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2025届六年级语文下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火眼金睛识错字,下面的词语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

A.危杆 手忙脚乱 一针见血 养尊处优

B.发怔 情不自禁 肃然起敬 摩拳擦掌

C.斩新 手急眼快 心惊胆战 出谋画策

D.慈详 跃跃欲试 风平浪静 神机妙算

2、下列人物对话中,标点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

B.“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C.“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我们革命是不会为这发财!”我再次向他们解释。

D.他若有所思地说:“不能因为我是国家主席,就要搞特殊。”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B.弱冠指男子三十岁左右的年纪。

C.不惑指人四十岁了。 D.古稀指人七十岁了。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比一比,组词语

_______   竿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nuò yán   jiàn  tǐnɡ   chān  fú bì  bǎnɡ   péi  chánɡ

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6、我会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7、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掌 心____________ ______不自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算 兴致___________

8、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气   目____________   口____________

______尽脑______   随____________   不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威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匹匹膘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空。

(1)非常广阔,看不到边界。_________

(2)指尽眼力之所及望向远方。_________

【2】“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

A.描写环境,暗示心情愉悦

B.总结全文,点明主题思想

C.开篇点题,自然引出下文

D.承上启下,过渡衔接

【3】下列内容不能体现荷兰宁静、悠闲牧场风光的有(  )

A.一条条运河在碧绿色的低地上纵横交错

B.安静的老牛、黑色的猪群、成千上万的小鸡和长毛山羊安闲地生活在草原上

C.傍晚时分,默默无言的挤奶人在安静地挤奶

D.动物沉睡、低地无声的夜晚还能看到灯塔射出的微光

【4】“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四次,你知道每次都是在赞叹什么吗?请选择。

第一次____ 第二次____ 第三次____ 第四次____

A.夜晚安谧静美 B.草原与骏马的和谐之美

C.牧场景致壮观 D.动物们自由自在、悠然自得

10、课内阅读。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挥来 摆来),悠然(挥去 摆去),如同(跟伴)着鼓点,(和 随)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1】用“/”划去括号内使用不恰当的词语。

【2】照样子,写词语。

平平整整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这段话描写了____________的情景,是细节描写。此段先写了刷子李刷墙时的_________,接着写了刷后的______________。前后映衬,说明刷子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11、阅读《白杨》选段,回答问题。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那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几生根了。

  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在文中的“□”里加上标点符号。

2在第一节中找出两组反义词。

( )——(   ) ( )——(   )

3“——”划出描写白杨树特点的句子,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白杨树,又陷入沉思,此时爸爸在沉思什么?

爸爸沉思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高大的白杨树是指________________几棵小树是指______________

6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写作方法,作者借赞美白杨树赞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那风筝都飘飘飖飖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

【1】“飘飘飖飖”是什么意思?它的近义词有哪些?把这个词语换成别的近义词好不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鸡蛋”“黑星儿”描写了什么?风筝为什么由“鸡蛋”变成了“黑星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中描写时间变化的词语有哪些?从这些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自己对句子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从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外祖父年轻时读了不少经、史、诗、词,又能书善画,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这时候,我会拍着手笑起来:“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1第二自然段中的诗句分别出自哪首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外祖父读诗的时候会落泪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在梅花盛开时作者会想到外祖父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神奇的“打”字

陈原

日常生活中有不少动作,可以同“打”字联起来。比方“打毛衣”,这不是跟毛衣过不去,非把它好好揍一顿不可;也不是打倒毛衣。不是打烂它,打碎它,而是恰恰相反,要把毛线编织成毛衣。文绉绉的说法是“织毛衣”,但人们宁可说“打毛衣”。“打草鞋”的“打”,与“打毛衣”类似,不是跟草鞋作对,而是用草“编成”鞋子。能不能依次类推?不能。人们不能说“打皮鞋”,也不能说“打裤子”(除非你指的是编织毛线裤)。可见“打”字有点神奇意味了。

“打酱油”的”打”,当然不是打破酱油瓶,也不是编织酱油瓶,而是“买”的意思。凡是买液体的东西,常常用得上“打”字,比如“打酒”"打ニ两酒"打油”"打香油"“打半斤油”(打油诗)。光说它是“买”(液体)的同义词,那也不对。“打水”(打ー桶水)并不等于买水,或买一桶水,却是到井边或到河边用吊桶提一桶水来:“打洗脸水”,可又无须去井边或河边,只要在自来水龙头那儿装一盆水来就行了。

“买”同“打”不是等义词。“打酱油”同“买酱油”的话感是不一样的。前者在口语中表现出更多的生活气息。“打”不能代替“买”,倒如,你不能说“到百货公司去打文具”到商店去打个收音机”,这样用,就不知所云了。“打”字完全不能同“买”字一般使用吗?在某种情况下,却又不然。“打票”“打船票””打火车票”“给我打一张五分的票”,票又不是液体,却又可以“打”一下,这就显得有点“神奇”了。

“玩意儿”也利用了“打”字。常常说“打牌“打扑克”“打纸牌”"打麻将”当然不是揍牌,而是玩牌。某些球类运用也叫“打”,如“打篮球”“打排球”打乒兵球”“打高尔夫球”,毫无击破什么球之心,却是全心去玩球的。“打秋千”,打它一下,就是玩它一下,平衡木、吊环、鞍马,虽都是健身器材,但不能用“打”宇,如“打平衡木”,就不知是什么意思了。

1你觉得“打”字神奇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加点的“打”字选择合适的释义,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A.击:酸  B.放出,发出   C.举,提起   D.涂抹   E.捉;获取

F.用,采用;使用   G.截,停,减,退   H.收割

殴打_______ 打蜡_______ 打粮食_______ 打比方_______

打鱼_______ 打雷_______ 打价儿_______ 打灯笼_______

3结合选文,说一说“打”和”买”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举出一个像“打”字这样神奇又平凡的字,并写一写它的用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________。孔君平_________,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_________。孔_____曰:“_________________儿应声答日:“_______________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_______。孔君平________,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________。孔________曰:“________儿应声答日:“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人家中一个九岁男孩的故事。( 

②文中的字是果然的意思。( 

③文中的夫子是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④文中的家禽和我们现在生活中所说的家禽意思相同。( 

⑤文中的是指杨氏之子。( 

3短文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4儿应声答曰中的应声反映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5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亘”字,作为2019年指导性年度汉字在京揭晓。2019年指导性年度汉字发布会上,文字学家白双法先生表示,中国文化是多元文化,古人造字源于实践,读音不同,则意义不同,造字时的形象也不同。“亘”字带给我们的指导性启示,一是回环,天道好还,礼尚往来;二是恒常,体悟天道,守常应变;三是自强,自助天助。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现象,指导性年度汉字评选是一项具有娱乐性、教育性和认知性的活动。

材料二:2019年度,巴黎汉字节于9月10日正式启动。为期五天的活动结合书画展、讲座、文化体验和互动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向法国民众展示中国文化。巴黎汉字节旨在以汉字为媒介,超越地域、文化、语言和民族障碍促进东西方人文交流,向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打开一扇了解汉字及中华传统文化的窗口。

【1】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指导性年度汉字评选意义的一项是(   

A.娱乐性

B.实用性

C.教育性

D.认知性

【2】“亘”字带给我们的指导性启示,其中不包括(   

A.回环,礼尚往来

B.恒常,守常应变

C.养育,天伦之乐

D.自强,自助天助

【3】根据材料二,下列不属于本次法国“巴黎汉字节”举办目的的一项是(   

A.促进东西方人文交流

B.展示中国汉字文化的独特魅力

C.促进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

D.增强民族凝聚力

【4】为了保护、传承、弘扬汉字文化,我们自身应该怎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认真阅读《威尼斯的小艇》选段按要求答题。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2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用波浪线画出来。这段话从哪几个方面表达了这个中心?

 

3读下面的句子,完成后面的练习。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由画“   ”的部分,我想到   这个成语。

(2)这句话写出了景物的(A.静态  B.动态)之美(在正确选项下面画“√”)。读一读,照样子写一写下面的情景。

群鸟飞过湖面。

 

1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 )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

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 )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背着标杆、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塞外常常是(   ),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 );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 )

1在括号里填入正确的词语或句子。

2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波浪线把它划下来。

3“——”划出排比句,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什么?

 

19、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某学校对100名在家里使用手机的学生进行调查,具体情况统计如下表。

调查项目

主要内容

结果

价格

低档手机1000元以下

37人

中档手机1000~3000元

53人

高档手机3000元以上

10人

话费

每月50元以下

40人

每月50~100 元

43人

每月100元以上

17人

主要用途

①及时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

60%

②同学之间交流,遇到疑难问题时相互讨论

57%

③用手机拍摄功能,拍下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40%

④遇到危险及时求救

13%

⑤打游戏,消磨时间

95%

⑥听歌打发时间

22%

【1】调查表中,使用中低档手机的学生有多少人?( )

A.10人

B.80人

C.90人

D.100人

【2】在话费调查栏中,一年消费1200元以上的学生有多少人?( )

A.40人

B.43人

C.17人

D.20人

【3】从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该校学生使用手机的目的主要是( )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④③

D.④⑤⑥

【4】你认为学生使用手机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说说理由(至少三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加上适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使句子更简洁。

小华的字写得很快。

小华的字写得很好。

革命的道路上有千难万险。

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你没有告诉我。

我知道了。

我们发动群众。

我们很好地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这条长汉,倘或醉倒了时,怎扶的你住?(改成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写作

同学们,在生活中有许多幽默的事件都是因风趣的语言产生的。请你回想一下身边发生过的类似事件,把它写下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