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白城2025届六年级语文下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对陆游的《游山西村》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

B. 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

C. 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

D. 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桃花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

A.春*

B.梨花

C.雪景

3、阅读。

我的发现

我在童年的时候,就发现了太阳与影子的(密切  亲切)_______关系。

一天中午,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望了望自己的影子——咦,影子怎么缩短了?比往常短了好多呢!难道影子自己会变小?我疑惑了,便去问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没有回答我,让我自己去想。早晨,我在阳光下观察自己的影子,影子长长的,似乎比我长得高很多。中午,我的影子变短了。到了傍晚,影子又变长了。经过一番苦思冥想,我终于想出了一点眉目:影子的长短与阳光的温度有关。影子就像冰雪一样,早晨的阳光不怎么热,所以影子不会缩小;而正午却很热,于是影子一点一点萎缩,最后就变短了。

我十分兴(xīng  xìng_______奋,为自己能发现影子的秘密而感到自豪。直到我1l岁那年,有一天,科学老师讲起了太阳与影子的联系,可原因却与我的发现截然不同——影子的长短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

我的心里有些失落,但当年的那份发现的快乐却是永远忘不掉的。

【1】选出括号里正确的词语和读音。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①深沉地思考。________

②界限分明,完全不一样。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我”在阳光下观察自己的影子:早晨时,“我”的影子________;中午时,影子________;到了傍晚,影子又________

②“我”认为影子的长短与________有关,而科学老师告诉我们影子的长短是随

________而变化的。

【4】对第三自然段的段意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又仔细观察了影子长短的变化。

B.“我”经过观察与思考,认为影子的长短与阳光的温度有关。

C.“我”的苦思冥想。

【5】“我”当年发现影子的秘密时的心情是________;后来科学老师告诉“我”太阳和影子的关系时,“我”的心情是________

【6】你在童年发现过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被称作智多星的好汉是__________;《西游记》中表现出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情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三顾茅庐是《____________》中的故事,作者是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把杭州作汴州。

6、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写出表示“快”的词语:

形容吃饭快。(   )

形容说话快。( )

形容走路快。(   )

(2)请写出两个表示人物优秀品质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

 

7、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才了蚕桑又插田。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_。这首诗描写了江南农村________时节的景象。诗中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忙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___的赞美之情。

8、读拼音,写词语。

1.zhòu_____yún_____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2.外祖父非常juàn liàn_____祖国,他教育我无论在怎样的jìng  yù_____里,都要有梅花的bǐng xìng_____

3.主席说:“不能因为我是国家主席,就要搞 tè shū_____。岸英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zūn zhòng_____朝鲜人民的志愿吧。”

4.看着cí xiáng _____的奶奶,他běng zhe _____小脸, yī shēng bù kēng_____地站在墙角。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内阅读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小艇和____进行对比,写出了它____的特点;把小艇比作____,写出了它____的特点;又把小艇比作水蛇,写出了它____的特点。

10、白杨树从来就这么(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 ),长出( )。不管遇到(   )还是(   ),不管遇到(   )还是( ),它总是那么( ),那么( ),不( ),也不动摇。

(1)按课文内容填空。(5分)

(2)第1 句话说了白杨树( )的外形特点。第2句话说明白杨树( )和(   )的内在精神。(9分)

(3)爸爸不仅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更重要的是在勉励自己要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这采用的是( )的写法。(4分)

(4)不管……不管……总是……”写话。(5分)

 

 

 

11、阅读检阅台

_________________

威廉·格里辛格是德国著名医学家。由于他医术高明,前来就医的人总是络绎不绝,挤满了诊所,有的甚至要等上大半天才能见着他。为了能给更多的人看病,格里辛格养成了利索、简练的习惯,他极不愿浪费自己和他人的宝贵时间,看病时只想知道那些最重要的情况。可是许多病人不能体谅医生的心思,他们总是反反复复地、添油加醋地描述自己的病情。唯有一个病人,令格里辛格难忘。

那是一天上午,诊所门被推开,进来了一位女病人,她一言不发地把手伸给了格里辛格。格里辛格审视了一下她的伤势,问道:“事故?”

“玻璃碎片。”女病人简短地答道。

“何时 ?”“昨天早晨。”“已处理过?”“碘酒。”“还痛吗?”“感觉血液跳动。”

接着格里辛格又仔细地检查了她的伤口,迅速地进行包扎,前后仅花了几分钟。“费用?”病人最后起身问道。

真令人高兴 格里辛格笑容可掏地回答道 不用付钱 夫人 为您治病对我来说,真是一种享受

【1】给文章的最后一个段落加上标点。

【2】照样子写词语。

例:________ ______ ______

【3】画线的句子中“医生的心思”是_________________;“他们”指的是________;“添油加醋”是指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一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格里辛格对那位夫人说“为您治病对我来说真是一种享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树叶,我赞美你

  树叶,我赞美你!

  奉献。你将它作为生命的起点,又把它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中。你制造养料,让枝干粗壮,根系发达,花儿鲜艳,果实甜美;冬季到了,你为了让树木保持水分,安全过冬,甘愿牺牲自己,用生命换取树木生命的延续。你吸入的是废气,放出的是人与动物生存必需的氧气。在风沙、尘埃、噪音向人们袭来时,你们手挽手结成绿色屏障,带给世界以温馨宁静;在夏日炎炎灸烤大地时,你们肩并肩织成绿色伞盖,送给人们清凉。你的伟大蕴藏于平凡之中。

  树叶,我赞美你!

  花,果实、枝干、根虽都有奉献,但同你相比,花儿总有几分卖弄,比不上你朴实;果实虽好,却比不上你的牺牲精神;枝干有些桀骜不驯,比不上你的谦逊;树根难以跳出孤陋寡闻的小圈子,比不上你的豁达。

  每当我看到你,就会想起那些为人民谋幸福舍身赴义的革命先烈,想起那些用热血保卫祖国的战士,想起那些勤劳、朴实、善良的母亲,想起那些在各条战线上为祖国四化大业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人们。

树叶,我赞美你!

(1)这篇文章的优点是什么?

(2)文章是想赞美树叶还是想赞美人的精神?为什么?

 

13、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他聪明、机智也充满了情趣。

  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

  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木桥。

  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的法子把徐文长难倒。他说:既然你过了桥,礼物我当然要给你,但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长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你( )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 )不能把竹竿横下来。

  伯父想,这下徐文长就没有办法了。

  但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方法。只见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重向井里放,当竹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伯父被聪明的徐文长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

(1)给本文加上一个小标题写在 上。(2分)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3)伯父想两个什么难题考考徐文长的?

 

  。(4分)

(4)联系实际,你有用过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难题吗?请举例说一说。(3分)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将相和(节选)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蔺相如手下的人说蔺相如怕廉颇,是因为________

2下面的看法中,正确的是(    

A. 为了赵国的利益,蔺相如怕廉颇。                         B. 为了赵国的利益,蔺相如不怕廉颇。

C. 为了赵国的利益,蔺相如避开廉颇。                     D. 蔺相如嘴上说不怕廉颇,行动上却怕廉颇。

3从这段话所写人物的行动、语言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________的人,廉颇是一个________的人。

15、短文阅读

“0”的突破

1984年7月29日,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男子自选手枪比赛开始了。

身穿绣着“中国”两个大字运动服的许海峰紧(  )手枪,神色庄严地站在40号靶位上。在他眼前,靶心上最小的“○”型圈,就像52年来那个令人屈辱的“0”字。“击碎它!击碎它!”许海峰决心为祖国争光。他稳稳地把枪(  )过头顶,又慢慢直臂(  ),猛然间(  )扳机——“砰!”“砰!”一个个红色的“10”字在记分表上延伸……许海峰发挥出色。

众多的世界名将都参加了这次比赛。在许海峰的挑战面前,他们哪肯示弱?比赛争夺得十分激烈。打完前五组,赛前夺魁呼声最高的瑞士名将斯卡纳克尔发现自己仍比许海峰落后两环,就憋足了劲,要在最后一组射击中超过许海峰。

最后的决战来临了。许海峰前三枪打得不错,可是第四、五枪都打了8环。斯卡纳克尔趁机赶了上来,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许海峰显得非常镇定。他静静地坐了一会儿,又走上靶位。只见他轻松地左手插兜,右手握枪,一双大眼睛闪出必胜的光芒。“砰!”“砰!”“砰!”三发子弹从他的枪口呼啸而出,“10环!”“10环!”“9环!”——胜利了!许海峰最终以566环的成绩,夺得男子自选手枪比赛的冠军。

许海峰为中国人在奥运会上夺得了第一块金牌,实现了“0”的突破,为祖国争了光。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庄严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徐徐地升上了洛杉矶的上空。国际奥委会主席亲自为许海峰颁发了金牌,他激动地说:“这是中国体育史上伟大的一天。”

1文中的括号内依次填入的词语是(   )

A.举 下落 握 扣动 B.握 举 下落 扣动 C.握 举 扣动 下落

2在第2自然段中,用“  ”画出描写许海峰心理活动的句子。

3“千钧一发”是什么意思?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许海峰表现得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短文中可以看出许海峰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奥委会主席为什么激动地说“这是中国体育史上伟大的一天”?联系全文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不屈的腿

初春的一个早晨,我来到西湖公园,四周雾茫茫的。突然,一阵奇怪的脚步声由远而近。我闻声望去,朦胧之中出现了一位军人。①他上身穿褪了色的军绒衣,下身穿绿军裤,一条裤腿却空着。他拄着一副拐杖,依靠着他那仅有的一条腿在练习跑步。一阵阵急促的拐杖触地声,在寂静的公园回荡。

我与他虽然素不相识,不知怎的,却情不自禁地跑到军人面前关切地说:“同志,您歇一会儿吧!”“不,还有两圈。”回答声伴着喘气声,听起来那么不舒服。他不停地摆动着双臂,用劲撑着拐杖,昂着头,一条腿不断地跑着,跑着。突然,他用力太猛,一根拐杖倾斜了一下,失去了平衡,跌倒了。我赶紧上前,正要扶他。“不,我自己能起来的!”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②只见他右手吃力地撑着地面,艰难地挪动身躯。③军人那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难以忍受的痛苦……

跑步声依然回荡着,此时,它显得特别有力。那有节奏的触击声,就像一曲顽强的生命之歌。军人刚毅的面孔上,神情是那么专注,虽然初春寒气逼人,可他的脸上却渗出了晶莹的汗珠。

望着军人宽宽的肩膀、健壮的上肢和那一条不屈的腿,我觉得他的形象是那么高大。我想,前天,他曾在运动场上奔跑;昨天,他曾在炮火中冲绎;而今天,他失去了一条腿,然而他的生命之火正在更热烈地燃烧。他用体内沸腾的热血,去走更长的路……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素不相识: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读文章第2自然段,军人的回答声“听起来那么不舒服”的原因是( )

A.军人说话结巴,语无伦次。

B.军人的回答声伴着喘气声。

C.军人说话很难听。

【3】“他的生命之火正在更热烈地燃烧。”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画线句子①②③分别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请任选其中一句,分析该句所用描写方法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五官

每一个健康的人都有五官。五官长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姿态。

耳朵有瘦有肥,瘦耳朵精干,肥耳朵有福。但无论肥瘦,都必须“耳听八方”。因为这个世界的一切响动,无论是优美的天籁还是世俗的喧嚣,都通过我们的耳朵传递给我们。如果没有耳朵,我们将面临一个寂静无声的世界。

眉毛的样子有很多种,有秀眉、慈眉、柳叶眉、八字眉等。眉毛在五官里最不被人重视了,人们有时候觉得它只是一个摆设,可有可无。其实,它自有它的功效。它长在眼睛上面,正默默地为眼睛遮风挡雨呢。如果没有眉毛的挺身而出,我们的眼睛就会受到很多伤害。

眼睛有的炯炯有神,有的美眸善睐,有的顾盼生姿。无论大小美丑,眼睛天天让我们“眼观六路”,看见这个世界最真实的模样。通过眼睛,我们看见了山川的秀美绮丽,也看见自然的破散凋零。通过眼睛,我们看见了人类的真善美,也见到了人类的假恶丑。如果没有眼睛的“眼见为实”,我们将坠入无知的黑暗。

鼻子有挺拔的,有扁平的。无论挺拔与否,鼻子每时每刻都在默默工作,吐故纳新,维持生命。如果没有鼻子,我们将无法呼吸,我们的生命也将无法延续。

口有大有小。无论大小,都能让我们摄取食物,并让我们用语言表达自己。享用美味离不开口,口若悬河离不开口。如果没有口,我们就不能吃也不能说了。

耳、眉、眼、鼻、口各有特点,各具姿态。它们对于我们同样重要。有了它们,我们才能延续生命,认识世界。所以,请珍爱我们的五官吧!

【1】解释词语。

(1)“耳听八方”的“八方”是指________,这个词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2)“眼观六路”的“六路”是指__________ ,这个词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人们有时候觉得它只是一个摆设,可有可无”中的“它”指的是什么?“它”是不是可有可无呢?

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是按照( )的结构来安排文章段落的。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4】五官各有什么作用?请在文中分别找出四字词语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的第2至6自然段的段末都有一句“如果没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

“告”字上画一头“牛”

①小时候酷爱猜谜。有人曾问我:“一口咬掉牛尾巴’,这是个什么字?”我想,这一定是“牛”字后面跟个“口”字,而“牛”没有尾巴,整个字不就成了“告”字吗?果然被我猜中。

②《经典释文》中说:“告上曰告,发下曰诰。”“告”是以下达上,而“诰”是以上传下,两者的使用范围是不一样的。所谓“祷告”,是在神灵或祖宗面前念念有词;“禀告”是向君主或上司呈报下情;“控告”,是向代表国家政权的司法机关检举揭发……这些用法,都和“告”的本义有关后来的实际使用中,“告”的这一特点逐渐淡化,“告”可以用来泛指表达、诉说,不太计较上下之别。而且,“告”的行为可以和“告”的内容直接组合,如告成、告贷、告负、告急、告竣、告老、告假……因为可以广而“告”之,“告”成了一个高产语素。

【1】“一口咬掉牛尾巴”的谜底是:_______

【2】把词语填进相对性的括号里。

祷告       禀告       控告

_______向代表国家政权的司法机关检举揭发

_______向君主或上司呈报下情

_______在神灵或祖宗面前念念有词

【3】下列有关“告”和“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告”是以下达上,“诰”是以上传下。

B.“告”和“诰”都有告诉的意思。

C.“告”已无表达、诉说之意。

D.“告”和“诰”的使用范围是不一样的。

19、课外阅读。

落花生(节选)

老舍

①我是个谦卑的人。但是,口袋里装上四个铜板的落花生,一边走一边吃,我开始觉得比秦始皇还骄傲。假若有人问我:“你要是作了皇上,你怎么享受呢?”简直的不必思索,我就答得出:“派四个大臣拿着两块钱的铜子,爱买多少花生吃就买多少!”

②什么东西都有个幸与不幸。不知道为什么瓜子比花生的名气大。你说,凭良心说,瓜子有什么吃头?它夹你的舌头,塞你的牙,激起你的怒气——因为一咬就碎;就是幸而没碎,也不过是那么小小的一片,不解饿,没味道,劳民伤财!你看落花生:大大方方的,浅白麻子,细腰,曲线美。这还只是看外貌。弄开看:一胎儿两个或者三个粉红的胖小子。脱去粉红的衫儿,象牙色的豆瓣一对对的抱着。那个光滑,那个水灵,那个香喷喷的,碰到牙上那个干松酥软!白嘴儿吃也好,就酒喝也好,放在舌上当槟榔含着也好。写文章的时候,三四个花生可以代替一支香烟,而且有益无损。

③种类还多呢:大花生,小花生,大花生米,小花生米,糖饯的,炒的,煮的,炸的,各有各的风味,而都好吃。下雨阴天,煮上些小花生,放点盐;来四两玫瑰露;够作好几首诗的。瓜子可给诗的灵感?冬夜,早早的躺在被窝里,看着《水浒》,枕旁放着些花生米;花生米的香味,在舌上,在鼻尖;被窝里的暖气,武松打虎……这便是天国!冬天在路上,刮着冷风,或下着雪,袋里有些花生使你心中有了主儿;掏出一个来,剥了,慌忙往口中送,闭着嘴嚼,风或雪立刻不那么厉害了。

④况且,一个二十岁以上的人肯神仙似的,无忧无虑的,随随便便的,在街上一边走一边吃花生,这个人将来要是作了宰相或者尚书,他是不会有官僚气与贪财的。他若是作了皇上,必是朴俭温和直爽天真的一位皇上,没错。

⑤吃瓜子的照例不在街上走着吃,所以我不给他保这个险。至于家中要是有小孩儿,花生简直比什么都重要。不但可以吃,而且能拿它们玩。夹在耳唇上当环子,几个小姑娘就能办很大的一回喜事。小男孩若找不着玻璃球儿,花生也可以当弹儿。玩法还多着呢。玩了之后,剥开再吃,也还不脏。两个大子儿的花生可以玩半天;给他们些瓜子试试。论样子,论味道,栗子其实满有势派儿。可是它没有落花生那点家常的“自己”劲儿。栗子跟人没有交情,仿佛是。核桃也不行,榛子就更显着疏远。落花生在哪里都有人缘,自天子以至庶人都跟它是朋友;这不容易。

1作者认为花生的“不幸”在于___________

2作者主要将花生和________对比,结尾又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突出了花生的亲和。

3你怎样理解第④自然段中对二十岁以上的人吃花生的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这篇文章的语言风格有什么特点?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小嘎子围着胖墩儿蹦来蹦去。(改写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有我能知道你的意思!(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喂!老头,去博物馆怎么走?(改换成礼貌用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声巨响把我吓了一跳。(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说:我明天去书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雪花落下来。(至少两处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同学们总是虚心热情地帮助我。(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改为双重否定句,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花性格孤僻。他在学习上有股钻劲。(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溪水多么清!(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同窗多年的情谊,我们不能忘记。(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反问句改称陈述句。

(1)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唬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吓唬胆小鬼的,我怕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快乐习作。

生活是一本博大精深的无字书,它给我们以启迪、思考。在生活中,我们能感受到人间的真情,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体验到生命的意义……这些都是生活馈赠给我们的一笔财富。请你以“ 最珍贵”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习作。

要求:1.先补全题目,横线处可以填:友情、亲情、善良、诚信、尊严等。

2.内容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