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营口2025届六年级语文下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词语与“郑重”的意思最不相近的一项是(  )

A.庄重 B.隆重 C.稳重 D.慎重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三拣四                 前面有一个酒店,着一面招旗在门前。

B.损兵                 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做两截。

C.抱头鼠                 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将下来。

D.晴天                 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将下来。

3、“一饮而尽”中的“尽”与(  )中的“尽”意思相同。

A.取之不 B.同归于 C.其所有 D.善尽美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近义词手拉手。

培育—— _______  慎重—— ________

刚毅—— _______  启迪—— ________

恩泽—— _______  敏捷—— _______

5、填空

(1我国的四大古典名是    

。其作者分是      

(2我国古代的经典四书分别是    

 

6、看拼音,写词语。

xiàng jiāo(    )    qī rǔ(    )    miǎo xiǎo(    )

chāo chū(    )    huàn rán yì xīn(      )

yí biǎo(    )    páng rán dà wù(      )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人们把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作____。小艇是意大利城市____主要的交通工具。被称为“牧场之国”的国家是___ 

2.读了《自相矛盾》,我知道了“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____”。杨氏之子回答孔君平的一句话是“未闻______”。我还知道同情心是施行仁政的开始,如《孟子》所言:“_____,仁之端也。”

3.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陆游的“_______,南望王师又一年”;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孟郊的“谁言寸草心,______——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发现诗人常常用所见所闻所思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8、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3)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5)____________________,短笛无腔信口吹。

(6)敲成玉磬穿林响,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理解。

威尼斯之夜

威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是无法用语言来描绘的。在那明净的夜晚,河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的颤动。泛舟河上,四周一片蔚蓝、宁静,真是水天一色,使人仿佛进入绮丽的梦境一般。空气那么清澈、透明,抬头望去,这儿的星星似乎远比我们法兰西北部夜空中的星星要多。夜空到处布满星星,那深蓝的夜色都变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

如果你想领略一番这儿独有的清新和恬静,你可以在这迷人的夜晚去皇家花园附近,沿着大理石台阶往下,直到运河边上。要是那里镀金的栅栏已经关上,那你可以乘坐一种名叫冈多拉的风格独特的威尼斯小艇,缓缓荡去,到那夕阳余温尚未散尽的石板小路旁,那里再也不会有人来打扰你的宁静。晚风从椴树顶上轻轻吹过,把片片花瓣撒落到水面上,天竺葵和三叶草淡淡的芳香一阵阵向你袭来。圣马可大教堂那雪花状的石膏圆顶和螺旋形的尖塔在夜空中高高地耸立着,周围的一切,包括作为威尼斯三绝的碧水、蓝天和色调明丽的大理石,都给抹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辉。当圣马可大教堂顶楼上的钟声在空中徐徐回荡时,就会有一种难以言传的平静感透入你的灵魂,使你觉得整个身心都已溶化在那足以忘掉一切的安谧和静止之中了。

【1】选择正确的答案,读第一自然段,这段共写到星星( )次。

A.1

B.2

C.3

D.4

【2】选择正确的答案,下列不是威尼斯的“三绝”的是( )

A.碧水

B.晚风

C.大理石

D.蓝天

【3】选择正确的答案,文章第二自然段是按( )的顺序来记叙的。

A.时间

B.事情发展

C.逻辑

D.地点变化

【4】选择正确的答案,夜晚的皇家花园附近给人的感觉是( )

A.妩媚可爱

B.清新恬静

C.绮丽多彩

D.美丽梦幻

【5】选择正确的答案,本文写了威尼斯的( )

A.动态美

B.夜色美

C.静态美

D.朦胧美

【6】作者在描写威尼斯的夜色时,写了哪三种植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了这篇文章,威尼斯之夜最能打动你的地方是什么?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整本书阅读。

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节选)

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忽一日,开炉取丹。那大圣双手侮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慌得那架火看炉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放倒,好似癫痫的白额虎,风狂的独角龙。老君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摔,摔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即去耳中掣出如意棒,迎风幌一幌,碗来粗细,依然拿在手中,不分好歹,却又大乱天宫,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

这一番,那猴王不分上下,使铁棒东打西敌,更无一神可挡。只打到通明殿里,灵霄殿外。幸有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执殿。他看见大圣纵横,掣金鞭近前挡住道:“泼猴何往!有吾在此,切莫猖狂!”这大圣不由分说,举棒就打,那灵官鞭起相迎。两个在灵霄殿前厮浑一处……

【1】本段节选 自我国四大名著中的《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根据回目及自己的阅读,我知道这一回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圣”指的是______________,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线条。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要他主干的。

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和食指去出力,他只是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1食指的姿态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这句话运用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食指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理解“养尊处优”一词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的中指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生活中,你见过类似的人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话,只是一支接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当年,地下党的同志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他送到毛主席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回国后毛主席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地回到自己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1】对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毛主席的内心独白,他多么希望毛岸英能像前几次一样,平安回到自己身边啊!

B.省略号的运用,突出了毛主席无比悲痛的心情。

C.这两句话,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慈爱的父亲形象。

D.这是对毛主席的语言描写,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2】读选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1)这句话是对毛主席接电报后的____________的描写,深刻揭示了主席失去爱子后________的心情。

(2)那一刻,作为父亲,毛主席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父亲的爱

爸爸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妈。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妈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有一次,我给了一块糖果。爸爸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来的,说我愿意替他拆箱卸货作为赔偿。但妈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

我在运动场荡秋千跌断了腿,在前往医院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我妈妈。爸爸把汽车停在急诊室门口,他们叫他驶开,说那空位是留给紧急车辆停放的。爸爸听了便叫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

在我生日会上,爸爸总是显得有些不大相称。他只是忙于吹气球,布置餐桌,做杂务。把插着蜡烛的蛋糕推过来让我吹的,是我妈妈。

我翻阅照相册时,人们总是问:“你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天晓得!他老是忙着替别人拍照。妈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数。

我记得妈妈有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我摔倒之后,妈妈跑过来扶我,爸爸却挥手要她走开。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于是我马上爬上自行车,而且是自己骑给他看。他只是微笑。

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妈写的。他除了寄支票外,还寄过一封短柬给我,说因为没有我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长得很美。

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妈来接。”

我结婚时,掉眼泪的是我妈妈。他只是大声擤了一下鼻涕,便走出房间。

我从小到大都听他说:“你到哪里去?什么时候回家?汽车有没有汽油?不,不准去。”爸爸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除……

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

【1】“爸爸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妈。”文章开头的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A.总领全文

B.总结全文

C.承上启下

D.点明中心

【2】“爸爸听了便叫嚷道”,“叫嚷”一词表现了(     

A.爸爸嗓门大。

B.爸爸性格暴躁。

C.爸爸对“我”摔断腿的不满。

D.爸爸送“我”救治时的急切心情。

【3】“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给他点颜色看”指的是(     

A.“我”十分生气。

B.“我”决心教训爸爸。

C.“我”决心让爸爸生气。

D.让爸爸知道没有他,“我“照样行。

【4】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但妈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说明妈妈认为孩子偶尔犯错可以谅解。

B.对于爸爸总是不用语言表达爱。“我”很不满,因此文中充满“我”抱怨的话。

C.本文中的爸爸比较不善言辞,他对孩子的爱是通过一些不易发现的言语、行动来表达的。

D.文章用疑问的方式结尾,意在告诉读者,爸爸已用种种不易察觉的方式表达爱。只要细细体会就能感觉到。

【5】第7自然段中面线句子含蓄地表达了爸爸对“我”的思念。爸爸内心真实的想法可能是什么样的呢?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下来。

___

【6】第2自然段写“我”偷了一块糖,爸爸不但让“我”送回去,而且还要“我”帮助卖糖人拆箱卸货作为赔偿,爸爸这样做是否有点小题大做?为什么?

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丰碑(节选)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1用最简洁的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__”画出描写将军神态的句子。

3将军刚刚发现冻死的老战士时,他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来当他得知这个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时,他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__

请想象此刻将军的心理活动,并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哪些句子体现了环境的恶劣,请用﹏﹏﹏﹏﹏画下来。

5这些环境描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

6文中的老战士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我最棒。

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 ) 、( )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 ) ,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   )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按原文填空。

2“_________ 画出文中的一处比喻句。

3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 “这一种境界在文中指_______ 

(2) “耐人寻味的意思是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文中的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理解。

        

就在我被俘的那一天——一个最不幸的日子,有两个国方兵士,在树林中发现了我,而且猜到我是什么人,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他们于是;_皮激怒了,猜疑我是把钱藏在哪里,不肯拿出来。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扁'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住我,威吓地吼道:

“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

“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宫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坚决不相信。

“绝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

“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我再次向他们解释。

等他们确知在我身上搜不出什么的时候,也就停手不搜了;又在我藏躲的地方周围,低头注目搜寻了一番,也毫无所得。他们是多么的失望啊!那个持弹欲放的兵士,也将拉着的引线,仍旧塞进榴弹的木柄里,转过来抢夺我的表和水笔。后来彼此说定表和笔卖出钱来平分,才算无话。他们用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对我自上而下地望了几遍,就同声命令:“走吧!”

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深山坞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1】文中的“我”指的是(   )。请将本文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根据课文内容补充词语。

______)的眼光  ______)地吼道

______)地说   ______)地捏

【3】从国方兵士搜身时的动作、凶恶的神态、威吓的语言,可以看出他们_________________;从作者回答兵士的话和自述中可以看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秀品质。

【4】读完这篇课文,你对“清贫”有什么样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理解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 殊死搏斗;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

1“_________”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2 画出作者联想的句子。

3文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我读到一篇英国课文,讲的是蚂蚁。

②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③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④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⑤没有抱成团的智慧,( )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 )会全军覆灭。

⑥生命的微小、体力的单薄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卑微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⑦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衣,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⑧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千里之堤(tī 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1】选择括号内正确读音。

【2】在⑤、⑧自然段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将“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改为不含问号的句子,但意思不变。________

【4】读④、⑤自然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第④自然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句话与前文“________ ”这一句相照应。

②第⑤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做法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表现了蚂蚁具有的什么精神?

答:________

【5】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

【6】我们刚刚经历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战疫”,读了这篇文章,你想起了相关的哪些人、哪些事?用简要的语言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你一直都对《水浒传》很感兴趣,借此机会找来《水浒传》的相关情节进行了阅读。

林冲棒打洪教头(节选)

佚名

①林冲遭受高太尉的陷害,被开封府发配沧州。一天午后,两个差人押解林冲来到了柴进庄上。柴进见了林冲,心中大喜,忙叫庄客杀鸡宰羊,厚礼款待。席间庄客来报:“洪教头来了!”柴进说:“正好请洪教头一起来坐坐。”

②林冲寻思,庄客称他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父了,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洪教头全不理睬。柴进指着林冲对洪教头说:“这位是林教头。”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座了。

③洪教头向柴进问道:“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柴进说:“这位林武师非比他人,乃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柴进说:“哦,你可别小瞧了他。”洪教头跳起来说:“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林冲连说:“不敢,不敢”。柴进说:“我也正想看看二位教头的本事,林武师就不要推辞了。”

④众人来到堂前空地上。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冲向林冲。

⑤战了四五个回合,林冲纵身跳出圈外,叫了一声:“我输了!”柴进问:“还没见二位较量呢,怎么便输了?”林冲说:“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柴进连忙请两个差人开了枷,笑着说:“请两位教头使出本事,再试一棒。”

⑥洪教头提起棒来就要打。柴进说:“慢!二位教头比试,不同一般,这锭银子权且作为彩头,谁赢谁就将这银子拿去。”说着将一锭二十五两重的大银丢在地上。

⑦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

⑧林冲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⑨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

(文章有删减)

【1】(词语理解、内容理解)请你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第③段中“依草附木”这里指的是林冲因听从柴进而随便改变立场。

B.第⑤段中“木枷”指的是用木板制成,套在罪犯脖子上的一种刑具。

C.第⑦段中“用了浑身的功夫”一句可以替换为“浑身解数”。

D.第⑧段中“措手不及”指洪教头无法抵挡,表现了林冲的动作敏捷。

【2】(内容理解)奇奇根据文章内容编写了一个上联,请你帮他续写下联。

上联:林教头内敛果敢获胜

下联:洪教头_______________

【3】(人物形象)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本文体会林冲的性格特点。

【链接材料】林冲赶到跟前,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扳过来,喝道:“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恰待下拳打时,认的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子(义子)高衙内……先自手软了。

——《水浒传》第七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主旨情感)请你谈谈从这个故事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

     

2)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3)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1、把下面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你还算是个党员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乐园。  

1)黄道婆学会了一整套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 

改成字句:________

改成字句:________

2)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要有梅花的秉性。(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总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难道你不为他具有像梅花那样的美好品质而自豪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修改病句。 

①陈羽在学校里始终一贯表现得很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然老师带我们到野外采用了许多植物标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作文。(40分)

题目:我爱动脑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