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潭2025届六年级语文下册三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各组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笑(huā)   无疑   轻藐

B.liè)   抽)   呐喊   瞄准

C.咙(hóu)   呼)   崭新   荫凉

D.)   清chè   帖身   遮掩

2、下列课文的出处、作家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茎灯草》——《儒林外史》——吴敬梓

B.《田忌赛马》——《史记·孙子列传》——司马迁

C.《景阳冈》——《水浒传》——施耐庵

D.《草船借箭》——《三国演义》——罗贯中

3、下列句子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自由地读书 有乐趣,   常常能因为书中某一隽永的句子而    ,并对人生某一方面产生一种难得的顿悟。

A.即使……也……   茅塞顿开 B.不仅……还……   融会贯通

C.不但……而且…… 豁然开朗 D.虽然……但是…… 恍然大悟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读情节,识人物。根据下列原著内容片段,将表格补充完整。

①只见那猴王脱了冠服,爬上大树,拣那熟透的大桃,摘了许多,就在树枝上自在受用。

②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

③孔明乃披鹤氅(chǎnɡ),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句子

出处

情节

人物

性格

句①

________

猴王偷蟠桃

___

___

句②

________

___

林黛玉

多愁善感

句③

________

空城计

诸葛亮

___

5、我会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寿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4分)

(1) 新阳推开了阴霾了, ,看   ——

——   。(2分)

(2) 《清明》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诗中描写清明时节景象的著名诗句是:   。《题西林壁》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诗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     。你还能写两句富有哲理的诗吗?   。(4分)

(3) 《顶碗少年》中,那   ,会突然在我耳畔响起。(1分)

(4) 它们   ,眼睛 ,身体   ,四肢   ,非常 ,非常 ,这里形容的是 (作者)笔下的 。(4分)

(5) 半学期下来,我们亲近了不少大师的作品,它们有萧红的《   》,有

  的《体育颂》,有   的《刷子李》……(3分)

 

7、把下列加点的字词换成现代词语,写在括号里。

(1)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_____ 

(2)真个好所在_____

(3)请自误。_____)  

(4)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_____

(5)莫不半夜三更要谋我财。_____

8、根据语境,写词语。

1.祖父的园子里有蜜蜂、hú dié______、蜻蜓、mà zha_______等许多昆虫。它们suí yì_______地飞,从yīnɡ táo_____树上飞到sānɡ yīn______下面。

2.dū dū______周瑜wěi tuō______诸葛亮造十万支箭,诸葛亮答应zhào bàn______,并立下jūn lìnɡ zhuànɡ_____,三天造不好,甘受chénɡ fá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  血汗),给了我们多少(慈母  慈祥)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同志感动得流下眼泪。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  战胜)了那次阻击战。您在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1选择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多少________(心血  血汗)     (慈母  慈祥)________般的温暖

(打胜  战胜)________了那次阻击战

2找出大娘送打糕的动词,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娘一共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请概括地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捅马蜂窝

我站在一旁,心里却(  )(A、涌出  B、产生  C、出现)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当我给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做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  )(A、迟疑  B、紧张  C、害怕),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死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进屋。

1在括号在选填恰当的词语。

2从下列句子中选出心理描写的句子打上“√”

①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

②我站在一旁,心里却(  )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

③我开始有些(  ),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

④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

3想一想,下列语句是怎样生动地描绘了马蜂与马蜂窝的。

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

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加线的那多有趣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对、妹妹、马蜂分别作了哪些描写?

 

 妹妹:

 马蜂:

6在众多的马蜂中,作者只重点写了其中一只,为什么?

使它们成了一群无家可归的小生灵,所以就有了一种沉重的罪孽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祖父的园子》片段,回答问题。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选文中都写了哪些事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庄稼、农作物在园子里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段落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桂林的岩洞

桂林的岩洞以芦笛岩、七星岩、冠岩最为有名,而且各有各的特色。

  走进芦笛岩,就好像走进了一座用宝石、珊瑚、翡翠装饰起来的宫殿,各种各样的石笋、石幔、石花琳琅满目,惟妙惟肖,摸上去还滑溜溜的。在这座美如仙境的宫殿里有很多景点,如盘龙宝塔”“水晶宫”“瓜果丰收等,最吸引人的应该算瓜果丰收,你看,这儿的果类有紫色的葡萄、红色的柿子、黄色的、浅绿色的蟠桃;瓜类有青色的哈密瓜、绿色的西瓜、黄色的南瓜,真是一派丰收的景象啊!

七星岩又是另外一种风格。刚走进洞口,一阵阵冷气就迎面扑来,还有许许多多的燕子在空中盘旋,一边飞一边叫,仿佛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到冠岩可不容易了,必须先爬到半山腰,然后乘观光电梯往下走,只见很多钟乳石上照着五颜六色的灯光,让人觉得好像 进入了一个晶莹透亮的童话世界。走出观光电梯,耳边响起轰隆隆的声音,这可不是打雷,而是水流声,这里有一条闻名中外的地下河。坐船渡过这条地下河,可以乘火车观赏形形色色、五彩缤纷的钟乳石。

一个岩洞,里面地电梯,有船,有火车,真是少见,难怪有人称赞说冠岩是天下第一洞天哪!

1解释下列词语。

琳琅满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惟妙惟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彩缤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句话概括芦笛岩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人们称赞冠岩是天下第一洞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岁月流逝,很多年又过去了,我成了“著名”作家,书店里在出售我写的小说,舞台上在上演我写的戏剧。今天,当我被无数“赞美”和“批评”包围着时,我又想起了我的第一首诗和由它引起的小插曲。我感到庆幸———我从孩提时代起,就既有爱说“美极了”的母亲,又有爱说“糟透了”的父亲。他们都是出于对我的爱。是他们教会了我如何对待形形色色的“肯定”和“否定”———首先我得不惧怕批评,不管这些否定意见来自何方,也不管这样“宣判”多么令人心碎,我决不能因为别人的否定而丧失勇往直前的勇气;而另一方面,我又得在一片赞扬声中克服内心深处的自我陶醉!

“美极了!”……“糟透了!”……这些似乎完全对立又相辅相成的话语,一直伴随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跋涉。它们就像两股方向相反的风———我得竭尽全力在这两股强风中驾稳我的帆。

1“美极了”和“糟透了”是父母对“我”的两种态度,这两种态度是怎样的?

母亲对“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亲对“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作者为什么说“我感到庆幸”?(选取文中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理解选文的最后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齐桓公称霸后,国家很强盛。后来到了齐景公做国君的时候,齐国出现了一个很有才干的相国,他的名字叫晏婴,又叫晏平仲。他既有丰富的知识,又聪明机敏。他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敢于批评国君的错误,是齐景公的主要助手。老百姓都尊敬地称他“晏子”。

齐景公特别喜欢鸟。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漂亮的鸟,就派一个叫烛邹的人专门负责养这只鸟。可是几天后,这只鸟飞了。齐景公气坏了,要亲手杀死烛邹。晏子站在一旁请求说:“是不是先让我宣布烛邹的罪状,然后您再杀了他,让他死得明白。”齐景公答应了。

晏子板着脸,严厉地对被捆绑起来的烛邹说:“你犯了死罪,罪状有三条:大王叫你养鸟,你不留心让鸟飞了,这是第一条。使国君为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这件事如果让其他诸侯知道了,都会认为我们的国君只看重鸟而轻视人的性命,从而看不起我们,这是第三条。所以现在要杀死你。”说完,晏子回身对齐景公说:“请您动手吧 。”

听了晏子的一番话,齐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他干咳了一声,说:“算了,把他放了吧。”接着,走到晏子面前,拱手说:“若不是您的开导,我险些犯了大错误呀!”

1从第1自然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弱小——__________  贫乏——__________  轻蔑——__________

2请用横线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3仔细读第3自然段,回答问题。

(1)齐景公犯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齐景公犯错误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指出齐景公的错误时,晏子采取了什么方法?这种方法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结合短文评价下面的人物。

晏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齐景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 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中的“忠骨”指_____,它在文中指_______。这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

【2】“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透过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行道树

张晓风

①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②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这一点,其实我们知道得比谁都清楚。我们的家在山里,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我们唯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③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荫。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④当夜基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灯红酒绿。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但我们苦熬着,把牙咬得酸疼,直等到朝霞冉冉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无论如何,我们这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

⑤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是的,或许所有的人都平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

⑥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1第⑤自然段的“固执”本来是贬义词,用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文中用作褒义词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文使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你觉得通篇使用这种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文使用了对比手法。请具体说明文章是怎样进行对比的。

与同伴对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人类对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末尾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忧愁”和“快乐”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文借行道树的自白,赞美了______________的形象。

17、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7分)

哈尔威船长,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在英吉利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他的一生都要求自己终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1分)

凝视(   屹立(  

2画出描写哈尔威船长神态的句子,并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什么?(2分

 

3为什么说在英吉利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2分)

 

 

4联系课文,说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2分)

他的一生都要求自己终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18、课内选段巧理解。

①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得微一笑。

②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1】田忌是如何赢得比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田忌赛马的故事,你能明白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父亲是煤

夜里醒来,我又想起了父亲:矮矮的,走路一瘸一拐,那张因长期劳累而发黄,满是皱纹的脸,严厉得有些吓人的目光……

我的家里很穷苦,为了供我们兄弟几个读书,父亲每年冬天都要上县城送煤,挣那么可怜的一点儿钱。寒假里的一天,我随父亲去送煤。大半夜,我们就爬了起来。外边正刮着西北风,我和父亲都穿上厚厚的棉衣,戴上大狗皮帽子,西北风还是直往肉里钻,冷得厉害。马蹄子踏着冰冻的路面,冒着火星子,发出清脆的响声。我坐在煤上,一边听着马蹄声,一边想着心事,过了一会儿,便不争气地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我醒了。天已经亮了,我想坐起来,但不能,身上沉甸甸的,再往车下一看,惊呆了:父亲没穿大衣,穿着笨重的大头鞋跟在车后跑。我费劲儿地坐起来,一看,身上盖了两件大衣,我终于明白了,再看父亲,我鼻子一酸,眼泪差点儿掉下来。我赶忙跳下车,把大衣给父亲披上,吆喝住牲口,并对父亲说:

“爸,你上车坐会儿吧,我赶车。”

“把大衣披好了,你刚睡醒,可别感冒。”父亲气喘吁吁地说。

“我不冷,爸,你快把大衣穿上,别冻坏了。”我帮父亲穿上大衣。

“没事,人老了,不怕冷,就怕你们年轻人冻坏了,落下毛病,这可是一辈子的事。”父亲跺着冻麻的脚说。

我的眼泪又一次掉了下来,怕父亲看见,赶忙转过身去……“父亲!”我从心里喊着。等晚上回到家里,父亲就支持不住了,发起高烧来。我的泪更忍不住了,像断了线的珠子掉下来。这就是父亲啊!

寒假结束了,父亲送我去赶火车。他背着我的大旅行包,弓着腰,在崎岖的山路上吃力地走着。听着父亲急促的喘息声,我急忙跑上去,说:“爸,我拿吧。”父亲放下包,用袖子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又把包拿了起来,说:“我拿吧,过一会儿你还要赶火车。”说完,又吃力地走,我又追了上去。此时,我忽然发现,我个子比父亲高了!我的心又难过起来,眼睛开始变得模糊。“父亲啊父亲!”我想不下去了,我低下了头,泪水流了出来,洒在崎岖的山路上。

火车开动了,我坐在椅子上,紧闭着双眼,努力地不把头探出窗外。我怕看见父亲那瘦小的身影,怕看见那依恋、期盼的目光……火车越开越远,父亲的身影在我的脑海里变得越来越高,像一座山那么雄伟,那么高大。

父亲是一块燃烧的煤,而我是接受热量的一分子。

我又想父亲了……

1找出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开头和结尾的两个“又”字该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主要记叙了“我”和父亲之间的哪两件事?用简洁的语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画线的句子是有关三次流泪的细节描写,想一想,这些内容写出了“我”怎样的心情?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写自己流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用煤比喻父爱,你会用什么比喻父亲或母亲对你的疼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改变句式。

哪有这么大的伞!(把感叹句改为陈述句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把设问句改为陈述句

 

 

21、按要求写句子。(6分)

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改为陈述句)

 

(2)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改为子句)

(3)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改为转述句)

 

 

22、我能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又软又烂的淤泥怎么能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改成陈述句)

2诺贝尔把自己巨大的财富献给了在科学事业上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缩写句子)

3在这棵高大的松树林上,有几只蜘蛛在爬来爬去.(修改病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交际空间(根据语境写话)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长大了,童年的记忆却伴随着我们的一生,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本故事书。在你的童年里有没有发生过哪件事让你记忆犹新?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