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辽源2025届六年级语文下册二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牧场之国》一文,描写了荷兰牧场上动物们的悠闲和安详,也描写了人们挤奶、运奶时的平和与从容,突显了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

B.《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

C.“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仍很难用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这句话体现出金字塔建筑工艺精湛。

D.“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这句话是动态描写。

2、选出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不相同的一项。

1A. B. C. D.   

2A. B. C. D.   

3A. B. C. D.   

4A.身高 B. C. D.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手急眼快 迫不及待 浑黄一体

B.赤胆忠心 含辛如苦 完璧归赵

C.同心协力 严阵已待 精神抖擞

D.冲锋陷阵 艰苦卓绝 应接不暇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神机______)(______   大雾______)(______   天造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挠腮   喜不______)(______   一饮______)(______

1.凉爽的秋天来临了,早晨_________________,大地像被一层银纱罩住了。

2.《孙子兵法》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对战争规律的透彻阐述,又有战略、战术等方面的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物产丰富,山水秀丽,四季如春,真是________________的好地方。

4.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都_______________,奔走相告。

5、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通过咏月来表达思乡之情,请你把下列咏月诗句补充完整吧!

1.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共此时。

2.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____________

3.举头望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

6、课本直通车

1.本单元主题围绕着____________这个话题展开。在这个单元中,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槐乡的孩子;还有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而去捅马蜂窝,遭马蜂报复,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因此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颤抖的羽毛》中的为了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伤害了大公鸡。后来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从而加倍呵护大公鸡。

3.《少年闰土》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农村少年的形象,表达了对少年闰土的______________之情。

4.热衷于偷瓜的人并不是坏人,他们只是一群___________的孩子,他们都有一颗__________________的心。

7、按要求写成语。

1.写出3个含有反义词的成语。

如:起死回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3个含有动物名的成语。

如:引蛇出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3个末尾两个字相同的成语。

如:文质彬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要求写词语。

1.描写山峰的四字词语

                  

2.描写建筑的四字词语

                  

3.描写心情的四字词语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理解

三借芭蕉扇(节选)

孙悟空知道上了当,借来的是一把假芭蕉扇。他眨眨眼,又想出一个好主意。他摇身一变,变做(   ),来到了翠云山。铁扇公主辨不出真假,打开洞门,拉着他进了洞。

A铁扇公主把借扇的经过说了一遍。假牛魔王故意怒气□□地说:“可惜!可惜!夫人,你怎么把宝贝借给那猴子?真气死我了!”

铁扇公主笑着说:“大王不必生气,他借去的是假的。”假牛魔王说:“夫人,真扇子可要藏好,别让那猴子偷走。”铁扇公主笑嘻嘻地说:“我藏在嘴里,谁能偷得走?”说着从嘴里吐出小扇子,晃了晃,变成了一丈二尺长的大扇子,递给了假牛魔王。假牛魔王接过扇子,把脸一抹,现了原形,边走边说:“多谢嫂子!”铁扇公主气得跌倒在地上,哭喊着:“气死我了!气死我了!”

孙悟空刚走,牛魔王就回到了芭蕉洞。B铁扇公主哭哭啼啼,把孙悟空借扇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牛魔王气得双脚直跺,转身去追赶孙悟空。他远远看见孙悟空扛着芭蕉扇往前走。他想了想,摇身一变,变做(   ),叫道:“大师兄,快把扇子让俺老猪来扛吧!”

假猪八戒从孙悟空手里接过芭蕉扇,口里念了念,大扇子变成了小扇子。他把小扇子放到嘴里,把脸一抹,现了原形,拔剑朝孙悟空砍去。

孙悟空抡起金箍棒应战。他们从白天一直打到晚上,牛魔王打不过孙悟空,连忙叫起来:“别打啦,别打啦,我把扇子借给你!”说着,从嘴里吐出芭蕉扇,乖乖地交给了孙悟空。

孙悟空一个跟头回到火焰山。他举起芭蕉扇,使劲儿一扇,火焰变小了;又一扇,凉风□□,火全灭了;再一扇,乌云密布,下起雨来。

第二天一早,孙悟空还了芭蕉扇,师徒四人越过火焰山,继续向西天走去。

1短文(   )处分别填哪个人物,将序号填入文中括号里。

A.牛魔王 B.猪八戒 C.孙悟空

2“□□”处各填一个合适的叠词。

3文中AB两处写了“借扇”的事,A处指孙悟空________;B处指孙悟空___________

4短文选自著名的古典小说《________》,短文结尾提到的“师徒四人”其中你最喜欢的是: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家门前的小溪流

    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溪流——极平常极平常的溪流。水位最高时,水面也就四米高;水浅时,鼓足了劲,一下子就能跳过去。溪岸长着几株婆娑的柳树和一棵小桃树,对岸便是稻田。

    这一切,都是那样平常,没有任何值得夸耀的地方。然而,我却非常喜欢它。

     “当……当……”时钟刚敲了四下,我就来到了溪边,眼前一片朦胧,过了一会儿,从溪底看见天空中稀稀疏疏地点缀着几颗星星,像有一长串珍珠镶嵌在黑缎子似的天幕上。夜幕渐渐合拢,眼前的小溪展开了一幅动人的画卷。瑰丽的朝霞映红了半边天,也将绚烂的色彩柔和地晕染在溪水里。胭脂红、玫瑰红、金红、橘黄、金黄、柠檬黄、紫罗兰、孔雀蓝、湖蓝,五光十色,美丽动人,像燃烧的熊熊火焰,像销熔的灿灿黄金,像浮动的道道彩绸。啊,真想不到,小溪竟是这样的美!从此,我对小溪着了迷。上学前,放学后,我都要去看看它,好像看望我的老朋友。

    我爱溪中的流水声。我爱溪中变幻无穷的景致。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①模模糊糊,看不清。________

②向别人显示自己的本领,有功劳。________

③形容不断地改变。________

2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3文中第3自然段的第4句话中共有9个描写颜色的词语,请读一读,记一记。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会做选择。 

①作者喜欢小溪的原因是________

A.因为它极为平常,朴实无华。

B.因为它为我们提供用水,默默地为人们奉献。

C.因为它有悦耳的流水声,并且在溪水中能看到五光十色、变幻无穷的景致。

②文中划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A.点明中心。

B.过渡段,与上文是递进关系。

C.过渡段,与上文是转折关系。

1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片独特的叶子

①我知道,救小孩子,要多鼓励。但面对天性活泼的三年级学生,”像是面对一群吵闹的小麻雀,让人束手无策。以李东为代表的一部分同学最为大胆,上课从不认真听讲,也不按要求完成作业,坐相,每堂课都是东倒西歪。我对他们说了无数次“你真棒!”“你真乖!”“你真聪明!”他们夸奖照收,课堂照闹。

②一次,我在走廊行走,突然看到墙上挂着的学校办学理念:“人人向上,个个出彩”“你就是那片最独特的叶子”……我眼睛一亮,有了。

③第二天上课,我给全班同学分享了“人人向上,个个出彩”的理念。我说:“向上,就是每天都有进步,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出彩,就是每天都在变化,向好的方向改变。班级是一棵火树,如果你能成为一片出彩的叶子,我就奖励你一本诗集《心灵的散章》。”教室里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像平静的湖面投进了一块石子,泛起了阵阵涟漪。

④效果真的很好,很多同学马上态度就转变了,连平时最调皮的那几个孩子作业也认真了。班级的大树上长出越来越多独特的叶子。当然,我也说话算话。对那些向上了、出彩了的同学都奖励了散文诗集。课间十分,我看着孩子们举着诗集在同学间炫耀,真的很自豪。很多孩子不停地抚摸着书本精致的线装,不停地问:“老师,我出彩了吗?能得到您的奖励吗?”

⑤唯独李东,让我很恍心。他像是一片睡着了的叶子,书不会背,听写仍然错一大片。最大的变化就是每天听班级三分钟的阅读分享时,他坐姿端正,听得很认真。虽然他一直在努力跟着,但我从来没有让他上过讲台,谁敢说他没有一点点进步呢?我心里不禁有些惭愧了。从此,我慢慢给李东加分,希望他能得到我的奖励。

⑥六月,骄阳似火。教室里像个蒸笼,闷得透不过气。课堂上,我口干舌燥,汗流浃背地上课,同学们正听得津津有味,突然有一只小手悄悄地举了起来。“什么事?李东。”“老师,我要上厕所。”“又是他。”同学们叹气道。“好,你去吧。”我不耐烦地说。同学们正在回答问题。“报告!”“进来!”“呀,怎么端着一杯水,你不是上厕所吗?”全班同学一下子用惊奇的目光盯着他。

⑦李东涨红着脸,小心翼翼地端着水杯走进教室。“老师, 您讲课声音都嘶哑了,我知道您口渴了,请假出去铪您倒杯热水润润喉咙。”他说完腰弓成90度,两手笔直地伸出,礼貌地把水递给我。我看着水杯,热气在空中缭绕,慢慢向上、向上。我的眼睛湿润了,同学们看李东的目光也不觉有了改变。我放下课本,眼里流露出赞赏的目光,接过热水喝了一口。真甜啊!

⑧一直看着我的李东,露出天真的笑容,怯怯地问我:“老师,我出彩了吗?”

⑨我心里一颤,心弦仿佛被拨动了。每个人都是一片独特的叶子啊!我激动地伸手从讲台上拿出一本《心灵的散章》,“孩子, 你出彩了,你比任何人都出彩。因为你懂得……”

⑩我铿锵的声音突然嘶哑,教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作者 潘银璋 摘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束手无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情节,在表格内将相关内容补充完整。

情节

“我”的心情变化

李东不爱学习

忧心

李东听阅读分享很认真,但“我”从没让他上台分享

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③段画直线的句子。

教室里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像平静的湖面投进了一块石子,泛起了阵阵涟漪。

________________

【4】默读第⑦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用不同的批注符号批画下面句子中的关键词句,并在横线上进行赏析。

李东涨红着脸,小心翼翼地端着水杯走进教室。“老师, 您讲课声音都嘶哑了,我知道您口渴了,请假出去给您倒杯热水润润喉咙。”他说完腰弓成90度,两手笔直地伸出,礼貌地把水递给我。

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全文,理解文末第⑨段的含义,表达了我此时什么样的情感。

我心里一颤,心弦仿佛被拨动了,每个人都是一片独特的叶子啊!我激动地伸手从讲台上拿出一本《心灵的散章》,“孩子,你出彩了,你比任何人都出彩。因为你懂得……”

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 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   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 永远不会   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 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 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 有很多同志感动得流下眼泪。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了那次阻击战。您在回去 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 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 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我们怎么能忘怀?

1在文中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文章用它比喻什么?

3仔细阅读画线的句子,联系课文回答问题。

(1) “我们指的是   

(2) “唯一的亲人    

(3) “情谊的意思是   

(4)情谊前面加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说明了    

4这段话写了大娘的哪几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还有虫儿也是可爱的。藕合色的小蝴蛛,背着圆壳的蜗牛,嗡嗡的蜜蜂,甚至于水里每夜乱唱的青蛙,在花丛中闪烁的萤虫,都是极温柔极其孩子气的。你若爱它,它也爱你们,固为它们喜爱小孩子,大人们太忙,没有工夫和它们玩。

1我们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 ,“欹枕倾听中的字不认识,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_____ 部,这个字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1)倾斜;歪;(2)相当于”;(3)叹词,表示赞美。在本文,应选_______ 种解释。

2文段最后说你若爱它,它也爱你们,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我爱乡居

记得有一位作家在一篇文章上说:“台湾的鸟不语,花不香。”我相信这位作家一定是住在台北市,看到的是高耸的洋楼,蛛网般的电线,根本看不到鸟,自然听不到鸟语。台北市早已是寸土寸金,即使有豆腐干大小的一片院子,一般都铺上了水泥,偶然在阳台上有一盆花,过多的二氧化碳,使花朵发暗,叶子发黑,连新鲜都谈不上,自然不会散发香气,只有住在郊外的人,才知道位于亚热带的台湾,一年四季都有鲜花吐香,一天到晚都有鸟语不休。

我爱乡间的清晨,早上从屋子的后窗望出去,是竹梢树影,农夫荷锄从河堤上走过,把黑色的剪影投在窗上,窗棂切取了远山的一角,作为背景。在背景的树梢修竹、蓝天白云之间,点缀着人物,构成了一幅逼真生动的画。

我爱乡间的黄昏,晚霞染红了田野,微风吹过,秧苗摇曳,田埂上有牛在默默地啃着青草,偶然抬头,长鸣一声,是那么悠扬悦耳,这是大自然的另一幅动人图画。

太阳下山了,带着孩子,沿着野草没径的小道散步,让晚风轻拂着发丝,让蝴蝶绕身飞舞,从缀满野花的山坡上回来,满身都是花香。

生活在乡间的人,一般都有早睡早起的习惯,我在不读书、不看电视的晚上,总是熄了灯,听着蟋蟀唧唧,偶然有蝙蝠噗噗飞过,会自然想起“唯闻古塘里,青蛙跳水声”的诗句。在无风无云的晚上,我会拉开窗帘,想起他曾经在信上写过的两句:“明月装饰了窗子,你装饰了我的梦。”

我爱乡居,因为在乡间无须购画,有大自然的杰作供我欣赏。不必种花,却有四季闻不尽的花香。虽不养鸟,每天有盈耳的鸟鸣。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①鸟语不______)   A.停止   B.不要

②农夫______)   A.荷花   B.扛着

③树梢______)   A.长   B.修建

2第2、3、4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请连一连。

第2段   夕阳晚风蝴蝶图  

第3段   清晨竹林农夫图

第4段   黄昏晚霞牧牛图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开头写台北是“鸟不语,花不香”,是为了反衬郊外鸟语花香。

B.文章2、3、4三个段落之间是按由近到远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C.尽管乡下环境优美,但是作者还是安居在市区内,因为乡下太贫穷。

4作者为什么热爱乡居呢?请在文中找到答案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片段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操纵自如”在文中指___________。画“   ”的句子用一个成语表示是:_________

2找出选段的中心句,用“   ”画出来。

3选段中作者从哪些方面展示了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中作者运用了( )描写,再现了小艇往来河道间的情景。

A.静态 B.动态

1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月光下的童年

①又是一个夜晚,我披着银白色的月光走在青石板路上,欣赏美丽柔和的月光下的景色。人们在月光下散步,老奶奶带着小孙女在月光下讲故事。

②我是在月光下长大的。记得夏天,每当夜幕降临时,外婆就带着我到院子里乘凉。外婆用长满老茧的手抚摸着我,一边shān shàn)着shān shàn)子,一边给我讲老掉牙的民间故事。我每晚便在外婆讲故事的声音中入睡,多么快乐呀!

③幼时,我很爱捉虫,在mónɡ ménɡ)胧的月光下,随处可以听见各种虫子的鸣唱,那唱得最动听的肯定是蛐蛐儿了。我悄悄走进草丛,打着手电筒,翻开一块大石头,便有披着黑色大衣的蛐蛐儿在那里又蹦又跳。我就迅速地用手一捂,然后,小心yì jì)翼地把它捉起来,借着月光跟邻居的小伙伴们斗蛐蛐儿。

④中秋节,是我感到最温馨的时候。我和家人一边在月光下品尝月饼,一边唱歌,真快乐!

⑤月落月升,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我也长大了,但我依然爱那慈母般温柔的月光。

⑥在我眼中,月亮是那么美,我在月光下长大,月光下有我童年的足迹。我爱这美丽的月光!

1用“√”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哪三件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幼时的是怎样捉蛐蛐儿的?请用“____”画出相关句子,并写出“我”捉蛐蛐儿的五个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结构清晰,请用“//”将短文分成三个部分。

5“我”爱这美丽的月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给予的故事

①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他饥渴难忍,濒临死亡。可他仍然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他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

②这间屋子已久无人住,风吹日晒,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吸水器,于是就用力抽水,可是滴水全无。他失望到了极点。

③忽然,他看见吸水器旁有一个水壶,壶口被木塞紧紧地塞住,壶上有一个纸条,上面写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才能打水。但是,请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灌满。”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水壶塞,里面果然有一壶水。

④这个人面临着艰难的选择,要不要按纸条上说的,把这壶水倒进吸水器里?如果把水倒进去吸水器不出水,岂不白白浪费了这壶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会保住自己的生命。他思索再三,决定照纸条上说的做,果然吸水器中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休息了一会儿,他重新把水壶灌满水,塞上壶塞,在纸条上又加了两句话:“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1“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水壶塞,里面果然有一壶水。”句中“小心冀翼”说明他_______________

这种形式的词语(ABCC)我还能写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中画“______”的句子属于对人物的______描写,它反映了人物________的内心。

3用“﹏﹏﹏”画出文章的中心句,并写一写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一句关于“给予”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牛角湾离小镇五里,小镇离县城五十里。

李老师在牛角湾教了很多年书了。以前,是他一个人住在学校里,星期一到校,星期五离校,如同一只飞来飞去的候鸟。后来,他的老婆患了重病,交不起医药费,就把县城的房子卖了。这样,李老师一家人就住在学校里了。李老师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学生娃心疼老师。今天这个拿几根黄瓜,明天那个拿几个鸡蛋,可李老师坚决不收。若收下来,就一定按市场价付款。一来二去,学生娃没辙了。

春天到了,柳树发芽,桃花吐艳,山上的蕨菜也蹿得筷子一样高了。李老师的老婆忙里偷闲,隔三差五就背个竹篓,与一帮村姑大嫂去采蕨菜。小镇赶圩的日子,就拿到集市上去卖掉。有一次,李老师的老婆不小心在山上滑了一跤,一连好几天,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

李老师对学生很严格,谁上课不专心,他会把眼睛瞪得溜圆;谁没完成作业,他会毫不留情地留下来。严师出高徒,李老师教的虽然是复式班,可教学质量总是名列前茅。这天下午的作文课,李老师端着一摞本子,刚跨进教室,学生娃就异口同声地高喊:“我们要去春游,我们要去春游。”反了,真是反了!李老师的脸气得成了猪肝色。然而,学生娃的呼叫还是一浪高过一浪:“我们要去春游!我们要去春游!”李老师挠了挠脑壳:“也好,不过你们得答应我的条件。一是要注意安全,二是要写这次活动的作文。”

耶!学生娃欢呼雀跃。李老师带着一班人,来到附近的山上。但见绿树丛生,青草遍地,还有不少野花在清风中摇曳生姿。李老师提议:“我们来举行爬山比赛。”学生娃回答:“还是采蕨菜比赛吧。”李老师点点头:“好。”

学生娃一哄而散:“看哪个采得多啊。采得多的是英雄,采得少的是狗熊。”四十多个学生娃渐渐消失在绿海中,直到日头西斜,学生娃才陆续下山,手里提着一袋袋柔嫩的蕨菜,他们是有备而来呢!回到学校,所有的蕨菜过了秤,一共是九十三斤。学生娃搓着黏糊糊的手,回家去了。

第三天,李老师高兴地在班上宣布:“蕨菜全部卖掉,按市场价一块五一斤,卖了一百三十多块钱,这些钱按人头分给你们。”“我们不要。这蕨菜是野生的,不是地里种的,老师不能不收!”孩子们齐声叫道,一张张幼嫩的脸上,流露出开心的笑容。李老师的眼眶湿润了。不久,学生娃惊喜地发现:教室里多了一个图书箱,里面放着几十本新崭崭的杂志,有作文书,也有小小说……

【1】联系上下文,写出加点词的意思。

一来二去,学生娃没辙了。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娃手里提着一袋袋柔嫩的蕨菜,他们是有备而来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娃心疼李老师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老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给文章拟一个题目: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间房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 )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刷过屋顶,立时(   )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   ),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   )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写出近义词。

尤其( ) 悠然( ) 雪白( )

3、这段话主要写了( ),包括他刷墙的( )和( ),反映了“刷子李”( )。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像一排士兵似的排列在宽阔而笔直的马路两旁。(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把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不好好学习,不能取得好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都是你自已找的,我帮不了你的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别人能办到的事,我们就能办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耕耘没有收获,不学习没有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冬天来了,春天不会远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1)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题目: 改变了我

提示:生活中不经意间,一句话、一部电影、一本书、一件事、一个人等都有可能改变我们,把你的经历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