内的古文字学专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培育一批科普园地,才能把公众对古文字的关注从“一时热”变为“持续热”。

(文章有删减)

材料二:

如今,甲骨文手机表情包已经成为斗图圈的“新宠”。设计者让甲骨文字的图案意义和使用者要表达的意思相融合,不仅可爱有趣,还充满内涵。使用甲骨文表情包,“萌得有文化”变成一种新型的潮流趋势。

不仅“甲骨文表情包”,印章、项链、贺卡……各种文创产品中也都能看到甲骨文的身影。从国宝盲盒,到《经典咏流传》中将古典诗词重新传唱为歌曲,再到国家典籍博物馆推出的沉浸式互动解谜游戏“故纸修复师·碎丹青”……近年来,传统文化不断与年轻人的接受方式实现“嫁接”,使原本躺在博物馆中高冷的“小众文化”,也有了一定的温度,真正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和生活,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带来了附加值。

(根据相关资料编写)

【1】(内容概括)阅读两则材料,说说甲骨文是如何走进大众视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信息提取)请你根据上面两则材料补全研究报告。

(1)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问题的提出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甲骨文表情包”。甲骨文重要吗?它的研究现状是怎么样的呢?后续又是怎么发展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对甲骨文研究的现状和后续发展进行了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资料。2.询问身边的人。

三、资料整理

类别

内容

甲骨文的重要性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现状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续发展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研究结论

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对甲骨文的研究目前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后续发展要依靠多方面领域的支持。

 

10、阅读下面片段,完成练习。

父亲的菜园

在我家后面的山坡上,父亲选择了一块相对平缓的坡地,作为菜园的基地。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挑起笼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一个星期过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足有三四分翻过的黄土地。

父亲还没来得及整理他新辟的菜园,一场暴雨说来就来了。那天,父亲正在吃午饭,把碗一丢,抓起铁锨就冲进了暴雨中……可是,山坡菜地里那薄薄的一层泥土已经被大雨冲了个一干二净,露出大块大块狰狞的岩石来。

父亲没有气馁,他在坡地的边缘砌了一道矮墙,再从山脚下把土一筐一筐挑上,盖住了那可怖的岩石。父亲的双肩红肿,脚板也磨起了泡。看着新菜园终于被开辟出来了,父亲笑了。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狰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展现——( )     气馁——( )

可怖——( )     边缘——( )

【3】你能理解父亲为什么笑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非连续性文本(共5分)

新叶村位于浙江省建德市,几百年来,叶氏家族在这里建起了大片住宅,至今仍完好地保存16座古祠堂、古大厅、古塔、古寺和200多幢古民居建筑,像总祠堂——有序堂、祖庙——西山祠堂,都是其中的典范。因此,新叶村也被人们誉为“中国明清建筑露天博物馆”。在村口有一组特别的建筑,抟云塔、文昌阁和土地祠,三者紧紧相邻,反映了叶氏家族”耕读传家“的理想和追求。其中,抟云塔是新叶村的标志性建筑,代表了新叶人读书的志向。每年农历三月三,当地的百姓都会聚集在一起,举行祭祀大典。庆典的压轴大戏就是上百位书法能人挥毫泼墨写楹联,写得最好的楹联将留存于有序堂,缅怀先祖,启迪后代。

1图文对照,从总祠堂出发,去参观文昌阁内的书院,下列路线正确的一项是(   )。 (1分)

A.有序堂—是亦居—种德堂—崇仁堂 B.西山祠堂—抟云塔—牌坊—是亦居

C.有序堂—进士第—牌坊—抟云塔 D.西山祠堂—双美堂—永锡堂—有序堂

2三月三,人们在祭祀大典上写楹联,如果上联是“耕可致富”,那下联最贴切的应为( ) 。  (1分)

A.读能聪明 B.读可发家 C.读能富强 D.读能荣身

3看图读文,你发现新叶村是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 的村落。(用四字词语概括)(1分)

4新叶村建筑群被誉为“中国明清建筑露天博物馆”,文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进行介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难忘的八个字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觉自己越来越与众不同。我气恼,我愤怒——怎么会一生下来就是兔唇!我一跨进校门,同学们就开始讥笑我。我心里很清楚,弯曲的鼻子,( )的牙齿,说起话来还结巴。

同学们问我:“你嘴巴怎么会变得这样?”我撒(sā sǎ)谎说小时候摔了一跤,被地上的碎玻璃割破了嘴巴。我觉得这样说,比告诉他们我生来就是兔唇要好受些。我越来越敢肯定:除了家里人,没有人会爱我,甚至没人会喜欢我。

二年级时,我进了伦纳德夫人的班级。伦纳德夫人很胖、很美、温馨(xīng xīn)可爱,她有着金光闪闪的头发和一双黑黑的笑眯眯的眼睛。每个孩子都喜欢她、敬慕她。但是,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爱她,因为这里有个很不一般的缘故。

我们低年级同学每年都有耳语测验。孩子们依次走到教室的门边,用右手捂着右边耳朵,然后老师在讲台上轻轻说一句话,再由那个孩子把话复述出来。可我的左耳先天(    ),几乎听不见任何声音,我不愿把这事说出来,因为     

终于轮到我了。我把左耳对着伦纳德老师,同时用右手紧紧捂住了右耳,然后把右手抬起一点,这样就足以听清老师的话了。

我等待着……然后,伦纳德老师说了八个字,这八个字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这八个字抚慰了我受伤的( )小的心灵,这八个字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

这位很胖、很美、温馨可爱的老师轻轻说道:“我希望你是我女儿!”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把括号内的错别字画掉。

2文中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

A. 失灵   B. 失调   C. 失聪

3结合短文语境,从下面的句子中选出一个最合适的填在文中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A.我觉得说出来伦纳德夫人会不喜欢我的

B.说出来同学们会更加嘲笑我

C.我不说他们就不知道

4生理缺陷和同学们的讥笑,使产生了怎样的自卑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

5伦纳德夫人对说的八个字是什么?为什么这八个字改变了对人生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认为伦纳德夫人是一位很胖、很美、温馨可爱的老师”,在你心目中,伦纳德夫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雨娃娃

在这奇妙的大自然中,有温顺的风婆婆,有可爱的雨娃娃,还有那让人(    )的闪电!哎!还是那可爱的雨娃娃最让我舒心。

沙啦啦,沙啦啦——你瞧!是谁在唱歌?是风?是雷电?不,是伟大的歌唱家——可爱的雨娃娃!他们只有一种声音吗?不,你瞧!(     )的雨丝散落在地上:嗒嗒!嗒嗒!是哪位伟大的歌唱家谱成的音符吗?啊!他们又变声了——哗哗!哗哗!是哪位伟大的歌唱家写出的抒情散文吗?哎!还不都是那些调皮可爱的雨娃娃啊!

你瞧!他们又来了!雨丝在欢快地跳着舞呢!②他们一会儿斜着跳,一会儿横着跳,一会儿又竖着跳,(__________)的舞姿伴随着他们度过美丽的时光!③在这无比美妙的雨声中,我也参加了雨珠们举办的音乐会,让我大饱耳福,雨珠们是那么用情地在歌唱,那么用心地在演奏!听了就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太神圣了!

【1】将下面的词语填入文中相应的括号内。(填序号)

A.多姿多彩 B.惊心动魄 C.飘飘洒洒

【2】用“  ”画出最能表达作者对雨娃娃的喜爱的句子。

【3】理解句子,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句①主要运用了比喻和设问两种修辞方法,表现了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B.句②运用排比的句式,写出了雨的声音。

C.句③是作者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4】读本文,写出与课文的异同。

(1)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训练  

最令人开心的是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1这段话写了“我”_______________的场面。

2为什么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表情发愁的句子,用“  ”画出内心快乐的句子。作者进行对比描写,更加表现出“我”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与困难掰腕子

父亲十多岁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当时,家里的日子过得很凄凉。为了能挣些口粮,奶奶一狠心,把父亲送到后草地换粮的车队。

换粮回来的半道上,骡子病了。给牲口看病的工夫,父亲在一家车马店耽搁了一天多的时间。第二天下午,父亲只好一个人往回赶。天越来越黑,风也越刮越大。地上的积雪被扬得四散,天地之间灰茫茫的,看不清前头的路。父亲打算走到前边的一个村庄,找一个地方住下来,但是往前走了很长一段时间,还是看不到那个村庄。

天已经彻底黑了,又走了不知多少路,还是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影。父亲觉得,一定是迷路了。他把车上所有御寒的东西,都胡乱地穿在自己身上,又把两条麻袋片,搭在了还有些虚弱的骡子身上。天气越来越冷了,刺骨的寒风发着呜呜的怪响,毫无遮拦地穿透父亲的衣服,深入到父亲的骨髓深处。

父亲后来回忆说,他当时连车也不敢坐,也不敢选择一个背风的地方藏起来。他说,那种时候,人和牲口要是一停下来,很快就冻僵了。父亲牵着骡子,明明知道已经迷路了,还是义无反顾地往前走,他知道走下去就能活下来。然而那一次,命运好像偏偏和他作对。车走着走着,突然掉进了一个雪窟窿,父亲爬到车底下,清理了积雪,自己帮着边辕,狠命地吆喝着牲口,一连试了几次,车就是出不来。风越刮越大,后半夜更是冷得难耐。有几次,父亲想舍弃了车和牲口,自己一个人逃命。但是,一想到家里,好几口子人指望着换回去的东西活命,他就不敢再想这些。后来,父亲把车上的东西都卸下来,空车出来,再把东西装上去。父亲说,他当时冻得瑟瑟发抖而又筋疲力尽,也不知道什么力量促使他还能搬得动上百斤的盛满小麦的麻包……

第二天天亮,父亲发现自己赶着车在雪地上转了无数个圈,而前面的村庄,就在一里远的地方。

以后的岁月,父亲偶尔说起这件事的时候,总是意味深长地说,人这一辈子,谁都会遇到点难事,关键是要学会和它掰腕子—再大的困难,只要心里不松劲,掰腕子永远输不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义无反顾:____________  意味深长:___________

【2】父亲遇到了哪些困难?父亲是怎样“与困难掰腕子”的?(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情境,揣摩第4段画线句,说说究竟是“什么力量”在促使着父亲?

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5段写“第二天天亮”后父亲所发现的情境,父亲当时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5】任何一个人在生活、学习中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你是怎样与困难“掰腕子”—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刷子李》选文,回答问题。

刷子李干活还有一个规(距  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大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那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  神秘)不可侵犯的威严。

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看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  猛然)倒去。他怕师父(为难  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

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

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明白呢。

1在文中画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或词。

2用自己的话总结选文中曹小三对刷子李的印象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刷子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最后一句话,曹小三见到了什么,又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理解

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sī   shi)咬着千里江堤。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jiān qian)程,朝着大江挺进。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1“/”画去片断中带点字的不正确的读音。

2按要求写词语

表示时间极短的词语: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万分危急的成语: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画出片断中的一个比喻句,并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这几句话的顺序能不能颠倒?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生死攸关的烛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的丈夫被德军俘虏了,留下两个幼小的儿女:十二岁的雅克和十岁的杰奎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这母子三人都参加了当时的秘密情报工作。

每周的星期四晚上,一位农民装扮的人便送来一个小小的金属管,里面装着地下工作人员搜集到的绝密情报。伯诺德夫人的任务就是保证把它安全藏好,直至盟军派人来取走。为了把情报藏好,伯诺德夫人想了许多办法,她先是把金属管藏在一把椅子的横档中,以后又把它放在盛着汤的铁锅内。尽管安全地躲过了好几次德军的突然搜查,但伯诺德夫人始终感到放心不下。最后,她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的搜查。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其中一个是本地区情报部的官员。他们坐下后,一个少校军官从口袋中掏出一张揉皱的纸就着黯淡的灯光吃力地阅读起来。这时,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后放到长官面前。情况是危急的,伯诺德夫人知道,蜡烛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情报就会泄露,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但是,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刚才熄灭的蜡烛芯子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这房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都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一旦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这时候,儿子雅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房子顿时暗了下来。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灯就不行吗?”一手把烛台夺回。

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但在斗争的最后阶段,自己必须在场。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最后的时刻。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突然,小女儿杰查琳娇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一把拉她到身边,用亲切的声音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

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阶梯时,蜡烛熄灭了。

【1】阅读短文,概括说一说一天晚上,母子三人遇到了什么危险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危险,母子三人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请简要概括

伯诺德夫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儿子雅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儿杰奎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个人的计策都很巧妙,为什么只有杰奎琳成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伯诺德夫人此时_____________的心理。

【5】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最能体现船夫驾驶技术好的一个词是_______

【2】这一段的结构是先__________。这段文字是围绕“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3】船夫的驾驶技术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______________

【4】文中哪句话说明了“行船的速度极快”?用“____”画出来。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训练场(按要求完成句子)

(1)从文殊院到光明顶的途中,有一株松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山松的枝条具有团结力。(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株团结松的树干很粗壮。(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乐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把下面一句话用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来。

土匪打伤了我的眼睛,请您给治治。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作文。

题目:1.我成功了   2.我想发明_______________

要求:1.从两题中任选一题来写,如果选择我想发明______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2.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3.大胆想象。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