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湛江2025届六年级语文下册二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不全是近义词的一项是(  )

A.赞许与夸奖   扎眼与刺眼

B.故意与无意   模仿与仿照

C.企望与盼望   踌躇与犹豫

D.眷恋与依恋   朴实与质朴

2、下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讲笑话的时候笑一下场,可以调动气氛,感染别人。

B.阅读古典名著时,遇到较难理解的语句,我们应该逐一查字典弄明白。

C.古代长篇小说多是章回体,一回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故事。

D.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景阳冈》一文中武松用三“闪”来对付“大虫”的进攻,表现了武松的胆小。

B.《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通过描写毛主席痛失爱子后的动作、神态及心理,表现了他常人的情感和宽广的胸怀。

C.《跳水》一文中多次描写水手的笑,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情节的发展,也突出了船长的临危不乱和果断机智。

D.《威尼斯的小艇》一文介绍了小艇的特点,景与人密切相连,充满了生活气息。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组词。

__________   相_____

__________   放_____

1.妈妈_____让我洗手后吃饭。

2.到那时他才____老师对他的照顾。

3.家长对老师的教育很______

4.霍去病是一个大______

5.小明和哥哥_____十岁。

6.他最终还是____了这个秘密。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遐想        ( )的幽思        ( )的色调

( )的刀刃        ( )的淤泥        ( )的建筑成就

6、看拼音,写词语。

zhòu yè pò xiǎo   yīnɡ huā   xiā nào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ɡē cǎo   chénɡ shòu   shuān zhù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7、看拼音,写词语。

máo dùn fànɡ sì ɡōu zi mó quán cā zhǎnɡ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

chuán cānɡ hǎi ōu   miáo zhǔn niǔ dònɡ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

8、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这句话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

(2)想象一下,写出诗句中孩子们的情感变化过程:________

(3)这句诗的诗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横”字表明牧童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牧童的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无腔”“信口”也表现出了牧童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致。

(2)读这句诗,我们仿佛看见了这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一。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在作者的心中,园子里的倭瓜、黄瓜、玉米、蝴蝶等都是怎样的?它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这样写,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

10、快乐阅读。

一张纸条

上五年级时,我喜欢《格林童话》到了痴迷的地步。那时,父母工资微薄,除了维持生活以外,根本没有剩余的钱去买一本既不能吃又不能穿的书。

平时父母总是把钱放在写字台的抽屉里,而钥匙就放在写字台上。几经犹豫之后,我试着用钥匙打开了抽屉,从里面拿走了一张2元的纸币。第二天,我从书店里买回了那本梦寐以求的《格林童话》。几天过去了,风平浪静,父母似乎并没有发现我拿钱的事。

不久,书店里进了一批新书,其中《绿野仙踪》是我盼望已久的一本童话故事。禁不住“仙子”的诱惑,我如法炮制。当我再一次打开写字台的抽屉时,却发现里面多了一张纸条:“峰儿,你是个好孩子,爸爸妈妈相信你会永远做一个好孩子的。”我很惭愧,取出纸条,悄悄地锁上了抽屉。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一张纸条成了我一生的警示,一张纸条给了我一生的尊严。

【1】写出文中两个表现“我”十分喜欢《格林童话》的词语。

_____________

【2】“几天过去了,风平浪静……”“风平浪静”在文中具体指______

【3】“禁不住‘仙子’的诱惑,我如法炮制。”“如法炮制”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

【4】“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类似的错误”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

【5】“一张纸条”是谁留在什么地方的?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这张纸条对“我”的教育极大?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快乐阅读。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蓝天衬着高矗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击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可是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却有鱼儿在跳跃。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坐在马鞍上,就可以俯视那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水石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添上了无限生机。

1这段话主要写的是(   )的景象。

A. 天山   B. 戈壁滩   C. 雪峰   D. 溪流

2这段话中一共有(   )个比喻句。

A. 1   B. 2   C. 3   D. 4

3这段话主要抓住______________来写的。

4这段话写出了夏天天山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见鸡而作

从前有一个地主,很爱吃鸡,佃户租种他家的田,光交租不行,还得先送一只鸡给他.

有一个叫张三的佃户,年终去给地主交租,并租第二年的田.去时,他把一只鸡装在袋子里,交完租,便向地主说起第二年租田的事,地主见他两手空空,便两眼朝天地说:“此田不予张三种。”张三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立刻从袋子里把鸡拿了出来。

地主见了鸡,马上改口说:“不予张三却予谁 ?”

张三说:“你的话变得好快呵!”

地主答道:“方才那句话是‘无稽(鸡)之谈’,此刻这句话是‘见机(鸡)而作’。”

【1】这里的谐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字。

【2】从这刻谐音小故事里我们能够感受到地主_______的性格。

【3】请你搜索资料,找一个谐音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题。

赤壁之战

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东吴的周瑜调兵遣将,驻在赤壁,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对。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

曹操的兵士都是北方人,坐不惯船,可是要渡过大江,非坐船不可。曹操叫人用铁索把船一条一条连起来,铺上木板,就像平地一样。他只等兵士练好了在水上打仗的本领,就下令渡江。

周瑜手下有一员老将,叫黄盖。他对周瑜说:“曹军八十万,我军才三万,相差太远了。跟他们长期相持下去,对我们没有好处。我看他们船尾接船头,船头接船尾,如用火攻,他们想逃也逃不了。”周瑜说火攻是个好主意,可是这一仗怎么打,还得想个计策。黄盖想了想,说计策有了,便向周瑜说了一遍。周瑜听了非常满意,叫他就这么办。

黄盖写了一封信给曹操,说东吴兵少,抵挡不住八十万大军。周瑜自不量力,硬拿鸡蛋去跟石头碰,哪有不失败的!他愿意脱离东吴,带兵士和粮草投降曹操。曹操接到黄盖的信,欢喜得了不得。

这一天,东南风很急,江面上波浪滔天,曹操正在船头迎风眺望,忽然有个兵士报告说:“江南隐隐约约有些帆船,趁着东南风向北岸驶来。”曹操定睛一看,果然有一队帆船直向北岸驶来,不一会儿已经来到江心,船头的大旗上分明写着一个“黄”字。曹操笑着说:“黄盖没有失信,果然来投降了。”

不错,趁着东南风来的正是黄盖的船,一共二十条,都用幔子遮着,船里不是兵士,也不是粮食,而是芦苇,上面铺着火硝、硫黄。还有几条小船拴在大船后面。黄盖的船把帆张足,快得像离弦的箭。周瑜带着兵船跟在后面。曹操只道是黄盖来投降了,很是高兴,毫不防备。黄盖的船离曹操的船队不到二里了,黄盖叫兵士们把二十船芦苇一齐点着,大家上了小船,解了缆绳,让这二十条火船趁着东南风冲进曹操的船队。曹操的战船被铁索 连着,没法散开,一下子都着火了。火又蹿上岸去,岸上的兵营也烧了起来。

火光照得满天通红,浓烟封住了江面,分不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岸。哭声喊声混成一片,曹操的人马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曹操坐小船逃上北岸,忽听得背后鼓声震天,周瑜的兵追来了。曹操见手下的兵将丢盔弃甲,无心应战,只得带了他们从华容道逃跑。

【1】根据文章内容,梳理赤壁之战交战双方的情况,完成表格。

A.实施火攻       B.调兵遣将       C.无心应战       D.铁索连舟

交战双方

战前

战时

战后

周瑜

将帅定计

_____________

派兵追来

曹操

_____________

毫无防备

_____________

【2】读了本文,你认为在赤壁之战中,东吴打败了曹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曹军水上作战的本领不够强

B.东吴有作战经验丰富的周瑜、黄盖来指挥。

C.东吴的兵士作战经验丰富,以一敌百。

D.东吴知己知彼,利用自己的优势攻击曹军的劣势。

【3】读文中画线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形成解释画线内容中的“鸡蛋”指_________________,“石头”指________________,黄盖这样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烧赤壁,黄盖功不可没。文章表现了黄盖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曹操败走华容道,逃跑途中甚是懊恼,此时他会想什么呢?请结合人物特点进行写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加油站

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这里,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

1.读下面句子,体会理解划线词的意思。

(1)阳光从窗外射人,透过这里,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生意葱茏。

 

(2) 小明的爸爸在百货商场做皮鞋生意。

 

2.“”画出这段话中的比喻句,说说把什么比做什么。

 

3.“”画出描写小鸟样子的句子,想想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

 

 

 

 

15、课内阅读。

最后的常春藤叶(节选)

第三天,苏艾静静地走进琼珊的房间,坐在她的床边,轻轻地握着琼珊的手说:“贝尔曼先生今天去世了,他也得了肺炎,只病了两天。头天早上,看门人在楼下的房间里发现他痛苦得要命。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他们想不出,在那种凄风苦雨的夜里,他究竟是到什么地方去了。后来,他们在那棵常春藤下找到了一盏还燃着的灯笼,一把从别处挪来的梯子,还有几支(  )(  )的画笔,一块调色板,上面(  )了黄色(  )绿色的颜料。”苏艾沉默了一会儿,接着说,“看看墙上的最后一片叶子,它在风中不飘不动,你不觉得纳闷吗?那是贝尔曼先生的杰作——那晚最后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贝尔曼究竟到什么地方?干什么了?你觉得贝尔曼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理解那是贝尔曼先生的杰作——那晚最后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

汉字与中国心

王蒙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整齐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靠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尽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

我曾经对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废除的。以我国古典诗词为例,全部改成拼音文字以后,还能设想原汁原味的诗词的存在吗?

1认真阅读短文,提取文中信息完成题目。

汉字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是文中说“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废除”的原因是( )

A.汉字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

B.汉字整齐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C.由汉字写成的古典诗词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

D.“我”曾经对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

3文中提到的“神州”“海内”“天涯”“知己”等词语分别指什么?

“神州”指:________ “海内”指:_____________

“天涯”指:_____________   “知己”指:_____________

4写出文中出现的几句诗词的后(前)半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元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清明》

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___________________,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大江东去,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___________,凭栏处、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

17、课外阅读。

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常常用一些奇妙的方法来帮助记忆。我国古代就有“结绳记事”的方法。发生了一件事儿,人们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各个结大小不同,形式也各有区别,表示那些事儿重要不重要,属于什么种类。人们往后看了这些绳结,就可以记起以前经历的许多事儿。

现在世界上还有一些民族没有文字,他们还用“结绳记事”的方法。还有一些民族用贝壳代替绳结。贝壳大小不一,颜色形状也有许多种,比绳结容易分辨。一条穿着好些贝壳的带子,在他们看来,就是一本书,“读”了这本“书”,他们就可以知道本民族的许多故事。

不但如此,在文字创造之前,有些民族已经有了通信的方法。跟记事用绳结或贝壳一样,他们也用一些东西来表示意思。譬如这一族送给那一族一杆枪或者一支箭,这就是一封宣战书。那一族收到了,就拿起武器来,准备战斗,决不会误会成别的意思。

从前有一个部落的首领送给相邻的一个部落首领一封信。这封信一共四样东西:一只死鸟,一只死老鼠,一只死青蛙,还有五支箭。这些东西包含着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们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飞,像老鼠一样在地底下藏,像青蛙一样在湖面上跳跃吗?如果不能,休想跟我们打仗。什么时候你们的脚踏上我们的土地,我们就用乱箭来对付你们!”∥

如果有一天,我们从邮递员手里收到一个包裹,打开一看,没有别的,只是死鸟、死老鼠这些东西,我们唯有连声叫怪,猜想是哪一个淘气的朋友寄来开玩笑的。谁知道在古代,这样一包东西却是一封严厉的信。

【1】读第二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这本‘书’”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四自然段中,部落首领的信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已经用“∥”分成了三段,请写出各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一比,想一想,有了文字之后的信,跟没有文字的信相比,进步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胡杨树

七月中旬,我去新疆穿越了戈壁。我看见──湛蓝的天空下,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多姿多彩的西域风情,连绵起伏的沙丘错落有致,胡杨树铁干虬枝,龙盘虎踞,顶着戈壁滩上的烈日迎着大漠的雄风,吮吸着脚下土地中贫瘠的养料傲视众生。戈壁滩上大片的胡杨树林将我深深地迷住了,让我惊叹的是──胡杨铁骨铮铮的树干,形状千姿百态,有的似鲲鹏展翅,有的像骏马扬蹄,还有的如纤纤少女,简直就是一座天然艺术宫殿,那鬼斧神工般的形态,更使我感到大自然的壮美。我看见──蓝色的天空下荒凉的土地上,活着的绿色胡杨与死去的灰色胡杨交织地站在一起,千姿百态,神情傲然,地上稀疏地躺着死去多时的树干树枝。胡杨树不高,特别是树干短,树叶小而茂盛,它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顽强地活着。我感受到──胡杨从不因自己生活的贫瘠而放弃对生命的渴望和追求。

胡杨,是戈壁滩与沙漠的骄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杨树,尤其以强大生命力闻名,素有大漠英雄树的美称,胡杨树有着对生命的执著和渴望:生,千年不死;死,千年不倒;倒,千年不朽──这就是胡杨树的品性!沙漠中的脊梁,就是禀性高贵而倔强的胡杨树!我觉得──矗立在戈壁滩上的胡杨,就像颠沛一生但决不向命运妥协的强者,双手伸向天空无声地呐喊,向苍天诉说着不屈的灵魂!

  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坚忍的树。胡杨能在40度的烈日中娇艳,能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挺拔,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风沙,它是神树,是生命的树,是不死的树。我感受到──胡杨在逆境奋起,一息尚存,决不放弃的精神。

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无私的树。胡杨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身后是城市,是村庄,是青山绿水,是喧闹的红尘世界,是并不了解它们的芸芸众生。身后的芸芸众生,是它们生下来活下去斗到底的唯一意义。它们不在乎,它们并不期望人们知道它们,它们将一切浮华虚名让给了牡丹,让给了桃花,让给了所有稍纵即逝的奇花异草,而将摧肝裂胆的风沙留给了自己。

我爱胡杨树,更爱那些具有胡杨树的品性的人们!

1)根据下列意思从文中找出词语写下来。

像老虎蹲坐,像龙船盘曲;形容地势雄壮险要。(  )

好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技艺非常精巧。(  )

2)从文中找出反义词。

顺境(  ) 反抗(  ) 酷暑(  ) 肥沃(  )

3)补充词语。

(  )天(  )地 (  )天(  )地

千(  )百(  ) 千(  )百(  )

4)用“__________”画出体现胡杨树外形特点的句子。

5)细读全文,概括出胡杨树的品质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  画出第二至四自然段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话,再谈谈你的理解与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举例说说你身边的什么人具有胡杨树一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威尼斯的小艇(选段)(9分)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这段话的结构形式是 ,是围绕   这句话写的。(2分)

(2)最能表现船夫驾驶技术好的一个词语是:   (1分)

(3)第一句在这段话中的作用是:   (1分)

(4)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这一句从侧面说明了什么?(2分)

 

(5)这段话从哪个方面写出了船夫的驾驶技术好?(3分)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朗润园真是赏月胜地。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依然怀念故乡苇坑里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变一变。

1、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樱桃树和李子树都不大结果子。觉得它们并不存在。(用合适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园子留下回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你平时一定看过电影电视剧吧,这其中哪一部最让你印象深刻令你观后最有感触。本此习作就请你写一篇观后感!

1.写作格式参考读后感。

2.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3.符合文题,字数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