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安顺2025届六年级语文下册二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祖父的园子》是中国著名女作家冰心的作品,选自《呼兰河传》。

B.“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表现了小嘎子有心计的特点。

C.《杨氏之子》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D.《青山处处埋忠骨》写的是抗美援朝时的事情。

2、下列各项中的“之”与“吾盾之坚”中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誉之曰 B.以子之矛 C.吾矛之利

3、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当的一项是(  )

A.父/不在,乃/呼儿出。

B.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D.为/设果,果/有杨梅。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词语超市辨字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5、(原创题)《四时田园杂兴》是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照样子,品味以下两首古诗,给每首诗描绘的画面起一个恰当的名字。

例: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秋日丰收图)

1.屋上添高一把茅,密泥房壁似僧寮。从教屋外阴风吼,卧听篱头响玉箫。________

2.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________

6、请你把下列名言补充完整。

(1)你若要显示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

(2)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

(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相信吧,那快乐的日子就会来到。

(4)果实的事业是 ,花的事业是   ,但还是让我在

 

7、读拼音,写词语。

shuāi jiāo guǐ jì juàn liàn xiōng táng wài mào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áo dùn qīng miè jī fěng shū yíng shǎng shí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积累填空。

1.《鸟鸣涧》一诗中,突出山中寂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草船借箭》,我们知道“草船借箭”是一次_______________的较量,诸葛亮深知周瑜的_______、鲁肃的____________、曹操的____________,还利用_______________天气和_______________条件,巧妙地安排,运用草船,前往曹营借箭。借箭的成功,说明诸葛亮是一个既知天文晓地理又识人心的人。

3.《景阳冈》一文是按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围绕武松依次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详写了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①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②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

【2】“祖父就把锄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句中“头”上的引号作用是_______

【3】阅读片段,联系全文,用准确的词语填空。

   )的园子    )的我 (   )的祖父    )的童年

【4】用“______”划出可以概括段落②主要内容的句子。

10、文学性阅读。

夹竹桃

①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②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夹竹桃,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我的心里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③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等等,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到了夏天,更是满院生辉。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五色梅、江西腊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一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则在秋风中怒放。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

④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⑤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⑥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1】第②自然段是从花的____________方面写夹竹桃美得和谐融洽。

【2】文章主要写夹竹桃,而第③自然段却没有一处写夹竹桃,作者运用了____________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自然段描写夹竹桃从春到秋花开三季的情景,体现了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自然段,“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中的“妙处”还指夹竹桃①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

【5】在第⑤自然段中,“我”把月光下的夹竹桃幻想成了三种事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6】“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这句话中的“袭”运用得很妙,因为它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夹竹桃不名贵,也不最美,可作者为什么说它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的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儿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

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1】找出选段中能体现小鸟与“我”逐步建立信赖关系的虚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与小鸟建立信赖关系的过程,“我”有些什么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丰碑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军长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道。等待着他们的将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三天两头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军长思索着……

队伍忽然放慢了行军的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军长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

军长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风雪太大了。他步履有点踉跄,眼睛有点迷离。

一位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他浑身都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祥: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军长的脸色顿时阴云密布,嘴角的肌肉抽动了一下。他忽然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

一阵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军长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①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军长两腮的肌肉抖动着,不知是由于冷,还是由于愤怒。

终于,有人小声告诉军长:“他就是军需处长……”

军长愣住了,他怔怔地伫立了足有一分钟。雪花无声地落在他的眼睑上,融化成了闪烁的泪珠……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巍巍群山化为一体的牺牲者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选自小学语文课本五年级下册“阅读链接”

【1】短文的第1自然段是______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对短文中画“﹏﹏﹏”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这是对冻僵老战士的神态描写,说明他被冻僵的时间非常长。

B.这是对冻僵老战士的动作、神态的描写,体现了他的安详镇定,也为后文作了铺垫。

【3】文中画“ ”句子①是对军长的________描写,表现了军长的________;画“ ”句子②是对军长的________________描写,表现了军长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文中“军长愣住了,他怔怔地伫立了足有一分钟”这个细节描写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表现了军长由暴怒到惊愕,以至于深深感动的复杂心理。

B.这“怔”是为了衬托前边的“怒”,并为下文的“敬”作铺垫。

C.“怔”和“怒”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军长爱护战士、疾恶如仇的性格特征。

D.使读者体会到军长此刻内心的极度不平静。

【5】在读这篇短文的时候,一幅幅动人画面依次呈现在我们眼前,可以概括为行军图、让马图、______、发怒图、______

【6】下列对这篇短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丰碑》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文章讲述了在风雪交加的行军途中,红军的一位军需处长因衣服过于单薄被冻死的感人事迹,表现了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B.死者的表情泰然自若,作者在叙述这段故事时,也像死者的表情一样镇定自若,不缓不急。在死者出现时,叙述没有出现过分的惊讶,只是写一个警卫员以十分平静连贯的语气向军长作了简要汇报。

C.军长看到死者时,短文以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方式刻画了死者和军长两个人物。

D.短文多处运用细节描写手法,生动地表现了人物复杂而真实的内心世界,巧妙地传达了作品的内在意蕴。

E.短文运用衬托手法十分到位,军长的粗暴急躁反衬了军需处长的镇定自若,而军长把马让给伤员骑则又正面衬托了军需处长的自我牺牲精神。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卧薪尝胆

两千多年前,在长江下游有两个国家,一个是吴国,一个是越国。他们都想征服对方,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

会稽一战,越国打了败仗。越王勾践万般无奈,只好派人向吴王夫差求和,表示愿意和夫人一起去吴国,给吴王当奴仆。吴国的谋臣们纷纷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得胜的吴王非常骄傲,不听大家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

勾践夫妇来到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受尽了屈辱。他们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

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1越王勾践时刻不忘的耻辱是__________

2勾践夫妇在吴国受到的屈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   ”画出描写勾践“卧薪”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勾践“尝胆”的句子。

4选文第四自然段的结构特点是(   )

A.先分再总 B.先总后分 C.总分结合 D.并列关系

5勾践“卧薪尝胆”的原因是(  )。

A.兵败会稽后,国家贫困,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B.勾践想励精图治,发愤图强,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从而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

C.勾践想报仇雪恨,洗刷自己的耻辱。

14、阅读

沃克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实行 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珠,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试试看吧。”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强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为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在其下面打“√”

我担心(实行 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

【2】根据意思找出文中的词语

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乱、不慌张。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再一次愣住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4】短文在描写沃克医生时,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

【5】根据下面这段话及选段内容,试想刘伯承心里在想些什么?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塞内加尔的玫瑰湖,盛开着奇丽的颜色,充溢着浪漫的情调。

从巴黎出发的拉力车队经过几千公里的长途跋涉,横渡地中海,穿过了撒哈拉大沙漠,终于到达了大赛的终点——西非塞内加尔的达喀尔。在佛得角的绵绵沙丘中,车轮滚滚、黄沙漫天,发动机轰鸣、人声嘈杂,到处是一片喧嚣。

然而在沙丘的另一边,却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粉红色的椭圆形湖泊宁静地安卧在金色的沙漠之中,与碧蓝色的大西洋近在咫尺。皮肤黝黑的男人赤膊驾着小舟在粉红色的湖水中打捞作业,身着艳丽衣裙的女人在岸上成片的白色盐丘边忙碌,空中隐隐约约飘荡着节奏舒缓的民歌旋律,到处是一片宁静恬然。

从空中俯瞰,一道细细的金色沙滩将碧蓝色的海水与粉红色的湖水分隔开来。海水与湖都镶嵌着银白色的花边——海是浪花,盐是盐晶,色彩完全搭配,大自然不愧是丹青妙手。

在每年的12月到1月期间,玫瑰湖就会出现一种神奇的景观,由于阳光和水中的微生物以及丰富的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湖水就变成了玫瑰花般的粉红色,当劲风吹来,波翻浪滚,如同一片红色的火焰,颇为壮观。

1第一段话在文中起到____________的作用。

2第三段文字,写玫瑰湖的特点可以用文中的“________”一词来概括。这段话采用了____的写法。

A.以静衬动  B.以动衬静

3玫瑰湖“神奇的景观”是怎样形成的?在文中找出答案,画上“____”。

4短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16、课内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第1段话是围绕“___”来写的。其中“___”这个词语最能表达出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

【2】“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体现在:行船的速度___;来往的船只很多的时候能___;遇到很挤、很窄的地方能___。“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是从侧面说明___,也说明___

【3】我们发现威尼斯人们的日常生活与___息息相关。白天,小艇一出动,城市就___了;夜晚,小艇一停泊在码头上,城市___。这一动一静的变化,更衬托出了小艇___,我们将这种写法称为___

【4】假如你坐在小艇上游览威尼斯,会有怎样的感受?用几句话描述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

17、精彩片段。

一间屋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1这段话中,作者主要抓住了刷子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了细致描写,表现了他____________

2“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作者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跳水》选文,完成训练。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往下一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心惊胆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四十秒钟很长吗?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句话归纳选文第1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大量描写了船长的语言和动作,你认为船长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儿上,各自虎势儿一(   ),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   )来(   )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人走马灯似的(   )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   )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   )他不动。

1在括号里填上描写动作的词。

2选段中有几个类似“猴儿似的”的词语,找出来,并运用其中的一个词语写一个句子。

(1)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是对小嘎子心理活动的描写。

4选段中动词的准确运用和细致的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小嘎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 请把下面的反问句变为陈述句。

(1)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好的天气,难道我们不应该出去游玩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改为反问句。

这个故事使我感动得流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根据要求改写句子。(4分)

(1)蜻蜓飞得那么快,我哪里追得上?(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祖父的园子》的作者是萧红写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作文练笔(40分)

这次习作不限定内容、范围,无论是见闻、感受还是想象,只要是自己想写的内容都可以写。在写之前,先想清楚自己要写什么,再回忆一下这学期学习了哪些表达方法,并试着把一些方法运用到这次习作中。习作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语句要通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