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怀化2025届六年级语文下册三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面词语中,表示年龄最小的是( )

A.豆蔻年华

B.及笄

C.弱冠

D.而立

2、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

A. 诸葛亮   B. 曹操   C. 晏子

3、下列拼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怨(mán) 强(miǎn)

B.唬(xià) 门(zhěng)

C.门(fèn) 五(yuè)

D.宝(zàng) 淋淋(xuè)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反义词

广阔——____  遥远——____ 诚挚——____  明亮——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ɡē yáo

(   ) ( )

páo xiào   huānɡ shān yě lǐnɡ

(   ) (   )

mào   yōnɡ bào

(   ) ( )

luǒ    zhī fán mào

(   ) (   )

 

6、名句积累。

1.______________,岂因祸福避趋之。

2.遗民泪尽胡尘里,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村庄儿女各当家。

4.剑外忽传收蓟北,______________

5.看到儿子热心帮助盲人,妈妈高兴地说:“_______________”《孟子》

7、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便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充下列词语并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   半夜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哭笑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起敬

1.画“ ”词语是“ABAC式”词语,请再写几个这样的词语。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看到画“﹏﹏﹏”这个词语,我便想到了《草船借箭》里的一个人物__________

3.加点一词中“哭”与“笑”互为反义词,请你再写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内阅读我最棒。

1984年,第一台多媒体电子计算机诞生,随后很快普及开来。1993年,美国政府提出 建设“信息高速路”的计划,把全世界的计算机联网,让人们可以随时接收任何地方传来的 文字、声音和图像,这个计划受到各国的重视。如今,坐在家中的计算机前轻点鼠标,远在 万里之外的友人便可在瞬间收到你发去的电子贺卡。计算机网络把全世界连成一家,“天 涯若比邻”已经不再是梦想。

1瞬间的意思是  

2计算机网络给人们带来了哪些方便?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推敲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当参知政事后,决心改革,推行新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坚决反对,没几年就被罢了官。他在京城闲居无聊、定回南京去看看妻儿。

第二年春天,王安石由汴京南下扬州,又乘船西上回金陵(今江苏者向京市),路过京ロ(今江苏省镇江市)到了隔江相望的瓜洲时,船靠码头,不再走了。他站在船头上,极目西望,但见青山隐隐,江水滔滔,春风绿野,皓月当空,触景生情,更加怀念起在金陵钟山的亲人来了,他走进船舱,拿出纸笔,略一思索,就写了一首题为《泊船瓜洲》的诗:

京ロ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写完后,王安石觉得“春风又到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想了一会,就提笔把“到”字圈去,改为“过”字。后来细想一下,又觉得”“过”字不妥。“过”字虽比“到”字生动一些,写出了春风的一掠而过的动态,但要用来表达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于是又圈去“过”字,改为“入"字、“满”字。这样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字。他觉得有些头疼,就走出船舱,观赏风景,让脑子体息一下。

王安石走到船头上,眺望江南,春风拂过,青草摇舞,麦浪起伏,更显得生机勃勃,景色如画。他觉得精神一爽,忽见春草碧绿,这个“绿”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个字吗?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盘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想到这里,王安石好不高兴,连忙奔进船舱,另外取出一张纸,把原诗中“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

为了突出他反复推敲来之不易的那个“绿”字,王安石特地把绿”写得稍大一些,显得十分醒目。

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增色,全诗都活了。这个“绿”字就成了后人所说的“诗眼”。后来许多谈炼字的文章,都以它为例。

1试想一下,文章的题目为什么叫“推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春风绿野,皓月当空”写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提到的“过”“入”“满”“绿”这几个字有区別吗?为什么王安石要一改再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仔细推敲字词,将这个句子写得更生动优美。

微风吹过湖岸,杨柳轻轻地摆动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读“磨脑子”的书

书有许多种。有的明白晓畅,使人轻松;有的艰深晦涩,让人费解。而真正值得我们读的,往往是那些“磨脑子”的书。

与一般的书籍比起来,“磨脑子”的书具有更加密集的信息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往往是前人思想的精华、阅历的浓缩。它不是那种读起来驾轻就熟的书,而是不静下心来深入思考就不能理解的书,是要经常在笔记本上记下大量困惑和疑问的书。读这种书的感受就好像啃骨头,虽然费劲,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吃现成的肉当然也好,但终究不如啃骨头来得有劲。

读“磨脑子”的书,能够提高人的理解力和思维水平。生物学告诉我们,人的智力是用进废退的。能否经常给自己出难题,面对困难超越自我,本身就是一个人素质高下的集中表现。燕雀安于暖巢,只有雄鹰才能在风雨中翱翔。常读一览无余的书,会使原本聪慧的头脑退化。

读“磨脑子”的书有点像高强度的体育运动,不花上吃奶的力气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惟其如此,它所带来的快乐才非同一般,它赐给我们的礼物才格外珍贵。试想,上珠穆朗玛峰的快乐岂是随便踏上哪个土包儿可以比拟的?

俗话说,宁尝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磨脑子”的书正像鲜桃,而大量克隆的信息垃圾充其量只配叫做“烂杏”。读一本“磨脑子”的书,还是一次与智者的对话。它使人暂别琐碎与平庸、浮躁与虚妄而变得神清气爽、心灵宁静。对于这样一种难得的体验,聪明人是不该长久疏远的。

真正的读书人都有同感,好书一定要精读。一目十行的读法或许适合一般读物,但对于“磨脑子”的书绝不适宜。真正的好书甚至使我们有意放慢阅读速度,就像一个贪婪的孩子舍不得一口吃完手中的糖果一样。

要真正读一本“磨脑子”的书,还要学会适当地拒绝。著名作家李敖夜晚从不看电视,全用来阅读那些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老书”。不适当拒绝的话,什么时候“磨脑子”呢?

【1】本文的作者主张要多读什么样的书?( )

A.明白晓畅,使人轻松

B.经过沉淀,使人聪慧

C.一览无奈,一看就懂

D.艰深晦涩,让人费解

【2】短文第三自然段中“用进废退”是什么意思?( )

A.采用先进的方法,废止落后的方法。

B.引进先进的经验改变颓废的状态。

C.采用进攻的方式,废除别人的退路。

D.经常用会更发达,不经常用会逐渐退化。

【3】“磨脑子”的书有什么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

①读起来驾轻就熟

②具有更加密集的信息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③要经常在笔记本上记下大量困惑和疑问

④不静下心深入思考就不能理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阅读时要经常面对困难,挑战自我,才能超越自我。

B.“燕雀安于暖巢”在文中指经常阅读一览无余的书,会使原本聪慧的头脑退化。

C.“现成的肉”指静心思考才能理解的书,“啃骨头”指读起来驾轻就熟的书。

D.以“鲜桃”“烂杏”做比喻,生动形象地论述了读“磨脑子”的书能使人心灵宁静。

【5】作者为什么希望人们多读“磨脑子”的书呢?请依据文本信息归纳作答,至少三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真正读一本“磨脑子”的书,要学会适当拒绝。除了像李敖那样拒绝看电视,我们还要适当拒绝什么?请列举一件你最需要拒绝的事,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节选)

在大庆,像王进喜这样的石油工人还有许多。他们用铁人精神,战严寒、斗酷暑,克服了井喷、缺水、缺粮等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于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高速度、高质量地建成了我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一列列长长的油罐车,像一条条黑色的巨龙,满载着石油从大庆驶往祖国的四面八方。从此,我国的石油基本自给,那些顶在汽车顶上的煤气包,再也看不到了。

1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2用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1)他们用铁人精神,战严寒、斗酷暑,克服了井喷、缺水、缺粮等一个又一个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此,我国的石油基本自给,那些顶在汽车顶上的煤气包,再也看不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选文时我们应该用(  )的语气。

A. 激动、愤怒   B. 高兴、兴奋

C. 烦恼、抑郁   D. 感激、感恩

13、阅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草船借箭》是按照_____________顺序写的,选段的故事情节可以这样概括:船靠近曹军水寨→_______________→擂鼓呐喊→曹军放箭→______________

【2】“箭好像下雨一样”是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_________

【3】选段中画线部分属于________描写,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鲁肃的疑问,诸葛亮断定曹操不敢派兵出战的根本原因是(       )(多选)

A.雾大,曹操不敢派兵出战。

B.诸葛亮带的士兵多。

C.诸葛亮了解曹操生性多疑的性格。

D.曹军的水军战斗力弱。

【5】诸葛亮为什么下令让船队“一字摆开”,还让军士们“擂鼓”“呐喊”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与感悟。

可爱的中国(节选)

方志敏

朋友!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是和我一样的见解,我觉得这位母亲蛮可爱的。以言气候,中国处于温带,不十分热,也不十分冷,好像我们母亲的体温,不高不低,最适宜孩儿们的依偎。以言国土,中国土地广大,纵横万数千里,好像我们的母亲是一个身体魁梧、胸宽体阔的妇人。中国许多有名的崇山大岭、长江巨河以及大小湖泊,岂不象征着我们的母亲丰满的肌肤上的肉纹和肉窝?中国土地的生产力是无限的,地底蕴藏着的未开发的宝藏也是无限的,废置而未曾利用起来的天然力更是无限的,这岂不又象征着我们的母亲有着无穷的乳汁,无穷的力量,以养育她四万万的孩儿?至于说中国天然风景的美,雄巍的峨眉、妩媚的西湖、幽雅的雁荡自不必说,其实中国无地不美,一山一水,一丘一壑,只要稍加修饰和培植,都可以成为流连难舍的胜景,这好像我们的母亲是一个天资玉质的美人,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有令人爱慕之美。

嗐!母亲,美丽的母亲,可爱的母亲,只因你受着人家的压榨和剥削,弄成贫穷以极,不但不能买一件新的好看的衣服,甚至不能买块香皂将你的全身擦洗,以致现出怪难看的一种憔悴和污秽不洁的面貌来!

听着!朋友!母亲哭得伤心得很呀!她似乎在骂着:“难道我四万万的孩子都是白生了吗?难道他们真像着了魔的狮子,一天到晚地睡不醒吗?难道他们不知道用自己伟大的团结力量,去与残害母亲、剥削母亲的敌人斗争吗?难道他们不想将母亲从敌人手里救出来,把母亲也装饰起来,成为世界上一个最出色、最美丽、最令人尊敬的母亲吗?”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

【1】“听着!朋友!”中的“朋友”指的什么人?要呼喊这些朋友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把祖国母亲的美丽和可怜对照起来写?

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再见了,亲人》选段,回答问题。 

大嫂,请回去吧!看,您的孩子在您的背上睡熟了。山路这样崎岖,您架着双拐,已经送了几十里。就是您一步不送,我们只要想起您的双拐,也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是1952年的春天,金达莱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炸,您倒在血泊里……伤好以后,您只能靠着双拐走路了。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1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除部首外有________笔。

2在文中找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坎坷________     明白________     价值________    情深意重________

3用横线在文中划出反问句。

把它改写成陈述句是________

4已经送了几十里这句说明________

5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请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大嫂付出了什么代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类文阅读

泥活

冯兰瑞老头,坐在厚重的桑木案前,腰板挺直,脖筋绷紧,眼神像锥子似的注视着案子上新捏好的泥活。他手持竹刀,这里抹一抹,那里镞一镞。①对这么精巧生动的“武松打虎”,你还有什么可以挑剔的?武松左膝镇住大虫的花背,倾全身之力向大虫身上压,右手揪住大虫的耳朵,左手抡拳,那大虫拱起半条身子,悬口吊牙,眼眶眦裂。这会儿冯兰瑞双眉挤在一起,只见他那窄细的瞳仁中有两个香火头般的亮点闪动着,直视自己的这件作品,摇了摇头。片刻之后,他似有所悟,重新拿起案上的竹刀,挑一点紫泥,朝着武松的拳背上三剔两刮,顿时,那拳背上便鼓起几条弯曲的虬筋。至此,②冯兰瑞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放下竹刀,搓着两手,轻轻地从案边站起来。

孙子冯大正好赶集回来。这个矮墩墩的小伙子进了屋,便从大竹篮里提出一瓶通州大曲、一包用荷叶托着的热驴肉。他用手甩了一把流到下颏上的汗,说:“爷爷,这酒这肉您就敞开吃!今儿头一天到集上去开张,你猜怎么着?这宗买卖别提多快!”

“怎么个快法呢?”冯兰瑞问。

“我刚把‘芮庄泥人冯’的布幌子打出来,篮子里的各色泥人才摆到地摊上,眨眼之间,赶集的人就围了个里外不透风,嗬,五十件泥人一下子就卖个精光。好些人都说,泥人冯的手艺二十多年没见了!”

“哈哈哈哈!”冯兰瑞老头开怀地笑起来。

冯大一眼瞄见桑木案上的“武松”,忙奔过来,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直起来,反反复复看了又看,乐得眼泪都流出来:“爷爷!爷爷!这是怎么捏出来的!我压根儿没见过这么好的泥活!”他拉着爷爷两只粗糙的大手,说:“爷爷,下回赶集,我得把这个也带去。”

“带去吧!”冯兰瑞答应了,“摆到地摊上,先让大伙儿看个够,收摊时随便卖掉就成。”

“爷!‘武松’难道不肯帮咱一个忙?”冯大神秘地靠近爷爷的耳朵说:“今儿个,管理市场的胖老刘蹲到地摊旁,捧起这个瞧瞧,抓起那个看看,爱得简直没治!我把‘武松打虎’带到集上送给他,说不定他能让咱把泥活的价往高里提!”

冯兰瑞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他走到桑木案前,用木滞的眼睛盯着孙子冯大,张开粗糙的巴掌,放到“武松打虎”上面,狠狠地向下压去。

1(品读外貌)第1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都描写了冯兰瑞老人的眼睛。第一个句子写出了冯兰瑞老人的______,第二个句子写出了冯兰瑞老人的______

A.一本正经 B.全神贯注 C.粗中有细 D.精益求精

2(品读动作)阅读下面句子,对这句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片刻之后,他似有所悟,重新拿起案上的竹刀,挑一点紫泥,朝着武松的拳背上三剔两刮,顿时,那拳背上便鼓起几条弯曲的虬筋。

A.这句话是对冯兰瑞的动作描写,从中感受到了冯兰瑞老人的技艺高超。

B.这句话中描写人物的动词有“拿、挑、三剔两刮”。

C.这句话让我们体会到了冯兰瑞老人纠结的心理。

D.“他似有所悟”中的“悟”指的是武松打虎,必然用劲,拳背上自然会鼓起几条弯曲的虬筋,这样作品才会更加逼真。

3(辨析描写)文中标有序号的三句话依次是对冯兰瑞老人的(   )

A.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B.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D.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4(分析判断)对“冯兰瑞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这句话理解有误的是(   )

A.“一闪一闪的亮光”表现出了冯兰瑞之前开心的心情。

B.这句话侧重说明冯兰瑞爷爷的眼睛十分明亮,就像两盏烛光。

C.“亮光熄灭了”是在暗示冯兰瑞听了孙子的话后失望的心情。

D.这句话表现出了冯兰瑞爷爷此时的心理变化。

5(梳理脉络)下列选项中正确概括了冯兰瑞老人心理变化的一项是(   )

A.满意→舒畅→伤心→失望 B.疑惑→开心→失望→伤心

C.疑惑→满意→开心→失望 D.疑惑→满意→失望→开心

6(感知人物)除技艺高超外,你认为冯兰瑞老人还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想象拓展)想一想:看到冯兰瑞亲手毁了自己的作品,孙子冯大有没有意识到爷爷的良苦用心?他会怎么做呢?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电影院购票须知

①观众在购买优惠票时请出示相关证件以作凭证。

②请观众确认好电影的场次,电影票售出后概不退换

③请您当面点清找零和票面金额,离开台概不负责

④普通观众在非活动时间需按正价购买电影票,购买电影票张数不限,每张票仅限一人使用。

⑤130cm以下的儿童免费,每位家长限带一位免票儿童(3D影片、特殊厅除外)

⑥会持储值卡购买影票享有普通厅5折、特别厅6折优惠,每张会员储值卡在普通厅限购8张电影票,特别厅限购5张电影票。

【1】根据购票须知,每位家长限带一位免票儿童,儿童必须在130cm以下,可以在( )使用。

A.特殊厅

B.普通厅

C.观看3D影片时

【2】观众在购买电影票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这些事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电影票售出后概不退换

B.购买优惠票时,必须出示相关证件以作凭证

C.无论何时,每张电影票仅限一人使用

【3】姐姐不是这家电影院的会员,在非活动时间购买电影票,应该( )

A.购买优惠票

B.按正价购买电影票

C.只能购买一张电影票

18、课外阅读我能行。

奋斗的另一面

张小失

数十号人来到教授家门前的草坪上。教授指着一棵老槐树说:这里有一窝妈 蚁,与我相伴多年。学生们凑上前观看:树缝里有小洞,小蚂蚁们东奔西跑,进进出 出,很热闹。教授说:近些日子,我常常想办法 jié(   ) 它们,但未能取胜。学生们发现,树周围的fèng xì(   ) 、小洞大多被泥巴、木楔给封住了。可它们总是能从别处找到出路。教授说,我甚至动用樟脑丸、肢水,但是, 它们都成功地躲过了劫nàn (   ) 。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它们唯一的进出口在树顶,这是很不方便的;而一周后,我发现它们重新在树腰的空虚处开辟了 一个新洞口。

学生们表示钦佩。教授说:蚂蚁们的生存环境不比你们广阔,它们的奋斗舞 台实在很狭窄,更重要的是,它们深深理解自己的力量。因此,它们没有与我这个 命运之神,对抗,而是忍让与适应。当它们知道自己无法改变洞口被诸死这一事 实时,它们很快就适应了。而自然界中那些善于pīn bó(   ) 、厮杀的猛兽,如獅子、老虎、熊,目前的生存状况大多岌岌可危,因为它们与蚂蚁相比,似乎不 太懂得奋斗的另一层力量——适应。

教授说:适应环境本身就是奋斗的组成部分,只有在此基础上开辟战场去对抗,生活才有胜算的光明。好了,祝你们奋斗成功。

1根据短文中的拼音写出词语。

2教授想了哪些办法去对付小蚂蚁?小蚂蚁是怎样面对困境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画出本文的中心句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過近曹军水寨受箭。

到雾快要散时,诸葛亮下令返回。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1】文中画“ ”的句子既写出了诸葛亮的________,又写出了曹操的_______

【2】文中画“﹏﹏﹏”的句子是______句,把_______比作________

【3】结合选文,说说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

【4】“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当曹操听到这话后,可能会对诸葛亮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句子练习

(1)大家都知道刷子李的本领高。(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常州在短期内迅速控制住了疫情,谁能否认这是民众团结一心,共同抗疫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

21、缩句。

1冀中人民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

2冀中人民创造的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22、把下面的句子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接成为一句话。

(1)满分5 manfen5.com

 

(2)满分5 manfen5.com

 

(3)满分5 manfen5.com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30分)

小学生上网的利与弊为话题,开展一次辩论会,分清利弊,好好地把握自己。选择这一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从正反两方面展开描写,突出重点,写出自己的想法,不写错别字,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