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别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奋不顾身 喜怒无长 气宇轩昂 处之泰然
B.走马关花 神彩奕奕 面面相曲 混身解数
C.聚精汇神 五州四海 震臂一挥 惊涛海浪
D.娓娓而谈 久经沙场 骄阳似火 万象更新
2、《西顿动物故事集》中的豁豁耳是一只( )
A.狐狸
B.义犬
C.毛尾兔
D.乌鸦
3、“面和傅粉,唇若抹朱,腰细膀宽,声雄力猛,白袍银铠,手执长枪”描写的是何人?( )
A. 周瑜 B. 马超 C. 赵云 D. 李典
4、词语理解与运用。
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菜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
(1)读到“风光旖旎”,我们还会想到“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
(2)读到“无边无垠”,我们会想到这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碧波万顷”这个词语的结构,尝试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烟波( )( ) 荷香( )( ) 宿鸟( )( ) 绿水( )( )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人弗能应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是一些世界名城的别称,你知道它们分别是哪座城市吗?
狮城:__________ 酒城:__________ 音乐之城:__________
花城:__________ 水城:__________ 汽车城:__________
7、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恳请( ) 艰辛( )
迫在眉睫( )
深切( ) 冤枉( )
8、写出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
一株草(_____________) 守株待兔(_______________)
应答(_____________) 弗能应(_________________)
缘故(_____________) 问其故(_________________)
守候(_____________) 守株待兔(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童年的发现(节选)
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听完这句话,你大概忍不住会哈哈大笑,愿笑你就笑吧,反正笑声不会给你招来祸患。我跟你可不同,事情过去了三年,有一次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笑出了声音,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这件事回头还要细说。
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我对飞行是那样迷恋,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后来,我甚至学会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林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那样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那个地方。
乡村的孩子们从小就知道,他们不是从白菜畦里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我们甚至还懂得一个秘密:母亲怀胎九个月才生下婴儿。“为什么是九个月呢?”我自己给自己提了个问,“为什么不是八个月?不是十个月?偏偏是九个月呢?”我绞尽脑汁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想啊想啊,嘿!终于想出了眉目:“哈!我总算明白了!这就跟画地图差不多。地上的距离很远很远,在地图上画出来只不过几厘米。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小鱼,大概经过了一百万年。现在,这一百万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一百万年,这又是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九个月。”我的发现竟如此简单明了,我为此感到格外高兴。
有一次上课,年轻的女教师一本正经板着面孔讲达尔文,讲人的起源,讲人的发育和进化。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听见老师说,按照达尔文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人的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当时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声。可是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就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老师狠狠地瞪了我一眼,目光中甚至流露出几分厌恶。
“费奥多罗夫!……你笑什么!再笑就从教室里出去!”
“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我……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
教室里一阵笑声。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气得脸色苍白,大步朝我走来。
“费奥多罗夫!……你立刻从教室里出去!……”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只有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他们还不笑塌了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所有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总是伴随着驱逐和迫害。
【1】解释词语的意思。
绞尽脑汁: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不自禁: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找出文中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在下面画“ ”。
【3】年轻女老师上课时的表情是怎样的?对“我”的态度又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是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就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此时的“我”心里会想些什么?请试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一路花香
印度有个挑水工,每天都要到远远的小溪边去挑水。他有两只水罐,一只水罐有条裂缝,另一只水罐完好无损。完好的水罐总能把水满满地运到主人的家,而那只破损的水罐到达目的地时,里面只剩下半罐水了。这样日复一日过去了两年。
那只完好的水罐不禁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而那只有裂缝的水罐却感到十分惭愧。一天,它在小溪边对挑水工说:“我想向你道歉。”挑水工问:“为什么呢?”“过去两年中,在你到主人家的路上,水从我的裂缝中渗出,我只能运半罐水。你尽了自己的全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破水罐答道。挑水工说:“在我们回主人家的路上,我希望你注意小路旁那些美丽的花儿。”
当他们上山时,那只破水罐看见太阳正照着路旁美丽的鲜花,这美好的景象使它感到一丝快乐。但到了小路的尽头,它仍然感到伤心,因为它又漏掉了一半的水。于是,它再一次向挑水工道歉。但挑水工说:“难道你没有注意吗?刚才那些美丽的花儿只长在你这一边。那是因为我早知道你的裂缝,并且利用了它。我在你这边撒下了花种,于是每天我们从小溪边回来的时候,你就浇灌了它们。两年中,我常摘下这些美丽的花,插在我主人的花瓶里。如果没有你,主人哪能每天欣赏到美丽的花朵呢?”
【1】阅读文章,写词语。
(1)根据意思找出文中相应的词语:很完整,没有一点儿损坏。( )
(2)找出文中表示那只有裂缝的水罐心情变化的词语。
( )( )
( )
【2】仔细阅读课文,完成下面内容。
(1)我想对完好的水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想对破损的水罐说:“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还想对自己说:“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选段,完成练习。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从文中找出一对近义词
(________)——(________)
【2】跟我学(照样子,写词语)。
(1)一罐一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默无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段文字是对牧场的 ( )。
A.动态描写
B.静态描写
【4】“真正的荷兰”主要表现在( )。
A.挤奶的人十分认真
B.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
C.夜晚的宁静
【5】用“_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排比句。
【6】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钱学森
①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成立了。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倾诉思乡情怀。在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他们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兴奋。
②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③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决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④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⑤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有删改)
【1】读短文,摘录文中描写钱学森心理和语言的语句,谈体会。
心理 | 语言 |
________ | ________ |
从对钱学森的心理和语言描写中,我感受到钱学森是一个_________的人。
【2】“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成全善良
那是三月里的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位生病的朋友。
因为是双休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我买了一份报纸,一边看报一边等车。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一个姑娘,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女儿是陪父亲去医院看病的,正好与我同路。
车来了,人们抢着上车。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费了很大劲,她才把父亲挽上车。
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这时一个姑娘站了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坐吧!”老人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更奇怪的是他的女儿也谢绝了姑娘的好意,说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
姑娘脸上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让座的姑娘流露出了笑容。但我发现那个女儿明显不高兴,好像责怪父亲似的。这一切让我看得很疑惑。
公交车正开着,突然一下子急刹车,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的不适。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感谢!下车后,我听到这对父女的对话:
( )爸( )伤口疼了吧( )
( )一点点吧( )
“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你还要坐!”
“你啊,人家小姑娘可是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
我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我不禁又想起在车上老人几次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强忍隐痛,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给文中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阅读时不理解“隐痛”这个词语,可以查字典解决。“隐痛”在字类里的解释有:①不愿告诉人的痛苦。②隐隐约约的疼痛。文中“老人强烈隐痛”指的是第
________种解释。
②通过联系上下文可以明白“人满为患”的意思是________ 。
【3】我们发现在让座的过程中,姑娘的神情发生了一连串变化:________、尴尬、________,从这些变化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
【4】“这一切让我看得很疑惑”下文中哪句话解答了“我”的疑感,请用横线画出来。
【5】“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句中两个“善良”分别指( )。
A. 女儿和父亲 B. 让座姑娘和父亲 C. 作者和父亲 D. 让座姑娘和女儿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
【7】让座姑娘、父亲、女儿都是善良的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闹释善良的含义。
从让座姑娘身上我们看到善良就是________ ;
从父亲身上我们看到善良就是________ ;
从女儿身上我们看到善良就是________。
14、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1】“大雾漫天”的意思是:________。诸葛亮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他_______。
【2】把船只“一字摆开”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 )
A.统一行动,避免走散。
B.增大受箭面积。
C.这样很有排场,有气势。
【3】鲁肃吃惊,担心曹兵出来,可诸葛亮却笑着说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这里运用了_______的手法,表现了诸葛亮的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最主要表现了什么?( )
A.军士们精神抖擞。
B.鲁肃胆小。
C.诸葛亮足智多谋。
D.曹操愚蠢。
15、课外阅读。
画香气
宋朝时,有一次画院考试,画题是一句:“踏花归去马蹄香。”这句诗句的意思很明白:人们在春天骑马赏花,游玩归去,由于踩着了飘落在地上的花瓣,使马的蹄儿也变香了。
考生们想:游人、落花、马蹄都是有形的,好画,但“香”呢,只能闻得到,却看不见、摸不着,真不好画;而这句诗最有意境的,就是一个“香”字,非画出来不可。有的考生画出的,无非是满地落花,游人骑在马上,马蹄踩着花瓣,却把那个“香”字丢了。
考生们一个个急得抓耳挠腮。难啊难!怎么办呢?
终于,有个考生灵机一动,画了一幅。画面上遍地开放着鲜花,游人骑在马上,马儿轻快地扬起一只后蹄,两只蝴蝶追逐着马蹄飞舞。众人一看,都连连称好。
【1】“考生们一个个急得抓耳挠腮”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大家对其中一个考生的画连连称好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你来画,你会用什么来表现“马蹄香”呢?请写出一个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写两个描写香气的词语。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强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1】第一自然段通过对沃克医生_______和_______的描写,说明这项手术的_______。
【2】最能表现病人忍受着极大痛苦的四字词语包括“_______”“_______”,这里表现出他的_______。
【3】这次眼部手术一共七十二刀,病人之所以能够清楚地记得,是因为( )
A.病人的神志清醒。
B.病人没有打麻药。
C.病人意志坚定,遭受的痛苦极大。
【4】沃克医生对待手术之前的态度是“_____”,这次的表现可以用四字词语“____”概括。
【5】仿照这种写作手法试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与理解。
牧场之国(节选)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 平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寂静 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用“√”标出恰当的词语。
【2】用“____”画出短文中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
【3】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
①这句话描写了牧场傍晚时分的景色,表现了景物的_____(A.静态美 B.动态美)。
②写远处的汽笛声的作用是_____。(A.以动衬静 B.以静衬动)
③请运用这样的手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描写的是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8、课内阅读。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情,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 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在语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招呼_______ 嫉妒______ 处罚______ 商量______
【2】将“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这句话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段内容,回答问题。
(1)“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句话是周瑜在______________。
(2)“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周瑜这样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周瑜让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又摆酒席招待他,这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
祖父的园子(节选)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我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1】选文讲了“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做的几件事,其中写得最详细的一件事是________
【2】从选文画线的句子可以体会到“我”的样子。( )
A.无所事事
B.调皮捣蛋
C.天真可爱
【3】“我”明明分不清苗和草,祖父为什么还让“我”乱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田忌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 田忌转败为胜了。(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田忌觉得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赛马场。(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孙膑对田忌说:“我不是挖苦你。”(改为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把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妈妈严厉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老师和她对我的一片期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像一排士兵似的排列在宽阔而笔直的马路两旁。(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伯诺德夫人一家为了保住蜡烛里的秘密,用自己的智慧与敌人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他们的勇敢和对祖国的热爱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想想看,中国抗日战争中,也有许多此类的故事,试着将你知道附隋节,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内容要连贯,语言要通顺,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