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益阳2025届六年级语文下册二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是(  )

A.败为胜 扭乾坤 B.而合   有勇无

C.日出而 吟诗 D.离乡井   死记硬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深情厚谊 悲欢离和 鞠躬尽粹 肝胆相照 

B. 丰功伟绩 源头活水 五洲四海 云蒸霞蔚

C. 山光水色 心旷神怡 花好月园 昂首挺胸

D. 襟飘代舞 情深似海 寸草春辉 囫囵吞枣

 

3、下列字词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埋怨     魔天     瑞雪     肃然起敬

B.绷带     审判     惊疑     一针见血

C.慈详     施工     施行     一声不吭

D.斩新     年龄     奢侈     情不自禁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在这片féi wò________的土地上,他们辛勤ɡēnɡ yún________,终于换来了金秋的累累硕果。

2.不管是真诚的zàn yù________,还是不怀好意的fěnɡ cì________挖苦,他都全盘接纳,并yóu zhōnɡ________地表达了谢意。

5、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饥饿——( )  围拢——( ) 危险——( ) 真实——( )

快捷——( )  铭记——( ) 封锁——( ) 消失——( )

6、比一比,组词语。

( )( )( )( )

( )( )( )( )

7、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②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嫣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

这两句话都是对人物的_________描写。第①句话写出了宝玉_____________的特点,第②句话写出了宝玉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8、下面句子中的“笑”属于哪一种?(6分)

(1)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面无表情地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

(2)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脸了。(   )

(3)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内阅读。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对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园子里的植物和动物都成活了,长得非常好。

B.园子里的一切植物和动物都十分自由。

C.这个园子没有人管理,任凭园子里的植物和动物自生自灭。

2这段话整体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

3这段话表达了作者________之情。

4仿照选段的开头写句子。 

________了,就像________似的。

________了,就像________似的。

5读句子,完成练习。  

(1)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小月亮”指的是________,“我永远忘不掉”它的原因是________

①“小月亮”代表着故乡

②“小月亮”与别的地方不同,令人难忘

③“小月亮”只属于“我”

(2)对“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理解错误的是_____

A.“月是故乡明”照应题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B.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C.故乡的月亮比别处的更加明亮,令“我”十分怀念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月光下的童年

①又是一个夜晚,我披着银白色的月光走在青石板路上,欣赏美丽柔和的月光下的景色。人们在月光下散步,老奶奶带着小孙女在月光下讲故事。

②我是在月光下长大的。记得夏天,每当夜幕降临时,外婆就带着我到院子里乘凉。外婆用长满老茧的手抚摸着我,一边shān shàn)着shān shàn)子,一边给我讲老掉牙的民间故事。我每晚便在外婆讲故事的声音中入睡,多么快乐呀!

③幼时,我很爱捉虫,在mónɡ ménɡ)胧的月光下,随处可以听见各种虫子的鸣唱,那唱得最动听的肯定是蛐蛐儿了。我悄悄走进草丛,打着手电筒,翻开一块大石头,便有披着黑色大衣的蛐蛐儿在那里又蹦又跳。我就迅速地用手一捂,然后,小心yì jì)翼地把它捉起来,借着月光跟邻居的小伙伴们斗蛐蛐儿。

④中秋节,是我感到最温馨的时候。我和家人一边在月光下品尝月饼,一边唱歌,真快乐!

⑤月落月升,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我也长大了,但我依然爱那慈母般温柔的月光。

⑥在我眼中,月亮是那么美,我在月光下长大,月光下有我童年的足迹。我爱这美丽的月光!

1用“√”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哪三件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幼时的是怎样捉蛐蛐儿的?请用“____”画出相关句子,并写出“我”捉蛐蛐儿的五个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结构清晰,请用“//”将短文分成三个部分。

5“我”爱这美丽的月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精彩回放。

纳塔莉,你父母呢?威廉叔叔看上去既疲惫不堪,又忧心忡忡。

1这句话主要写威廉叔叔的(  

A. 动作   B. 神情   C. 语言   D. 心理活动

2威廉叔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回忆上下文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选文,完成练习。

一杯蜜是炼过几只蜂的(节选)

住处附近有一家卖野蜂蜜的小店,夏日里,我常常到那里饮蜜茶。我常觉得,在炎炎夏日喝一杯冰zhēn zhèn)蜜茶,甘凉沁脾,是人生一乐。

今年我路过小店,冬蜜已经上市,喝了一杯蜜茶,付钱的时候才知道价格zhàng   zhǎng)了一倍有余。我说:“怎么这样贵?比去年涨了一倍。”照顾店面的是个眉目清秀的小女孩,讲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马上应答道:“不贵,不贵,一杯蜜是炼过几只蜂的。”

这句话令我大惑不解,惊问其故。

小女生说:“蜜蜂酿一滴蜜,要飞很远的地方,要探过很多花,有时候摘蜜,要飞遍一整座山头哩!还有,飞得那么远,说不定会迷路,说不定给小孩子捉了,说不定飞得疲juǎn juàn)累死了。”

听了这一番话,我欣然付钱,离开小店。走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着那位可爱的小女生说的话,一任想象力奔飞。

也许真是这样的,一杯在我们手中看起来不怎么样的蜜茶,是许多蜜蜂历经千辛万苦才采集来的,我们一口饮进一杯蜜茶,正如饮下了几只蜜蜂的精魂。

蜜蜂是一种奇怪的动物,飞来飞去,历遍整座山头、整个草原,搜集花的精华,一丝一丝酝liàng niàng),很可能一只蜜蜂一生只能酿成一杯我们一口喝完的蜜茶吧

蜜蜂虽不澡身,但是它每天啖蜜,让人们在夏季还能享受甘凉香醇的蜜茶。在啖蜜的过程中,有许多蜜蜂要死去,未死的蜜蜂也要经过许多生命的熬炼,熬呀熬,才炼出一杯蜜茶。光是这样想,就够浪漫了,够令人心动了。

在实际人生中也是如此。生命的过程原是(   )的,情感的追寻则是(   )的,如何在平凡的生命中酿出一滴滴的花蜜,这花蜜还能让人分享,还能流传,才算不枉此生。虽然炼蜜的过程一定是痛苦的,一定要飞过高山平野,一定要在好大的花中摘好少的蜜,或许会疲累,或许会死亡。

可是痛苦算什么呢?每一杯蜜都是炼过几只蜂的。

1给选文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短文中画横线的语段运用了( )等描写方法。

A.外貌、语言 B.神态 C.动作

3在( )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A.平淡无奇 B.雪上加霜 C.出奇制胜

4画波浪线的句子,与诗句( )描写的意境是一致的。

A.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

B.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C.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一杯在我们手中看起来不怎么样的蜜茶,是许多蜜蜂历经千辛万苦才采集来的”一句中的“千辛万苦”具体指什么?请在文中用虚线画出相关的语句。

6“光是这样想,就够浪漫,够令人心动了。”此时的作者,对蜜蜂产生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部分国家人均读书量(2014年抽样调查统计)

材料二: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低头玩手机。”这个网络上流传很广的抱怨,正是很多人真实生活的写照。一项网络调查显示,中国人33%的休闲时间用在了互联网上,尤其是手机上;17%的休闲时间用在看电视上,10%的休闲时间在进行纸质书本阅读。许多中国人自侵晨至深夜一天都有手机相伴,“手机依赖症”已经成为社会“流行病”。

【1】根据以上材料提供的信息,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社会正在倡导全民阅读。请你为“全民阅读”活动写一句公益广告词,提高大家读书的积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拓展。

学溜冰

从前有一位体育老师,教我们溜冰。

开始时,我不知道技巧,总是跌倒。所以,他给我一把椅子,让我推着椅子溜。

果然,此法甚妙。因为椅子稳当,可以使我站在冰上如站在平地上一般,不再跌跤,而且,我可以推着椅子行进,来往自如。

我想,椅子真是好!

于是,我一直推着椅子溜。

溜了一个星期之久,有一天,老师来到冰场,一看我还在那儿推着椅子哪!这回他走上冰来,一言不发,把椅子从我手中搬走。

失去了椅子,我不觉惊惶大叫,脚下不稳,跌了下去,嚷着要那椅子。

老师在旁边,看着我在那里叫嚷,无动于衷。我只得自力更生,站稳了脚步。我这才发现,我在冰上这样久,椅子已经帮我学了很多。但推椅子只是一个过程,真要学会溜冰,非得把椅子拿开不可﹣﹣没有人带着椅子溜冰的,是不是?

不要以为你离开某人就活不下去!

更不要使你自己离开某人就活不下去!

世上没有人可以支持你一生!别人可以在你必要时扶你一把,但是别人还有别人的事,他不能变成你的一部分,来永远支持你。所以还是拿出力量来,承认坚持独立,自求多福这八个字吧!

1读拼音,写词语。

nuò ruò_________ jué jiàng_________ zǔ náo_________ kǒng bù_________

 

2根据文章的内容,用“‖”把文章分成两部分,并概括每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_____

第二部分:_____

3故事中,在我初学溜冰时,老师为什么给我一把椅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我能推着椅子自如溜冰时,老师为什么又把椅子搬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怎样理解故事中椅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结尾坚持独立,自求多福这八个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简要地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   )能平稳地穿过,(   )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旁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选文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情况下船夫的驾驶状态,表现了_________。这属于________描写。

【3】画横线的句子让你想到了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仿照这个句子,照样子写一句:_______________

16、我们跟着月亮走吧

那年我 12 岁。那是家里很不顺的一年,处处弥漫着哀伤的味道。祖父去世、父亲受伤、哥哥因偷铁被抓要交罚款……这些事情几乎是一起涌过来的,母亲像一个太极高手,四两拨千斤,硬生生用她的柔弱之躯扛起了这一切。

母亲把亲成朋友甚至邻居家蹚了个遍,总算凑够了钱交了罚金。毕竟偷盗数额较小,派出所一通教育之后,就把哥哥放了回来。母亲并没有立即打骂,只是让他跪在院子里思过。哥哥双膝跪着,心却直挺着,倔强地吸着嘴不肯服软:我去偷东西,不也是寻思着给弟弟妹妹们买点儿好吃的吗?

就是饿死,也不能白拿别人东西,何况是偷!母亲终于爆发, 气得脸色惨白如月,人要清清白白,你就在这月亮地里好好反省反省吧。

那晚的月光白油漆一样泼在哥哥身上,像母亲的目光,一遍遍地洗刷着哥哥身上的污浊之气。

几天后的一个夜晚,要去医院给父亲送吃的,很远的路,我和母亲走走停停。

歇脚的当口儿,我看见母亲对着夜空轻叹了一口气,仿佛是对上苍许着愿望,又仿佛是在向无边的黑夜倾诉着憋闷和委屈,眼角似乎有亮晶晶的东西在闪,可是她坚忍着不让泪水落下。

乌云一层一层压过来,有些让人室息。忽然间,天上的乌云裂开一个缝隙,月亮像获得自由的鸟儿,嗖一下窜出来!一缕一缕的月光像一把把利剑,霎时间割开夜妖的黑色袍子。母亲终于露出一丝笑容。黑蘑菇总有散开的时候。并催促我说,快,咱就一直跟着月亮走。

人生是由各种烦恼的碎片组合而成的,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不断拼接的过程。人生中那些艰难之事,于我早已不再新鲜。每每历经苦之风暴来袭,我都不会选择躲闪,而是勇敢地扎进去。我记住了母亲的那句话,也相信乌云总有散开的时候,月亮出现,一切就都有了转机和希望。

跟着月亮走吧。

【1】文章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短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并简单写一写它的妙处。

【3】短文塑造了一个_______的母亲的形象。

【4】读了这篇文章以后,你有怎样的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1像泼。像倒。短短的两个词构成了两句话,不仅写出了______________,还表现出了____________

2山洪咆哮着,……势不可挡。这句话动用了(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   )。咆哮突出了( ),“狂奔写出了(   ),势不可挡写出了( )。

3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像一座山。这里把老汉比喻成_______,写出了老汉的____________

4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这两句话用了( )修辞手法,写出了洪水的(   ),狞笑表现了( )。

5语段中运用简短的________和大量的_______来渲染紧张的气氛,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6文章中对(   )的描写和( )的描写与对老汉的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衬了老汉的( )。

7老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①来时,便听说台北是个多雨的城市,尤其是冬季,雨下得更是非同凡响,为世界上许多城市所不能比。我不是专门到台北来看雨的,我从家乡来,我说家乡话,我唱家乡戏,我带着家乡情来看家乡人。为两岸的文化交流,我们一行20人,应台湾名伶刘海燕女士的盛情邀请,到台湾演出河南豫剧。

②演出可谓盛况空前。我们的观众有的是驱车200多公里赶来的,有的是被人用轮椅推进剧场的。有的一来便当起了“义工”,贴戏报、打水扫地、搬运道具,看到什么活儿都抢着干。“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时间,乡音乡韵一片,其情深深,其意切切,场面十分感人。

③对台北的河南老乡来说,他们来看家乡戏,主要是来找家乡情的。一位叫贾文斌的老人,在头一天看戏时,紧紧地抓住我的手久久不放开,他颤巍巍地说:“我一听到这梆子敲、板胡响就想回家……”80岁的老人说着说着就像小孩一样哭了起来。一位麻老先生对我们说:“我吃过台湾的几十种水果,世界上近百种水果,哪一种也没有家乡的榆钱和柿子有味,几十年不尝了,想啊!”台北河南同乡会的乔律师说:“我是喝黄河水长大的,生是河南人,死是河南鬼……”他们跟们谈这些的时候,那黯然的神情,那铿锵的声音,不正是深沉的思乡情愫的袒露吗?他们的生命源头在故乡,那里有生养他们的老祖宗,那里有他们的根哪!

④舞台上,一出《卖苗郎》、几句《寻儿记》就使台下看戏的老乡们大哭失声几回。是想起了至今仍未找到的家乡的父母,是想起了年轻时手拉手陌上采桑的结发妻子,还是想起了当年挥洒十八相送”的情景?数十年天各一方,演出的剧情勾起了他们人生际遇中最深刻的记忆,他们怎能不悲伤、不痛哭呢?

⑤屋外的雨还在无休无止地下着,下雨的天气给人带来惆怅。雨如信使,传达着一种情思,创造着一种怆然悲凉的气氛。我们归来时,老乡们冒雨赶来送行。车开了,透过雨幕,我只看到了使劲挥动的手,却无法看清他们脸上流的是雨还是泪……我在心里向老乡呼唤:回家看看吧!春天,一串串肥嘟嘟的榆钱,晚辈们会采下让您尝鲜;秋后,房前屋后,坡上路边,柿子黄澄澄的一片,晚辈们会摘下送您手边。再听几回地道的家乡戏吧,原汤原水原汁原味……

⑥雨,台北的雨,不停不歇,下着,下着……

1文中画线词“盛情邀请”中“盛”的意思是(  )

A.参加盛会 B.盛意难却 C.身着盛装 D.盛气凌人

2文中多次写到雨,对此,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台北冬季确实多雨。

B.密密的雨丝和绵绵的乡情有相通之处。

C.融情于景把浓浓的乡情融入对雨的描写之中,形象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

D.本文的写法是“以虚写实”。

3对本文表达方式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记叙 B.描写 C.议论 D.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4第③段中,“紧紧”“抓”“久久”和“颤巍巍”四个词语,表现了贾文斌老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听了贾文斌老人、麻老先生和乔律师的话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理解

小英雄和芭蕾公主(节选)

杨红樱

女孩儿的左腿从膝盖以下便没有了,而白被子裹着的右腿,修长笔直;再看她的脖子和两条手臂,细长细长的。即便是躺在病床上,夏林果也能想象出她背部的(高雅 优雅)线条。这样的身体条件,天生就是跳芭蕾舞的料!

女孩儿的眼睛会说话。她一句话不说,夏林果也能从她的眼睛里读懂她的(哀伤 哀怨)、她的梦想。她们没有一点儿陌生感,仿佛已经认识很久很久。

“你也是跳芭蕾舞的?”女孩儿终于开口说话了!

“你怎么知道的?”

“我一眼就看出来了。”女孩儿说,“你的腿,你的脖子,你的背,还有你走路的姿势,我以前走路也是你那样的……”

女孩儿眼里的光暗淡下去,她垂下眼帘,长长的睫毛在微微颤抖。

夏林果问女孩儿:“你还想跳芭蕾舞吗?”

“想,可是,我的腿……”

“你还有手啊!”夏林果坐在椅子上,用一个枕头压在自己的双腿上。她挺直了背,双肩下沉,颈部的线条是那么优美。她抬起手臂,(舒缓 和缓)地做波浪形的舞动。

“啊!”女孩儿(嫉妒 羡慕)地惊叹,“真美!”

“你也可以的。”夏林果问女孩儿,“你想试试吗?”

夏林果把女孩儿背后的枕头拿开,把她披散的长发在脑后绾了个髻,女孩儿顿时精神多了。她挺直了背,双肩下沉,两只手臂缓缓地抬起来。

“我们先来手位的组合练习。”夏林果一边示范,一边喊口令,“一嗒嗒,二嗒嗒,三嗒嗒……”

随着夏林果的口令,女孩儿认真地做着每一个动作,脸上带着沉醉的微笑,仿佛又回到了明亮宽敞的、墙上有大镜子、扶杆的排练厅。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画“√”。

【2】文中有多处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其作用不包括( )

A.表现人物的性格

B.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C.反映作品的时代特点

【3】读句子,理解并填空。

(1)“女孩儿眼里的光暗淡下去,她垂下眼帘,长长的睫毛在微微颤抖。”这句话是对女孩儿的___________描写,这时她的心情是____________的。

(2)“她挺直了背,双肩下沉,两只手臂缓缓地抬起来。” 这句话是对女孩儿的___________描写,这时她的心情是____________的。

【4】请写出你对夏林果和女孩儿的评价。

夏林果:________________

女孩儿:________________

【5】选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给了你什么启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电话是现代通话的一个工具,联系工作办点儿事都比较方便。(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真猜不着了,我告诉你,歌剧,刘三姐,没看过吧?(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话人人都会打。(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打电话啰唆误了自己的事。 打电话啰唆耽误了别人的时间。(用关联词合并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乐园。

1.把下面句子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把”字句:  

“被”字句:  

2.照样子,写句子。

松鼠有了美丽的家园,快活得叽叽直叫。

 

 

 

22、一阵风吹断了风筝线。(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作文。

把一件令你最感动的事写下来。

要求:1、感情要真实,催人泪下。

2、语句通顺,语言流畅。

3、中心突出。

4、字数不低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