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平时虽然少说话,但发言时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
B.得知我作文竞赛获奖了,爸爸决定奖给我一架遥控飞机,我高兴得手忙脚乱。
C.冬季运动会的报名开始了,同学们一个个都跃跃欲试。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步伐 樱花 肃然起尽
B.拔河 呐喊 神机秒算
C.过奖 麻醉剂 圆滚滚
D.荣辛 酒席 一饮而尽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
A.只听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洪水涌了出来,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
B.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
C.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应接不暇。
D.我受到老师的批评后,心中还恋恋不舍。
4、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____________
2.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______
3.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____________
5、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成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
1.酒家给武松筛了满满一碗酒。(_______)
2.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_______)
3.这时候天快晚了,你还过冈,枉送了自家性命?(_______)
4.请勿自误。(_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dǒu sǒu(_____) shǒu pà(_____) è hào(_____) dào zéi(_____) yìng jiē bù xiá(_____)
chōng pèi(_____) jì diàn(_____) yǔn nuò(_____) shēn yín(_____) wán bì guī zhào(_____)
7、把下列加点的字词换成现代词语,写在括号里。
(1)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_____)
(2)真个好所在。(_____)
(3)请勿自误。(_____)
(4)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_____)
(5)莫不半夜三更要谋我财。(_____)
8、照样子,写词语。
例:跳起来 (____)着腰 (____) 东西
(____) 一眼 (____) 点心 (____) 茶水
例:挺脱的大树 (______)的屏障 (______)的样子
(______)的车夫 (______)的包袱
9、课外阅读
地球的呻吟
地球把它的一切都给了我们,他从来不懂得自私和吝啬,总是情其所有。可是人类,曾经和正在做着多少惭愧的事情——在共同的家园里厮杀,为野心和贪欲去争斗,用刀枪去撕裂土地,让马蹄去践踏丰收,硝烟窒息儿童的歌声,鲜血染红清澈的河流……
【1】填空,搭配词语。
___的呻吟 ___的歌声 ___的河流
【2】“硝烟窒息儿童的歌声”指( )
A.硝烟太浓太呛,儿童的歌声唱不出来。
B.战争夺去儿童的欢乐。
10、
爸爸和他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
“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戴上了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您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1)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侵犯( ) 充满( ) 情趣( ) 旅程( )
(3)骆驼咀嚼的样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样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用“______”画出文中的排比句。(2分)
(5)就骆驼脖子底下系铃铛这个问题,我和大人的想法是不同的:(6分)
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人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画线的句子用一个成语代替是__________。
(2)用加点的关联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选文的中心句,用“ ”画出来。
(4)选文中作者从哪些方面展示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中作者运用了____描写,再现了小艇往来河道间的情景。
A.静态 B.动态
12、读文章答题。
吐鲁番盆地
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最低的洼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它每年六月至八月气温均高于40度,最高可达47度,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度以上;加上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风,每次卷起漫天风沙,所以有“火洲”“风库”之称。
“八百里火焰山”(其实只有一百公里长)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在盛夏(猛烈 强烈)的阳光(照射 照耀)下,满山像燃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
这里夏天人们每天都要洗澡,甚至一天要洗好多次。传说有位县长正好赶上大热天,公务繁忙,热汗擦了又流,洗了又淌。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坐在水缸里办公。有人来找县长,光听见声音不见人,回头一看,哟!他正坐在水缸里看文件呢!
夏季去吐鲁番,半路上没有饭店也饿不着。( )带一些鸡蛋,不用找锅,不需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 )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再配上随身携带的小菜和饮料,就是一顿十分(精致 别致)的野餐了。
吐鲁番人植树造林,变沙漠盆地为绿洲。在吐鲁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间,有这样一条15公里长的林荫路:两侧树分为三行,一行钻天白杨,一行桃树,一行梨树。据说这是一位五十年代的县委书记领人栽的。他想让后人( )有遮阳蔽日之处,( )有解热止渴的梨桃。如今白杨已搭起绿色的通道,梨树已开花结果。多少走得又饿又渴的行人(惊讶 惊喜)地扑到这清凉的树荫下,大口地吃着酸甜解渴的水果,该是多么感激这不知名的种树人啊!
大风、酷热考验了人,也锻炼了人,使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
【1】用“√”选出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语。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3】文章为了说明吐鲁番夏季气候炎热列举了两个事例,分别是______和______。这种说明方法是_____。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是______。
【4】吐鲁番人用植树造林的方法来改造这儿的自然环境,在林荫路上种钻天白杨可以____,栽种桃树、梨树可以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吐鲁番人的_________。(请用文中的词语作答)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绿手指
在法国的一个小镇上,有位老奶奶,被人称为“绿手指”。你可千万别奇怪,“绿手指”是当地人对好园丁的称赞。
一天,她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园艺所重金悬赏能种出纯白金盏花的人。老奶奶想:金盏花,除了金色,就是棕色。白色的,还没见过。但是,我为什么不试试呢?她把自己的想法对儿女们讲了,遭到一致反对。大家说:“你根本不懂植物遗传学。专家都做不到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能做到呢?”
老奶奶决心一个人干下去。她撒下金盏花的种子,精心侍弄。金盏花开了,全是橘黄的。老奶奶挑选了一株颜色稍淡的,让其自然枯萎,把种子精心收集起来,第二年把它们种下去。然后,再挑选颜色浅的花的种子栽种……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 。
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
20年过去了。有一天早晨,她来到花园,看到一朵金盏花,开得特别灿烂。它不是近乎白色,而是雪一样的白。
秋天,她把100粒白色金盏花的种子寄到了20年前的那家园艺所。她没考虑那则启事是否还有效,也不知道在漫长的岁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了纯白的金盏花。
等待的日子长达一年,因为要验证那些种子。终于,园艺所长打电话告诉老奶奶,他们看到了她种的花,是雪白的。但因年代久远,奖金不能兑现,问她有没有别的要求。老奶奶对着电话说:“只想问一问,你们想不想要黑色的金盏花?我也能种出来……”
【1】联系上下文,文中画“ ”的地方应填( )。
A.始终如一 B.循环往复 C.有始有终
【2】老奶奶的儿女们反对她培育纯白的金盏花是因为什么?用“ ”在文中标出来,并改为陈述句。
【3】关于短文为什么以“绿手指”为标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绿手指”是当地人对好园丁的称赞。
C.主人公老奶奶一直想得到“绿手指”的称号。
【4】老奶奶会怎样培育黑色的金盏花呢?仿照文章的第三自然段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哈尔威船长,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1】仿写词语。
阴惨惨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通过“犹如铁铸,纹丝不动”凸显了船长__________的形象。
【3】虽然哈尔威船长没有说话,可是他的思维并没有停止,他会想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手术台上,一向( )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 ),他额上( ),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作者是___。
【2】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词语是_______。
【3】“一次又一次”说明了_____。
【4】这段话中,通过描写沃克医生的_____,反衬出____。
16、连续性文本阅读。
抗疫情——中国力量
文本一:漫画《最严防守》
文本二:
疫情袭来,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指挥下立即展开了与时间的“拔河”比赛——
1月24日,除夕,上百台挖土机抵达现场,开始土地平整。
……
2月2日,大年初九,火神山医院工程交付。
从进场施工到交付使用,这家医院的建设工期仅有10天。10天之内,建成一座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医院,来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高峰期,4000余名建设者在现场,大型机械设备、车辆近千台,24小时不间断施工,再度展现了中国速度与中国力量。
1月25日,大年初一,武汉市又紧急决定再建一所雷神山医院。建造期间,现场有1000余名管理人员、近8000名作业人员日夜奋战,1400余台各类大型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川流不息,3000余套箱式板房、3300套机电安装物资运抵施工。
经过10个昼夜连续奋战,一个总体规模超过两个火神山医院的大型工程顺利竣工。
文本三 中国智能机器人
钛米机器人在为病房消毒时会根据房间温度、湿度等情况,使用相应的消毒方案。例如,如果房间内有人,消毒机器人会使用“次气酸+等离子”方案消毒;如果没有人,就可以使用“紫外+过氧化氢”方案消毒。相比传统的人工消毒或者固定式消毒设备,消毒机器人能够边移动边消毒,消毒液容量大,工作时间长,可单次连续工作3小时以上。一个40平方米的病房,传统的人工推车消毒约需要6个小时,而机器人的高水平消毒只需要2个小时左右。
【1】阅读文本一,我能想到以下四字词语:______、______。
【2】阅读文本二,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其内容。(20个字以内,不含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本三中,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以上三个文本,判断以下对“中国力量”的理解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①中国力量,就是举国上下一条心,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其他国家做不到或者难以想象的事情。( )
②中国力量,就是有着强大的动员力,能够一呼百应,用举国之力完成任务。( )
③中国力量,是指中国人很有智慧,能够借助科学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 )
④中国力量,是指中国人口多,而且每一个人的力气都很大。( )
17、文学类文本阅读。
迎着风走
①一群探险者,听说某地新发现一个岩洞,兴冲冲地赶去探险。他们爬上山坡时,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一进洞,他们便被洞中的天然钟乳岩所吸引,一路观赏,不觉越走越深。虽然岔路很多,他们并不害怕,每到一个岔路口,他们都会留下一个标记。
②不知过了多久,手电筒的光暗下去时,他们还没有走到岩洞的尽头。于是,他们决定往回走。走来走去,才发现迷了路。每一个岔路口都有标记,每一条通道都似曾相识,他们有些手足无措,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在等待着他们。
③终于,他们的手电筒全熄灭了,周围一片黑暗。一开始,他们还想寻觅洞口微弱的光亮,可是走到哪里都是无尽的漆黑,他们互相牵着的手已经沁出了汗水。夜光手表显示已是下午六时,外面应该暗下来了,而且他们被饥饿包围着,原以为洞不会太深,所以他们没有准备食物。绝望渐渐爬上他们的心头。
④沉默了一会儿,领队忽然问谁有打火机,有人将打火机递给他。他点燃打火机,屏住呼吸,一动不动地看着那簇火苗。忽然,火苗微微地倾斜了一下。领队看了一下,熄灭打火机,带着大家向与火苗倾斜相反的方向走去。就这样,每到一个岔道口,他都用打火机微弱的火苗捕捉那一丝微风。大家仿佛看到了希望。可是打火机里的汽油很快便用完了,人们的心再度沉下去。
⑤领队忽然脱光上身,站在岔道口,静静地感觉那极微弱的风。其他人也纷纷效仿,就这样,他们又走了许久。风渐渐大了起来。终于,他们找到出口,人们纷纷赞叹领队的智慧与冷静。
⑥生活中,我们常常在挫折与磨难中陷入困境,不知何去何从。更多的时候,我们总是选择逃避,可是路越走越艰难。人生际遇就像故事中黑暗的岩洞,只有迎向生活的风雨,我们才会在没有光亮的情况下找到光明的出路。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滋于言表: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手足无措: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领队分别用_________和________的方法,带领大家在黑暗中找到出口,领队的智慧与冷静受到大家的赞叹。
【4】读第④段划线的句子“可是打火机里的汽油很快便用完了,人们的心再度沉下去。”联系上下文,此时,人们的心里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启发?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 )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 )。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 )。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 )。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
【1】选文按照____顺序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
【2】把下列词语还原到选文中的括号里。(填序号)
A.平静 B.默默无言 C.寂静 D.严肃沉默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荷兰牧场有着________的特点。
【3】画“﹏﹏”的部分属于____(静 动)态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诗句“________,________”也采用了这样的写法。
【4】文中画“____”的句子中反复出现“了”字,既写出了________,又写出了________。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选文写晚霞,既点明了时间,又巧妙衬托出了此时的宁静
B.“挤奶的人更是( )”表现了荷兰的生活因过于平静而显得单调,令人沉默
C.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D.从“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可以感受到这里奶牛多
19、课外阅读。
读不完的大书
70多年前的农村,不像今天小朋友的家里有许多自动或机动的玩具,没有开发儿童智力的新式玩具。我在幼年时,家里什么玩具都没有,大人们不关心孩子玩耍的事。我在五六岁时就自己到大自然去找可以玩的东西。农村的特点是接近大自然。辽阔的天空,广阔的大地,浩浩的河流,繁茂的花草、树木,空中的浮云和飞鸟,地上的走兽、昆虫,水中的游鱼等等,有说不完的好玩东西,能够引起孩子的遐想和实验。例如,小麻雀的蹦蹦跳跳、快乐活泼的样子,叫你高兴;老鹰在高空中盘旋时,展翅飞动而流荡滑翔,有时猛扑而下,像在捕捉小鸡或什么东西,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花草树木的生长、开花、结子,暑寒荣枯,都有各种不同的趣味。草的叶子不一样,有长有短,有的还带刺;开的花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形状也有单瓣、重瓣的,有4瓣的、5瓣的等等。树木的千姿百态,更有给人乐趣的东西。昆虫的动作也很好玩,例如蚂蚁搬家,那么长的队伍,那么井井有条的阵营,个个尽自己的力量,把货物全部搬迁。这种组织性很强的小动物的行动,真叫人佩服。当它们两军对垒时,更是好看,队伍整齐,正式打仗时,打得你死我活,直至尸体堆积如山,勇敢忠贞的精神,真令人敬佩。
我家房子的前后左右都有余地,栽有各种的果树,有梨树、桃树、橘子树、柚子树、酸橙树,它们在不同的季节开不同的花,结不同的果实。从树上直接摘下的果子,格外鲜美。我家后面还有两丛竹林和一株棕榈,是我最爱的。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出土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笋子炒咸菜,味道鲜美无比。更可爱的是它们那耸入高空的青翠茎叶,亭亭玉立,显得那么纯洁!微风吹来,一片沙沙声,是那么温柔细腻。但当大风袭来时,竹林总是最先发出萧萧的喧声,不平静的调子,奏出我幼小心灵的怅惘情绪。池塘边的棕榈树坚毅地独立着,大蒲扇似的叶子显得很高洁,在秋天高爽的日子,倒映池水中,小鱼在池水的倒影中间游玩,是另一种境界。
大自然是一部 ,是一本 ,里面有无穷的 ,有极大的 ,有欣赏不完的 。
【1】农村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七十多年前的农村,家里没有好玩的玩具,但大自然中有很多,作者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又重点写自家的屋后的________、________,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小时候虽然没有玩具,但能看出他是快乐的,请你用“____”画出一个相关的句子。
【3】选择合适的词句,把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内容补充完整。
A. 读不完的大书 B. 听不完的交响乐 C. 看不完的大画册 D. 学问 E. 奥秘 F. 乐趣
【4】短文题为“读不完的大书”,“大书”指_________。作者用这个题目是想说明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一棵高大挺秀的白杨树挺立在戈壁滩上。(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是由简单的生命进步来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您不必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玛妮忘怀。(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下列句子改为肯定句。
(1)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十万只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他________了
生活中,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把题目补充完整,回想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把这件事写下来,特别要把这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他的内心。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如写校名,请写大海小学;如写人名,请写小丽、小刚,老师一律写王老师。字数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