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喜不自胜( )
A. 胜利;
B. 优美的;
C. 比另一个优越;
D. 能够承担或承受。
【2】神机妙算( )
A. 机器;
B. 机会,时机;
C. 迅速适应事物变化,灵活;
D. 重要事务。
【3】负荆请罪( )
A. 背;
B. 失败;
C. 小于零的;
D. 担负。
【4】聚精会神( )
A. 聚合;
B. 见面,会见;
C. 理解,懂得;
D. 表示擅长。
2、下面句子中关联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酒家道:“我家的酒(不但)是村里的酒,(而且)比得上老酒的滋味。”
B.酒家(一面)说(一面)摇着头,走进店里去了。
C.( 因为)地球有吸引力,( 所以 )树上的苹果往地上掉,不往天上飞。
D.( 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开放,道路( 就 )越走越宽。
3、下列词语全都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预计 征罚 耻笑 胸堂 半夜三更
B.妒己 委拖 苏软 政付 一饮而进
C.私己 布置 掉度 军令状 神机秒算
D.遮住 水赛 照办 景阳岗 阴谋鬼计
4、读句子,猜测加点词语的含义。
1.主人家,怎么不来筛酒?
筛酒: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条景阳冈少说也走过了一二十遭,几时听说有大虫!
几时: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
莫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yī yī xī bié xì xì huí wèi chéng zhǎng jì yì táo lǐ mǎn mén
( ) ( ) ( ) ( )
shēn lín qí jìng bǎi nián shù rén bì yè zèng yán jì niàn cè
( ) ( ) ( ) ( )
cè huà shū fàng fēi mèng xiǎng xìn shǒu niān lái yú wěi wén
( ) ( ) ( ) ( )
6、我能填。
实话( )说 面不( )( ) 安( )乐( )
了( )指( ) 不( )代( ) 完( )( )损
( )忙( )乱 ( )花似( ) 含情( )( )
喜( )望( ) ( )尽( )汁 随( )所( )
7、根据拼音写汉字。
xiōng táng(_____) shāi jiǔ(_____)
jī è(_____) bǎng wén(_____)
dié zi (________) shēn sù (________)
qǐng wù(________) shú xī (________)
8、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脚步 ( )地等待
( )地靠近 ( )地记得
( )地痛哭 ( )的温暖
9、阅读回答问题。
白马湖之冬
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马湖时候了。十年以来,白马湖已成了一个小村落,当我移居的时候,还是一片荒野。春晖中学的新建筑巍然矗立于湖的那一面,湖的这一面的山脚下是小小的几间新平屋,住着我和刘君、心如两家。此外两三里内没有人烟。一家人于阴历十一月下旬从热闹的杭州移居这荒凉的山野,宛如投身于极带中。
那里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屋宇虽系新建,构造却极粗率,风从门面隙缝中来,分外尖削,把门缝窗隙厚厚地用纸糊了,缝中却仍有透入。风刮得厉害的时候,天未夜就把大门关上,全家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湖水的澎湃。靠山的小后轩,算是我的书斋,是全屋子中风最小的一间,我常把头上的罗宋帽拉得低低地,在洋灯下工作至夜深。松涛如吼,霜月当窗,饥鼠吱吱在积尘上奔窜。我于这种时候深感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拨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
现在白马湖到处都是树木了,时尚的树木一株都未种。月亮与太阳都是整个儿的,从上山起直要照到下山为止。太阳好的时候,只要不刮风,那真暖和得不像冬天。一家人都坐在庭间曝日,甚至于吃午饭也在屋外,像夏天的晚饭一样。日光晒到哪里,就把椅凳移到哪里,忽然寒风来了,只好逃难似的各自带了椅凳逃入室中,急急把门关上。在平常的日子,风来大概在下午快要傍晚的时候,半夜即息。至于大风寒,那是整日夜狂吼,要二三日才止的。最严寒的几天,泥地看去惨白如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黯,湖波泛深蓝色。
下雪原是我所不憎厌的,下雪的日子,室内分外明亮,晚上差不多不用燃灯。远山和积雪足供半个月的观看,举头即可从窗中望见。可是究竟是南方,每冬下雪曾不过一二次。我在那里所日常领略的冬的情味,几乎都从风来。白马湖之所以多风,可以说有着地理上的原因。那里环湖都是山,而北首却有一个半里阔的空隙,好似故意张了袋口欢迎风来的样子。白马湖的山水和普通的风景地相差不远,唯有风却与别的地方不同。风的多和大,凡是到过那里的人都知道的。风在冬季的感觉中,自古占着重要的因素,而白马湖的风尤其特别。
现在,一家僦居上海多日,偶然于夜深人静时听到风声,大家就要提起白马湖来,说白马湖不知今夜又刮得怎样厉害哩!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怒号________ 曝日________ 拨划________
【2】选文中哪句话写出了作者只写白马湖冬天的风的原因?用“ ”画出来。抓住了风的 和 的特点。
【3】文章写太阳好的时候,白马湖暖和得真不像冬天,这是作者要表现的主要方面吗?这几句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马湖冬天多风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
【5】虽然白马湖的冬天寒风呼啸,但是在作者的眼里,它却有不少的情趣。请从短文中找出适当的语句来说明这一点。用“﹏﹏﹏”画出来。
【6】联系全文,对第5自然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一家对白马湖冬日之风印象深刻。
B.表达了作者一家对白马湖生活的怀念。
C.白马湖冬天虽然寒风呼啸,但是少了些雪天,所以还是值得怀念的。
D.体现了作者向往、思念纯净美好的乡间生活。
【7】作者笔下的白马湖之冬富有情趣,你家乡的冬天又有哪些妙处呢?请选择最吸引你的地方,用几句话表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约翰周末晚上出去游玩,爸爸妈妈规定,必须在10点前回家。但是有一次周末,约翰没有按规定的时间回家,是半夜才回来的。回家时怕父母发现,他就从后窗跳进屋子。第二天早上,爸爸见后屋外窗下有一个凳子,就把约翰叫起床,说:“你这样做不仅会摔伤,还有遭枪击的危险”。因为在美国,别人发现有人在跳窗子,会开枪射击的。然后,爸爸又重申了按时回家的规定,并告诉他这样做的道理。年老的祖父意味深长地说:“孩子像牛一样长得越来越大,需要的牧场也越来越大。但不管牧场大小,我们还是要用栅栏将牧场围起。”
生活不能没有规则。规则就是人生的红绿灯。这看起来是在限制,实质是在保护。红绿灯是城市交通的指挥官。如果没有控制,整座城市将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人也一样,没有“红绿灯”的限制,将会无法无天,闯下大祸。
中国世贸组织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一次和几个朋友在瑞士公园里散步,上厕所时,他听到隔间“砰砰”地响,很是纳闷。这是怎么回事?出来后,一位女士着急地说,儿子进厕所十几分钟都没出来,她请龙永图帮忙看一下。龙永图折回到洗手间,打开那“砰砰”作响的隔间,见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正在弄抽水马桶,却怎么也冲不出水,累得满头大汗。
你看,小孩也懂得上厕所不冲洗是违反规定的。尊重和遵守规则是一种教养、一种风度、一种文明、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品格。没有这些,人便无法在社会上生存和立足。没有规则,社会也无法得到和谐与安宁。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写出意思。
①红绿灯是城市交通的指挥官。这句话中,“红绿灯”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也一样,没有“红绿灯”的限制,将会无法无天,闯下大祸。
这句话中,“红绿灯”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写出意思。
“孩子像牛一样长得越来越大,需要的牧场也越来越大。但不管牧场大小,我们还是要用栅栏将牧场围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边想边读,回答问题。
①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a引用小约翰________的事例,目的是想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引用瑞士小孩________的事例,目的是想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文章中正反两个事例都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短文观点答题
a生活处处有规则。请列举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具体规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为了引导人们尊重和遵守这一规则,请写一条公益广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直通车。
《威尼斯之夜》
威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是难于用语言来描绘的。
在那明净的夜晚,湖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颤(chàn zhàn)动。泛舟湖心,四周一片蔚蓝、宁静,真是水天一色,使人如入甜美欲睡的绮丽梦境一般;空气是那么清澈、透明,抬头望去,这儿的星星似(sì shì)乎远比我们法国北部夜空中的星星要多。我发现,由于夜空到处布满星辰,那深蓝的夜色都变得黯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
如果领略一番这儿独有的清新和恬静,你可以在这迷人的夜晚去皇家花园附近,沿着大理石台阶往下,直到运河边上。要是那里镀金的栅栏已经关上,那你可以乘坐一种名叫冈多拉的风格独特的威尼斯小艇,缓缓荡去,到那夕阳余温尚未散尽的石板小路旁,那里就不再会有人来打扰你的宁静。晚风从椴树顶上轻轻吹过,把片片花(辨 辫 瓣)洒落到水面上,天竺葵和三叶草淡淡的芳香一阵阵向你袭来。圣玛利亚教堂那雪花石膏的圆顶和螺旋形的尖塔在夜空中高高地耸立着,周围的一切,包括作为威尼斯三绝的碧水、蓝天和色调明丽的大理石,都给抹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辉,当圣马可大教堂顶楼上的钟声在空中徐徐回荡时,就会有一种难以言传的平静感透入你的灵(魄 魂),使你觉得整个身心都已溶化在那足以忘掉一切的安谧和静止之中了。
【1】用“√”从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2】用“ ”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3】威尼斯是( )东北部的一座水上城市。
A.法国 B.英国 C.意大利 D.美国
【4】短文第3自然段是按( )顺序来叙述的。
A.时间变化 B.空间变化 C.地点变化
【5】短文主要描绘的是威尼斯的( )。
A.小艇美 B.天空蓝 C.夜色美 D.风光美
【6】填空题。
(1)威尼斯的三绝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描写威尼斯夜色美时,写的三种植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短文后,你感受到威尼斯之夜的景色有什么特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进京赶考
传说宋代苏东坡早年乘船赴考,因途遇风浪,误了开考的时间。起初主考大人不准苏东坡入场,后来听了苏东坡的诉说,顿生恻隐之心,便口诵一联让他对,若对得出,便破例允他入试。主考官出的对联是:“一叶小舟,载着二三位考生,走了四五六日水路,七颠八倒到九江,十分来迟。”苏东坡不愧为一代才子,稍一思索便应声对出下联:“十年寒窗,读了九八卷诗书,赶过七六五个考场,四番三往到二门,一定要进。”出句用顺序,对句用倒序。有情景,有过程,有经历,曲折而不呆板,可视为巧对。
【1】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载____( ) ____( )
卷____( ) ____( )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恻隐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破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考官的上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东坡的下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副对联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忽一日,开炉取丹。那大圣双手侮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慌得那架火看炉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放倒,好似癫痫的白额虎,风狂的独角龙。老君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摔,摔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即去耳中掣出如意棒,迎风幌一幌,碗来粗细,依然拿在手中,不分好歹,却又大乱天宫,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好猴精!有诗为证。诗曰:混元体正合先天,万劫千番只自然。渺渺无为浑太乙,如如不动号初玄。炉中久炼非铅汞,物外长生是本仙。变化无穷还变化,三皈五戒总休言……
这一番,那猴王不分上下,使铁棒东打西敌,更无一神可挡。只打到通明殿里,灵霄殿外。幸有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执殿。他看大圣纵横,掣金鞭近前挡住道:“泼猴何往!有吾在此,切莫猖狂!”这大圣不由分说,举棒就打,那灵官鞭起相迎。两个在灵霄殿前厮浑一处。好杀——
【1】本段节选自《______》,作者是_______。小说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
【2】古典名著的语言和现在不太一样,例如加点字“侮”在本文中的意思是( )。
A.欺负
B.欺骗
C.同“捂”动词,指用手蒙上
【3】给本文加一个小标题。
【4】概括美猴王的人物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小李毕业后被分到了西部一座小城的居委会。
那年冬天,小李所在的城市画出了最低生活标准线,不上这个线的便属贫困户,在年前可以获得一些帮助。
小李与同事们背着大米与油等挨户走访这些人家,他们看到了露出棉絮的被褥,看到了补了还露的搪瓷脸盆,那些黑乎乎、灰蒙蒙的贫困状况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可是当他们寻着地址推开了又一户时,小李以为,他们一定是走错了人家,
这一家窗明几净,有冰箱和洗衣机,有漂亮的窗帘和门帘,有立的很整齐的书籍……然而,他们没走错,
这家的男人在几年前病逝,欠下了很多钱。两个孩子,有一个带残疾。女人一份薪水养了三口人,还要还债,经济状况可想而知,
但这女主人的笑容就像她的屋子一样明朗 她说 冰箱、洗衣机都是领导淘汰下来送给他家的 用的也蛮好的 孩子懂事 做完功课还帮他干零活
这时,小李才发现漂亮的门帘是用纸做的,那些书全是孩子每个学期用过的教科书,灶间的调味品只有油和盐两种,但油瓶和油罐擦得发亮。最让小李惊奇且起敬的是进门时女主人递给他的拖鞋,那鞋底是摩秃了的旧解放鞋的底,齐齐地沿圈剪下,再用旧毛线织出带图案的鞋帮,穿着好看又暖和。
他们在这一家总共停了十来分钟,比别人家稍稍长了一些,小李渐渐看出了这一家确实贫困,但他也渐渐看出了这一家的不贫困,他深信他们不会贫困太久,因为他们即使贫困如此,也不潦倒。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贫困——______ 状况——______ 暖和——______ 明朗——______
【2】在短文第六自然段中依次填入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3】小李刚走进这家时,为何认为是走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家的“贫困”表现在哪里?“不贫困”又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相信这一家不会贫困太久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受伤的树
春天来了。树林在漫长的冬眠以后醒过来。这时候,每一棵树都(活泼、活跃、活动)起来。在地下面很深的地方,树根已经在吸取解冻了的土壤的潮气。
春天的汗液源源不断地沿着树干上升,灌进树的叶芽,它们长得(饱饱、胀胀、鼓鼓)的,眼看就会绽开,吐出嫩绿的树叶来。
记得有一天,我正在树林里徘徊。忽然,远处什么地方传来了斧子砍树的声音。
奇怪 我想 这些地方明明是(制止、禁止、停止)伐树的呀我快步朝那声音走去。可是声音很快停止了。我来到树林边,那儿已经没人了。
我停止脚步,看看周围。我在路边上看到一棵枝条繁密的老白桦树。它的树干上,离老远就看得见有新砍下的斧子印。
我走到这棵树跟前,仔细察看那深深的斧痕。透明的白桦树汁一缕缕地沿着树干流下来。我朝上看,那是繁密的树枝,上面布满着淡紫色的叶芽。“它们已经不会绽开了”我想,“那本来会营养它们的树汁,现在白白流到地上去了。这棵树就要慢慢地凋零和死掉。要培植这么一棵树,得要不少时间啊﹣﹣50年。可是有人为了想喝那么两三口略带甜味的树汁,竟做了这样的坏事。”
这样摧残树木的事远不止这一桩。
【1】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______________
②使某样东西蒙受重大损失。______________
【2】用“﹣﹣”在文中括号里选出一个恰当的词语。
【3】给文中划线句子的空白处点上合适的标点。
【4】写出反义词。
漫长﹣﹣ 繁密﹣﹣ 凋零﹣﹣
【5】有人砍一棵老白桦树的目的是_____,可他造成的危害是_____。
【6】作者在叙事过程中充满了感情,在第6自然段中用“﹣﹣”划出表现惋惜之情的句子,用“~”划出表示愤怒之情的句子。
【7】用几句话表达你读了本文后的感受。(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星期天,妈妈带我上街。我特意拿出生日时姑姑送给我的扣花戴在胸前。这扣花可真漂亮,一颗颗晶莹的水晶石镶嵌在金孔雀形的扣花里。动一动,“金孔雀”就闪闪发光,非常惹人喜爱。
街上 ,商场的人更多。我和妈妈好不容易才挤进柜台。正当我被的衣料吸引时,肩膀被推了一下。我气得猛一回头,冲着推我的那人嚷道:“挤什么?”没想到那人不但不恼,反而微笑着对我点点头,用手指着我的前胸,嘴里一个劲地“啊,啊……”并招手要我出去。我低头一看“糟糕!我的扣花没了!”
我不耐烦地挤出人群。只见那人大约三十来岁,个子不高,眯着一双不太有神的眼睛。他一见我便迫不及待地将手中的一件东西送到眼前。我接过扣花定睛一看,咦?这不是我丢的那枚扣花吗?我气呼呼地问:“你这人怎么随便拿我的扣花?”那人见我发火,嘴里一个劲地“啊,啊……”脸上现出焦急的神情。 他一会儿指指我手中的扣花,一会儿又弯腰走几步,做出捡东西的样子,好像要告诉我什么。看他的表 情和动作,我
明白了他是个聋哑人,是他拾到我被挤掉的扣花,并交还给我,可我竟……
“芳芳,你怎么站着发呆呢?”妈妈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忙 ,人呢?我还没有感谢他呢,他却不见了。
我随妈妈走出商场,一边走一边找那个人,希望看到那双不太有神的眼睛。 多么可敬的聋哑人啊!那 的高贵品质深深打动了我的心。然而我没有找到他,只有我手中被汗水浸湿的扣花在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显得更加美丽。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把下面的词语准确地填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人山人海 拾金不昧 五颜六色 四下环顾
【3】在文中画线句子中找出描写聋哑人动作的词语画上“△”。
【4】“是他拾到了我被挤掉的扣花,并交还给我,可我竟……”这里用省略号表达了“我”____的心情。
【5】想一想,假如“我”后来又碰到了那位聋哑人,“我”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请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沧 海 日 出(节选)
我转身向西边望去,只见西面的山峰、树木、庙宇、楼房,也全都罩上了一片金晃晃的红光。还有那从渔村里飘起来的乳白色的炊烟和在山林中飘荡着的薄纱似的晨雾,也都变成了金晃晃红彤彤的颜色,像一缕缕色彩鲜艳的缎子,在山林和楼房之间轻轻地飘拂着、飘拂着。于是,那山峰、树木、庙宇、楼房,就在这袅袅的炊烟和晨雾之中,时隐时现,似真似幻。眼前的这幅带有神奇色彩的优美画面,多么像那虚幻缥缈的仙境!
【1】选文通过哪些景物写出了日出后的美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描写的景色总体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榕城赏菊
11月初的杭州,正是金色的秋天。秀丽的风景区—西湖,在秋霜中披上了鲜艳夺目的秋装。那一盆盆婀娜多姿的菊花,便是榕城最浓的秋色。
当东方透出一丝晶亮的曙光,大地在熹微中抬起胸膛,我和同伴们便踏上了旅途。清晨的空气多么新鲜。远处的高楼和烟囱像罩上了一层面纱,时隐时现。早晨多么幽静,多么诱人呀!
清晨的西湖,更是秀丽迷人,那成千上万的菊花,把西湖点缀得更加绚丽多姿。
瞧,那银装素裹的“凌波仙子”,犹如刚出水的芙蓉,洁白无瑕,又似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显出妙龄女子的风姿。那一片片细长洁白的花瓣,微微向下垂着,是那样的温柔。花瓣上那几颗晶亮清莹的露珠,莫非是她因激动而闪耀的纯洁真诚的泪花?
在离她不远的另一盆菊花—“英雄气概”,气魄却与她截然不同。那一片片深黄色的花瓣,向外舒展着,她不像“凌波仙子”的花瓣向下微垂着,而是傲视秋霜,倔强地抬起头,显示出英姿飒爽的气概。也许就是这个缘故,她才得了“英雄气概”这个美名吧!
接着,我又看到了“独寻秋色”,那一片片狭长的花瓣向外伸着,花瓣的尾部微微卷起。看来,她性格好静,更喜欢独自去寻找金色的秋天。
在又一个人们啧啧称赞的菊花丛里,我看到了“金狮曼舞”。她的部分花瓣非常长、非常细,看上去似乎很软,尾部卷曲着,很像狮子身上的长毛。又因为她的花色是金黄的,故称“金狮”。它的另一些花瓣向下垂着,一阵风吹来,那花瓣便会微微抖动,看上去,确实像一只金狮在翩翩起舞......
秋天的西湖,真是菊花的海洋,菊花的世界。你看山坡上有“玉翎管” “紫燕”,湖滨有“白玉针” “墨荷” “紫如意”,而夹道欢迎人们的更有“金丝垂钓” “秋红日月” “锦绣鸳鸯” “粉牡丹”......琳琅满目,五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
这时,离我不远的地方,一位神采奕奕的老大爷,正捻着白白的长须,低声吟咏着挂在墙上的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颂菊诗。他又弯下腰,细细地观赏着这些姿态万千的秋菊,时而点头微笑,时而流露出惊讶的神色。只听他喃喃自语:“真是秋菊逢花期,千姿百态啊!”我突然有所感触,这岂只是“秋菊逢花期”?我们的榕城,整个祖国,不正是遇上了“花潮”,呈现出千姿百态吗?
【1】写出近义词。
观赏——_______ 五彩缤纷——_______
【2】根据画线部分的意思写出恰当的成语。
(1)那一盆盆菊花各种姿势呈现柔美的样子。______
(2)秋天的西湖是花的海洋,这里的菊花多得看不过来。______
【3】“我们的榕城,整个祖国,不正是遇上了‘花潮’,呈现出千姿百态吗?”将这句话改为陈述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_____
A.我们的榕城,整个祖国正是鲜花盛开的季节,到处开满了鲜花,呈现出千姿百态。
B.我们的家乡榕城和整个祖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中,繁荣昌盛。
【4】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作者写“凌波仙子”抓住花瓣的____________,突出它__________的特点。写“英雄气概”抓住花瓣的____________,突出它__________的特点。写“独寻秋色”抓住花瓣的___________,突出它___________的特点。写“金狮漫舞”抓住花瓣的___________,突出它___________的特点。在这些花中,作者详写了_____________略写了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理解。
月光曲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从窗子进来,茅屋里的一叔好像都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地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着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怡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贝多芬是在什么情境下弹奏第二首曲子的?在文中用“﹏﹏”画下来。
【2】贝多芬的曲子让盲姑娘的哥哥产生奇妙的联想,他仿佛看到了三个画面:_____,_____,_____,从侧面表现了_______。
【3】盲姑娘听到乐曲有何表现?用“_______”画出来。
【4】你认为贝多芬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
20、我能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又软又烂的淤泥怎么能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改成陈述句)
【2】诺贝尔把自己巨大的财富献给了在科学事业上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缩写句子)
【3】在这棵高大的松树林上,有几只蜘蛛在爬来爬去.(修改病句)
21、按要求写句子。
(1)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照样子,再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改写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用加点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花园里边绿油油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11分)
(1)射门进球对球迷来说是激动人心的时刻。(改成反问句)
(2)晏子对楚王说:“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改成转述句)
(3)用三个恰当的关联词,分别将下列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①人们保护环境。 ②能避免一些灾难的发生。
(4)田野边,金黄的稻穗在微风中不停地摇摆。(写成拟人句)
(5)工人高高地举起汽油灯,逐一介绍着洞内形状各异的景物。(缩写句子)
(6)老爷爷讲故事。(把句子扩写具体)
(7)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修改病句)
(8)“风一更,雪一更, 。 。”
“水有源,故 ;木有根,故 。”(补充完整)
23、习作风景线。
童年是美好的,童年的记忆会伴随我们一生。你的童年有哪些令你难忘的经历?请选取其中的一件事,写一篇习作。要求:题目自拟,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突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